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pdf
《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35469.7 (22)申请日 2020.01.21 (73)专利权人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25604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柳市镇苏 吕工业区 (72)发明人 陈平余存泰李子琦杨晓腾 吴碧如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37 代理人 林益建 (51)Int.Cl. H01H 83/04(2006.01) H01H 71/02(2006.01) H01H 71/5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
2、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57)摘要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解决了现有漏 电断路器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安装麻烦, 空间 浪费大的问题。 它包括壳体、 触头支架、 动触头、 脱扣系统、 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 按钮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复位的复位 按钮, 所述的动触头设于触头支架上并由触头支 架带动其运动, 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安装板, 所述 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均设于安装板。 本实用新 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安装板的设置, 使得试验 按钮和复位按钮可以一体式装配, 结构简单、 紧 凑, 零部件少, 装配时不会相互干涉, 装配方便, 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
3、动作可靠, 产品使用寿命 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CN 211265397 U 2020.08.14 CN 211265397 U 1.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1) 、 触头支架 (2) 、 动触头 (3) 、 脱扣系统 (4) 、 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 (5) 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 复位的复位按钮 (6) , 所述的动触头 (3) 设于触头支架 (2) 上并由触头支架 (2) 带动其运动, 所述的壳体 (1) 内设有安装板 (7) , 所述的试验按钮 (5) 和复位按钮 (6) 均设于安装板 (7) 。 2.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按钮 (5) 凸出壳体 (1) 外, 所述的复位按钮 (6) 在断路器处于漏电跳闸状态下凸出壳体 (1) 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 (1) 包括 第一壳体 (11) 和第二壳体 (12) , 所述的安装板 (7) 设于触头支架 (2) 与第二壳体 (12) 内壁之 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 (7) 固 定于第二壳体 (12) 上, 所述的安装板 (7) 与第二壳体 (12) 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 按钮 (5) 、 复位按钮 。
5、(6) 的容置空间, 所述的安装板 (7) 上设有与第二壳体 (12) 内壁相适配的 定位板 (72)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 (7) 和/或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用于容置试验按钮 (5) 、 复位按钮 (6) 的导向缺口 (73)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铰接轴 (122) , 所述的铰接轴 (122) 上设有联锁件 (8) , 所述的联锁件 (8) 具有安 装时与复位按钮 (6) 相卡联锁的第一位置和漏电脱扣时解锁复位按钮 (6) 的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
6、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限位件 (123) , 所述的复位按钮 (6) 上设有复位件 (9) , 所述的复位件 (9) 一端与 复位按钮 (6) 内壁相抵, 另一端与限位件 (123) 相抵, 所的复位按钮 (6) 上设有与限位件 (123) 相适配的限位板 (61) 。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第一连接件 (13) 和第二连接件 (14) ,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 (14) 具有与第一连接件 (13) 相分离的第一状态和由试验按钮 (5) 带动与第一连接件 (13) 相。
7、贴合导通使得脱扣系统 (4) 动作脱扣的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固定轴 (124) ,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 (13) 包括用于接线的连接部 (131) 和与固定轴 (124) 相适配的环形套 (132) , 所述的环形套 (132) 上设有弹性缺口 (133) 。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定位轴 (125) 和定位件 (126) , 所述的定位轴 (125) 和定位件 (126) 相互配合形成 用于容置第二连接件 (14) 的容置槽 (127)。
8、 , 所述的容置槽 (127) 呈倒置的 “L” 型或倒置的 “J” 型,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 (14) 的一端设于试验按钮 (5) 的下方, 所述的试验按钮 (5) 上设有用 于按压第二连接件 (14) 的按压轴 (51)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65397 U 2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 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 合、 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 与低压断路器。 断。
