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9892872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9.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档描述:

《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13073.2 (22)申请日 2020.01.17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一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大 街明卓工业园明卓大厦10楼 (72)发明人 姜红军张毅戴华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安琪 (51)Int.Cl. H02J 50/90(2016.01) H02J 50/10(2016.01) H02J 7/00(2006.01) H02K 7/06(2006.01) (ESM)同样。

2、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 制装置, 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器不能自动调整 无线充电发射端位置, 导致充电可靠性差的问 题; 所述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包括: 壳 体、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包 括: 检测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用于检测所述 壳体上是否存在待充电设备; 控制模块, 设置在 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 接; 传动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 与所述传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无 线充电磁转换装置连接, 用于驱动无。

3、线充电磁转 换装置调整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自动调整无线充 电磁转换装置线圈的位置, 提高无线充电可靠 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211377705 U 2020.08.28 CN 211377705 U 1.一种控制装置, 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板, 所述无线充电板包括: 壳体、 无线充电磁转换 装置, 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用于检测所述壳体上是否存在待充电设备; 控制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传动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传动模块与 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4、连接, 用于驱动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调整位置; 所述壳体内包括: 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 所述传动模块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机械连接的第一传动模块;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 用于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第一预设路径上的位置; 所述壳体内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 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机械连接的第二传动模块; 所述第二传动模 块用于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第二预设路径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红外传感器、 电 磁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 。

5、声音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雷达感应开关、 压力传感 器、 通讯模块、 触摸开关、 影像感应模块、 视网膜感应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AI模块或物理开 关模块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侦测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侦测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与传动模块电连 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包括: 第一电机 以及第一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机械 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机械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用于。

6、将所述第 一电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或曲线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包括: 第二电机 以及第二传动组件; 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机械 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 二电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或曲线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还包括: 第一限 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 第一传动组件将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时, 所述 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第一传动组件直线运。

7、动方向两端的极限 位置; 所述极限位置为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壳体内任意方向运动与壳体以及壳体内部件 不干涉碰撞的最远位置;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还包括: 第三限位装置和第四限位装置, 第二传动组件将第二电机 输出轴的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时, 所述第三限位装置和第四限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第 二传动组件直线运动方向两端的极限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377705 U 2 警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无线充电板,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无线充电板。

8、还包括: 壳体、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 置的上盖的整体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377705 U 3 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无线充电器的发射端的有效充电区域有限, 而移动终端(待充电设备)的大 小尺寸不一和线圈位置也不同, 传统的无线充电器, 要么是双线圈或多线圈以提供更大面 积的有效充电区域, 要么需要人为调整待充电设备的放置位置, 以。

9、使无线充电器的发射线 圈对准待充电设备的接受线圈从而达成无线充电。 上述的操作模式因为无线充电磁转换装 置是固定的, 无法根据不同的待充电设备而自动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以确保无线充电 正常工作, 操作麻烦, 可靠性差, 用户体验不好。 0003 因此, 传统的手动控制无线充电器的控制方式存在着由于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是 固定的且其有效充电区域有限, 无法根据待充电设备的不同尺寸和线圈位置而自动调整无 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进行无线充电, 从而导致交互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 电器不能自动调整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

10、, 导致交互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 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板, 所述无线充电板包 括: 壳体、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控制装置包括: 0006 检测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用于检测所述壳体上是否存在待充电设备; 0007 控制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0008 传动模块,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传动模 块与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连接, 用于驱动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调整位置。 0009 优选的,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红外传感器、 电磁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11、、 超声波传感器、 雷达感应开关、 压力传感器、 通讯模块、 触摸开关、 影像感应模 块、 视网膜感应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AI模块或物理开关模块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0010 优选的,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0011 侦测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侦测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与传动模块 电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壳体内包括: 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的至少一个 第一支撑板; 0013 所述传动模块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模块。 0014 优选的,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包括: 第一电机以及第一传动组件; 0015 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

12、块,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 机械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组 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或曲线运动。 说明书 1/9 页 4 CN 211377705 U 4 0016 优选的, 所述壳体内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的第二支撑 板,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 0017 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模块。 0018 优选的,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包括: 第二电机以及第二传动组件; 0019 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电机的。

13、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 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 件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或曲线运动。 0020 优选的,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还包括: 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 第一传动组件 将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时,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分别设置 在壳体内第一传动组件直线运动方向两端的极限位置; 0021 所述极限位置为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壳体内任意方向运动与壳体以及壳体内 部件不干涉碰撞的最远位置; 0022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还包括: 第三限位装置和第四限位装置, 第二传动组件将第二 电机输出轴的运。

