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驱主机结构.pdf
《永磁直驱主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磁直驱主机结构.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803738.9 (22)申请日 2020.08.26 (73)专利权人 河北通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获鹿 镇大毕村聚富路2号 (72)发明人 桑中海李宏图李东孙向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工匠智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6 代理人 杨秀伟 (51)Int.Cl. H02K 17/32(2006.01) H02K 7/116(2006.01) H02K 7/102(2006.01) H02K 5/173(20。
2、06.01) B66B 23/02(2006.01) B66B 11/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涉及永磁直驱主机技术领域, 包括箱体, 所述箱 体上设有下箱体, 所述下箱体前壁面上固定安装 有端盖, 所述下箱体内设有蜗轮结构, 所述箱体 下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下盖, 本实用新型, 采用高 效永磁取消联轴器连接, 采用一体化轴直驱, 简 化结构, 体积减小, 提高了效率, 采用三轴承结 构, 使蜗杆在高速旋转下, 保证噪音和震动降低, 将惯性轮和制动轮一体化设计。
3、, 节约了惯性轮安 装空间, 也减少了对惯性轮防护的要求, 使产品 性能更加可靠, 稳定, 下箱体可根据不同需求, 使 蜗轮轴左出轴、 右出轴或左右双向出轴, 可替代 用于扶梯驱动主机, 也可以应用在电梯强驱主机 以及电梯曳引机, 应用面较为广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2343600 U 2021.01.12 CN 212343600 U 1.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包括箱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 上设有下箱体 (2) , 所述下箱体 (2) 前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端盖 (3) , 所述下箱体 (2) 内设有蜗轮结构, 所述箱体 (1) 下壁面上固。
4、定安装有下盖 (4) , 所述箱体 (1) 下端内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四点接触球轴承 (5) , 所述箱体 (1) 内位于四点接触球轴承 (5) 上方固定安装与调心球轴承 (6) , 所述四点接 触球轴承 (5) 以及调心球轴承 (6) 内圈固定安装有蜗杆 (7) , 所述蜗杆 (7) 与蜗轮结构相连 接, 所述箱体 (1) 上端固定安装有后盖 (8) , 所述蜗杆 (7) 贯穿后盖 (8) , 所述后盖 (8) 上固定 安装有后盖板 (9) , 所述后盖板 (9) 上固定安装有后罩 (10) , 所述后罩 (10) 盖装于蜗杆 (7) 上 端, 所述后盖 (8) 内固定安装有深沟球轴承 (11)。
5、 , 所述深沟球轴承 (11) 内圈与蜗杆 (7) 固定 连接, 所述后盖 (8) 内且位于深沟球轴承 (11) 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 (26) , 所述后盖 (8) 内 且位于深沟球轴承 (11) 上方固定安装有制动轮 (12) , 所述制动轮 (12) 与蜗杆 (7) 相连接, 所 述箱体 (1) 内且位于调心球轴承 (6) 上方固定安装有定转子装配体 (13) , 所述定转子装配体 (13) 与蜗杆 (7) 相连接, 所述后盖 (8) 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制动系统 (14) , 所述制动系统 (14) 与制动轮 (12)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其特征在于。
6、,所述蜗轮结构包括第一 轴承 (15) , 所述第一轴承 (15) 固定安装与下箱体 (2) 后壁面上, 所述第一轴承 (15) 内圈固定 安装有蜗轮轴 (16) , 所述蜗轮轴 (16) 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 (27) , 所述第二轴承 (27) 外圈 固定安装于下箱体 (2) 内且位于第一轴承 (15) 一侧, 所述蜗轮轴 (16) 上固定安装有蜗轮 (17) , 所述蜗轮 (17) 位于第一轴承 (15) 与第二轴承 (27) 之间, 所述蜗轮 (17) 与蜗杆 (7) 啮合 连接, 所述蜗轮轴 (16) 一端贯穿下箱体 (2) , 所述蜗轮轴 (16) 贯穿端上开有第一平键 (18) 。
