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发光二极管.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9947211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4.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LED发光二极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LED发光二极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LED发光二极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LED发光二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发光二极管.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229751.8 (22)申请日 2020.06.29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晶之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街道根玉路东侧晔明模具工业园A栋 五楼B区 (72)发明人 黄文明李春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代理人 何兵饶盛添 (51)Int.Cl. H01L 33/62(2010.01) H01L 33/48(2010.01) H01L 33/64(2010.01)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包 括底座和转接套, 所述底座的底端左侧设置有导 线支架, 且导线支架的右侧衔接有连接杆, 所述 导线支架的内壁中部开设有导线, 所述底座的顶 端外壁安置有主体, 且主体的内壁底端固定有基 板, 所述基板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芯片, 所述芯片 的顶端外壁设置有腔室, 且腔室的内壁左侧设置 有衔接条, 所述衔接条的端部连接有容纳腔, 且 容纳腔的外壁四周设置有第一热沉。 该LED发光 二极管中导线支架顶端的导线穿设于底座和基 板的内部与芯片完成电性连接, 同时导线支架关 于底座的底端外壁呈环形等距分布, 进。

3、而在连接 杆的设置下, 将四个导线支架之间相互衔接固定 起来, 以此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323028 U 2021.01.08 CN 212323028 U 1.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包括底座(1)和转接套(1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底端 左侧设置有导线支架(2), 且导线支架(2)的右侧衔接有连接杆(3), 所述导线支架(2)的内 壁中部开设有导线(4), 所述底座(1)的顶端外壁安置有主体(5), 且主体(5)的内壁底端固 定有基板(6), 所述基板(6)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芯片(7), 所述芯片(7)的顶端外壁设置有腔 室。

4、(8), 且腔室(8)的内壁左侧设置有衔接条(9), 所述衔接条(9)的端部连接有容纳腔(10), 且容纳腔(10)的外壁四周设置有第一热沉(11), 所述腔室(8)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荧光颗粒 层(12), 且荧光颗粒层(12)的顶端外壁包裹有透光保护层(13), 所述转接套(14)包裹于主 体(5)的外壁中部, 且转接套(14)的内部粘接有第二热沉(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支架(2)设置有四 根, 且导线支架(2)环形分布于底座(1)的底端外壁, 并且导线支架(2)之间通过连接杆(3) 构成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发。

5、光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底端外壁呈 圆形结构, 且主体(5)紧密贴合于底座(1)的顶端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支架(2)和导线 (4)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导线支架(2)、 导线(4)和芯片(7)之间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10)紧密贴合 于腔室(8)的内壁中部, 且第一热沉(11)关于容纳腔(10)的内壁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颗粒层(12)的外 壁中部呈拱形结构, 且荧光颗粒层(12)和透光。

6、保护层(13)之间为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套(14)的内壁呈 中空状结构, 且转接套(14)和第二热沉(15)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并且转接套(14)的内壁直 径尺寸与主体(5)的外壁直径尺寸相吻合。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23028 U 2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0002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 由含镓(Ga)、 砷(As)、 磷(P)、 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当电 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 因而可以用来制成。

7、发光二极管。 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 示灯, 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 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 碳化硅二极 管发黄光, 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 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 LED。 0003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中由于大量的荧光粉聚集在一起, 会产生集中生热的效应, 导 致荧光胶覆盖于芯片的表面, 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出光效率, 同时导致光源寿命衰减无法使 用的问题,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中由于大量的荧光粉聚集在一起, 会产生。

8、集中生热的效应, 导致荧光胶 覆盖于芯片的表面, 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出光效率, 同时导致光源寿命衰减无法使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包括底座 和转接套, 所述底座的底端左侧设置有导线支架, 且导线支架的右侧衔接有连接杆, 所述导 线支架的内壁中部开设有导线, 所述底座的顶端外壁安置有主体, 且主体的内壁底端固定 有基板, 所述基板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芯片, 所述芯片的顶端外壁设置有腔室, 且腔室的内壁 左侧设置有衔接条, 所述衔接条的端部连接有容纳腔, 且容纳腔的外壁四周设置有第一热 沉, 所述腔室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荧光颗粒层, 且荧。

9、光颗粒层的顶端外壁包裹有透光保护层, 所述转接套包裹于主体的外壁中部, 且转接套的内部粘接有第二热沉。 0006 优选的, 所述导线支架设置有四根, 且导线支架环形分布于底座的底端外壁, 并且 导线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构成连接结构。 0007 优选的, 所述底座的底端外壁呈圆形结构, 且主体紧密贴合于底座的顶端外壁。 0008 优选的, 所述导线支架和导线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导线支架、 导线和芯片之间相互 连通。 0009 优选的, 所述容纳腔紧密贴合于腔室的内壁中部, 且第一热沉关于容纳腔的内壁 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0 优选的, 所述荧光颗粒层的外壁中部呈拱形结构, 且荧光颗粒层和透。

