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pdf
《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098915.8 (22)申请日 2020.06.15 (73)专利权人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4200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紫金大 道1号 专利权人 江西理工大学 (72)发明人 林荣平马艳玲井福荣陈乐 (51)Int.Cl. E21F 5/04(2006.01) E21F 17/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 尘装置, 包括机箱, 机箱顶端开设有活动穿口, 机。
2、 箱内设有水箱且位于活动穿口的一侧, 活动穿口 设有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 第二齿 轮和第三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 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矿山开采现场的粉尘浓度, 当粉尘浓度大于粉尘浓度传感器的内部参数时, 粉尘浓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一个电信号, 依次 驱动液泵和电机, 无需人力控制, 驱动升降机构 传动, 带动升降柱进行上下反复运动, 配合雾化 喷头喷淋, 使喷射面积更广, 不同高度的喷淋, 使 灰尘降尘效果更好, 整体通过电动滑块在电动滑 轨上滑动, 使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更便捷, 不需 要人力进行移动, 减少劳动力度, 实用性高等特 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附图2页 CN 212337355 U 2021.01.12 CN 212337355 U 1.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箱(1), 所述机箱(1)顶端开设有 活动穿口, 所述机箱(1)内设有水箱且位于活动穿口的一侧, 所述活动穿口设有升降机构 (2),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齿轮(21)、 第二齿轮(22)和第三齿轮(23), 所述第一齿轮 (21)、 第二齿轮(22)和第三齿轮(23)两端的均通过活动轴与活动穿口对应的内侧壁活动连 接, 所述第一齿轮(21)、 第二齿轮(22)和第三齿轮(23)依次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21)和 第三齿轮(23)的一侧分别设。
4、有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其固定连接在活动轴对应端 上, 所述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之间设有升降柱(26)且分别与对应的一侧啮合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1)的 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且与第二齿轮(22)对应, 所述第二齿轮(22)一端活动轴的延伸端固定 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 所述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均为扇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柱(26) 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3), 所述雾化喷头(3)呈半球状且表层设有若干个喷孔, 所述 机箱(1)。
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泵(5), 所述液泵(5)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延伸入机箱(1)内部的 水箱中, 所述液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4), 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雾化喷头(3)的 注水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1)的 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 所述控制器(6)上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7), 所述机箱 (1)底端对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滑块(8), 所述机箱(1)底端设有一对电动滑轨 (9), 所述机箱(1) 通过电动滑块(8)滑动连接在电动滑轨(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控制器(6) 型号为32MT-2PG, 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7)型号为型号为JQBW-8。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37355 U 2 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属于矿 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智慧矿山就是对生产、 职业健康与安全、 技术和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 自动分 析和快速处理的无人矿山,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 易产生大量灰尘, 防止灰尘被工作人员吸入 呼吸道或影响矿石开采视野等。 0003 现今大部分除尘装置多采用水雾降尘的方法除尘, 矿山面积过大, 除尘装置一般 。
7、通过人力进行移动, 浪费劳动力, 同时喷头结构过于单一, 造成喷射范围较低, 同时无法对 不同高度进行喷射, 降尘效果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浪费劳动力, 造成喷射范围较低, 降尘效果低等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包括机箱, 所述机箱顶端开设有活动穿口, 所述机箱内设有水箱且位于活动穿口的一侧, 所 述活动穿口设有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 所述第一齿 轮、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两端的均通过活动轴与活。
8、动穿口对应的内侧壁活动连接, 所述第 一齿轮、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一侧分别设有第 一扇轮和第二扇轮其固定连接在活动轴对应端上, 所述第一扇轮和第二扇轮之间设有升降 柱且分别与对应的一侧啮合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且与第二 齿轮对应, 所述第二齿轮一端活动轴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 所述第一扇轮 和第二扇轮均为扇形状。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 所述雾化喷头呈半球状且表层设有若干个喷孔, 所述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泵, 所述液 泵的。
9、输入端通过管路延伸入机箱内部的水箱中, 所述液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 且 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雾化喷头的注水端上。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机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所述 控制器上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 所述机箱底端对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滑 块, 所述机箱底端设有一对电动滑轨, 所述机箱通过电动滑块滑动连接在电动滑轨上。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器型号为MT-PG, 所述粉尘浓度传 感器型号为型号为JQBW-8。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 尘装置, 通过粉尘浓度。
