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9911799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5.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82743.6 (22)申请日 2020.02.19 (73)专利权人 邓先睿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东 路9号 (72)发明人 邓先睿 (74)专利代理机构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3133 代理人 李显锋 (51)Int.Cl. G01F 23/42(2006.01) G01F 23/76(2006.01) E21B 47/047(201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 测装置, 包括U形支架, 所述U形支架的一侧顶部 紧密接触有T形锁紧螺栓, T形锁紧螺栓上螺纹套 设有摇盘, 摇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转轴上 固定套设有绕线轴, 绕线轴上绕设并固定有拉 绳, 所述U形支架转动套设在转轴上, 绕线轴位于 U形支架内, 所述拉绳的一侧设置有标尺刻度线, 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 盒。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便于在到达 水位时自动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 避免在较深 的水位测量时出现无法判断是否到达水位的现 象, 且通过拉绳下放测量的方式, 体积较小, 方便 人员携带, 有利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2页 CN 211121496 U 2020.07.28 CN 211121496 U 1.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包括U形支架(1), 所述U形支架(1)的一侧顶部紧密 接触有T形锁紧螺栓, T形锁紧螺栓上螺纹套设有摇盘(3), 摇盘(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15), 转轴(15)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轴(2), 绕线轴(2)上绕设并固定有拉绳(4),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支架(1)转动套设在转轴(15)上, 绕线轴(2)位于U形支架(1)内, 所述拉绳(4)的一 侧设置有标尺刻度线(16), 拉绳(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盒(7), 且矩 形盒(7)的底部固定。

4、连接有封盖(6), 封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配重铁 盒(5), 配重铁盒(5)内设有U形杆(9), 且U形杆(9)的两端均延伸至封盖(6)的上方并固定连 接有同一个泡沫漂浮板(8), 泡沫漂浮板(8)套设在矩形盒(7)上, 封盖(6)密封滑动套设在U 形杆(9)上, 矩形盒(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盒(10), 且蓄电池盒(10)的底部粘 接固定有第一铜块(11), 矩形盒(7)的一侧顶部嵌装有高音报警器(13), U形杆(9)的底部内 壁上固定连接有小配重铁杆(14), 且小配重铁杆(14)的顶端延伸至矩形盒(7)内并固定安 装有第二铜块(12), 第二铜块(12)。

5、与第一铜块(11)相配合, 第二铜块(12)位于第一铜块 (1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盒 (10)的负极与第一铜块(11)通过软导线电性连接, 蓄电池盒(10)的正极通过软导线与高音 报警器(13)电性连接, 高音报警器(13)通过软导线与第二铜块(12)电性连接, 蓄电池盒 (10)、 高音报警器(13)、 第二铜块(12)和第一铜块(11)依次构成一个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盒(7) 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高音报警器(13)的外侧粘接固定。

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6)的 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 且第一圆孔的内壁上粘接固定有密封圈, 密封圈的内侧与U形杆 (9)的外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6)的 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 小配重铁杆(14)位于第二圆孔内, 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小配重铁杆 (14)的外侧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配重铁杆 (14)的顶端粘接固定有绝缘胶皮, 且绝缘胶皮的顶部与第二铜块(12)的底部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

7、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漂浮板 (8)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 矩形盒(7)位于矩形孔内, 矩形孔的内壁与矩形盒(7)的外侧不接 触, 泡沫漂浮板(8)的底部与封盖(6)的顶部活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盘(3)的 一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 且螺纹孔与T形锁紧螺栓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支架(1) 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圆孔, 且第三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 轴承的内圈与转轴(15) 的外侧固定套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21496 U 。

8、2 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位观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变化的规律, 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 防治其危害, 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 需要观测水位情况, 目前测量地下水位的仪器种类繁 多, 但都不太适合于野外及时测量钻孔水位, 例如有的仪器笨重不适合随身携带, 有的仪器 复杂造价高, 导致测量水位的成本大大增高, 因此, 还是多采用传统的通过配重块将带刻度 线的绳索下放至观测井内进行测量的方式。 0003 但是此种方式不便于在到达水位时自动报警提醒, 使得在较深昏暗处。