7、, 所述蜗轮轴 (16) 上开设有第二平键 (19) , 所述蜗轮 (17) 与蜗轮轴 (16) 通过第二平键 (19) 固 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 (7) 上开设有 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平键 (20) , 所述蜗杆 (7) 通过一对所述第三平键 (20) 中的一个与定转 子装配体 (13) 相连接, 所述蜗杆 (7) 通过一对所述第三平键 (20) 中的另一个与制动轮 (12) 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1) 外壁面上 且位于定转子装配体 (13) 两侧安装有吊环螺钉 (21) 。 。
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1) 外壁面且 位于吊环螺钉 (21) 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接线盒 (22)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 (2) 外上壁 面固定安装与观察孔盖 (23) , 所述观察孔盖 (23) 上固定安装有油标 (24)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于蜗杆 (7) 上端安 装有手盘轮 (25)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43600 U 2 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直驱主机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永。
9、磁直驱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与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提升, 永磁 直驱主机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逐渐带来了便捷, 现阶段异步电机+联轴器+减速机结构, 采 用联轴器进行轴与轴的连接, 由此结构复杂异步电机工作效率降低, 现有的异步电机加减 速箱驱动主机体积较大, 连接关系复杂, 现有的异步电机主机内需要装配惯性轮, 需要额外 的防护, 降低了异步电机主机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解决了现阶段 异步电机主机内, 采用联轴器进行轴与轴的连接, 由此结构复杂异步电机主机的工作效率 降低。
10、, 现有的异步电机加减速箱驱动主机体积较大, 连接关系复杂, 现有的异步电机主机内 需要装配惯性轮, 需要额外的防护, 降低了异步电机主机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 构,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上设有下箱体, 所述下箱体前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端盖, 所述下箱体 内设有蜗轮结构, 所述箱体下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下盖, 所述箱体下端内壁面上固定安装有 四点接触球轴承, 所述箱体内位于四点接触球轴承上方固定安装与调心球轴承, 所述四点 接触球轴承以及调心球轴承内圈固定安装有蜗杆, 所述蜗杆与蜗轮结构相连接, 所述箱体 上端固定安装。
11、有后盖, 所述蜗杆贯穿后盖, 所述后盖上固定安装有后盖板, 所述后盖板上固 定安装有后罩, 所述后罩盖装于蜗杆上端, 所述后盖内固定安装有深沟球轴承, 所述深沟球 轴承内圈与蜗杆固定连接, 所述后盖内且位于深沟球轴承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 所述后 盖内且位于深沟球轴承上方固定安装有制动轮, 所述制动轮与蜗杆相连接, 所述箱体内且 位于调心球轴承上方固定安装有定转子装配体, 所述定转子装配体与蜗杆相连接, 所述后 盖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制动系统, 所述制动系统与制动轮相连接。 0005 优选的, 所述蜗轮结构包括第一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与下箱体后壁面上, 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固定安装有蜗轮轴,。
12、 所述蜗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 外圈固定安装于下箱体内且位于第一轴承一侧, 所述蜗轮轴上固定安装有蜗轮, 所述蜗轮 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 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 所述蜗轮轴一端贯穿下箱体, 所 述蜗轮轴贯穿端上开有第一平键, 所述蜗轮轴上开设有第二平键, 所述蜗轮与蜗轮轴通过 第二平键固定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蜗杆上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平键, 所述蜗杆通过一对所述第 三平键中的一个与定转子装配体相连接, 所述蜗杆通过一对所述第三平键中的另一个与制 动轮相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箱体外壁面上且位于定转子装配体两侧安装有吊环螺钉。 说明书 1/4 。
