机器人开发平台.pdf
《机器人开发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开发平台.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22627.9 (22)申请日 2020.05.06 (73)专利权人 北京艾真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永澄北路2号院 1号楼B座四层4009-322号 (72)发明人 邓露云 (51)Int.Cl. H05K 5/02(2006.01) H05K 7/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包 括罩壳和固定在罩壳底部的支腿, 所述罩壳内设 置有收放机构且所述罩壳的顶。
2、部对称设置有开 合机构,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罩壳顶部 的两个铰接件, 两个所述铰接件内均活动安装有 挡板, 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固定在罩壳内顶部的横 盖板, 所述横盖板的底部安装有传动室, 所述传 动室的外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 两个 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轴承, 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转 动安插有转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放机构与开合 机构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对闲置的开发用电气 工作台的回收保护, 尽可能地避免开发用电气工 作台内电气元件等的损毁, 也能因此减少维修费 用带来的企业的意外开支, 便捷实用, 适宜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2278577 U 2021。
3、.01.01 CN 212278577 U 1.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包括罩壳(1)和固定在罩壳(1)底部的支腿(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壳(1)内设置有收放机构且所述罩壳(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开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对称设 置在罩壳(1)顶部的两个铰接件(11), 两个所述铰接件(11)内均活动安装有挡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固定在 罩壳(1)内顶部的横盖板(10), 所述横盖板(10)的底部安装有传动室(2), 所述传动室(2)的 外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
4、个通孔, 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轴承(4), 两个所述轴承(4) 之间转动安插有转轴(5), 所述传动室(2)的底部安装有马达(3), 所述转轴(5)的端部与马 达(3)的输出轴固接设置, 所述转轴(5)外对称设置有两段外螺纹, 且所述转轴(5)外对称套 设有两个内螺纹套筒(6), 两个所述内螺纹套筒(6)上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斜撑杆(7), 且 两个所述斜撑杆(7)的上端共同设置有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 两个所述斜撑杆(7)的上端 均通过销轴与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的底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盖板(10)的中部开 设有条形开口(9),。
5、 两个所述斜撑杆(7)的侧面均与条形开口(9)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3)为伺服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4)的内圈与转 轴(5)的外缘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78577 U 2 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发平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开发平台是指以某种编程语言或者某几种编程语言为基础, 开发出来的一个软 件, 而这软件不是一个最终的软件产品, 它是一个二次。
6、开发软件框架, 用户可以在这个产品 上进行各种各样的软件产品的开发, 并且在这个产品上进行开发的时候, 不需要像以往的 编程方式那样编写大量的代码, 而是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 或者是写极少量的代码 便可以完成一个业务系统的开发工作。 方便开发的工具, 诸如eclipse、 jbuilder、 VC+等等 一系列的开发工具便出现在了市面上, 这些工具的出现, 大大方便了开发人员的编程工作 和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 减少了编程人员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0003 但目前的机器人开发平台其上的开发用电气工作台在闲置时还是会曝露在外, 容 易造成开发用电气工作台内电气元件等的损毁, 一旦损坏维修费用。
7、大多不菲, 存在着一定 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如: 目前的机器人开发平 台其上的开发用电气工作台在闲置时还是会曝露在外, 容易造成开发用电气工作台内电气 元件等的损毁, 进而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包括罩壳和固定在罩壳底部的支腿, 所述罩壳内设置有收 放机构且所述罩壳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开合机构。 0007 优选的,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罩壳顶部的两个铰接件, 两个所述铰接件 内均活动安装有挡板。 0008 优选的, 所述收放机构包。
8、括固定在罩壳内顶部的横盖板, 所述横盖板的底部安装 有传动室, 所述传动室的外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 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轴 承, 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转动安插有转轴, 所述传动室的底部安装有马达, 所述转轴的端部与 马达的输出轴固接设置, 所述转轴外对称设置有两段外螺纹, 且所述转轴外对称套设有两 个内螺纹套筒, 两个所述内螺纹套筒上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斜撑杆, 且两个所述斜撑杆 的上端共同设置有开发用电气工作台, 两个所述斜撑杆的上端均通过销轴与开发用电气工 作台的底部活动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横盖板的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 两个所述斜撑杆的侧面均与条形开 口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9、。 0010 优选的, 所述马达为伺服马达。 0011 优选的, 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外缘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收放机构与开合机构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对闲置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278577 U 3 的开发用电气工作台的回收保护, 尽可能地避免开发用电气工作台内电气元件等的损毁, 也能因此减少维修费用带来的企业的意外开支, 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的主视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罩壳、 2传动室、 3马达、 。