14、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时, 所述第三限位装置和第四限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壳体 内第二传动组件直线运动方向两端的极限位置。 0023 优选的,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0024 一种无线充电板, 所述无线充电板包括: 壳体、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其包括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0025 优选的,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的上盖的整体或部分区域为透明 材料或半透明材料; 所述透明材料包括聚碳酸酯,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 物,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有机玻璃,透明ABS, 透明硅胶, 亚克力, 玻璃, TPE, 聚丙烯中的一 种; 所述半透明。

15、材料包括半透明的低密度聚乙烯或由上述任意一种透明材料混合色粉制作 而成。 002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待充 电设备是否被放置在壳体上, 由控制模块相应控制传动模块的工作状态, 根据待充电设备 的充电状态智能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的位置, 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主动寻找被充电设备的功能, 不仅能够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无线充电, 而且充电可靠性高, 交 互性强, 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

16、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控制模块14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说明书 2/9 页 5 CN 211377705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32 应当明确,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17、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 实施例一 003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板包括壳体11,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 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3、 控 制模块14、 传动模块15; 其中,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至少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 或者, 进一 步地, 还可以将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无线充电发射端集成在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中; 无线 充电磁转换装置12为通过电磁线圈进行电磁感应式充电的无线充电板, 与现有的无线充电 板无太大差异, 此处。

18、不再赘述; 0035 壳体11, 用于承载待充电设备, 壳体11的结构根据具体情况设计, 其功能和现有的 无线充电器无太大差异, 此处同样不再赘述; 0036 检测模块13, 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 用于检测壳体11上是否存在待充电设备, 若检 测到壳体11上存在待充电设备, 则向控制模块14发送反馈信号; 优选的, 检测模块13为压力 传感器, 型号为: SI4-G; 当壳体11上放置待充电设备, 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 向控制模块 14发送反馈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 待充电设备可以是需要充电的电子装置, 例如手机、 平板 电脑、 智能手表、 智能玩具、 移动电源、 热水杯、 电热壶、 耳机。

19、、 无人机、 电动汽车、 电动滑板 车、 平衡车、 机器人、 鼠标等; 0037 控制模块14, 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 检测所述待充 电设备的充电状态, 并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不能正常充电时, 向传动模块15发送驱动 信号; 优选的, 壳体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电性相连的、 用于对待充 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控制单元, 优选的, 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为无线充电控制器 芯片, 型号为: STWBC-EP; 控制模块可以通过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控制单元来检测待充电设备 的充电状态; 具体地, 控制模块14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单片机实现, 优选的。

20、, 微处理器的 型号为: STM8L151G6U6; 优选的, 如图2所示, 控制模块14可以包括: 侦测单元141, 用于在接 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 实时检测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 优选的, 侦测单元采用电流电压侦 测的XXR69F16芯片; 传动控制单元142, 用于在侦测单元141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为非充 电状态时, 向传动模块15发送驱动信号, 并在侦测单元141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由非充电 转态变为充电状态时, 立即停止或延迟第一预定时长停止向传动模块15发送所述驱动信 号, 以使传动模块15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位于恰当位置, 优选的, 传动控制单元为电 机控制器, 型号为:。

21、 24BYJ48; 0038 传动模块15, 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驱动信号, 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的位置, 直至所述驱动信号停止或无法再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的位置时为止; 优选的, 传动 模块15可以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进行左右运动或上下移动或转动; 0039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 通过检测模块13检测待充电设备是否被放置在壳体 上, 由控制模块14相应控制传动模块15的工作状态, 根据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即待充电 设备中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的相对位置)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 说明书 3/9 页 6 CN 211377705 U 6 置12的位置, 。

22、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主动寻找被充电设备的功能, 不仅能 够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无线充电, 而且解决了现有无线充电器不能自动调整无线充电发射端 的位置的问题。 004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壳体靠近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 装置的上盖的整体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 所述透明材料包括聚碳酸酯 (PC),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有机玻璃(PMMA),透明ABS, 透明硅胶, 亚克力, 玻璃, TPE, 聚丙烯(PP)中的一种; 所述 半透明材料包括半透明的低密度聚乙烯(LDP。

23、E)或由上述任意一种透明材料混合色粉制作 而成。 0041 在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无线充电板还包括: 无线充电模块, 所示无线充电模块与控 制模块14连接, 用于对放置于壳体11上的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 12为无线充电模块的核心部件。 可选的, 无线充电模块采用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实现, 该无线 充电发射线圈与控制模块14连接, 并向外发送电磁信号, 当待充电设备接收到该电磁信号 时, 开始充电。 0042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 上述的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电源模块, 所示电源模块用于为无 线充电器的各个功能模块提供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具体包括为无线充电器的检测模块 13、 。

