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纠偏装置.pdf
《双向纠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纠偏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182193.4 (22)申请日 2020.06.23 (73)专利权人 凯多智能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北路539号 3号楼 (72)发明人 杨帆周志辉杨克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292 代理人 罗晓鹏 (51)Int.Cl. B65H 23/038(2006.01) B65H 20/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双向纠偏。
2、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属于纠 偏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第 三框架, 第一框架的顶部设有输送料片的输送辊 筒, 第二框架安装有第二纠偏装置, 第三框架安 装有第三纠偏装置, 其中第一框架与第二纠偏装 置的第二偏移导轨相配合, 以第二定位旋转支点 销轴为中心进行偏摆运动, 第二框架与第三纠偏 装置的第三偏移导轨相配合, 并以第三定位旋转 支点销轴为中心进行偏摆运动, 第二纠偏装置和 第三纠偏装置纠偏方向相反, 在收卷或放卷时, 通过控制不同的纠偏装置就可以良好的控制料 片的行进位置, 便于料片的随时收卷和放卷, 确 保了共产工艺需求, 保证了产品。
3、质量, 有效提高 了料片的输送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292206 U 2021.01.05 CN 212292206 U 1.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三层纠偏框架, 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框架、 第 二框架和第三框架, 所述三层纠偏框架具有相对的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 所述第一框架的 顶部靠近所述出料端和所述进料端处对称安装有输送辊筒; 所述第二框架安装有第二纠偏装置, 所述第三框架安装有第三纠偏装置, 所述第二纠 偏装置与所述第三纠偏装置的纠偏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纠偏装置包括第二纠偏执行器、 第二偏移导轨和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 所 述第一框架的底。
4、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偏移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滚轮组, 所述第二定位旋转支 点销轴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部, 所述第一框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旋转支 点销轴; 所述第三纠偏装置包括第三纠偏执行器、 第三偏移导轨和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 所 述第二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偏移导轨相配合的第二滚轮组, 所述第三定位旋转支 点销轴固定设于所述第三框架的顶部, 所述第二框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旋转支 点销轴; 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分别安装有感应料片侧边界的纠偏传感器, 所述两个纠偏传 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和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一一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纠偏装置,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靠近所述进料 端, 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与靠近所述进料端的纠偏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旋转支 点销轴靠近所述出料端, 且位于所述输送辊筒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偏移导轨由多组对称设 于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两侧的第二导轨组组成, 所述多组第二导轨组均由所述出料端至所 述进料端呈 “八” 字型逐渐向内收缩排布; 所述第三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纠偏装置的安装位置相反, 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与靠近 所述出料端的纠偏传感器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纠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纠偏传感器位于所述三层 纠偏框架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纠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两个纠偏传感器位于所述三层 纠偏框架的不同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纠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框架靠近所述 出料端处安装有托料辊筒, 且位于所述出料端处的纠偏传感器正对所述托料辊筒表面所输 送料片的侧边界。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92206 U 2 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纠偏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料片行进过程中, 为了确保料片行进在同一位置, 一般都会在料片输送中安装 纠偏装置, 由纠偏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超出纠偏传感器的设定范围, 则立即控制纠偏 执行器带动输送料。
7、片的纠偏装置进行对应的偏、 摆运动, 来调整料片的行进位置。 0003 然而, 在料片正常输送的过程中, 受生产工艺需求, 有一些特定情况需要原路收回 料片。 比如: 查看刚刚行进过的料片, 需要将料片倒回查看, 并需要确保在倒回的过程中, 料 片的位置不变; 因一些技术瓶颈, 纠偏装置只能保证单方向的料片位置, 料片在倒回过程中 很容易偏离原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再直接原路进行放料, 由于原纠偏装置控制固定的 输送辊筒进行偏摆运动, 因此在原路放料后, 难以在短距离、 短时间内使料片回到原行进位 置, 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这种情况在生产工艺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