9、时人员很难 把握是否已经到达水位, 导致无法有效判断水位, 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针对此现象, 因此我 们提出了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水文地质用 水位观测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包括U形支架, 所述U形支架的一侧顶部紧密接触 有T形锁紧螺栓, T形锁紧螺栓上螺纹套设有摇盘, 摇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转轴上固定 套设有绕线轴, 绕线轴上绕设并固定有拉绳, 所述U形支架转动套设在转轴上, 绕线轴位于U 。

10、形支架内, 所述拉绳的一侧设置有标尺刻度线, 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 矩形盒, 且矩形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封盖, 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配重 铁盒, 配重铁盒内设有U形杆, 且U形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封盖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泡 沫漂浮板, 泡沫漂浮板套设在矩形盒上, 封盖密封滑动套设在U形杆上, 矩形盒的顶部内壁 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盒, 且蓄电池盒的底部粘接固定有第一铜块, 矩形盒的一侧顶部嵌装 有高音报警器, U形杆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小配重铁杆, 且小配重铁杆的顶端延伸至矩 形盒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铜块, 第二铜块与第一铜块相配合, 第二铜块位于第一铜块的下 方。。

11、 0007 优选的, 所述蓄电池盒的负极与第一铜块通过软导线电性连接, 蓄电池盒的正极 通过软导线与高音报警器电性连接, 高音报警器通过软导线与第二铜块电性连接, 蓄电池 盒、 高音报警器、 第二铜块和第一铜块依次构成一个回路。 0008 优选的, 所述矩形盒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高音报 警器的外侧粘接固定。 0009 优选的, 所述封盖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 且第一圆孔的内壁上粘接固定有 密封圈, 密封圈的内侧与U形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121496 U 3 0010 优选的, 所述封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 小配重铁杆位于第二。

12、圆孔内, 第二圆孔 的侧壁与小配重铁杆的外侧不接触。 0011 优选的, 所述小配重铁杆的顶端粘接固定有绝缘胶皮, 且绝缘胶皮的顶部与第二 铜块的底部粘接固定。 0012 优选的, 所述泡沫漂浮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 矩形盒位于矩形孔内, 矩形孔的内 壁与矩形盒的外侧不接触, 泡沫漂浮板的底部与封盖的顶部活动接触。 0013 优选的, 所述摇盘的一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 且螺纹孔与T形锁紧螺栓螺纹连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U形支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圆孔, 且第三圆孔内固定套设有 轴承, 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0015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3、 通过U形支架、 绕线轴、 摇盘、 拉绳、 配重铁盒、 封盖、 矩形盒、 泡沫漂浮板、 U形杆、 蓄 电池盒、 第一铜块、 第二铜块、 高音报警器、 小配重铁杆、 转轴与标尺刻度线相配合, 反向转 动T形锁紧螺栓使其向右与U形支架分离接触摇盘的锁定, 此时正向转动摇盘带动绕线轴释 放拉绳, 此时配重铁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至观测井内, 当泡沫漂浮板与地下水接 触时会被水支撑着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的配重铁盒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封盖在U形杆上向 下滑动, 封盖通过矩形盒带动蓄电池盒和第一铜块下移, 第二铜块下移至与第二铜块接触 时, 此时高音报警器通电并发出高音警报提醒人员已到达水位, 此时人员。

14、便可通过拉绳上 的标尺刻度线得知水位, 通过拉绳下放测量的方式, 体积较小, 方便人员携带。 0017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便于在到达水位时自动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 避免在较深的水位测量时出现无法判断是否到达水位的现象, 且通过拉绳下放测量的方 式, 体积较小, 方便人员携带, 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的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 U形支架、 2绕线轴、 3摇盘、 4拉绳、 5配重铁盒、 6封盖、 7矩形盒、 8泡沫漂浮 板、 9。

15、 U形杆、 10蓄电池盒、 11第一铜块、 12第二铜块、 13高音报警器、 14小配重铁杆、 15转轴、 16标尺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2 参照图1-2, 一种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 包括U形支架1, U形支架1的一侧顶部 紧密接触有T形锁紧螺栓, T形锁紧螺栓上螺纹套设有摇盘3, 摇盘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15, 转轴15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轴2, 绕线轴2上绕设并固定有拉绳4, U形支架1转动套设在。