10、光保护层之 间为紧密贴合。 0011 优选的, 所述转接套的内壁呈中空状结构, 且转接套和第二热沉之间为一体化结 构, 并且转接套的内壁直径尺寸与主体的外壁直径尺寸相吻合。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323028 U 3 0013 1、 该LED发光二极管导线支架顶端的导线穿设于底座和基板的内部与芯片完成电 性连接, 同时导线支架关于底座的底端外壁呈环形等距分布, 进而在连接杆的设置下, 将四 个导线支架之间相互衔接固定起来, 以此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0014 2、 该LED发光二极管通过第一热沉等距且对称分布在容纳腔的外壁四。

11、周, 同时由 于荧光颗粒层是悬浮和充满着整个腔室, 而非集中处于腔室的底端, 因此不会产生荧光颗 粒层堆积, 进而减少了热量的堆积, 其中第一热沉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使得LED发光时所 产生的热量得以有效散发, 从而提高了该LED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提高了该结构 光源的发光效率, 通过转接套和第二热沉之间相互配合, 可以帮助主体内部所产生的热量 快速散发, 避免导线之间传输产生热量影响芯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线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 底座; 2、。

12、 导线支架; 3、 连接杆; 4、 导线; 5、 主体; 6、 基板; 7、 芯片; 8、 腔室; 9、 衔接条; 10、 容纳腔; 11、 第一热沉; 12、 荧光颗粒层; 13、 透光保护层; 14、 转接套; 15、 第二 热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

13、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LED发光二极管, 包括底座1、 导 线支架2、 连接杆3、 导线4、 主体5、 基板6、 芯片7、 腔室8、 衔接条9、 容纳腔10、 第一热沉11、 荧 光颗粒层12、 透光保护层13、 转接套14和第二热沉15, 底座1的底端左侧设置有导线支架2, 且导线支架2的右侧衔接有连接杆3, 导线支架2的内壁中部开设有导线4, 底座1的顶端外壁 安置有主体5, 且主体5的内壁底端固定有基板6, 基板6 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芯片7, 芯片7的 顶端外壁设置有腔室8, 且腔室8的内壁左侧设置有衔接条9, 衔接条9的端部连接有容纳腔 10, 且容纳腔10的外壁四周设置有第一热沉。

14、11, 腔室8的顶端外壁衔接有荧光颗粒层12, 且 荧光颗粒层12的顶端外壁包裹有透光保护层 13, 转接套14包裹于主体5的外壁中部, 且转 接套14的内部粘接有第二热沉15, 导线支架2设置有四根, 且导线支架2环形分布于底座1的 底端外壁, 并且导线支架2之间通过连接杆3构成连接结构, 底座1的底端外壁呈圆形结构, 且主体5紧密贴合于底座1的顶端外壁, 导线支架2和导线4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导线支架2、 导线4和芯片7之间相互连通, 导线支架2顶端的导线4穿设于底座1和基板6的内部与芯片7 完成电性连接, 同时导线支架2关于底座1的底端外壁呈环形等距分布, 进而在连接杆3的设 置下, 将。

15、四个导线支架2之间相互衔接固定起来, 以此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0021 容纳腔10紧密贴合于腔室8的内壁中部, 且第一热沉11关于容纳腔10的内壁横向 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荧光颗粒层12的外壁中部呈拱形结构, 且荧光颗粒层12和透光保护层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323028 U 4 13之间为紧密贴合, 通过第一热沉11等距且对称分布在容纳腔10的外壁四周, 同时由于荧 光颗粒层12是悬浮和充满着整个腔室8, 而非集中处于腔室8的底端, 因此不会产生荧光颗 粒层12堆积, 进而减少了热量的堆积, 其中第一热沉11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使得LED发光 时所产生的热量得以有效散发。

16、, 从而提高了该LED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提高了该 结构光源的发光效率, 转接套14的内壁呈中空状结构, 且转接套14和第二热沉15之间为一 体化结构, 并且转接套14的内壁直径尺寸与主体5的外壁直径尺寸相吻合, 通过转接套14和 第二热沉15之间相互配合, 可以帮助主体5内部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 避免导线4之间传 输产生热量影响芯片7的使用寿命。 0022 工作原理: 对于这类的LED发光二极管, 首先底座1、 基板6和芯片7之间自下至上依 次紧密贴合, 通过将导线支架2顶端的导线4穿设于底座1和基板6的内部与芯片7完成电性 连接, 同时导线支架2关于底座1的底端外壁呈环形等距分。

17、布, 进而在连接杆3的设置下, 将 四个导线支架2之间相互衔接固定起来, 以此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接着芯片7与荧光颗 粒层12之间间隔有腔室8, 使得芯片7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不能直接传输到荧荧光颗粒层12 上, 接着通过将第一热沉11等距且对称分布在容纳腔10的外壁四周, 同时由于荧光颗粒层 12是悬浮和充满着整个腔室8, 而非集中处于腔室8的底端, 因此不会产生荧光颗粒层12堆 积, 进而减少了热量的堆积, 其中第一热沉11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使得LED发光时所产生 的热量得以有效散发, 从而提高了该LED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提高了该结构光源 的发光效率; 最后通过转接套14和第二热沉15之间相互配合, 可以帮助主体5内部所产生的 热量快速散发, 避免导线4之间传输产生热量影响芯片 7的使用寿命。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32302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323028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32302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LED 发光二极管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LED发光二极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9472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