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894502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8.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41991.9 (22)申请日 2020.01.09 (73)专利权人 新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城东石岗 (72)发明人 黄彬庚朱小莲黄梅鲜何志龙 丁忠煌张秋梅丁小青刘小宝 陈锋刘少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代理人 廖平 (51)Int.Cl. B30B 11/24(2006.01) B30B 15/30(2006.01) B30B 15/32(2006.01) B30B 15/0。

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 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包括支撑体, 支撑体的顶部 焊接有支板, 支板的顶端焊接有外壳体, 且外壳 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外壳体通过轴承连接有 转轴, 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板和挤压体, 挤压 体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挤刀, 外壳体靠近螺旋挤刀 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口, 外壳体的一端 设置有第一电动机, 第一电动机通过支板与支撑 体的顶部焊接, 且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转轴通 过平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挤压体、 螺 旋挤刀和螺旋板, 螺旋板旋转可以把食用菌培养。

3、 基废弃物输送至挤压体挤压, 挤压体表面的螺旋 挤刀可使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从出料口挤出, 因 此实现了压缩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334767 U 2020.08.25 CN 211334767 U 1.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包括支撑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体(1)的顶部焊接有支板(5), 所述支板(5)的顶端焊接有外壳体(2), 且外壳体(2)的两端均 设置有轴承(4), 所述外壳体(2)通过轴承(4)连接有转轴(7), 所述转轴(7)的外壁设置有螺 旋板(9)和挤压体(10), 所述挤压体(10)的外壁设置。

4、有螺旋挤刀(11), 所述外壳体(2)靠近 螺旋挤刀(1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外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机(6), 所述第一电动机(6)通过支板(5)与支撑体(1)的 顶部焊接, 且第一电动机(6)的输出轴与转轴(7)通过平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外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且进料口的顶部焊接有单边开缺的漏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出料口(8。

5、)的底部设置有滑道(12), 且滑道(12)的一侧与支撑体(1)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支撑体(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3), 且上料装置(13)包括主动辊柱(15), 所述主动辊柱 (1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14), 所述主动辊柱(15)的两端与支撑架(14)通过轴承(4)旋转 连接, 所述支撑架(14)的顶部通过轴承(4)旋转连接有三个从动辊柱(19), 所述主动辊柱 (15)和从动辊柱(19)外壁滚动连接有传送带(17), 所述传送带(17)的两侧设置有护板 (18), 所述护板(18)的底部与支撑架(14)焊接。。

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主动辊柱(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16), 且第二电动机(16)的底部与支撑架(14)通过 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与主动辊柱(15)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转动连 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34767 U 2 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 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 每年会产生大量的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 这些食用菌 培养基废弃物可以再利。

7、用作为燃料、 农作物基肥和饲料添加剂等。 0003 现有技术对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利用是直接运输到再利用地点, 但由于食用菌 培养基废弃物较为蓬松, 所以运输起来非常占用运输资源。 因此, 亟需设计一种用于食用菌 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食用菌 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包括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的顶部焊接 有支板, 所述支板的顶端焊接有外壳体, 且外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所。

8、述外壳体通过轴 承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板和挤压体, 所述挤压体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挤 刀, 所述外壳体靠近螺旋挤刀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口。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机, 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支板与支 撑体的顶部焊接, 且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转轴通过平键连接。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且进料口的顶部焊接有单边开缺的 漏斗。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滑道, 且滑道的一侧与支撑体焊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 且上料装置包括主动辊柱, 所述主 动辊柱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 所。

9、述主动辊柱的两端与支撑架通过轴承旋转连接, 所述支撑 架的顶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三个从动辊柱, 所述主动辊柱和从动辊柱外壁滚动连接有传 送带, 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护板, 所述护板的底部与支撑架焊接。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主动辊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 且第二电动机的底部与支撑 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辊柱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转动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1.通过设置的挤压体、 螺旋挤刀和螺旋板, 螺旋板旋转可以把食用菌培养基废弃 物输送至挤压体挤压, 挤压体表面的螺旋挤刀可使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从出料口挤出, 因 此实现了压缩食用菌培。

10、养基废弃物的效果。 0014 2.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 由于设计的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的进料口离 地面具有一定距离, 如果通过人工上料将会十分困难, 所以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可实现自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334767 U 3 动上料的效果, 从而节省了人力。 0015 3.通过设置的滑道, 滑道的设计则是利用重力做功的原理, 从料口挤出的压缩料 从滑道的顶端自动滑至滑道底部, 此时工人只需手持编织袋或其它盛装物体在滑到底部, 使压缩料滑落至盛装物体内, 因此实现了自动装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11、;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的螺旋板结构 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的上料装置结 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的螺旋挤刀结 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支撑体、 2外壳体、 3漏斗、 4轴承、 5支板、 6第一电动机、 7转轴、 8出料口、 9螺 旋板、 10挤压体、 11螺旋挤刀、 12滑道、 13上料装置、 14支撑架、 15主动辊柱、 16第二电动机、 17传送带、 18护板、 19从动辊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

