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化瓷绝缘子.pdf
《抗老化瓷绝缘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老化瓷绝缘子.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35996.5 (22)申请日 2020.03.02 (73)专利权人 江西凯佳电瓷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路行村 工业园 (72)发明人 张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6136 代理人 范鑫鑫 (51)Int.Cl. H01B 17/3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 及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包括瓷绝缘子主体, 瓷。
2、 绝缘子主体是由上连接块、 中间连接块和下连接 块组成, 瓷绝缘子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相 互对称的一对上金属附件和下金属附件, 上连接 块的上端垂直连接有上金属附件。 本实用新型通 过将传统的一体式的绝缘子拆解为绝缘插杆连 接的多段结构, 进而便于实现对绝缘子内腔的观 察和判断, 同时在更换时只需更换一段, 无需整 体更换, 大大节省了更换维修的成本; 通过设置 带有锥形绝缘塞的插杆和绝缘内衬的配合, 进而 通过挤压插接实现对金属附件的固定连接, 避免 传统的螺纹连接的锈蚀和螺栓连接的短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125206 U 2020.07.28 CN 2。
3、11125206 U 1.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包括瓷绝缘子主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瓷绝缘子主体是由上连 接块(1)、 中间连接块(10)和下连接块(17)组成, 瓷绝缘子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相互 对称的一对上金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 所述上连接块(1)的上端垂直连接有上金属 附件(2), 上连接块(1)的内腔开设有插孔(18), 上连接块(1)的下端连接中间连接块(10), 所述插孔(18)的内腔贯穿上连接块(1), 上连接块(1)的内腔下端插接有第一绝缘插杆(7), 所述中间连接块(10)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11), 中间连接块(10)的下端连接下连接 块(17),。
4、 中间连接块(10)的上下端面的外缘均设置有密封垫圈(15), 且中间连接块(10)与 下连接块(17)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插杆(19), 所述下连接块(17)的下端连接下金属附件 (16), 所述第一绝缘插杆(7)和第二绝缘插杆(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8), 第一绝缘插 杆(7)和第二绝缘插杆(19)的另一端垂直焊接有第二螺杆(13), 所述第一螺杆(8)的上端设 置有锥形绝缘塞(9), 所述中间连接块(10)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1), 所述第二螺 杆(13)螺纹转动安装在螺纹孔(1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块(1)和下。
5、连 接块(17)的端面前端设置有插槽(3), 所述上金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的前端面中间 均开设有通孔(5), 上金属附件(2)、 下金属附件(16)与插槽(3)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插块 (4), 所述插块(4)滑动插接安装在插槽(3)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金属附件(2)和下 金属附件(16)的下端内腔均固定粘结有绝缘内衬(6), 所述第一螺杆(8)的上端和锥形绝缘 塞(9)插接在绝缘内衬(6)的内腔, 所述绝缘内衬(6)的内腔设置为与锥形绝缘塞(9)相互配 合插接的锥形孔, 绝缘内衬(6)的内壁紧密挤压锥形绝缘塞(9)的外壁。 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插杆(7)和 第二绝缘插杆(19)的第二螺杆(13)上下对称插接在螺纹孔(11)的内腔, 上下对称分布的一 对第二螺杆(13)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12), 所述绝缘垫块(12)套接在螺纹孔(11)的内腔中 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块(1)、 中间连 接块(10)和下连接块(17)的外壁均填涂有致密的瓷釉彩, 且上连接块(1)、 中间连接块(10) 和下连接块(17)的中间外壁固定设置有陶瓷伞裙(14)。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25206 U 2 一种抗老。
