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pdf
《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039418.0 (22)申请日 2020.06.09 (73)专利权人 湖南长宏锅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白沙洲 工业园区工业大道3号 (72)发明人 曹希新刘红斌周跃兵牛庆好 刘玉葵邹友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3231 代理人 陈纪文 (51)Int.Cl. F23K 3/00(2006.01) F23N 1/00(2006.01) F25D 1/02(2006.01) F22D 1/00。
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57)摘要 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涉及锅炉技 术领域, 其包括进料斗、 连接进料斗的料仓以及 连接料仓的出料斗, 出料斗用于连接锅炉, 进料 斗连接于料仓顶端的后部, 出料斗连接于料仓底 端的前部, 料仓中设有输送带和均料器, 输送带 传动连接有传动辊, 传动辊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 有输送电机, 均料器位于输送带与进料斗之间, 料仓中设有喷水管, 喷水管位于料仓前侧的上 部, 喷水管与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平行, 喷水管的 管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喷嘴, 出料斗的外壁包覆 有水冷夹套。
3、, 水冷夹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 发明给料均匀性更好, 并能在极大程度上防止发 生卡料和给料装置内部回火燃烧的情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2274028 U 2021.01.01 CN 212274028 U 1.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包括进料斗 (1) 、 连接进料斗 (1) 的料仓 (2) 以及连接 料仓 (2) 的出料斗 (3) , 所述出料斗 (3) 用于连接锅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斗 (1) 连接于料 仓 (2) 顶端的后部, 所述出料斗 (3) 连接于料仓 (2) 底端的前部, 所述料仓 (2) 中设有输送带 (4) 和均料器 (5) 。
4、, 所述输送带 (4) 传动连接有传动辊 (4a) , 所述传动辊 (4a) 通过减速机 (4b) 传动连接有输送电机 (4c) , 所述均料器 (5) 位于输送带 (4) 与进料斗 (1) 之间, 所述均料器 (5) 包括均料辊 (5a) 、 设置在均料辊 (5a) 外壁上的多个刮卡 (5b) 以及驱动均料辊 (5a) 转动 的均料电机, 所述料仓 (2) 中设有喷水管 (6) , 所述喷水管 (6) 位于料仓 (2) 前侧的上部, 所述 喷水管 (6) 与输送带 (4) 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喷水管 (6) 的管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喷嘴 (6a) , 所述出料斗 (3) 的外壁包覆有水冷夹套。
5、 (7) , 所述水冷夹套 (7) 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斗 (1) 为中 空的四棱柱体, 所述进料斗 (1) 的前壁与后壁呈倾斜状且相互平行, 所述进料斗 (1) 前壁内 侧面的顶部设有挡料板 (8) , 所述挡料板 (8) 位于均料器 (5) 的上方, 所述挡料板 (8) 呈倾斜 状且倾斜方向与进料斗 (1) 后壁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料板 (8) 为横 截面呈三角形的条形板, 所述挡料板 (8) 的长度与进料斗 (1) 前壁的宽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
6、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管 (6) 位于 出料斗 (3) 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带 (4) 后端 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收集余料的漏斗 (9)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 (2) 安装在 支架 (10) 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 (2) 的侧壁 设有观察窗 (11)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 (2) 的后侧 设有手扶梯 (12) , 所述料仓 (2)。
7、 的外部设有连接手扶梯 (12) 的检修平台。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74028 U 2 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 尤其指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质锅炉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设备。 该设备以来源广泛的廉价生物质为燃料, 具 有热效率高, 无污染, 低排放, 结构合理的优点, 相比燃油、 燃电、 燃气可节省30%-60%的运行 成本, 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发电厂、 化工、 冶炼等行业。 0003 由于生物质燃料具备大小、 形状不一的特点, 容易造成生物质锅炉给料不均匀, 燃 烧不充分的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
8、 卡料、 给料速度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时会影响锅 炉的正常运行。 0004 对于一些大型的锅炉, 由于给料的不均匀性, 严重影响了锅炉的热效率, 并导致大 气污染物排放严重, 同时还降低了锅炉蒸汽的品质。 现有的一些锅炉制造企业采用螺旋给 料系统为大型生物质锅炉给料, 但因螺旋给料系统造价成本高、 故障率高的问题经常让用 户抱怨不已。 另外, 由于炉膛内的温度较高, 导致给料装置与锅炉的连接部分会处于较高温 的环境中, 进而形成给料装置内部回火燃烧的隐患。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其给料均匀性更好, 并能 在极大程度上防止发生卡料和给料装置。
