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904336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6.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53523.0 (22)申请日 2020.02.05 (73)专利权人 黄婷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远洋新 干线1期B座 (72)发明人 黄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833 代理人 尹均利 (51)Int.Cl. G01D 11/00(2006.01) G01D 11/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

2、备, 包括检测设备外 壳,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 板, 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所述放 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 所述第一 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所述检测设备 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体。 该智能制造 用检测设备, 达到了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防尘 效果好的目的, 从而解决了一般智能制造用检测 设备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使检测出来的零件数 值更加的准确, 进一步的提高了检测设备的工作 效率,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使人 们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心,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 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

3、3页 CN 211262271 U 2020.08.14 CN 211262271 U 1.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包括检测设备外壳(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 (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 所述隔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 所述放置板 (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5),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体(7),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1)的内 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 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 所述固定板(9) 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0), 所述进风口(10)。

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1), 所述固定 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板(12), 所述稳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本体 (13), 所述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护壳(14), 所述电机防护壳(14)的内顶壁固 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杆(16), 所述电机支撑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7), 所述电机 (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8), 所述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本 体(19), 所述转轴(1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20), 所述活动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 第二电动推杆(21), 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2), 所。

5、述检测设备外壳(1) 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23), 所述出风口(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24), 所述检测 设备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防护壳(25), 所述风机防护壳(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有第二风机本体(26), 所述风机防护壳(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吸附板(27), 所述风机防 护壳(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28),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 第一活动门(29),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门(30), 所述第二活动 门(3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电机支撑杆(16) 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电机支撑杆(16)呈环形等距离设置在电机(17)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 (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合页, 且检测设备外壳(1)通过合页分别与第一活动门(29)和第二活 动门(30)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防护壳(14)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5), 且第一防尘网(15)为不锈钢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9)的正 面开设有轴承槽, 且轴承槽的形状大小与轴承本体(。

7、19)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本体(7) 的数量为四个, 且每两个万向轮本体(7)为一组, 且两组万向轮本体(7)以检测设备外壳(1) 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5)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防滑垫(6), 且防滑垫(6)为橡胶防滑垫。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62271 U 2 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

8、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它在制 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 诸如分析、 推理、 判断、 构思和决策等。 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 共事, 去扩大、 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 念更新, 扩展到柔性化、 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智能制造已经慢慢的 普及, 但是对于智能制造所生产出来的零件还是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所以就需要 用到检测设备。 0003 但是现在市面上一般的检测设备的除尘效果不是很好, 从而导致所检测出来的零 件存在一定的误差, 大大的降低了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所 以现有的检。

9、测设备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具备除尘效 果好等优点, 解决了一般检测设备除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该检测设备除尘效果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 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包括检测设备外壳,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 所 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 所述第一 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

10、体, 所述 检测设备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 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 所述进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固定板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稳定板, 所述稳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本体, 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 连接有电机防护壳, 所述电机防护壳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杆, 所述电机支撑杆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 所述固定板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轴承本体, 所述转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 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 第二电动推杆,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出 。

11、风口, 所述出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 机防护壳, 所述风机防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本体, 所述风机防护壳的内侧壁 固定连接有吸附板, 所述风机防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 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门,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门, 所述第 二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 优选的, 所述电机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电机支撑杆呈环形等距离设置在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62271 U 3 电机的外壁。 0009 优选的, 所述检测设备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合页, 且检测设备外壳。

12、通过合页分 别与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活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电机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 且第一防尘网为不锈钢 防尘网。 0011 优选的, 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轴承槽, 且轴承槽的形状大小与轴承本体的形 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0012 优选的, 所述万向轮本体的数量为四个, 且每两个万向轮本体为一组, 且两组万向 轮本体以检测设备外壳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13 优选的, 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且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0016 1、。

13、 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通过检测设备外壳、 支撑板、 固定板、 进风口、 第一过滤 网、 稳定板、 第一风机本体、 出风口、 第二过滤网、 风机防护壳、 第二风机本体、 吸附板和第二 防尘网的相互配合使用, 达到了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防尘效果好的目的, 从而解决了一 般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使检测出来的零件数值更加的准确, 进一步 的提高了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 的省心,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0017 2、 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通过设置的检测设备外壳、 放置板、 第一电动推杆、 底。