7、化瓷绝缘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背景技术 0002 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 的器件。 绝缘子种类繁多, 形状各异。 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结构和外形虽有较大差别, 但都是 由绝缘件和连接金具两大部分组成的。 0003 现有的绝缘子大多为陶瓷或玻璃制成, 在实际适用过程中, 由于绝缘子安装的环 境大多在室外, 因此受到外接环境的腐蚀和影响, 绝缘子容易出现击穿、 老化等问题, 同时 现有的绝缘子大多为一体化结构, 这样导致一旦绝缘子故障, 就需要整体更换, 同时无法打 开绝缘子内腔, 难以清楚。
8、的了解故障的原因。 0004 因此, 发明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包括瓷绝缘子主体, 所述瓷绝缘子主体是由上连接块、 中间 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组成, 瓷绝缘子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一对上金属附件 和下金属附件, 所述上连接块的上端垂直连接有上金属附件, 上连接块的内腔开设有插孔, 上连接块的下端连接中间连接块, 所述插孔的内腔贯穿上连接块, 上连接块的内腔下端插 接有第一。
9、绝缘插杆, 所述中间连接块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 中间连接块的下端连接 下连接块, 中间连接块的上下端面外缘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且中间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 设置有第二绝缘插杆, 所述下连接块的下端连接下金属附件, 所述第一绝缘插杆和第二绝 缘插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 第一绝缘插杆和第二绝缘插杆的另一端垂直焊接有第二螺 杆, 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设置有锥形绝缘塞, 所述中间连接块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 孔, 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转动安装在螺纹孔的内腔。 0008 优选的, 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的端面前端设置有插槽, 所述上金属附件和下 金属附件的前端面中间均开设有通孔, 上金属附件、 下金属。
10、附件与插槽连接的位置均设置 有插块, 所述插块滑动插接安装在插槽的内腔。 0009 优选的, 所述上金属附件和下金属附件的下端内腔均固定粘结有绝缘内衬, 所述 第一螺杆的上端和锥形绝缘塞插接在绝缘内衬的内腔, 所述绝缘内衬的内腔设置为与锥形 绝缘塞相互配合插接的锥形孔, 绝缘内衬的内壁紧密挤压锥形绝缘塞的外壁。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绝缘插杆和第二绝缘插杆的第二螺杆上下对称插接在螺纹孔的 内腔, 上下对称分布的一对第二螺杆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 所述绝缘垫块套接在螺纹孔的 内腔中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125206 U 3 0011 优选的, 所述上连接块、 中间连接块和。
11、下连接块的外壁均填涂有致密的瓷釉彩, 且 上连接块、 中间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的中间外壁固定设置有陶瓷伞裙。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一体式的绝缘子拆解为绝缘插杆连接的多段结构, 进 而便于实现对绝缘子内腔的观察和判断, 同时在更换时只需更换一段, 无需整体更换, 大大 节省了更换维修的成本; 0014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锥形绝缘塞的插杆和绝缘内衬的配合, 进而通过挤压 插接实现对金属附件的固定连接, 避免传统的螺纹连接的锈蚀和螺栓连接的短路; 0015 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插杆和密封垫圈, 实现在绝缘子组装和连接的过程 中,。
12、 实现密封盒绝缘连接负担目的, 进而提高了绝缘子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立体结构爆炸图。 0019 图中: 1、 上连接块; 2、 上金属附件; 3、 插槽; 4、 插块; 5、 通孔; 6、 绝缘内衬; 7、 第一绝 缘插杆; 8、 第一螺杆; 9、 锥形绝缘塞; 10、 中间连接块; 11、 螺纹孔; 12、 绝缘垫块; 13、 第二螺 杆; 14、 陶瓷伞裙; 15、 密封垫圈; 16、 下金属附件; 17、 下连接块; 18。
13、、 插孔; 19、 第二绝缘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抗老化瓷绝缘子, 包括瓷绝缘子主体, 瓷绝 缘子主体是由上连接块1、 中间连接块10和下连接块17组成, 瓷绝缘子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 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一对上金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 00。
