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953246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0.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58425.X (22)申请日 2020.05.11 (73)专利权人 江苏富春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地址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城镇 腾飞路99号 (72)发明人 邓今强马力蒋海华 (51)Int.Cl. C02F 1/44(2006.01) B01D 61/08(2006.01) B01D 61/10(2006.01) F01K 1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 水量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涉及一种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 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包括有小汽机、 冷却塔、 化水清水池、 换热器、 冷凝水收集箱、 疏 水箱, 所述的换热器设置于冷凝水收集箱的上 方, 换热器的进水口与冷却塔的循环水总管连 通, 换热器的出水口管道连接化水清水池, 换热 器的蒸汽进口与小汽机的乏汽管连通, 换热器的 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收集箱的进水口管道连接, 冷凝水收集箱出水口与疏水箱的进水口管道连 接并在该管道上设置有热水提升泵, 在各连接管 道上均设置有相应的阀门。 该火电小汽机乏汽再 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利用小汽机乏 汽余热大大提高了电厂化水的反渗透产水量, 同 时废热废水还被储存起来以。

3、作他用, 达到了节能 降耗及减排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2315648 U 2021.01.08 CN 212315648 U 1.一种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小汽 机 (1) 、 冷却塔 (2) 、 化水清水池 (3) 、 换热器 (4) 、 冷凝水收集箱 (5) 、 疏水箱 (6) , 所述的换热 器 (4) 设置于冷凝水收集箱 (5) 的上方, 换热器 (4) 的进水口与冷却塔 (2) 的循环水总管连 通, 换热器 (4) 的出水口管道连接化水清水池 (3) , 换热器 (4) 的蒸汽进口与小汽机 (1) 的乏。

4、 汽管连通, 换热器 (4) 的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收集箱 (5) 的进水口管道连接, 冷凝水收集箱 (5) 出水口与疏水箱 (6) 的进水口管道连接并在该管道上设置有热水提升泵 (7) , 在各连接 管道上均设置有相应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换热器 (4) 为螺旋板换热器或螺旋管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其特征 在于: 在冷凝水收集箱 (5) 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5-1) , 液位传感器 (5-1) 与所述的热水提升 泵 (7) 的启停控制器电连接。 4.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冷凝水收集箱 (5) 具有排气孔 (5-2) 、 溢流口 (5-3) 及排污口 (5-4)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15648 U 2 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 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火电小汽机是火电厂汽轮机的辅机设备。 小汽机的排空蒸汽 (乏汽) 如直接排放掉 不仅造成废热废水 (能源资源) 的极大浪费, 还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

6、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 透产水量系统, 以回收利用小汽机乏汽, 达到节能降耗及减排的目的。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 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包括有小汽机、 冷却塔、 化水清水池、 换热器、 冷凝水收集箱、 疏 水箱, 所述的换热器设置于冷凝水收集箱的上方, 换热器的进水口与冷却塔的循环水总管 连通, 换热器的出水口管道连接化水清水池, 换热器的蒸汽进口与小汽机的乏汽管连通, 换 热器的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收集箱的进水口管道连接, 冷凝水收集箱出水口与疏水箱的进 水口管道连接并在。

7、该管道上设置有热水提升泵, 在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相应的阀门。 0005 该系统的运行方式如下: 进入换热器的小汽机乏汽 (约150) 与冷却塔循环水, 在 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 冷却塔循环水吸热升温 (约60) 排出并被输送至化水清水池, 以提 高化水清水池内的化水温度 (约提高15) , 因电厂化水的反渗透产水量与化水温度密切相 关, 化水温度每提高1可增加产水量约1.5吨, 因此可大大提高化水的反渗透产水量; 而进 入换热器的小汽机乏汽则冷凝成约90的热水, 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排出至冷凝水收集箱 内, 冷凝水收集箱收集的冷凝水通过热水提升泵输送至疏水箱内, 以作为除氧器补充水使 用。 00。

8、06 进一步地说, 所述的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或螺旋管换热器。 螺旋板换热器与螺 旋管换热器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两种适合气液或液液热交换且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器。 0007 再进一步地说, 在冷凝水收集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的热水 提升泵的启停控制器电连接。 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冷凝水收集箱内的水位超过预定最高水 位时则强制指令热水提升泵启动, 当检测到水位低于预定最低水位时强制指令热水提升泵 停泵。 0008 再进一步地说, 所述的冷凝水收集箱具有排气孔、 溢流口及排污口。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对小汽机乏汽进行了合理。

9、、 有效地再利用, 利用小汽机乏汽余热大大提高了电厂化水的反 渗透产水量, 进一步节约了能源资源, 同时废热废水还被储存起来以作他用, 达到了节能降 耗及减排的目的。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2315648 U 3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小汽机 2.冷却塔 3.化水清水池 4.换热器 5.冷凝水收集箱 5-1. 液位传感器 5-2.排气孔 5-3.溢流口 5-4.排污口 6.疏水箱 7.热水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一种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 。

10、如图1所示, 包括有小汽 机1、 冷却塔2、 化水清水池3、 换热器4、 冷凝水收集箱5、 疏水箱6, 所述的换热器4设置于冷凝 水收集箱5的上方, 换热器4的进水口与冷却塔1的循环水总管连通, 换热器4的出水口管道 连接化水清水池3, 换热器4的蒸汽进口与小汽机1的乏汽管连通, 换热器4的冷凝水出口与 冷凝水收集箱5的进水口管道连接, 冷凝水收集箱5出水口与疏水箱6的进水口管道连接并 在该管道上设置有热水提升泵7, 在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相应的阀门。 0014 换热器4为螺旋板换热器或螺旋管换热器。 螺旋板换热器与螺旋管换热器是目前 市面上常用的两种适合气液或液液热交换且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器。

11、。 0015 在冷凝水收集箱5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5-1, 液位传感器5-1与热水提升泵7的启停 控制器电连接。 当液位传感器5-1检测到冷凝水收集箱5内的水位超过预定最高水位时则强 制指令热水提升泵7启动, 当检测到水位低于预定最低水位时强制指令热水提升泵7停泵。 0016 冷凝水收集箱5具有排气孔5-2、 溢流口5-3及排污口5-4。 0017 该系统的运行方式如下: 进入换热器4的小汽机乏汽 (约150) 与冷却塔循环水, 在换热器4内进行热交换, 冷却塔循环水吸热升温 (约60) 排出并被输送至化水清水池3, 以提高化水清水池3内的化水温度 (约提高15) , 因电厂化水的反渗透产水量与化水温度 密切相关, 化水温度每提高1可增加产水量约1.5吨, 因此可大大提高化水的反渗透产水 量; 而进入换热器4的小汽机乏汽则冷凝成约90的热水, 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排出至冷凝水 收集箱5内, 冷凝水收集箱5收集的冷凝水通过热水提升泵7输送至疏水箱6内, 以作为除氧 器补充水使用。 0018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 凡 是在本实用新型本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2315648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2315648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火电 汽机 再利用 提高 反渗透 产水量 系统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火电小汽机乏汽再利用提高化水反渗透产水量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95324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