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9943088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619913.9 (22)申请日 2020.08.06 (73)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六号 (72)发明人 张碧瑶池晓龙杨泽寰张一帆 夏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代理人 刘新桐廉振保 (51)Int.Cl. F24F 1/0018(2019.01) F24F 1/0033(2019.01) F24F 1/48(2011.01) F24F 13/20(2006.01) F24F。

2、 13/2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该 风机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机。 风机 组件还包括内嵌吸震架, 内嵌吸震架支撑在风机 和外壳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通过 内嵌吸震架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气流泄漏, 另一 方面内嵌吸震架还可以降低风机运行中产生的 气流噪音及震动噪音, 从而在两方面起到降噪的 效果, 避免高压侧气流泄漏而导致风机风量下 降, 极大的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339441 U 202。

3、1.01.12 CN 212339441 U 1.一种风机组件, 包括外壳(10)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的风机(20),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风机组件还包括内嵌吸震架(30), 所述内嵌吸震架(30)支撑在所述风机(20)和所述外壳 (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吸震架(30)包裹在所述风机 (20)的外侧, 所述内嵌吸震架(30)上开设有避让所述风机(20)的进风面的进风开口(31)以 及避让所述风机(20)的出风面的出风开口(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吸震架(30)的外壁与所述外 壳(10)的内壁相贴。

4、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上形成有限位所述风机 (20)的限位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20)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 (11)相配合的定位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吸震架(30)支撑上开设有避 让所述定位部(21)的避让孔(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21)为分别形成在所述风 机(20)上端和下端的凸柱, 所述限位部(11)为开设在所述外壳(10)的上端和下端的限位 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风机(20)多个, 多个所述风机 (20)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为框型外壳(10), 框型 所述外壳(10)具有相连通的两个开口面(12), 两个所述开口面(12)分别与所述风机(20)的 进风面和所述风机(20)的出风面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吸震架(30)和/或所述外壳 (10)为分体式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吸震架(30) 由减震吸音泡沫材料制成。 12.一种空调机组, 包括风机组件,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风机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 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39441 U 2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风机组件一般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风机, 风机在运转过程中, 会带动气流 运动, 在风机内形成高压侧, 而外壳与风机之间为低压侧, 就会有部分高压气流流向低压 侧, 造成风量泄漏。 泄漏的风量与外壳接触形成气流噪音, 从而传到外壳外部, 对用户使用 舒适性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7、,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组件 存在的外壳容易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 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机, 风机组 件还包括内嵌吸震架, 内嵌吸震架支撑在风机和外壳之间。 00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内嵌吸震架包裹在风机的外侧, 内嵌吸震架上开设有避让风 机的进风面的进风开口以及避让风机的出风面的出风开口。 00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内嵌吸震架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相贴合。 000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外壳上形成有限位风机的限位部。 00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风机上形成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定位部。 000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内嵌吸震架支撑上开设有避。

8、让定位部的避让孔。 00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定位部为分别形成在风机上端和下端的凸柱, 限位部为开设 在外壳的上端和下端的限位孔。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风机多个, 多个风机相间隔地设置在外壳中。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外壳为框型外壳, 框型外壳具有相连通的两个开口面, 两个开 口面分别与风机的进风面和风机的出风面相对应。 00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内嵌吸震架和/或外壳为分体式结构。 00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内嵌吸震架由减震吸音泡沫材料制成。 001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 包括风机组件, 风机组件为上述的风机组件。 0016 在上述实施例中, 通过内嵌吸。

9、震架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气流泄漏, 另一方面内嵌 吸震架还可以降低风机运行中产生的气流噪音及震动噪音, 从而在两方面起到降噪的效 果, 避免高压侧气流泄漏而导致风机风量下降, 极大的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 附图说明 0017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 中: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339441 U 3 001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的风机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1的风机组件的外壳的。

10、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 图,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此,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 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实施方式, 该风机组件包括外壳10和设 置在外壳10内的风机20。 风机组件还包括内嵌吸震架30, 内嵌吸震架30支撑在风机20和外 壳10之间。 0023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通过内嵌吸震架30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气流泄漏, 另一方面内嵌吸震架30还可以降低风机20运行中产生的气流噪音及震动噪。

11、音, 从而在两方 面起到降噪的效果, 避免高压侧气流泄漏而导致风机20风量下降, 极大的满足用户舒适性 需求。 0024 可选的, 风机20与内嵌吸震架30间隙配合。 0025 如图2所示, 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内嵌吸震架30包裹在风机20的外侧, 内嵌吸震架30上开设有避让风机20的进风面的进风开口31以及避让风机20的出风面的出 风开口32。 通过内嵌吸震架30包裹式的设计, 可以进一步地起到让内嵌吸震架30降低风机 20运行中产生的气流噪音及震动噪音的效果。 0026 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内嵌吸震架30的外壁与外壳10的内壁相贴合, 从 而进一步起到减小气流泄漏的效果。

12、。 0027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中, 定位部21为分别形成在风机20上 端和下端的凸柱, 限位部11为开设在外壳10的上端和下端的限位孔。 通过外壳10的上端和 下端的限位孔可以配合风机20上端和下端的凸柱对风机20进行有效的定位。 相对应的, 内 嵌吸震架30支撑上开设有避让定位部21的避让孔33。 0028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 外壳10上形成的限位风机20的限位部 11, 以及风机 20上形成的与限位部11相配合的定位部21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 例如凸柱和限位孔结构的 互换。 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中, 风机20为3个, 3 个。

13、风机20相间隔 地设置在外壳10中。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 风机 20还可以为更多个或者两个。 0030 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中, 外壳10为框型外壳10, 框型外壳10具有 相连通的两个开口面12, 两个开口面12分别与风机20 的进风面和风机20的出风面相对应。 采用上述结构的外壳10对风机20 侧面包围, 可以避免外壳10自身对于风机20进风和出风 的影响,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机20噪音, 防止风量泄漏。 0031 如图2所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内嵌吸震架30和外壳10为分体式结构。 优 选的, 内嵌吸震架30和外壳10均为分体式的前后框架结构, 在。

14、使用时进行拼接组装即可。 作 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 内嵌吸震架30和外壳10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003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内嵌吸震架30由减震吸音泡沫材料制成。 减震吸音泡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339441 U 4 沫材料因其多孔性能, 对于风机20运转产生的气流噪音以及震动噪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而且减震吸音泡沫材料的可压缩性, 可满足风机20顺利换向。 优选的, 减震吸音泡沫材料为 海绵。 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内嵌吸震架30采用注塑件, 那么风机20整体运行中所产生的噪 音, 例如气流噪音和震动噪音则无法得到良好吸收, 同时风机20运转过程中, 风机20内侧。

15、高 压气流向外侧低压方向流动, 在与注塑件壁面接触摩擦会形成气流噪音, 为了保证风机组 件顺利换向风机组件外壁与注塑件壁面缝隙较大, 会使得高压侧气流的一部分流向低压侧 风机20与外壳之间的间隙, 造成一定的风量泄漏。 003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 该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 采用上述 的风机组件, 可以降低空调机组的噪音, 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33944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339441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33944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风机 组件 空调 机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9430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