8、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通过设置三层 纠偏框架, 在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安装纠偏方向相反的纠偏装置, 不管是前进料片还是 后退收回料片, 都可以很好的控制料片的输送位置, 确保了生产工艺需求, 保证了产品质 量。 0005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包括三层纠偏框架, 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第 三框架, 所述三层纠偏框架具有相对的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 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靠近所 述出料端和所述进料端处对称安装有输送辊筒; 0007 所述第二框架安装有第二纠偏装置, 所述第三框架安装有第三纠偏装置, 所述第 二纠偏装。
9、置与所述第三纠偏装置的纠偏方向相反; 0008 所述第二纠偏装置包括第二纠偏执行器、 第二偏移导轨和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 轴, 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偏移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滚轮组, 所述第二定位 旋转支点销轴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部, 所述第一框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 旋转支点销轴; 0009 所述第三纠偏装置包括第三纠偏执行器、 第三偏移导轨和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 轴, 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偏移导轨相配合的第二滚轮组, 所述第三定位 旋转支点销轴固定设于所述第三框架的顶部, 所述第二框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三定位 旋转支点销轴; 0010 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分。
10、别安装有感应料片侧边界的纠偏传感器, 所述两个纠 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和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一一电性连接。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靠近所述进料端, 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与靠近所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292206 U 3 述进料端的纠偏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靠近所述出料端, 且位于所 述输送辊筒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偏移导轨由多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两侧的第二 导轨组组成, 所述多组第二导轨组均由所述出料端至所述进料端呈 “八” 字型逐渐向内收缩 排布; 0012 所述第三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纠偏装置的安装位置相反, 所述第三纠偏执。
11、行器与 靠近所述出料端的纠偏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两个纠偏传感器位于所述三层纠偏框架的同一侧。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两个纠偏传感器位于所述三层纠偏框架的不同侧。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三框架靠近所述出料端处安装有托料辊筒, 且位于所述出料端 处的纠偏传感器正对所述托料辊筒表面所输送料片的侧边界。 0016 有益效果: 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 纠偏装置, 包括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 第一框架的顶部设有输送料片的输送辊 筒, 第二框架安装有第二纠偏装置, 第三框架安装有第三纠偏装置, 其中第一框架与第二纠 偏装。
12、置的第二偏移导轨相配合, 以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为中心进行偏摆运动, 第二框架 与第三纠偏装置的第三偏移导轨相配合, 并以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为中心进行偏摆运 动, 第二纠偏装置和第三纠偏装置纠偏方向相反, 在收卷或放卷时, 通过控制不同的纠偏装 置就可以良好的控制料片的行进位置, 便于料片随时的进行收卷和放卷, 确保了生产工艺 需求, 保证了产品质量, 有效提高了料片的输送效率, 同时在发现被收卷的料片有问题时, 可及时放卷问题料片进行处理, 避免了整批料片的不合格, 有效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双向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
13、实施例双向纠偏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双向纠偏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20 其中, 10-料片, 1-三层纠偏框架, 11-第一框架, 111-第一滚轮组, 12-第二框架, 121-第二滚轮组, 13-第三框架, 131-托料辊筒, 101-进料端, 102-出料端, 103-输送辊筒, 21-第二纠偏执行器, 22-第二偏移导轨, 221-第二导轨组, 23-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 31- 第三纠偏执行器, 32-第三偏移导轨, 321-第三导轨组, 33-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 4-纠偏 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
14、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参阅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包括三层纠偏框架1, 由上至下分别为第 一框架11、 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 所述三层纠偏框架1的左端为出料端102, 三层纠偏框 架1的右端为进料端101, 所述第一框架11的顶部靠近所述出料端102和所述进料端101处对 称安装有输送辊筒103, 用于输送料片10; 0023 所述第二框架12安装有第二纠偏装置, 所述第三框架13安装有第三纠偏装置, 所 述第二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三纠偏装置的纠偏方向相反; 0024 所述第二纠偏装置包括第二纠偏执行器21、 第二偏移导轨22和第二定位旋转支点 说明书 2/4 页 4 C。
15、N 212292206 U 4 销轴23, 所述第一框架11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偏移导轨22相配合的第一滚轮组111, 所 述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23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框架12的顶部, 所述第一框架11可转动地套 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23, 在第二纠偏执行器21的动力作用下, 第一框架11以第 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23为圆心, 沿第二偏移导轨22定向移动, 从而带动第一框架11顶部的 输送辊筒103以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23所在竖向位置为圆心进行偏摆运动, 确保料片10 输送位置的准确性; 0025 所述第三纠偏装置包括第三纠偏执行器31、 第三偏移导轨32和第三定位旋转支点 销轴33,。