24、控制模块14、 传动模块15、 无线充电模块以及其中的其他用电模块供电。 可选的, 电源模 块采用电池实现。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 电源模块采用充电插口实现, 该充电插口连接外部 电源线, 以提供电力给无线充电器。 可选的, 电源模块还可以采用供电线或太阳能实现。 0043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 上述的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软性器件, 该软性器件设置于所述 壳体11内或固定于壳体11上, 用于支撑待充电设备的支撑板或底座上, 用于防止待充电设 备置于其上时滑动。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板或底座本身由软性材料组成, 则在该实施例中, 无 需额外增加软性器件, 即可防止待充电设备滑动。 0044 实施例二 0。

25、04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其结构同实施例一, 区别在于, 检测 模块13可以具体包括: 红外传感器、 电磁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超 声波传感器、 雷达感应开关、 压力传感器、 通讯模块、 触摸开关、 影像感应模块、 视网膜感应 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AI模块或物理开关模块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0046 具体地, 若检测模块13采用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用于当感应到其向外发射的 红外线被遮挡或当被充电设备反射其对外发射的红外线到红外传感器时, 输出所述反馈信 号给控制模块14; 优选的, 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为: CNY70; 0047 若。

26、检测模块13采用电磁传感器, 电磁传感器用于将被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转换为 电磁信号, 例如: 采用Q值检测法, 电磁传感器的无线发送电路发出使无线接收电路工作的 不断改变频率的电磁波, 在无线发送电路发送电磁波的过程中, 电磁传感器的检测电路检 测所述无线发送电路的Q值, 根据检测的Q值判断所述无线发送电路的电磁波传输范围内是 否存在待充电设备; 优选的, 电磁传感器型号为: OPA2350; 0048 若检测模块13采用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用于当感应到其向外发射的光线被遮 挡或被反射时, 输出所述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14; 优选的, 光电传感器的型号为: EE-SX670; 0049 若检。

27、测模块13采用距离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用于当检测到待充电设备靠近且预先 说明书 4/9 页 7 CN 211377705 U 7 指定的部件与待充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预设值时, 输出所述反馈信号; 具体地, 第一 预设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例如设置为1cm, 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待充电设备靠近预先指 定的部件且二者之间的距离达到1cm时, 输出反馈信号; 优选的, 距离传感器的型号为: TOF10120; 0050 若检测模块13采用声音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预定的音频信 息时, 例如用户说 “开始充电” ,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识别出该控制命令, 输出反馈信号给控制 模块1。

28、4, 优选的, 声音传感器型号为: LM386; 0051 若检测模块13采用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向外输出超声波, 并通过回 波测距, 当测量到待充电设备与预先指定的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时, 输出反馈 信号。 具体地, 第二预设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例如设置第二预设值为1cm, 当超声波传感 器检测到待充电设备靠近预先指定的部件且二者之间的距离达到1cm时, 输出反馈信号; 优 选的, 超声波传感器的型号为: HC-SR04; 0052 若检测模块13采用雷达感应开关, 雷达感应开关用于向外发射特定频率的微波, 并接收反射回的微波, 从而测量被充电设备与预先指定的部件之间。

29、的距离, 当该距离小于 第三预设值时, 雷达感应开关输出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14。 具体地, 第三预设值可根据实际 需求设定, 例如设置为1cm, 当雷达感应开关检测到被充电设备靠近预先指定的部件且二者 之间的距离达到1cm时, 输出反馈信号, 优选的, 雷达感应开关的型号为: RCWL-0516; 0053 若检测模块13采用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用于当感应到有重物被放置在预先指 定的部件上时, 输出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14, 若所述重物为待充电设备, 则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无线充电器会启动对其充电, 若所述重物为其他非可无线充电的物品, 则由于所述其他 非可无线充电的物品不具有无线充电接收端,。

30、 因此不会被充电, 优选的, 压力传感器型号 为: SI4-G; 0054 若检测模块13采用通讯模块, 通讯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通讯信号或指令转换为反 馈信号, 并输出给控制模块14。 具体地, 通讯信号或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App、 二维码、 RFID、 NFC或其他方式来给出, 比如通过APP开启无线充电功能或开启传动模块, 可选的, 通讯模块 还可设定上述无线充电行为的实施时间或关闭时间, 例如: 通信模块接收到用户通过APP发 送来的 “充电10分钟” 的指令, 则通讯模块生成包括开始充电以及充电时长为10分钟两个信 息的反馈信号, 并将反馈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14, 控制模块14根据该反。

