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试水装置.pdf
《末端试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末端试水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12643.6 (22)申请日 2020.01.17 (73)专利权人 南京胜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庐山路 158号嘉业国际城3幢1910室 (72)发明人 吕耀杨丹午胡睿雯瞿祥 朱志毅李丹杨婷婷 (51)Int.Cl. A62C 37/5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涉及 末端试水技术领域, 包括总水管: 总水管右上端 活动连接有第一截止阀, 且总。
2、水管右下端相接有 第一分水管, 第一分水管上端相接有压力表, 且 总水管底部设有排水管, 排水管上端相接有漏 斗, 且漏斗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连接管前端 相接有钢化玻璃板, 且连接管内部上端设有着色 板, 着色板上端边缘处开有对接槽, 且着色板下 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管, 连接管上端向下开有 密封槽; 通过设置对接管和连接管, 提高了着色 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且便于将着色板进行拆卸更 换, 有利于下次使用, 提高了实用性, 并通过设置 密封管和密封槽, 及密封胶圈, 提高了末端试水 装置的密封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327279 U 2021.01.12 。
3、CN 212327279 U 1.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包括总水管(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水管(1)右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截止阀(3), 且所述总水管(1)右下端相接有第 一分水管(2), 所述第一分水管(2)上端相接有压力表(5), 且所述总水管(1)底部设有排水 管(8), 所述排水管(8)上端相接有漏斗(7), 且所述漏斗(7)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 所 述连接管(9)前端相接有钢化玻璃板(10), 且所述连接管(9)内部上端设有着色板(11), 所 述着色板(11)上端边缘处开有对接槽(14), 且所述着色板(11)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管 (18), 所述连接管(9)上端向下。
4、开有密封槽(16), 且所述连接管(9)上端并位于密封槽(16) 内侧开有卡槽(17), 所述卡管(18)与卡槽(17)卡接, 所述密封槽(16)内部上端卡接有密封 管(12), 且所述密封管(12)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对接管(13), 所述T型对接管(13)下端 对接与对接槽(14)内, 且所述密封管(12)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卡环(15), 所述密封管(12) 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水罩(6), 且所述遮水罩(6)上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24), 所述外螺纹 管(24)上端接触有密封胶圈(23), 且所述外螺纹管(24)外围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二(20), 所述内螺纹管二(20)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管。
5、(22), 所述插管(22)上端对接有罩管(21), 且所 述罩管(21)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一(19), 所述总水管(1)下端外围开有螺纹(26), 且所 述总水管(1)左上端相接有第二分水管(4), 所述第二分水管(4)下端相接于排水管(8)的左 端, 且所述第二分水管(4)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截止阀(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环(15)套接于连接管 (9)的上端, 且所述密封管(12)的表面及连接管(9)的上端面均相接有密封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管(22)和罩管(21)均 呈圆台状, 且所述。
6、插管(22)、 罩管(21)和内螺纹管一(19)均通过螺纹(26)与总水管(1)螺纹 连接, 并外螺纹管(24)与总水管(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胶圈(23)卡接于插 管(22)内部, 且所述外螺纹管(24)对接于插管(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水管(1)分别与第一 分水管(2)和第二分水管(4)相通, 且所述第二分水管(4)与排水管(8)相通, 所述总水管 (1)、 遮水罩(6)、 连接管(9)、 漏斗(7)及排水管(8)之间互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27279。
7、 U 2 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末端试水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系统管网最不利点喷头处, 检验系统启动、 报警及联动等功 能的装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是喷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末端试水装置在 喷洒系统中起到了监测和检测作用, 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因此喷洒设计和安装人员在这 一环节上应该给予重视。 0003 现目前的末端试水装置, 会在末端试水装置内设置一个着色板, 着色板对水流进 行染色后便于水流的观察, 然而着色板在通过水流冲洗时间过长后, 就需要更换新的着色 板, 但是末端试水装置通常都是。