9、内部回火燃烧的情况。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 置, 包括进料斗、 连接进料斗的料仓以及连接料仓的出料斗, 所述出料斗用于连接锅炉, 所 述进料斗连接于料仓顶端的后部, 所述出料斗连接于料仓底端的前部, 所述料仓中设有输 送带和均料器, 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有传动辊, 所述传动辊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有输送电 机, 所述均料器位于输送带与进料斗之间, 所述均料器包括均料辊、 设置在均料辊外壁上的 多个刮卡以及驱动均料辊转动的均料电机, 所述料仓中设有喷水管, 所述喷水管位于料仓 前侧的上部, 所述喷水管与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喷水管的。
10、管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 喷嘴, 所述出料斗的外壁包覆有水冷夹套, 所述水冷夹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斗为中空的四棱柱体, 所述进料斗的前壁与后壁呈倾斜状且 相互平行, 所述进料斗前壁内侧面的顶部设有挡料板, 所述挡料板位于均料器的上方, 所述 挡料板呈倾斜状且倾斜方向与进料斗后壁的倾斜方向相反。 0008 其中, 所述挡料板为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条形板, 所述挡料板的长度与进料斗前壁 的宽度相匹配。 0009 优选地, 所述喷水管位于出料斗的正上方。 0010 更优选地, 所述输送带后端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收集余料的漏斗。 0011 更优选地, 所述料仓安装在支架上。 00。
11、12 更优选地, 所述料仓的侧壁设有观察窗。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274028 U 3 0013 更优选地, 所述料仓的后侧设有手扶梯, 所述料仓的外部设有连接手扶梯的检修 平台。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生物质燃料从进料斗进料后能够落在输送带上, 输送带 往前输送生物质燃料的过程中通过均料器的搅动作用可将堆积的生物质燃料均匀拨开, 并 且由于均料器设置在输送带与进料斗之间, 使得相当一部分生物质燃料在落至输送带之前 就能够被均匀搅动开来, 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防止发生卡料。 0015 通过减速机可控制输送带的运行速度, 因此可根据锅炉蒸汽压力和用气量的大小 来调节给料的。
12、速度, 再结合均料器的拨料作用, 使得该给料装置的给料均匀性相对更好。 0016 由于料仓内前侧的上部设有喷水管, 其喷出的水雾能够有效降低给料装置前端内 部的温度, 再由水冷夹套利用冷水与出料斗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出料斗的温度, 从而可在极 大程度上防止给料装置内部回火燃烧的情况, 而且水冷夹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可连接锅炉 的给水系统, 从而为送入锅炉中的水进行预加热, 达到充分利用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前侧透视示意图; 0019 图3为实施例中均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实施例中喷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
13、0021 附图标记为: 0022 1进料斗 2料仓 3出料斗 0023 4输送带 4a传动辊 4b减速机 0024 4c输送电机 5均料器 5a均料辊 0025 5b刮卡 6喷水管 6a喷嘴 0026 7水冷夹套 8挡料板 9漏斗 0027 10支架 11观察窗 12手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 明, 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9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连接” 、“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
14、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 含义。 0030 此外,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 或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15、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274028 U 4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1 如图1-4所示, 一种生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 包括进料斗1、 连接进料斗1的料仓2 以及连接料仓。
16、2的出料斗3, 出料斗3用于连接锅炉, 进料斗1连接于料仓2顶端的后部, 出料 斗3连接于料仓2底端的前部, 料仓2中设有输送带4和均料器5, 输送带4传动连接有传动辊 4a, 传动辊4a通过减速机4b传动连接有输送电机4c, 均料器5位于输送带4与进料斗1之间, 均料器5包括均料辊5a、 设置在均料辊5a外壁上的多个刮卡5b以及驱动均料辊5a转动的均 料电机, 料仓2中设有喷水管6, 喷水管6位于料仓2前侧的上部, 喷水管6与输送带4的宽度方 向平行, 喷水管6的管壁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喷嘴6a, 出料斗3的外壁包覆有水冷夹套7, 水冷 夹套7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32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生。
17、物质锅炉均匀给料装置在工作时, 生物质燃料从进料斗1 进入并落到输送带4上, 输送带4往前输送生物质燃料的过程中通过均料器5的搅动作用可 将堆积的生物质燃料均匀拨开, 并且由于均料器5设置在输送带4与进料斗1之间, 使得相当 一部分生物质燃料在落至输送带4之前就能够被均匀搅动开来, 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防止发 生卡料。 在给料的过程中, 通过减速机4b可控制输送带4的运行速度, 因此可根据锅炉蒸汽 压力和用气量的大小来调节给料的速度, 再结合均料器5的拨料作用, 使得该给料装置的给 料均匀性相对更好。 0033 由于料仓2内前侧的上部设有喷水管6, 喷水管6上的喷嘴6a可设置为10个, 其喷出 的。
18、水雾能够有效降低给料装置前端内部的温度, 再由水冷夹套7利用冷水与出料斗3进行热 交换来降低出料斗3的温度, 从而可在极大程度上防止给料装置内部回火燃烧的情况, 而且 水冷夹套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可连接锅炉的给水系统, 从而为送入锅炉中的水进行预加热, 达到充分利用能耗的效果。 0034 需要说明的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 锅炉内炉膛温度通常能达到一千度, 因此上述实施例中的出料斗3由于连接锅炉会使得其自身以及料仓2的前部都具备较高的 内部环境温度, 那么喷水管6从其喷嘴6a中持续喷出的水则能够被迅速雾化, 以致于几乎不 会打湿生物质燃料而影响燃料的质量, 同时又能够为料仓2前端内部进行。