16、转 轴15上, 绕线轴2位于U形支架1内, 拉绳4的一侧设置有标尺刻度线16, 拉绳4的底端固定连 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盒7, 且矩形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封盖6, 封盖6的底部固定连 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配重铁盒5, 配重铁盒5内设有U形杆9, 且U形杆9的两端均延伸至封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121496 U 4 盖6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泡沫漂浮板8, 泡沫漂浮板8套设在矩形盒7上, 封盖6密封滑 动套设在U形杆9上, 矩形盒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盒10, 且蓄电池盒10的底部粘 接固定有第一铜块11, 矩形盒7的一侧顶部嵌装有高音报警器13, U形杆9的底部内。

17、壁上固定 连接有小配重铁杆14, 且小配重铁杆14的顶端延伸至矩形盒7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铜块12, 第二铜块12与第一铜块11相配合, 第二铜块12位于第一铜块1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 理, 操作简便, 便于在到达水位时自动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 避免在较深的水位测量时出 现无法判断是否到达水位的现象, 且通过拉绳4下放测量的方式, 体积较小, 方便人员携带, 有利于使用。 0023 本实用新型中, 蓄电池盒10的负极与第一铜块11通过软导线电性连接, 蓄电池盒 10的正极通过软导线与高音报警器13电性连接, 高音报警器13通过软导线与第二铜块12电 性连接, 蓄电池盒10、 高音报警器。

18、13、 第二铜块12和第一铜块11依次构成一个回路, 矩形盒7 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高音报警器13的外侧粘接固定, 封盖6 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 且第一圆孔的内壁上粘接固定有密封圈, 密封圈的内侧与U形 杆9的外侧滑动连接, 封盖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 小配重铁杆14位于第二圆孔内, 第二圆 孔的侧壁与小配重铁杆14的外侧不接触, 小配重铁杆14的顶端粘接固定有绝缘胶皮, 且绝 缘胶皮的顶部与第二铜块12的底部粘接固定, 泡沫漂浮板8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 矩形盒7 位于矩形孔内, 矩形孔的内壁与矩形盒7的外侧不接触, 泡沫漂浮板8的底部与封盖6的顶部 活动接。

19、触, 摇盘3的一侧顶部开设有螺纹孔, 且螺纹孔与T形锁紧螺栓螺纹连接, U形支架1的 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圆孔, 且第三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 轴承的内圈与转轴15的外 侧固定套装,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便于在到达水位时自动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 员, 避免在较深的水位测量时出现无法判断是否到达水位的现象, 且通过拉绳4下放测量的 方式, 体积较小, 方便人员携带, 有利于使用。 0024 工作原理: 使用时, U形支架1的设置方便人员充当U形状的把手拎着, 在观测井处 测量时, 首先反向转动T形锁紧螺栓, 在开设在摇盘3一侧的螺纹孔的作用下, T形紧固螺栓 右移并与U形支架1分离。

20、, 此时正向转动摇盘3带动绕线轴2转动, 绕线轴2释放拉绳4, 随着拉 绳4的释放, 此时配重铁盒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至观测井内, 配重铁盒5通过封盖6 带动矩形盒7和泡沫漂浮板8下移, 当配重铁盒5下移至地下水内时, 此时泡沫漂浮板8的底 部逐渐与地下水接触并被水支撑着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与泡沫漂浮板8固定的U形杆9同样 不下移, 此时的配重铁盒5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封盖6在U形杆9上向下滑动, 封盖6通过矩形 盒7带动蓄电池盒10向下移动, 蓄电池盒10带动第一铜块11下移, 第二铜块11下移至与第二 铜块12接触时, 由于蓄电池盒10、 高音报警器13、 第二铜块12和第一铜块11依。

21、次构成一个回 路, 此时高音报警器13通电并发出高音警报提醒人员已到达水位, 此时人员便可通过拉绳4 上的标尺刻度线16得知水位, 使得在到达水位时能够自动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 0025 T形锁紧螺栓的设置, 方便在反向回转摇盘3对拉绳4绕卷带动配重铁盒5升出后对 摇盘3进行锁紧, 能够避免携带时出现摇盘3自转释放拉绳4的现象, 且通过拉绳4下放测量 的方式, 体积较小, 方便人员携带。 0026 本实用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术语 “设置”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22、,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连接, 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 可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121496 U 5 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2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121496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121496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121496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水文地质 水位 观测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文地质用水位观测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91179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