14、22 上连接块1的上端垂直连接有上金属附件2, 上连接块1的内腔开设有插孔18, 上连 接块1的下端连接中间连接块10, 插孔18的内腔贯穿上连接块1, 上连接块1的内腔下端插接 有第一绝缘插杆7, 中间连接块10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11, 中间连接块10的下端连接 下连接块17, 中间连接块10的上下端面外缘均设置有密封垫圈15, 且中间连接块10与下连 接块17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插杆19, 下连接块17的下端连接下金属附件16。 0023 第一绝缘插杆7和第二绝缘插杆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8, 第一绝缘插杆7和第 二绝缘插杆19的另一端垂直焊接有第二螺杆13, 第一螺杆8的上端设置有。
15、锥形绝缘塞9, 中 间连接块10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1, 第二螺杆13螺纹转动安装在螺纹孔11的内 腔。 0024 进一步的, 在上述方案中, 上连接块1和下连接块17的端面前端设置有插槽3, 上金 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的前端面中间均开设有通孔5, 上金属附件2、 下金属附件16与插槽 3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插块4, 插块4滑动插接安装在插槽3的内腔。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125206 U 4 0025 进一步的, 在上述方案中, 上金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的下端内腔均固定粘结有 绝缘内衬6, 第一螺杆8的上端和锥形绝缘塞9插接在绝缘内衬6的内腔, 绝缘内衬6的内腔。
16、设 置为与锥形绝缘塞9相互配合插接的锥形孔, 绝缘内衬6的内壁紧密挤压锥形绝缘塞9的外 壁。 0026 进一步的, 在上述方案中, 第一绝缘插杆7和第二绝缘插杆19的第二螺杆13上下对 称插接在螺纹孔11的内腔, 上下对称分布的一对第二螺杆13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12, 绝缘 垫块12套接在螺纹孔11的内腔中间。 0027 进一步的, 在上述方案中, 上连接块1、 中间连接块10和下连接块17的外壁均填涂 有致密的瓷釉彩, 且上连接块1、 中间连接块10和下连接块17的中间外壁固定设置有陶瓷伞 裙14。 0028 工作原理: 首先瓷绝缘子主体是由上连接块1、 中间连接块10和下连接块17组成, 。
17、瓷绝缘子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一对上金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 将传 统的一体式的绝缘子拆解为绝缘插杆连接的多段结构, 进而便于实现对绝缘子内腔的观察 和判断, 同时在更换时只需更换一段, 无需整体更换, 大大节省了更换维修的成本。 0029 其次利用插块4和插槽3的配合, 实现上金属附件2和下金属附件16的便捷插接安 装, 然后利用第一绝缘插杆7和第二绝缘插杆19上的第一螺杆8实现上金属附件2、 下金属附 件16与绝缘子主体之间的螺纹固定连接, 利用锥形绝缘塞9与绝缘内衬6的配合, 实现挤压 固定, 避免传统的连接位置外露造成锈蚀或电路故障。 0030 利用第一绝缘插杆7和第二。
18、绝缘插杆19上的第二螺杆13实现多段连接块之间的固 定组装, 进而形成完整的绝缘子主体, 利用密封垫圈15和绝缘垫块12实现密封绝缘连接, 大 大提高了绝缘子的使用质量。 0031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12520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125206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12520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125206 U 8 。
- 内容关键字: 老化 绝缘子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电压力锅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烹饪控制装置.pdf
一种橱柜柜体连接结构.pdf
可旋转方便拿鞋的鞋架.pdf
一种刀口可调节的双刃水果刀.pdf
一种可改变光照位置的花盆展示架.pdf
一种可整理电线的电脑桌.pdf
自弹式肥皂盒结构.pdf
一种新型的马桶自动翻盖装置.pdf
一种窗帘控制装置.pdf
方形煎锅.pdf
一种多功能易拉式伸缩储物柜.pdf
一种便于休息的行政桌.pdf
一种多功能可翻盖玄关桌.pdf
带耐温玻璃盖的电烧烤炉.pdf
一种水槽洗碗机及洗碗方法.pdf
一种陶瓷洗菜篮.pdf
一种图书馆用带有吸尘装置的图书柜.pdf
将电机附在窗框或门框上的窗玻璃或门玻璃清洁装置和清洁方法.pdf
多功能杯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