31、馈信号, 控制传动模 块15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的位置, 并在检测到待充电设备开始充电时开始计时, 并在 计时时长达到10分钟时, 通过切断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的电源或者通过传动模块15将无 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转动到无法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位置; 0055 若检测模块13采用触摸开关, 触摸开关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触摸或者按压触摸感应 区以输入信号指令时, 根据信号指令相应输出反馈信号; 可选的, 触摸感应区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模块14, 可设计为按键或者触摸点, 不同的按键或不同的触摸点对应不同的功能; 例如 当用户摁下 “前进” 按键时, 传动模块15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往第一预设。

32、路径前进, 若摁下 “停止” 按键时, 传动模块15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停止运动并保持在当前的状 态; 若触摸感应区设计为由触摸点组成, 则当用户触摸到不同功能的触摸点时, 传动模块15 根据控制模块14输出的不同的反馈信号相应执行 “移动” 或者 “停止运动” 中的任意一项动 作; 可选的, 触摸感应区也可以实现为通过感知用户手势移动方向以相应输出反馈信号的 说明书 5/9 页 8 CN 211377705 U 8 区域; 0056 若检测模块13采用视网膜感应模块, 视网膜感应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的视网膜 后, 根据信号指令相应输出反馈信号。 例如当视网膜模块预输入使用者的视网膜后,。

33、 视网膜 感应模块会在配对该视网膜后立即发射信号给控制模块14以驱动传动模块。 如果没有预先 配对, 则通过预设程序进行操作并发出信号给控制模块14; 0057 若检测模块13采用指纹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在匹配到对应指纹后, 输出 对应信号给控制模块14; 0058 若检测模块13采用AI模块, AI模块在接收到相应指令后, 输出对应信号给控制模 块14; 0059 若检测模块13采用物理开关模块, 物理开关根据物理按键的设定执行相应指令, 输出对应信号给控制模块14; 0060 若检测模块13采用影像感应模块, 影像感应模块通过对放置物体做影像分析, 输 出对应信号给控制模块14; 。

34、0061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检测模块13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可以根据具体充 电场景进行具体选择配置, 充电方式灵活。 0062 实施例三 006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 其结构同实施例一, 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 设置于无线充电器的壳体11内, 用于承载及固定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壳体11滑动连接、 或者啮合连 接; 本实施例中, 传动模块15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模 块,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第一预设路径上的位 置; 可选的, 所述。

35、第一传动模块还与第一支撑板支撑连接; 0064 具体地, 传动模块15可以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 也可以固定于壳体11上然后与第 一支撑板啮合连接, 或者传动模块15可以通过齿轮或皮带等结构件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 接, 以推动第一支撑板移动; 0065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包括: 第一电机以及第一传动组件; 所述第 一电机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 一传动组件机械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 所述 第一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或曲线运动, 以推动所述 第一支撑板沿所述第一预。

36、设路径做往复运动。 例如, 第一传动组件可以实现为能够带动第 一支撑板移动的齿轮、 齿条、 皮带、 发条、 弹簧件、 蜗轮或蜗杆等类似功能件; 0066 优选的,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还可包括: 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预设路 径上的往复运动限制于第一预设路径范围内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 例如, 对于 图3所示无线充电器, 可以在第一齿条303的两端设置第一限位装置310和第二限位装置 311, 用于使第一支撑板移动至预设极限阈值(第一齿条303的两端)时, 限制第一支撑板的 进一步移动。 具体地, 所述第一预设路径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例如, 设定该预设路径 范围的临界点为第一。

37、齿条303的两个末端, 即当第一电机301正转带动第一支撑板往X轴正 方向(将第一齿条长度方向的一侧设为X轴正向)行进, 当第一主动齿轮302到达第一齿条 303的末端时, 第一限位装置310对第一电机301进行制动, 此时由于第一电机301无法继续 说明书 6/9 页 9 CN 211377705 U 9 转动, 将根据控制模块14的驱动信号指令停留在当前位置或往相反方向移动; 或者当第一 电机301逆转带动第一支撑板往X轴负方向行进, 当第一主动齿轮302到达第一齿条303的另 一末端时, 第二限位装置311对第一电机301进行制动, 第一电机301无法继续转动, 将根据 控制模块14的驱。

38、动信号指令停留在当前位置或往相反方向移动; 0067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除了包括第一支撑板外, 还 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传动模块, 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壳体11内, 与所述壳体 11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 且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或啮合连接。 本实施例 中, 除了第一传动模块外, 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模块;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用于调整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在预设的第二预设路径上的位置。 即: 传动模块15可以在控制模块14的控制下, 通过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 实现对无线 充电磁转换装置12在二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