13、页 3 CN 212343600 U 3 0008 优选的, 所述箱体外壁面且位于吊环螺钉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接线盒。 0009 优选的, 所述下箱体外上壁面固定安装与观察孔盖, 所述观察孔盖上固定安装有 油标。 0010 优选的, 所述蜗杆上端安装有手盘轮, 取下后罩后蜗杆轴头可以安装手盘轮以便 紧急情况下使用。 0011 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解决了现阶段异步电机主机内, 采用 联轴器进行轴与轴的连接, 由此结构复杂异步电机主机的工作效率降低, 现有的异步电机 加减速箱驱动主机体积较大, 连接关系复杂, 现有的异步电机主机内需要装配惯性轮, 需要 额外的防。
14、护, 降低了异步电机主机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 采用高效永磁取消联 轴器连接, 采用一体化轴直驱, 简化结构, 体积减小, 提高了效率, 采用三轴承结构, 使蜗杆 在高速旋转下, 保证噪音和震动降低, 将惯性轮和制动轮一体化设计, 节约了惯性轮安装空 间, 也减少了对惯性轮防护的要求, 使产品性能更加可靠, 稳定, 下箱体可根据不同需求, 使 蜗轮轴左出轴、 右出轴或左右双向出轴, 可替代用于扶梯驱动主机, 也可以应用在电梯强驱 主机以及电梯曳引机, 应用面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
15、永磁直驱主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箱体; 2-下箱体; 3-端盖; 4-下盖; 5-四点接触球轴承; 6-调心球轴承; 7-蜗 杆; 8-后盖; 9-后盖板; 10-后罩; 11-深沟球轴承; 12-制动轮; 13-定转子装配体; 14-制动系 统; 15-第一轴承; 16-蜗轮轴; 17-蜗轮; 18-第一平键; 19-第二平键; 20-第三平键; 21-吊环 螺钉; 22-电机接线盒; 23-观察孔盖; 24-油标; 25-手盘。
16、轮; 26-导流板; 27-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包括箱体 1, 所述箱体1上设有下箱体2, 所述下箱体2前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端盖3, 所述下箱体2内设有 蜗轮结构, 所述箱体1下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下盖4。
17、, 所述箱体1下端内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四点 接触球轴承5, 所述箱体1内位于四点接触球轴承5上方固定安装与调心球轴承6, 所述四点 接触球轴承5以及调心球轴承6内圈固定安装有蜗杆7, 所述蜗杆7与蜗轮结构相连接, 所述 箱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后盖8, 所述蜗杆7贯穿后盖8, 所述后盖8上固定安装有后盖板9, 所述 后盖板9上固定安装有后罩10, 所述后罩10盖装于蜗杆7上端, 所述后盖8内固定安装有深沟 球轴承11, 所述深沟球轴承11内圈与蜗杆7固定连接, 所述后盖8内且位于深沟球轴承11一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343600 U 4 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6, 所述后盖8内且位于深。
18、沟球轴承11上方固定安装有制动轮12, 所述 制动轮12与蜗杆7相连接, 所述箱体1内且位于调心球轴承6上方固定安装有定转子装配体 13, 所述定转子装配体13与蜗杆7相连接, 所述后盖8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制动系统14, 所述 制动系统14与制动轮12相连接,所述蜗轮结构包括第一轴承15, 所述第一轴承15固定安装 与下箱体2后壁面上, 所述第一轴承15内圈固定安装有蜗轮轴16, 所述蜗轮轴16上固定安装 有第二轴承27, 所述第二轴承27外圈固定安装于下箱体2内且位于第一轴承15一侧, 所述蜗 轮轴16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7, 所述蜗轮17位于第一轴承15与第二轴承27之间, 所述蜗轮17 与。
19、蜗杆7啮合连接, 所述蜗轮轴16一端贯穿下箱体2, 所述蜗轮轴16贯穿端上开有第一平键 18, 所述蜗轮轴16上开设有第二平键19, 所述蜗轮17与蜗轮轴16通过第二平键19固定连接, 所述蜗杆7上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平键20, 所述蜗杆7通过一对所述第三平键20中的 一个与定转子装配体13相连接, 所述蜗杆7通过一对所述第三平键20中的另一个与制动轮 12相连接,所述箱体1外壁面上且位于定转子装配体13两侧安装有吊环螺钉21,所述箱体1 外壁面且位于吊环螺钉21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接线盒22,所述下箱体2外上壁面固定安装 与观察孔盖23, 所述观察孔盖23上固定安装有油标24,还包括手盘轮。
