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pdf
《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01009.5 (22)申请日 2020.01.02 (73)专利权人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 坪三村200号 (72)发明人 俞小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代理人 王豫川 (51)Int.Cl. G09B 5/06(2006.01) F16M 11/04(2006.01) F16M 11/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 照讲解板, 包括讲解板主体、 升降架和显示单元, 讲解板主体内部设有升降架, 升降架固定连接有 显示单元, 显示单元通过升降架驱动沿垂直方向 上下移动讲解板主体的背面铰接有支撑板, 通过 施加于支撑板的作用力使支撑板保持顺时针弧 线运动, 显示单元包括第一显示板和第二显示 板, 第一显示板与第二显示板滑动连接。 本实用 新型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当板书面 积不够时, 可将第二显示板拉出, 配合第一显示 板使用, 增加讲解板版面大小, 不使用时, 可将显 示板收进讲解板主体内部, 减小占地面积, 尽可 能减少灰尘附在显示板上; 使用时,。
3、 还可以移动 显示板的角度, 便于更多同学学习。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1149730 U 2020.07.31 CN 211149730 U 1.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包括讲解板主体(1)、 升降架(3)和显示单元(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讲解板主体(1)内部设有升降架(3), 所述升降架(3)固定连接有显示单元(2), 所 述显示单元(2)通过所述升降架(3)驱动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讲解板主体(1)的背面铰接有支撑板(19), 通过施加于所述支撑板(19)的作用力 使支撑板(19)保持顺时针弧线运动, 所述显示单元(2)包括第一显示板(20)和第。
4、二显示板 (21), 所述第一显示板(20)与所述第二显示板(2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讲解板主体 (1)的顶部设有彻底贯穿的孔槽(18), 所述讲解板主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 (11), 所述底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柱(12), 所述导柱(12)的表面套接有螺杆(13), 所 述螺杆(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讲解板主体(1)的外侧, 所述螺杆(13)位于所述讲解 板主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17), 所述支架(17)的另一端贯穿孔槽(18)内并固 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单元(2)背面的中轴处, 所述讲解板。
5、主体(1)一侧的内壁对称设有固定座 (16), 两个所述固定座(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15), 所述电动马达(15)的输出端 连接有齿轮(14), 所述齿轮(14)与所述螺杆(13)相啮合, 通过驱动齿轮(14)使螺杆(13)沿 所述导柱(12)的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板 (20)的背面设有滑轨(22), 所述第二显示板(21)通过滑轨(22)与所述第一显示板(20)滑动 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板(20)的一侧分别设有USB接口(25)和扩音器(26), 所述扩音器(26)位 于所述USB接口(25)的下方。。
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槽(18)的 规格大小大于所述显示单元(2)的规格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讲解板主体 (1)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24), 所述控制按钮(24)与电动马达(1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显示板 (21)的一侧设有把手(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讲解板主体 (1)底部的铰接有滑轮A(27), 所述支撑板(19)的一侧对称设有滑轮B(28)。 权利要求。
7、书 1/1 页 2 CN 211149730 U 2 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办公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 讲解板。 背景技术 0002 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庞大, 应用范围较广, 主要研究和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 的基础知识, 阅读古典文献、 散文和小说等众多文学作品, 且我国大多数高校均设有汉语言 文学专业, 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现状已具有 一定的规模, 吸引了众多外国学者, 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到我国研究学习汉语言文学。 0003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 以往教师经常在黑板上板书来。
8、辅助讲课, 讲课效果不理 想。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授课形式单一、 形式枯燥, 近年来, 出现了对照讲解板这一辅助工具 辅助教学, 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对照讲解板不具有收纳显示屏的 功能, 且支撑效果不理想, 不使用时占地面积较大, 对照讲解板在多次重复使用过后, 会残 留较多的灰尘, 易导致屏幕触碰失灵, 影响讲课效率, 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并且很多 对照讲解板屏幕面积固定, 教师通常不能进行全面的讲解, 需要来回翻页, 影响教学效果, 降低教学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汉语言学 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9、 旨在解决对照讲解板不方便收纳、 支撑力不够和显示面积较小的问题。 0005 技术方案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包括讲 解板主体、 升降架和显示单元, 所述讲解板主体内部设有升降架, 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有显 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通过所述升降架驱动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0007 所述讲解板主体的背面铰接有支撑板, 通过施加于所述支撑板的作用力使支撑板 保持顺时针弧线运动,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显示板和第二显示板, 所述第一显示板与所 述第二显示板滑动连接。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讲解板主体的顶部设有彻底贯穿的孔槽, 所述讲解板主体内壁的。