19、有效降温, 在此基 础上, 当然也能将喷水管6的位置设置在出料斗3的正上方, 这使得水雾形成的降温效果范 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到出料斗3中。 0035 实际上,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给料装置主要针对的是体积相对较大的生物质燃料, 例如木条等形式的生物质燃料, 而非颗粒状生物质燃料, 因此也更加不用担心水雾对燃料 轻易产生湿化效果。 0036 进一步, 进料斗1为中空的四棱柱体, 进料斗1的前壁与后壁呈倾斜状且相互平行, 进料斗1前壁内侧面的顶部设有挡料板8, 挡料板8位于均料器5的上方, 挡料板8呈倾斜状且 倾斜方向与进料斗1后壁的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设置挡料板8, 使得进料过程中的一部分燃 料。
20、能够撞击到挡料板8上之后再落下, 这样能够使进料斗1上部的进料速度稍慢一些, 并使 得进入进料斗1下部的燃料量能够相对少一些、 进料速度能够相对快一些, 从而防止在进料 斗1与料仓2之间的连接区域发生卡料。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274028 U 5 0037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 由于在本实施例所应用的生物质燃料中存在长短、 大小不一的燃料, 因此当大量生物质燃料以较快的速度进料时, 会直接落到进料斗1与料仓 2之间并形成大量燃料积压到均料器5上的现象, 从而有一定的几率造成均料器5出现卡滞 的情况, 而当增设了挡料板8之后, 并且挡料板8的位置设置在均料器5的上方, 可。
21、通过局部 限制进料速度和过料量, 使得进料斗1的下部不仅能够以相对更快的速度进料, 还能减少一 定的进料量, 从而能够起到较明显的防卡料作用, 而由于进料斗1的形状设计是前壁与后壁 朝同一方向倾斜的形式, 因此进料斗1下部的进料速度和进料量虽然变慢了但同样也能滑 落到均料器5处, 让均料器5对进料斗1内的燃料起搅动的作用 (即均料器5仍然能够具备对 进料斗1内的燃料产生搅动的作用) , 相较于没有设置挡料板8而言, 卡料或均料器5卡滞的 现象要减少很多, 给料速度和效率更加稳定。 0038 而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给料系统多采用螺旋给料形式的结构, 其卡料现象较为常 见, 导致故障率较高, 市面上能。
22、见到的一些输送带式的给料系统则由于没有设置均料器或 均料器的位置与进料斗的位置相隔较远, 使得在搅匀燃料从而实现均匀给料的效果上仍然 不及本申请所提供的给料装置, 这是由于本申请的给料装置中设置的均料器一方面能够对 落入输送带之前以及落至输送带上的燃料都能进行较明显的搅动, 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挡料 板8的结构来有效降低进料斗1与料仓2之间发生的卡料现象。 0039 在上述基础上, 挡料板8为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条形板, 挡料板8的长度与进料斗1前 壁的宽度相匹配。 0040 作为优选地, 输送带4后端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收集余料的漏斗9, 通过漏斗9收集一 些没有落入出料斗3的余料可供以后继续使用, 从。
23、而充分节约资源。 0041 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 作为更优选地, 料仓2安装在支架10上, 料仓2的侧壁设有观 察窗11, 方便工作人员对料仓2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料仓2的后侧设有手扶梯12, 料仓2的外 部设有连接手扶梯12的检修平台, 可方便工作人员对整个给料装置进行检修维护。 0042 除此之外, 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也可以两组并列的形式设置, 而 两个进料斗1相邻的一边的顶端则可靠紧以使落料顺畅, 手扶梯12则设置一个即可。 0043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 除此之外, 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 在 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 本 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 并且为了清楚起见, 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 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27402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2274028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2274028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2274028 U 9 。
- 内容关键字: 生物 锅炉 均匀 装置
快装预应力锚索.pdf
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用的烧结设备.pdf
研磨用高效除尘装置.pdf
新型罩杯间距可调的文胸.pdf
防卡板结构.pdf
卧式微波辅助酸碱预处理秸秆的装置.pdf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回弹仪的弹击杆校准装置.pdf
转移基膜纸及其制备系统、包装膜及其制备系统.pdf
防水卷材成卷后的捆扎装置.pdf
介质加载腔体滤波器.pdf
乳制品自动检测系统与智慧实验室.pdf
屠宰刀具全方位消毒器.pdf
循环气幕集气装置.pdf
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pdf
Z轴带双R轴切换作业机构及点胶机.pdf
急诊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处理及检测系统.pdf
零件3D扫描辅助旋转台.pdf
圆柱电池盖帽焊接工装.pdf
建筑施工土方开挖基坑防护装置.pdf
睡眠感知音乐理疗系统.pdf
自动计数立盒机.pdf
扬声器.pdf
电池钢壳清洗用滚筒机构.pdf
便携式应急LED灯.pdf
超声手术器械.pdf
胸腔镜镜头清洁装置.pdf
工业硅破碎除杂装置.pdf
具有多环境模拟功能的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pdf
自动纠偏修正的防水卷材绕卷装置.pdf
基于离心过滤洗涤的碳酸锂回收设备.pdf
绝缘电缆料生产设备.pdf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