16、 所述第二框架12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偏移导轨32相配合的第二滚轮组121, 所 述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33固定设于所述第三框架13的顶部, 所述第二框架12可转动地套 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33, 在第三纠偏执行器31的动力作用下, 第一框架11和第 二框架12整体以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33为圆心, 沿第三偏移导轨32定向移动, 从而带动 第一框架11顶部的输送辊筒103以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33所在竖向位置为圆心进行偏摆 运动, 确保料片10输送位置的准确性; 0026 所述进料端101和所述出料端102分别安装有感应料片10侧边界的纠偏传感器4, 所述两个纠偏传感器4分别与所述第。
17、二纠偏执行器21和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31一一电性连 接。 0027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 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21靠近所述进料端101, 所述第二 纠偏执行器21与靠近所述进料端101的纠偏传感器4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 23靠近所述出料端102, 且位于出料端102处的输送辊筒103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偏移导轨22 由两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二纠偏执行器21两侧的第二导轨组221组成, 两组第二导轨组221均 由所述出料端102至所述进料端101呈 “八” 字型逐渐向内收缩排布, 在第二纠偏执行器21作 用下, 第一框架11以第二定位旋转支点销轴23为圆心, 沿第二偏移导轨22定向。
18、移动, 从而带 动第一框架11顶部的两个输送辊筒103以左端输送辊筒103的中心为圆心、 沿第二偏移导轨 22进行偏摆运动, 使料片10收卷在合适的位置; 0028 所述第三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纠偏装置的安装位置相反, 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31 靠近所述出料端102, 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31与靠近所述出料端102的纠偏传感器4电性连 接, 所述第三定位旋转支点销轴33靠近所述进料端101, 且位于进料端101处的输送辊筒103 的正下方, 所述第三偏移导轨32由两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三纠偏执行器31两侧的第二导轨组 321组成, 两组第三导轨组321均由所述进料端101至所述出料端102呈 “八” 字。
19、型逐渐向内收 缩排布, 在第三纠偏执行器31作用下, 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整体以第三定位旋转支点 销轴33为圆心, 沿第三偏移导轨32定向移动, 从而带动第一框架11顶部的两个输送辊筒103 以右端输送辊筒103的中心为圆心、 沿第三偏移导轨32进行偏摆运动, 使料片10放卷在合适 的位置。 0029 因此, 在料片10收卷时, 通过第二纠偏装置控制料片10收卷在合适的位置, 而在料 片10需要原路返回时, 通过第三纠偏装置控制料片10放卷在合适的位置。 无论收卷和放卷, 都可以良好的控制料片10的行进位置, 便于刚收卷料片10的查看, 便于已收卷料片10在原 路返回后的重新收卷, 从而。
20、有效提高了料片10的输送效率, 确保了生产工艺需求, 保证了产 品质量, 同时在检查到已收卷料片10的质量问题后还可以及时的进行放卷处理, 避免了整 批料片10的不合格, 有效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292206 U 5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仅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也很容易 想到将第二纠偏装置和第三纠偏装置的位置进行对调调整, 即通过第二纠偏装置控制料片 放卷在合适的位置, 通过第三纠偏装置收卷在合适的位置, 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 优选地, 所述两个纠偏传感器4均位于所述三层纠偏框架1的后侧, 显然, 本技术领 。
21、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非常容易的想到: 将两个纠偏传感器4都设置在三层纠偏框架1的前侧, 也可以一个设置在前侧, 一个设置在后侧, 只要可以正对料片10的侧边界以检测料片10收 卷和/或放卷的位置即可。 0032 优选地, 所述第三框架13靠近所述出料端102处安装有托料辊筒131, 且位于所述 出料端102处的纠偏传感器4正对所述托料辊筒131表面所输送料片10的侧边界, 便于出料 端102处的纠偏传感器4的安装和固定。 0033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中用语 “第一、 第二以及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不表示 任何顺序, 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可将这些用语解释为名称。 0034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 凡在本创 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292206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292206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292206 U 8 。
- 内容关键字: 双向 纠偏 装置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一种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系统.pdf
衣服组合方法及衣服组合终端.pdf
日程提醒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PERT的项目进度跟踪调整方法及系统.pdf
电力营销线上的无纸化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基于用户银行卡信息的快捷认证支付方法.pdf
一种防止重复支付的方法和装置.pdf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基于信息的网络支付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行政审批系统.pdf
一种移动视频广告假量识别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会员制金融服务管理系统.pdf
广告发布系统及方法.pdf
面向网络平台的自动推广方法、系统和计算设备.pdf
实时抽奖活动的中奖概率动态配置及抽奖信息处理的装置.pdf
一种多功能会员卡的实现方法.pdf
一种广告投放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通过将用户标签化进行广告投放的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移动应用广告投放的质量评分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