10、 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柱, 所述导柱的表面套接有螺杆, 所述 螺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讲解板主体的外侧, 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讲解板主体外侧的一 端固定安装有支架, 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贯穿孔槽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单元背面的中轴 处, 所述讲解板主体一侧的内壁对称设有固定座, 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 马达, 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 所述齿轮与所述螺杆相啮合, 通过驱动齿轮使螺 杆沿所述导柱的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显示板的背面设有滑轨, 所述第二显示板通过滑轨与所述第 一显示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板的一侧分别设有USB。
11、接口和扩音器, 所述扩音器位于所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149730 U 3 述USB接口的下方。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孔槽的规格大小大于所述显示单元的规格大小。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讲解板主体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 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电动马达 电性连接。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一侧设有把手。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讲解板主体底部的铰接有滑轮A, 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设有滑轮 B。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电动马达的型号为JGY-385。 0015 有益效果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12、 0017 1、 该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当板书面积不够时, 可将第二显示板拉出, 配合 第一显示板使用, 增加讲解板版面大小, 且设有USB接口和扩音器, 无需外接其他辅助教学 设备, 提高教学效果, 可播放音视频, 避免教学枯燥, 便于教师使用。 0018 2、 该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可灵活升降显示板, 不使用时, 可将显示板收进 讲解板主体内部, 减小占地面积, 尽可能减少灰尘附在显示板上; 使用时, 还可以移动显示 板的角度, 便于更多同学学习。 0019 3、 该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讲解板主体背面设有支撑板, 使用时, 可将支撑 板放下, 增大讲解板主体的支撑效。
13、果, 并且可以通过滑轮移动, 便于调节位置。 0020 应当理解, 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 而不是用 于限制本公开。 0021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 并不是所公开技 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显示板和讲解板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显示板收缩于讲解板主体内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讲解板主体和升降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
14、讲解板主体与支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 主要附图标记: 0029 1、 讲解板主体; 2、 显示单元; 3、 升降架; 11、 底座; 12、 导柱; 13、 螺杆; 14、 齿轮; 15、 电动马达; 16、 固定座; 17、 支架; 18、 孔槽; 19、 支撑板; 20、 第一显示板; 21、 第二显示板; 22、 滑轨; 23、 把手; 24、 控制按钮; 25、 USB接口; 26、 扩音器; 27、 滑轮A; 28、 滑轮B。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 施例的附图, 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15、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149730 U 4 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 围。 0031 除非另外定义, 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 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 “包括” 或者 “包含” 等类似的词语意 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 而不 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 或者 “相连” 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
16、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 接, 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 、“下” 、“左” 、“右” 等仅用于表 示相对位置关系, 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 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2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 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 件的详细说明。 0033 请参阅图1-6, 一种汉语言学教学用对照讲解板, 包括讲解板主体1、 升降架3和显 示单元2, 通过升降架3和讲解板主体1配合使用, 驱动电动马达15逆时针旋转, 使齿轮14逆 时针旋转, 带动螺杆13沿垂直方向向上移动, 螺纹杆13在导柱12上滑动, 驱动电动马达15顺 时针。
17、旋转, 使齿轮14顺时针旋转, 带动螺杆13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 从而带动显示单元2沿 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实现对显示单元2的收纳和取出, 灵活升降显示板, 不使用时, 可将显示 板收进讲解板主体1内部, 减小占地面积, 尽可能减少灰尘附在显示板上; 使用时, 还可以移 动显示板的角度, 便于更多同学学习, 当板书面积不够时, 可将第二显示板21拉出, 配合第 一显示板20使用, 增加讲解板版面大小, 且设有USB接口25和扩音器26, 无需外接其他辅助 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效果, 避免教学枯燥, 便于教师使用, 讲解板主体1背面设有支撑板19, 使用时, 可将支撑板19放下, 增大讲解板主体。
18、1的支撑效果, 并且可以通过滑轮A27和滑轮 B28移动, 便于调节位置。 0034 如图1和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 讲解板主体1内部设有升 降架3, 升降架3固定连接有显示单元2, 显示单元2通过升降架3驱动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实现对显示单元2的收纳, 减少占地面积。 0035 其中, 讲解板主体1的顶部设有彻底贯穿的孔槽18, 讲解板主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 安装有底座11, 底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柱12, 导柱12的表面套接有螺杆13, 螺杆13的一 端贯穿并延伸至讲解板主体1的外侧, 螺杆13位于讲解板主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 17, 支架17的另一端贯。