9、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 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 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 实行保护, 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其功能相当 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 件,目前, 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电的产生、 输送、 使用中, 配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配电 系统包括变压器和各种高低压电器设备, 低压断路器则是一种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器。 0003 漏电断路器 (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 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 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 而电流。
10、型又分为电磁 型和电子型两种。 漏电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 灭弧系统、 操作机构、 脱扣系统、 外壳等构 成。 当短路时, 大电流 (一般10至12倍) 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 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 作, 开关瞬时跳闸。 当过载时, 电流变大, 发热量加剧, 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动 作(电流越大, 动作时间越短)。 有电子型的, 使用互感器采集各相电流大小, 与设定值比较, 当电流异常时微处理器发出信号, 使电子脱扣器带动操作机构动作。 漏电断路器通常需要 设置试验按钮(测试按钮)用于测量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性能, 通常也需要设置(复位按钮)进 行漏电脱扣后的复位, 但是现有的试验按钮。
11、和复位按钮都是单独独立安装于壳体上, 结构 较为复杂, 且在触头系统和安装支架处, 安装时会相互影响, 使得产品的零部件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漏电断路器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安装麻烦, 空间浪费大 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包括壳体、 触头支架、 动 触头、 脱扣系统、 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 复位的复位按钮, 所述的动触头设于触头支架上并由触头支架带动其运动, 所述的壳体内 设有安装板, 所述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均设于安装板。 00。
12、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试验按钮凸出壳体外, 所述的复位按钮在断 路器处于漏电跳闸状态下凸出壳体外。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的安 装板设于触头支架与第二壳体内壁之间。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安装板固定于第二壳体上, 所述的安装板 与第二壳体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 复位按钮的容置空间, 所述的安装板上 设有与第二壳体内壁相适配的定位板。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265397 U 3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安装板和/或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置试 验按钮、 。
13、复位按钮的导向缺口。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铰接轴, 所述的铰接轴上 设有联锁件, 所述的联锁件具有安装时与复位按钮相卡联锁的第一位置和漏电脱扣时解锁 复位按钮的第二位置。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限位件, 所述的复位按钮 上设有复位件, 所述的复位件一端与复位按钮内壁相抵, 另一端与限位件相抵, 所的复位按 钮上设有与复位件相适配的限位板。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 件,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具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分离的第一状态和由试验按钮带动与第一连接 件相贴合导通使得。
14、脱扣系统动作脱扣的第二状态。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固定轴, 所述的第一连接 件包括用于接线的连接部和与固定轴相适配的环形套, 所述的环形套上设有弹性缺口。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定位轴和定位件, 所述的 定位轴和定位件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二连接件的容置槽, 所述的容置槽呈倒置的 “L” 型或倒置的 “J” 型,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于试验按钮的下方, 所述的试验按钮上设有 用于按压第二连接件的按压轴。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安装板的设置, 使得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可以一 体式装配, 结构简单、 。