12、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组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设置于” 另一个组件, 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

13、居中组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 的” 、“水平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 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 参照图1-4, 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包括支撑体1, 支撑体1的 顶部焊接有支板5, 支板5与支撑体1顶部垂直焊接, 支板5的顶部呈圆凹形, 支板5的顶。

14、端焊 接有外壳体2, 且外壳体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4, 外壳体2通过轴承4连接有转轴7, 通过轴承 4可减小转轴7转动时与外壳体2的摩擦力, 转轴7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板9和挤压体10, 螺旋板 9的一端紧靠挤压体10, 螺旋板9旋转时可把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旋转输送至挤压体10处挤 压, 挤压体10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挤刀11, 外壳体2靠近螺旋挤刀1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 出料口8。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334767 U 4 0025 进一步的, 外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机6, 第一电动机6提供挤压的动力, 第 一电动机6的型号: Y2-1, 第一电动机6通过支板5与支撑体1的。

15、顶部焊接, 且第一电动机6的 输出轴与转轴7通过平键连接, 使得第一电动机6转动时, 带动转轴7外壁的螺旋板9和挤压 体10同步转动。 0026 进一步的, 外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且进料口的顶部焊接有单边开缺的漏斗 3, 漏斗3焊接在外壳体2顶部的靠近第一电机6的位置。 0027 进一步的, 出料口8的底部设置有滑道12, 且滑道12的一侧与支撑体1焊接, 压缩料 从出料口8掉落到滑道12顶部, 并从滑道12的顶部自动滑至滑道12底部, 此时工人可直接盛 装压缩料。 0028 进一步的, 支撑体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3, 且上料装置13包括主动辊柱15, 主 动辊柱15的一侧设置有支。

16、撑架14, 主动辊柱15的两端与支撑架14通过轴承4旋转连接, 支撑 架14的顶部通过轴承4旋转连接有三个从动辊柱19, 主动辊柱15和从动辊柱19外壁滚动连 接有传送带17, 工作中主动辊柱15带动传送带17转动, 传送带17带动从动辊柱19转动, 传送 带17的两侧设置有护板18, 护板18可使传送带17上的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在传送过程中不 从传送带17一侧滑落, 护板18的底部与支撑架14焊接。 0029 进一步的, 主动辊柱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16, 第二电动机16为上料装置13 提供动力, 第二电动机16的型号: Y2-1, 且第二电动机16的底部与支撑架14通过螺栓连接, 第。

17、二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与主动辊柱15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转动连接, 第二电动机16转动 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带动主动辊柱15转动。 0030 工作原理: 使用时使上料装置13的护板18顶部紧靠漏斗3的缺口, 并使支撑架14与 支撑体1固定在一起, 防止上料装置13在上料过程中因第二电动机16的震动使上料装置13 的位置变动, 接着依次接通第一电动机6和第二电动机16的电源, 此时第一电动机6和第二 电动机16开始转动, 接着使用工具把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放至上料装置13的传送带17上, 由于第二电动机16与主动辊柱15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转动连接, 所以主动辊柱15在第二电动 机16的带动下开始转动,。

18、 由于主动辊柱15和从动辊柱19与传送带17之间存在摩擦力且主动 辊柱15和从动辊柱19与传送带17之间转动链接, 所以传送带17跟随主动辊柱15转动, 从动 辊柱19跟随传送带17转动, 因此在传送带17上的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可以输送至顶部的漏 斗处3, 因为传送带17两侧设置有护板18, 所以在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跟随传送带17上升的 过程中不会从一侧滑落, 当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到达漏斗内3, 并从漏斗3内掉落至外壳体2 内部时, 由于转轴7与第一电动机6通过平键连接, 所以转轴7跟随第一电动机6同步转动, 转 轴7旋转带动外壁焊接的螺旋板9旋转, 因此螺旋板9把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旋转输送至。

19、挤 压体10处, 由于挤压体10的圆锥结构使得挤压体10与外壳体2内部的间距从大变小, 且螺旋 板9还在不断向挤压, 10输送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 使得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体积被压 缩, 旋转的螺旋挤刀11可带动压缩后的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旋转, 使得从出料口8被再次挤 压, 并挤出出料口8形成压缩料, 压缩料从出料口8被挤出后落在滑道12上, 且从滑道12的顶 端自动滑至滑道12底部, 此时工人只需手持编织袋或其它盛装物体在滑到底部, 使压缩料 滑落至盛装物体内, 如此连续放料出料, 直至把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加工完成。 003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334767 U 5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334767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334767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334767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334767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用于 食用菌 培养基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89450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