19、穿孔槽18内并固定安装于显示单元2背面的中轴处, 讲解板主体1一 侧的内壁对称设有固定座16, 两个固定座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15, 电动马达15的 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4, 齿轮14与螺杆13相啮合, 通过驱动齿轮14使螺杆13沿导柱12的垂直 方向上下移动, 驱动电动马达15逆时针旋转, 使齿轮14逆时针旋转, 带动螺杆13沿垂直方向 向上移动, 螺纹杆13在导柱12上滑动, 驱动电动马达15顺时针旋转, 使齿轮14顺时针旋转, 带动螺杆13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 从而带动显示单元2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实现对显示单 元2的收纳和取出。 0036 其中, 孔槽18的规格大小大于显示单元。
20、2的规格大小, 便于取出显示单元2, 方便使 用。 0037 其中, 讲解板主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24, 控制按钮24与电动马达15电性连接, 控制按钮24控制电动马达15的启停, 便于操作。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149730 U 5 0038 其中, 讲解板主体1底部的铰接有滑轮A27, 支撑板19的一侧对称设有滑轮B28, 增 大讲解板主体1的支撑力, 避免因支撑力不足, 讲解板主体1发生倾倒。 0039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 讲解板主体1的背面铰接有支 撑板19, 通过施加于支撑板19的作用力使支撑板19保持顺时针弧线运动, 显示单元2包括第。
21、 一显示板20和第二显示板21, 第一显示板20与第二显示板21滑动连接, 当板书面积不够时, 可将第二显示板21拉出, 配合第一显示板20使用, 增加讲解板版面大小, 且设有USB接口25 和扩音器26, 无需外接其他辅助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效果, 可播放音视频, 避免教学枯燥, 便 于教师使用。 0040 其中, 第一显示板20的背面设有滑轨22, 第二显示板21通过滑轨22与第一显示板 20滑动连接, 第一显示板20的一侧分别设有USB接口25和扩音器26, 扩音器26位于USB接口 25的下方, 丰富课堂内容, 避免授课形式单一 0041 其中, 第二显示板21的一侧设有把手23, 便。
22、于抽出第二显示板21, 方便实用, 提高 工作效率。 0042 工作原理: 0043 首先与外部220V市电电源连接, 将支撑板19放下, 使滑轮A27和滑轮B28保持在同 一水平面上, 按下控制按钮24, 电动马达15逆时针转动, 使齿轮14逆时针旋转, 带动螺杆13 沿垂直方向向上移动, 螺纹杆13在导柱12上滑动, 当板书面积不够时, 可将第二显示板21拉 出, 配合第一显示板20使用, 增加讲解板版面大小, 且设有USB接口25和扩音器26, 可播放音 视频, 不使用时, 按下控制按钮24, 驱动电动马达15顺时针旋转, 使齿轮14顺时针旋转, 带动 螺杆13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 从而。
23、带动显示单元2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实现对显示单元2 的收纳。 0044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 并且主控器可为计 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45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 本实用的保护范围 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 对本实用做出各 种修改或等同替换, 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149730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7 CN 211149730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8 CN 211149730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9 CN 211149730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0 CN 211149730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1 CN 211149730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2 CN 211149730 U 12 。
- 内容关键字: 汉语言 教学 对照 讲解
能有效保证吸嘴袋质量的焊嘴机.pdf
市政工程用围栏.pdf
高浓度有机废气高效吸收精馏装置.pdf
摆动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绝缘环保气体柜.pdf
用于氧化锌生产用的干燥机.pdf
弹出式卫星相机及分离装置.pdf
汽车充电桩电源线地下自动回收装置.pdf
皮带输送机.pdf
有利于促进SBS效应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pdf
PDC钻头装卸辅助器.pdf
手套夹取码沓机构.pdf
吸附滤芯的功能恢复设备.pdf
自动化打磨装置.pdf
防爆型振动电机的加固机构.pdf
茶叶加工的烘干装置.pdf
多功能起重机.pdf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性能检测辅助安装的装置.pdf
生态微景观演示用教具.pdf
频域知识继承的遥感基础模型轻量化方法.pdf
精制棉漂白滤水装置.pdf
复合型空壳平衡重消失模模具.pdf
铣口自动检测的全自动双激光打标机.pdf
韧性增强型钴锆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基于设计校核一体化的紧固连接正向设计方法.pdf
气流疏导件及动力电池.pdf
小模数齿轮精度的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pdf
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pdf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pdf
大豆分级筛选设备.pdf
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路面行驶条件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Java系统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烤燃过程中热点形成时间的获得方法.pdf
浴室用环保擦背垫及其制备方法.pdf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pdf
数据的抗丢包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相关服务器.pdf
新型射频装置、射频装置控制方法和无线设备.pdf
共享铁塔通信资源评估方法.pdf
基于倒谱的信道特征和设备物理指纹的分离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CSI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pdf
电容器及模拟数字转换器芯片.pdf
基于维纳过程和伽马过程的性能加速退化方法.pdf
空心管踏板臂成型卷圆模具及其加工工艺.pdf
带远端补偿的高速型源载保护装置.pdf
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燃气阀门及其报警方法.pdf
两段式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及脱硫工艺.pdf
智能型电动执行器.pdf
SM9数字签名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分析导航轨迹的方法以及装置.pdf
电子设备.pdf
防松防盗螺栓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