8、密封的, 导致着色板难以进行更换, 从而不利于后续对水压 的测试, 降低了实用性, 而且着色板容易被水压冲击后松动, 导致着色板容易损坏, 虽然有 些末端试水装置可以进行螺纹拆卸, 但是末端试水装置的拆卸连接处密封性能不好, 当水 压过高时, 容易导致末端试水装置漏水,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以解决上述提 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着色板难以更 换, 不利于后续水压的测试, 降低了实用性, 并末端试水装置拆卸连接处密封性能不佳, 容 易漏水等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 0006 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包括总水管: 所述总水管右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截止阀, 且所 述总水管右下端相接有第一分水管, 所述第一分水管上端相接有压力表, 且所述总水管底 部设有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上端相接有漏斗, 且所述漏斗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所述连接 管前端相接有钢化玻璃板, 且所述连接管内部上端设有着色板, 所述着色板上端边缘处开 有对接槽, 且所述着色板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管, 所述连接管上端向下开有密封槽, 且 所述连接管上端并位于密封槽内侧开有卡槽, 所述卡管与卡槽卡接, 所述密封槽内部上端 卡接有密封管, 且所述密封管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对接管, 所述T型对接管下端对。
10、接与 对接槽内, 且所述密封管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卡环, 所述密封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水罩, 且 所述遮水罩上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 所述外螺纹管上端接触有密封胶圈, 且所述外螺纹 管外围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二, 所述内螺纹管二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管, 所述插管上端对接 有罩管, 且所述罩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一, 所述总水管下端外围开有螺纹, 且所述总 水管左上端相接有第二分水管, 所述第二分水管下端相接于排水管的左端, 且所述第二分 水管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截止阀。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卡环套接于连接管的上端, 且所述密封管的表面及连接管的上端 面均相接有密封橡胶。 说明书 1/4 页 3 C。
11、N 212327279 U 3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插管和罩管均呈圆台状, 且所述插管、 罩管和内螺纹管一均通过螺 纹与总水管螺纹连接, 并外螺纹管与总水管滑动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密封胶圈卡接于插管内部, 且所述外螺纹管对接于插管内。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总水管分别与第一分水管和第二分水管相通, 且所述第二分水管 与排水管相通, 所述总水管、 遮水罩、 连接管、 漏斗及排水管之间互通。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2 通过设置着色板, 便于使水染上颜色, 从而透过钢化玻璃板便于观察到末端试水 装置内的水流状况, 且使密封管与密封槽分离。
12、, 便于将着色板取出更换, 有利于后续的水压 测试, 使该末端试水装置更加实用, 而在着色板的上端设在了对接槽, 且着色板下端设置了 卡管, 以免着色板通过水压的冲击而松动, 从而提高了着色板在连接管内的稳定性, 防止着 色板损坏, 而通过密封管与密封槽的对接, 提高了密封性能, 防止连接管漏水, 并使插管和 罩管与总水管上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提高了遮水罩安装后的稳定性, 且通过密封胶圈的 密封性能, 防止了遮水罩漏水, 并通过设置第二分水管, 而通过第二分水管对总水管内的水 压进行分压, 可以进一步的防止末端试水装置漏水。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1-3中: 总水管1、 第一分水管2、 第一截止阀3、 第二分水管4、 压力表5、 遮水罩6、 漏斗7、 排水管8、 连接管9、 钢化玻璃板10、 着色板11、 密封管12、 T型对接管 13、 对接槽14、 卡 环15、 密封槽16、 卡槽17、 卡管18、 内螺纹管一19、 内螺纹管二20、 罩管21、 插管22、 密封胶圈 23、 外螺纹管24、 第二截止阀25、 螺纹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
14、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8 须知,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 示的内容, 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 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在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 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 “上” 、“下” 、“左” 、“右” 、“中间” 及 “一” 等的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 改。
15、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19 请参阅图1至图3: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末端试水装置, 包括总水管1, 下面对一种末端试水装置的各 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1 所述总水管1右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截止阀3, 且所述总水管1右下端相接有第一 分水管2, 所述第一分水管2上端相接有压力表5, 且所述总水管1底部设有排水管8, 所述排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327279 U 4 水管8上端相接有漏斗7, 且所述漏斗7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 所述连接管9前端相接有钢 化玻璃板10, 且所述连接管9内部上端设有着色板11, 所述着。
16、色板11上端边缘处开有对接槽 14, 且所述着色板11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管18, 所述连接管9上端向下开有密封槽16, 且所述连接管9上端并位于密封槽16内侧开有卡槽17, 所述卡管18 与卡槽17卡接, 所述密 封槽16内部上端卡接有密封管12, 且所述密封管12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对接管13, 所述 T型对接管13下端对接与对接槽14内, 且所述密封管12 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卡环15, 所述 密封管12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水罩6, 所述卡环15套接于连接管9的上端, 且所述密封管12的 表面及连接管9的上端面均相接有密封橡胶, 所述总水管1分别与第一分水管2和第二分水 管4相通, 且所述。