10、传感器监测矿山开采现场的粉尘浓度, 当粉尘浓度大于粉尘浓度传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337355 U 3 感器的内部参数时, 粉尘浓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一个电信号, 依次驱动液泵和电机, 无需 人力控制, 驱动升降机构传动, 带动升降柱进行上下反复运动, 配合雾化喷头喷淋, 使喷射 面积更广, 不同高度的喷淋, 使灰尘降尘效果更好, 整体通过电动滑块在电动滑轨上滑动, 使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更便捷, 不需要人力进行移动, 减少劳动力度, 实用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
11、新型升降机构去除升降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机箱; 2、 升降机构; 3、 雾化喷头; 4、 输水管; 5、 液泵; 6、 控制器; 7、 粉尘浓度 传感器; 8、 电动滑块; 9、 电动滑轨; 21、 第一齿轮; 22、 第二齿轮; 23、 第三齿轮; 24、 第一扇轮; 25、 第二扇轮; 26、 升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12、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包括机箱1, 机箱 1顶端开设有活动穿口, 机箱1内设有水箱且位于活动穿口的一侧, 活动穿口设有升降机构 2, 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齿轮21、 第二齿轮22和第三齿轮23, 第一齿轮21、 第二齿轮22和第三 齿轮23两端的均通过活动轴与活动穿口对应的内侧壁活动连接, 第一齿轮21、 第二齿轮22 和第三齿轮23依次啮合连接, 第一齿轮21和第三齿轮23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扇轮24和第二 扇轮25其固定连接在活动轴对应端上, 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之间设有升降柱2。
13、6且分别 与对应的一侧啮合连接。 0017 机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且与第二齿轮22对应, 第二齿轮22一端活动轴的延 伸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 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均为扇形状, 电机驱动时, 实现 升降柱26上下往复运动, 升降柱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3, 雾化喷头3呈半球状且表 层设有若干个喷孔, 机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泵5, 液泵5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延伸入机箱1 内部的水箱中, 液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4, 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雾化喷头3的注水 端上, 机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 控制器6上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7, 机箱1底 端对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
14、电动滑块8, 机箱1底端设有一对电动滑轨9, 机箱1通过电 动滑块8滑动连接在电动滑轨9上, 使粉尘浓度传感器7监测更便捷, 不需要人力进行移动, 减少劳动力度, 控制器6型号为32MT-2PG, 粉尘浓度传感器7型号为型号为JQBW-8。 0018 具体使用时,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矿山无人化除尘装置, 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7可 监测矿山开采现场的粉尘浓度, 当粉尘浓度大于粉尘浓度传感器7的内部参数时, 粉尘浓度 传感器7将向控制器6发出一个电信号, 从而控制器6启动, 控制器6与液泵5和电机电性连 接, 使其运行, 液泵5抽取水箱内水注入雾化喷头3内进行喷射的水雾, 雾化喷头3采用半球 状, 。
15、使喷孔喷射角度范围更广, 在喷射过程中, 电机驱动第二齿轮22转动, 依次带动第一齿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337355 U 4 轮21、 第三齿轮23、 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转动, 第一扇轮24和第二扇轮25顺时针转动, 第一扇轮24与升降柱26啮合连接时带动升降柱26下降, 第二扇轮25与升降柱26啮合连接时 带动升降柱26上升, 使升降柱26呈上下往复升降, 进行不同高度的喷射, 是灰尘沉降效果更 好, 机箱1整体通过电动滑块8在电动滑轨9上进行滑动, 呈反复运动, 不需要人工进行移动, 移动范围根据矿山长度而定, 便于提高粉尘浓度传感器7检测矿山面积, 整体驱动方式。
16、以及 线路编程等均为现有技术, 不作过多赘述。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 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 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 中的具体含义。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33735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337355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337355 U 7 。
- 内容关键字: 智慧 矿山 人化 除尘 装置
高精度的低重频窄脉冲延迟控制电路.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焊接装置.pdf
测试无人机避障功能的训练迷宫.pdf
半导体老化检测装置.pdf
车用尿素液的生产配比装置.pdf
管材转运稳定输送装置.pdf
灯光积木块.pdf
空压机滤芯.pdf
化工桶倒料机构.pdf
旋转式远端帽.pdf
细胞分类恒温箱.pdf
煤粉传输带用残余清洁机构.pdf
生物基可降解纤维面料生产用喂纱机构及针织大圆机.pdf
卷扬机调速机构.pdf
烧伤整形植皮辅助设备.pdf
快速充电电池组结构.pdf
高效率的废边吸附平台.pdf
变排量汽车空调压缩机后盖气动立式定心夹具.pdf
建筑保温板切割装置.pdf
高炉烟灰布袋除尘输灰系统.pdf
提高挤浆机的脱水装置.pdf
无人驾驶汽车辅助检修装置.pdf
类蛇毒肽的制备方法.pdf
中控系统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涤纶线抗拉强度检测方法.pdf
与印度南瓜侧枝数量相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pdf
LED显示装置.pdf
云台摄像机及控制系统.pdf
高含有机质渣土低碳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图像视觉处理的基坑位移监测系统.pdf
盆腔器官脱垂微创修复的装置、系统以及方法.pdf
一种反恐制暴喷射液的配制使用方法.pdf
带有二次散热功能的定向LED灯.pdf
主机驱动装置和方法及传输控制装置和方法.pdf
灯具表面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这种材料的灯具.pdf
受激发光装置.pdf
支架传送系统.pdf
信息数据存储介质的读写装置.pdf
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和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烯烃聚合方法.pdf
LED泛光灯.pdf
等离子体灯的螺旋结构及方法.pdf
两级离心泵.pdf
通用信息收藏的方法与系统.pdf
一种泄压式防爆罐.pdf
一种减小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差的变行程吹灰方法.pdf
预辐照PVDF接枝NVP的制备方法和所制得的共聚物.pdf
乙烯类聚合物及其用途.pdf
一种太阳能用节能型PVC发泡管材制备工艺.pdf
螺旋桨式风扇、成型用模具和流体输送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