15、紧凑, 零部件少, 装配时不会相互干涉, 装配方便, 试验按钮和复位按 钮动作可靠, 产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2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3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4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5为去掉第一壳体11和安装板7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6为附图2中第二壳体12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7为附图2中脱扣系统4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8为附图7另一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9为附图2中试验按钮5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10为附图8。
16、中复位按钮6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11为附图7中安装板7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 1、 壳体; 11、 第一壳体; 12、 第二壳体; 121、 插孔; 122、 铰接轴; 123、 限位件; 124、 固定轴; 125、 定位轴; 126、 定位件; 127、 容置槽; 13、 第一连接件; 131、 连接部; 132、 环形 套; 133、 弹性缺口; 14、 第二连接件; 2、 触头支架; 3、 动触头; 4、 脱扣系统; 5、 试验按钮; 51、 按 压轴; 52、 凸耳; 6、 复位按钮; 61、 限位板; 62、 联锁孔; 63、 复位缺口; 7、 安装板; 71、。
17、 安装件; 72、 定位板; 73、 导向缺口; 74、 安装限位部; 8、 联锁件; 9、 复位件。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265397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9 由图1结合图2-11所示,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包括壳体1、 触头支架2、 动触 头3、 脱扣系统4、 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5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 复位的复位按钮6, 所述的动触头3设于触头支架2上并由触头支架2带动其运动, 所述的壳 体1内设有安装板7, 所述的试验按钮5和复位按钮6均设于安装板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是。
18、, 通过安装板的设置, 使得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可以一体式装配, 结构简单、 紧凑, 零部件 少, 装配时不会相互干涉, 装配方便, 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动作可靠, 产品使用寿命长。 具体 的说, 所述的安装板可以固定于第一壳体上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上。 0030 所述的试验按钮5凸出壳体1外, 所述的复位按钮6在断路器处于漏电跳闸状态下 凸出壳体1外。 试验按钮凸出壳体外, 便于用户操作测试, 便于分断断路器。 复位按钮与联锁 件相互配合, 避免在复位按钮凸出的情况下操作合闸, 防止用户在故障未排除时合闸; 同时 能提醒用户, 电路中发生了漏电, 如果不是因为漏电跳闸, 复位按钮是不会凸出。 0。
19、031 所述的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所述的安装板7设于触头支架2与第 二壳体12内壁之间。 这样的结构使得测试按钮、 复位按钮与触头支架、 触头系统互不影响, 装配时不会干涉, 便于产品装配, 且可以将测试按钮、 复位按钮通过安装板安装, 实现一体 式安装。 安装板靠近触头支架一侧相对平整, 便于触头支架的转动, 不会影响产品的安装及 分断性能, 结构简单, 装配方便。 0032 所述的安装板7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 所述的安装板7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互配合 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 复位按钮6的容置空间, 所述的安装板7上设有与第二壳体12内壁 相适配的定位板72。 安装板。
20、与第二壳体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 对复位按钮和试验 按钮进行一定的保护, 使得测试按钮、 复位按钮与触头支架、 触头系统互不影响, 试验按钮 及用于测试漏电保护功能的连接件均设于容置空间内, 安全性更高。 具体的说, 所述的安装 板可以通过插接、 卡接、 扣接, 过盈配合等方式实现安装板与第二壳体的固定, 安装板也可 以通过其他部件实现安装板固定于第二壳体上。 更具体的说, 安装板通过插接与第二壳体 固定连接, 当然可以是安装板插到第二壳体的孔内上, 也可以第二壳体上伸出插接轴插入 安装板的孔上, 也可以是通过安装板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三个部件插入形成插接配合。 更具 体的说, 所述的第二壳。
21、体12上设有插孔121, 所述的安装板7上设有与插孔121相适配的安装 件71, 所述的安装板7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 复位按钮6的容 置空间。 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安装板也可以固定于第一壳体上, 固定于第一壳体内壁的 安装板与第二壳体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 复位按钮6的容置空间。 更具体 的说, 所述的安装板固定于第一壳体内壁上的连接方式可以与上述安装板固定于第二壳体 内壁上的连接方式相同或相类似。 0033 所述的安装板7和/或第二壳体12上设有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 复位按钮6的导向缺 口73。 导向缺口的设置使得试验按钮、 复位按钮运行时更平。
22、稳, 能快速可靠复位, 0034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铰接轴122, 所述的铰接轴122上设有联锁件8, 所述的联 锁件8具有安装时与复位按钮6相卡联锁的第一位置和漏电脱扣时解锁复位按钮6的第二位 置。 具体的说, 所述的联锁件8处于第一位置一端卡入复位按钮6内, 另一端与脱扣系统4相 连接, 更具体的说, 复位按钮上设有联锁孔62, 所述的联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入联锁孔内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265397 U 5 联锁, 所述的联锁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转动解锁, 此时复位按钮在复位件 (弹簧) 的带动上凸 出壳体外。 为了便于联锁件转动卡入联锁孔, 所述的联锁孔处可以设置斜面。