14、 座、 防滑垫和万向轮本体, 能够使该检测设备更加方便人们对其进行移动, 使人们使用起来 更加的得心应手,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值得推广使 用。 0018 3、 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通过设置的检测设备外壳、 第一活动门、 第二活动门和 把手, 能够使人们工作时, 可以直接将随身物品直接放置在放置板中, 使人们在后续的拿取 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外壳结构底视图; 0022 图4为本实。

15、用新型电机防护壳与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中: 1、 检测设备外壳; 2、 隔板; 3、 放置板; 4、 第一电动推杆; 5、 底座; 6、 防滑垫; 7、 万向轮本体; 8、 支撑板; 9、 固定板; 10、 进风口; 11、 第一过滤网; 12、 稳定板; 13、 第一风机本 体; 14、 电机防护壳; 15、 第一防尘网; 16、 电机支撑杆; 17、 电机; 18、 转轴; 19、 轴承本体; 20、 活动块; 21、 第二电动推杆; 22、 工作台; 23、 出风口; 24、 第二过滤网; 25、 风机防护壳; 26、 。

16、第 二风机本体; 27、 吸附板; 28、 第二防尘网; 29、 第一活动门; 30、 第二活动门; 31、 把手。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62271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5, 一种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包括检测设备外壳1, 检测设备外壳1的 内。

17、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 隔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 放置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 一电动推杆4, 第一电动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5, 底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6, 且防滑垫6为橡胶防滑垫,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 在室温下富有弹 性, 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 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检测设备外壳1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体7, 检测设备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 支撑板8的顶部固 定连接有固定板9, 固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0, 进风口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 网11, 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板12, 稳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18、第一风机本体13, 第一风机本体型号为WH-FYFJ, 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护壳14, 电机防护壳14的 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杆16, 电机防护壳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5, 且第一 防尘网15为不锈钢防尘网, 通过不锈钢第一防尘网的设置, 可以使第一防尘网15在长时间 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生锈和腐蚀等情况, 电机支撑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7, 电机 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8, 电机支撑杆16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电机支撑 杆16呈环形等距离设置在电机17的外壁, 通过四个电机支撑杆16的设置, 可以使电机17在 运行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固定板9的一。

19、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本体19, 固定板9的正面开设有轴 承槽, 且轴承槽的形状大小与轴承本体19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转轴18的外壁活动连接 有活动块20, 活动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21, 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 台22, 检测设备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23, 出风口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24, 检测设备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防护壳25, 风机防护壳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 风机本体26, 第二风机本体型号为WH-FYFJ, 风机防护壳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吸附板27, 风机防护壳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28, 检测设备外壳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一 活动。

20、门29, 检测设备外壳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门30, 万向轮本体7的数量为四个, 且 每两个万向轮本体7为一组, 且两组万向轮本体7以检测设备外壳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 设置, 第二活动门3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1, 检测设备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合页, 且 检测设备外壳1通过合页分别与第一活动门29和第二活动门30活动连接, 再通过检测设备 外壳1、 支撑板8、 固定板9、 进风口10、 第一过滤网11、 稳定板12、 第一风机本体13、 出风口23、 第二过滤网24、 风机防护壳25、 第二风机本体26、 吸附板27和第二防尘网28的相互配合使 用, 达到了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防尘效。

21、果好的目的, 从而解决了一般智能制造用检测设 备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使检测出来的零件数值更加的准确, 进一步的提高了检测设备的 工作效率,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心, 进一步的满足 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再通过设置的检测设备外壳1、 放置板3、 第 一电动推杆4、 底座5、 防滑垫6和万向轮本体7, 能够使该检测设备更加方便人们对其进行移 动, 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 了便利, 值得推广使用, 再通过设置的检测设备外壳1、 第一活动门29、 第二活动门30和把手 说明书 3/4。

22、 页 5 CN 211262271 U 5 31, 能够使人们工作时, 可以直接将随身物品直接放置在放置板3中, 使人们在后续的拿取 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0027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 并且主控器可为计 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28 在使用时, 打开第二活动门30, 然后将需要进行检测的零件放置在工作台22上, 然 后将第二活动门30关闭, 此时电机17开始工作, 电机17带动转轴18, 转轴18带动活动块20进 行转动, 然后第二电动推杆21开始工作, 对零件进行检测即可。 0029 综上所。

23、述, 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 达到了该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防尘效果好的 目的, 使检测出来的零件数值更加的准确, 进一步的提高了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大 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省心, 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

24、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62271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262271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262271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262271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智能 制造 检测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智能制造用检测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90433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