10、4轴承、 5转轴、 6内螺纹套筒、 7斜撑杆、 8开发用电气 工作台、 9条形开口、 10横盖板、 11铰接件、 12挡板、 13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
11、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 参照图1-2, 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 包括罩壳1和固定在罩壳1底部的支腿13, 罩壳1 内设置有收放机构且罩壳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开合机构, 开合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罩壳1顶 部的两个铰接件11, 两个铰接件11内均活动安装有挡板12, 收放机构包括固定在罩壳1内顶 部的横盖板10, 横盖板10的底部安装有传动室2, 传动室2的外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 通孔, 两个通孔内均设置有轴承4, 两个轴承4之间转动安插有转轴5, 轴承4的内圈与转轴5 的外缘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
12、起, 传动室2的底部安装有马达3, 马达3为伺服马 达, 转轴5的端部与马达3的输出轴固接设置, 转轴5外对称设置有两段外螺纹, 且转轴5外对 称套设有两个内螺纹套筒6, 两个内螺纹套筒6上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斜撑杆7, 且两个斜 撑杆7的上端共同设置有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 两个斜撑杆7的上端均通过销轴与开发用电 气工作台8的底部活动连接。 0019 横盖板10的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9, 两个斜撑杆7的侧面均与条形开口9的内侧壁 贴合设置, 这样能确保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可以直升直降。 002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开发平台中, 在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闲置不用时将 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回转折叠,。
13、 之后启动马达3带动转轴5转动实现两个内螺纹套筒6的相对 远离, 这样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可以被收回至罩壳1的内顶部, 再之后盖合上两个挡板12形 成对罩壳1顶部的遮挡即可; 0021 于此, 通过收放机构与开合机构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对闲置的开发用电气工作台 8的回收保护, 尽可能地避免开发用电气工作台8内电气元件等的损毁, 也能因此减少维修 费用带来的企业的意外开支, 便捷实用, 适宜推广。 002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278577 U 4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27857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2278577 U 6 。
- 内容关键字: 机器人 开发 平台
焙烧台车储罐定位装置.pdf
具有松紧器的裤子.pdf
风电叶片铣削设备.pdf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节水降耗装置.pdf
物流运输用包装箱.pdf
化工安全管理用防爆检查装置.pdf
支架产品的高效焊接工装.pdf
超导磁体组装定位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液体浓缩装置.pdf
中频加热炉自动化出料装置.pdf
异形件钻孔固定装置.pdf
用于金属丝管的加工工装.pdf
肉苁蓉播种匀种施肥一体机装置.pdf
伸缩隐形折叠晾晒架.pdf
岩土破碎采样装置.pdf
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电池箱体组合结构.pdf
水利工程用河水取样设备.pdf
防堵塞的煤矿瓦斯抽采用气水渣分离装置.pdf
移动式储能电源的可靠性诊断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Web API推荐方法和系统.pdf
用于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开孔装置.pdf
保温墙板多腔体模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洗碗机水量检测方法、装置、洗碗机和存储介质.pdf
磷修饰氮化碳阻燃改性BOPET薄膜的制备方法.pdf
磁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pdf
具备预警保护功能的直线模组.pdf
面向遥感解译应用的训练推理一体机.pdf
促伤口愈合、减缓瘢痕形成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制备咪唑乙醇的方法.pdf
桥梁施工用桥墩围堰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警示系统及方法.pdf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蛋白酶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包覆膜用粒料的造粒方法及其粒料和应用.pdf
一种大黄酸和双醋瑞因的合成方法.pdf
有磺酰氟端基的全氟化乙烯基醚的制备.pdf
由3-甲基-3-丁烯醇制备异戊烯醇的方法.pdf
一种防水导热电缆料配方.pdf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中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电子封装专用复合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具有相容和偶联功能的加工助剂及制备方法.pdf
一种环己烯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用于制备2,4,6-三巯基均三嗪的三钠盐的方法.pdf
完全没有溶剂的酸头孢替坦和获得它的方法.pdf
一种硬质PVC色母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制备(1烯基)环丙烷化合物的方法.pdf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合成聚异酰亚胺的方法.pdf
一种用于滚筒洗衣机上排水波纹管的橡胶组件材料及其制造工艺.pdf
环保可降解隔离纸.pdf
一种匀染性合成革浆料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