20、25, 所述蜗杆7上端安 装有手盘轮25。 0020 其详细连接手段, 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具体工作 如下。 0021 实施例: 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 一种永磁直驱主机结构, 包括箱体1, 箱体1上设 有下箱体2, 下箱体2前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端盖3, 下箱体2内设有蜗轮结构, 箱体1下壁面上 固定安装有下盖4, 箱体1下端内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四点接触球轴承5, 箱体1内位于四点接 触球轴承5上方固定安装与调心球轴承6, 四点接触球轴承5以及调心球轴承6内圈固定安装 有蜗杆7, 蜗杆7与蜗轮结构相连接, 箱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后盖8, 蜗杆7贯穿后盖8, 后盖8。
21、上 固定安装有后盖板9, 后盖板9上固定安装有后罩10, 后罩10盖装于蜗杆7上端, 后盖8内固定 安装有深沟球轴承11, 深沟球轴承11内圈与蜗杆7固定连接, 后盖8内且位于深沟球轴承11 上方固定安装有制动轮12, 制动轮12与蜗杆7相连接, 箱体1内且位于调心球轴承6上方固定 安装有定转子装配体13, 定转子装配体13与蜗杆7相连接, 后盖8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制动 系统14, 制动系统14与制动轮12相连接, 蜗轮结构包括第一轴承15, 第一轴承15固定安装与 下箱体2后壁面上, 第一轴承15内圈固定安装有蜗轮轴16, 蜗轮轴16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7, 蜗轮17与蜗杆7啮合连接, 蜗轮轴。
22、16一端贯穿下箱体2, 蜗轮轴16贯穿端上开有第一平键18, 蜗轮轴16上开设有第二平键19, 蜗轮17与蜗轮轴16通过第二平键19固定连接, 制动系统14 采用采用双臂电磁制动器结构, 蜗杆7上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平键20, 蜗杆7通过一 对第三平键20中的一个与定转子装配体13内的永磁内转子相连接, 使得蜗杆7与永磁内转 子的转子轴为一体, 永磁内转子直驱蜗杆7, 蜗杆7通过一对第三平键20中的另一个与制动 轮12相连接, 输出轴为蜗轮轴16端, 输入轴为蜗杆7, 制动轮12固定在输入轴端, 箱体1外壁 面上且位于定转子装配体13两侧安装有吊环螺钉21, 箱体1外壁面且位于吊环螺钉21。
23、一侧 固定安装有电机接线盒22, 下箱体2外上壁面固定安装与观察孔盖23, 观察孔盖23上固定安 装有油标24, 蜗杆7上端手安装有盘轮25, 取下后罩后蜗杆7轴头可以安装手盘轮以便紧急 情况下使用, 采用变频器控制, 变频器控制永磁直驱主机启动。 0022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343600 U 5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343600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2343600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2343600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2343600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2343600 U 10 。
- 内容关键字: 永磁 主机 结构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
高速印刷品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pdf
一种移动目标应急跟踪及震灾范围确定的系统与方法.pdf
月基光学望远镜科学数据处理方法.pdf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养工艺.pdf
移动支付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利用UPLC快速测定豆制品中6种大豆异黄酮的方法.pdf
紫花苜蓿的培育方法.pdf
基于最小变异系数评价及推理模型的道路通堵预测方法.pdf
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巧玲花保健糖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利用杏鲍菇废料栽培桃红侧耳和金顶侧耳的培养料及其混合培养工艺.pdf
一种生活用具.pdf
一种氮化硅陶瓷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pdf
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CUSUP2/SUP探针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带限位结构的双膜片式水下压力传感器.pdf
煤气阀综合检测平台.pdf
木薯两性花育种方法.pdf
一种外置限位作动器.pdf
用于MIMOSAR成像的微波信号收发系统、方法及成像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