23、导向, 便于可靠 按压, 使得联锁件重新与复位按钮联锁。 0035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限位件123, 所述的复位按钮6上设有复位件9, 所述的复 位件9一端与复位按钮6内壁相抵, 另一端与限位件123相抵, 所的复位按钮6上设有与限位 件123相适配的限位板61。 具体的说, 所述的复位按钮上设有复位缺口63, 所述的复位件设 于复位缺口内, 更具体的说, 所述的限位件也设于复位缺口内, 更具体的说, 所述的限位件 呈倒置的 “L” 字形或者 “一” 字形设置,“一” 字形的限位件便于复位按钮的安装及复位件的 安装。 倒置的 “L” 字形限位件不但便于复位件的安装, 对复位按钮的运动还能。
24、起到导向的作 用。 限位板能对复位按钮凸出壳体外的距离进行限位。 具体的说, 安装板上设有安装限位部 74, 所述的限位板设于限位件与安装限位部之间, 作用对复位按钮的导向限位更可靠, 从而 使得产品复位可靠, 便于可靠带动联锁件动作。 0036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4,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4具 有与第一连接件13相分离的第一状态和由试验按钮5带动与第一连接件13相贴合导通使得 脱扣系统4动作脱扣的第二状态。 具体的说,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导电件,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 第二连接件分别和零序互感器相连接, 当实验按钮按下时, 试验按钮能 带动第一连接。
25、件和第二连接件相接触, 使得零序互感器产生脱扣信号, 从而使得脱扣系统 动作实现 (零序互感器带动脱扣系统动作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作赘述) , 使得本产品可以进 行漏电保护功能的测试。 试验按钮可以由第二连接件带动其复位。 0037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固定轴124,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3包括用于接线的连接 部131和与固定轴124相适配的环形套132, 所述的环形套132上设有弹性缺口133。 弹性缺口 的设置便于第一连接件的安装, 连接部的设置便于接线。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可以采用 导电材料一体成型。 0038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定位轴125和定位件126, 所述的定位轴125。
26、和定位件126 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二连接件14的容置槽127, 所述的容置槽127呈倒置的 “L” 型或倒 置的 “J” 型,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4的一端设于试验按钮5的下方, 所述的试验按钮5上设有用 于按压第二连接件14的按压轴51。 这样的结构便于第二连接件的安装, 同时可以通过第二 连接件提供试验按钮的回复力, 第二连接件设于试验按钮的下方, 便于试验按钮按压。 按压 轴的设置便于可靠按压第二连接件, 按压可靠, 安全性能更高。 所述的试验按钮上设有凸耳 52, 凸耳的设置对可以对试验按钮进行限位。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
27、横向” 、“上” 、“下” 、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28、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265397 U 6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 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1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 但是本 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 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 都将 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29、 7 CN 211265397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8 CN 211265397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9 CN 211265397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0 CN 211265397 U 10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1 CN 211265397 U 11 图7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2 CN 211265397 U 12 图8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3 CN 211265397 U 13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4 CN 211265397 U 14 图11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5 CN 211265397 U 15 。
- 内容关键字: 结构 紧凑 漏电 断路器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生产高分子量单亚乙烯基芳族聚合物和多峰态组合物的改进方法.pdf
甲胺磷低毒化衍生物及其在杀虫剂中的应用.pdf
增韧的苯并环丁烯为基础的聚合物及其在制造印刷线路板中的应用.pdf
通过重组宿主生产乙醇.pdf
一种改善蒸发薄膜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工艺方法.pdf
一种无人机侧向控制方法.pdf
一种多活性组分的延迟焦化非硅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毛刺处理治具.pdf
复合吸收产品的软化法.pdf
风机通风式防尘口罩.pdf
脂质体依太康唑制剂.pdf
“一次灵”鹅掌净“一次灵”鹅掌花香露的制造方法.pdf
工业硅冶炼中降钙、磷、钛、铝等元素的方法.pdf
易分解树脂组合物及易分解高分子的处理方法.pdf
含钼和聚合物分散剂的润滑剂.pdf
一种空气纯水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pdf
陶瓷用水转移花纸及其制造方法和该花纸的使用方法.pdf
人白血病相关逆转录病毒基因及其应用.pdf
一种用于供暖的蒸汽换热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