17、第二分水管4与排水管8相通, 所述总水管1、 遮水罩6、 连接管9、 漏斗7及排 水管8之间互通; 0022 具体的, 打开第一截止阀3, 此时总水管1内的水流进入到第一分水管2内, 再由压 力表5对水压进行测试, 而总水管1内的水也会向下流至连接管9内, 此时遮水罩6对水流进 行遮挡, 以免水流外泄, 当水流经过着色板11时, 水流会染上颜色, 从而透过钢化玻璃板10 便于观察到末端试水装置内的水流状况, 最终水流依次进入到漏斗7进排水管8 内, 由于T 型对接管13与对接槽14对接, 而卡管18与卡槽17卡接, 所以水压在冲击着色板11时, 可以提 高着色板11在连接管9内的稳定性, 以免。
18、着色板11松动, 防止着色板11损坏, 而通过密封管 12与密封槽16的对接, 并密封管12的表面和连接管9的上端面都设有密封橡胶, 因此提高了 密封管12与密封槽16对接后的密封性能, 防止了连接管 9漏水, 且卡环15套接在连接管9的 上端, 提高了连接管9与密封管12连接时的稳定性; 0023 且所述遮水罩6上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24, 所述外螺纹管24上端接触有密封胶 圈 23, 且所述外螺纹管24外围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二20, 所述内螺纹管二20上端固定连接 有插管22, 所述插管22上端对接有罩管21, 且所述罩管21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一 19, 所述总水管1下端外围开有螺纹2。
19、6, 且所述总水管1左上端相接有第二分水管4, 所述第二分 水管4下端相接于排水管8的左端, 且所述第二分水管4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截止阀25, 所述 插管22和罩管21均呈圆台状, 且所述插管22、 罩管21和内螺纹管一19 均通过螺纹26与总水 管1螺纹连接, 并外螺纹管24与总水管1滑动连接, 所述密封胶圈 23卡接于插管22内部, 且 所述外螺纹管24对接于插管22内; 0024 进一步的, 使插管22和罩管21分别与总水管1上的螺纹26进行螺纹连接, 提高了遮 水罩6安装后的稳定性, 将密封胶圈23设置在插管22内, 通过外螺纹管24将密封胶圈23进行 顶住, 从而通过密封胶圈23的密。
20、封性能, 再结合插管22与罩管21的对接, 而插管22和罩管21 都呈圆台型, 提高了对接时的便捷度和密封性能, 综上, 因此可以更好的防止遮水罩6漏水, 当需要更换着色板11时, 首先使内螺纹管一19和罩管21均与总水管1上的螺纹26分离, 同 时, 罩管21与插管22分离, 接着再使内螺纹管二20与外螺纹管24分离, 同时插管22与总水管 1上的螺纹26分离, 向上滑动外螺纹管24, 从而使外螺纹管24带动遮水罩6上移, 并使密封管 12与密封槽16分离, 且T型对接管13与对接槽14分离, 而卡环15也与连接管9分离, 接着向上 拉起着色板11, 并使卡管18与卡槽17分离, 因此便于将。
21、着色板11取出更换, 有利于后续的水 压测试, 使该末端试水装置更加实用, 当压力表5显示水压过大时, 打开第二截止阀25, 从而 使部分水流进入到第二分水管4内, 而通过第二分水管4对总水管1内的水压进行分压, 可以 进一步的防止末端试水装置漏水。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327279 U 5 002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 因此, 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32727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327279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327279 U 8 。
- 内容关键字: 末端 装置
腰椎牵引床.pdf
纸质文档扫描装置.pdf
具有节能功能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pdf
新型切料刀具.pdf
高压二极管加工转换组件.pdf
节能防水绝缘分支电缆.pdf
箱包坯体修边机.pdf
绿色节能建筑墙体.pdf
三联体结构金属型模具.pdf
水库坝体除险加固装置.pdf
管柱筒双向镗孔加工工装.pdf
悬挂式振动放矿机.pdf
光伏支架用焊接定位装置.pdf
建筑施工用墙体钻孔装置.pdf
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pdf
建筑构件拆除设备.pdf
自动排气过滤器.pdf
药用空心胶囊生产线输送装置.pdf
用于管道内壁涂层的预处理磨平装置.pdf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矿井水的膜过滤装置.pdf
用于除尘设备的通风调节机构.pdf
混凝土管片抗裂性能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pdf
受电弓滑板及其制作方法.pdf
井口取样放空截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系统.pdf
通过低温钎焊制作氮化物陶瓷覆铜板的方法.pdf
基于EMPC模式的智能建造方法及系统.pdf
钢铁表面缺陷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自限温电伴热带.pdf
基于WebGL的自动驾驶可视化方法.pdf
生物膜载体及生物膜反应器.pdf
白芷去痘印霜.pdf
一种纯姜修护洗发乳及其制作工艺.pdf
一种用于改善精子发生的VEGFC蛋白缓释纳米颗粒及其应用.pdf
一种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难溶性药物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天然双糖抗菌护齿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小儿消食的鸡内金山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防治烂脚丫的脚指套.pdf
一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口服片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薰衣草鲜活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pdf
一种含有溶菌酶的口腔护理保健液.pdf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手矫形器.pdf
青蒿素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治疗贝赫切特病药物的应用.pdf
一种高效速释染料木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修复损伤再生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桦木酸作为机体镉清除剂的应用.pdf
缓解眼疲劳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日化用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