39、。 优选的, 若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与所述第二预 设路径均为直线时, 第一预设路径与第二预设路径所成夹角大于0 并小于等于90 ; 0068 优选的,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包括: 第二电机以及第二传动组件; 所述第二电机的控 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 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机械连接或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 件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或曲线运动, 以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板 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做往复运动。 例如, 第二传动模块中的第二传动组件也可以实现为齿 轮、 齿条、 皮带、 弹簧、 发条、 电磁铁、 蜗。

40、轮或蜗杆等类似功能件, 其实现原理和第一传动模块 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0069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为了便于说明, 图 3中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优选的, 如图3中所示, 第一传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 301和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02、 第一齿条303的第一传动组件; 第二传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机 304和包括第二主动齿轮305、 第二齿条306的第二传动组件; 其中, 第一齿条303用于带动第 一支撑板307进行移动, 从而带动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移动。 具体地, 第一齿条303机械连 接于第一支撑板307,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机械连接于第一支。

41、撑板307; 第一主动齿轮302 与第一齿条303啮合, 用于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第一齿条303运动。 第一电机301与控制模块 14电性连接, 与第一主动齿轮302机械连接; 当第一电机301接收到控制模块14发出的驱动 信号时, 根据驱动信号相应执行正转或逆转。 具体地, 由于第一电机301与第一主动齿轮302 机械连接, 因此当第一电机301正转、 逆转或停止运动时, 第一主动齿轮302也相应正转、 逆 转或停止运动。 类似地, 第二齿条306用于带动第二支撑板308进行移动, 从而带动无线充电 磁转换装置移动。 具体地, 第二齿条306机械连接于第二支撑板308,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机 。

42、械连接于第二支撑板308。 第二主动齿轮305与第二齿条306啮合, 用于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 第二齿条306运动。 第二电机304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 与第二主动齿轮305机械连接。 当 第二电机304接收到控制模块14发出的驱动信号时, 根据驱动信号相应执行正转或逆转。 具 体地, 由于第二电机304与第二主动齿轮305机械连接, 因此当第二电机304正转、 逆转或停 止运动时, 第二主动齿轮305也相应正转、 逆转或停止运动; 0070 进一步可选地, 类似于第一传动模块,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还可以包括: 用于将所述 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二预设路径上的往复运动限制于第二预设范围内的第三限位。

43、装置和 第四限位装置。 例如图3中所示的第三限位装置和第四限位装置的功能类似于第一限位装 说明书 7/9 页 10 CN 211377705 U 10 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312和第四限位装置313, 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 所述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限位装置可以为限位板或者限位开关的具体形式, 此处不再赘述; 0071 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对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位置的二维调整功能的无线充 电器, 其具体工作原理为: 检测模块13, 检测壳体11上是否存在待充电设备, 若检测到壳体 11上存在待充电设备, 则向控制模块14发送反馈信号; 控制模块14, 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

44、述 反馈信号后, 检测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 并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不能正常充电 时, 向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发出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 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驱动信 号, 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路径的位置; 控制模块14, 还用于在所述 第一传动模块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路径的位置时, 实时检测所述 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 停止向所述第一传动 模块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若所述第一传动模块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一预 设路径上的第一范围内往复运动一次后(即先后碰到第一、 第二限位装置各1次后), 还未检 。

45、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为充电状态, 则控制模块14停止向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发送所述驱动信 号, 改向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 通过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传动模块沿所述第 二预设路径移动预定距离;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 用于在控制模块14的控制下, 调整所述无线 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二预设路径上移动预定距离; 控制模块14, 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 二传动模块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二预设路径上移动时, 实时检测所述待 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 停止向所述第二传动模 块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若所述第二传动模块调整所述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二预设 路径上移。

46、动预定距离后, 控制模块14还未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为充电状态, 则停止向所 述第二传动模块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改向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从而第一 传动模块又开始在第一预设路径上往复运动, 如此以往直至待充电设备能够正常充电或者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所述第一预设路径和第二预设路径上所有位置都不能实现正常充 电时为止; 0072 优选的, 控制模块14向传动模块15发送的驱动信号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 的。 例如: 控制模块14可以通过向传动模块15发送一个第二预定时长的连续驱动信号, 例如 连续1分钟向第二传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 则第二传动模块的第二电机会在这1分钟之内, 不。

47、停地转动以使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第二预设路径上连续运 动1分钟, 以实现移动预定距离的目的; 或者, 控制模块14向第二传动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 是非连续的, 能够使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第二预设路径上步进 式移动, 例如, 第二传动组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预设路径上的多个档位, 每一个档位设 置一个限位开关, 控制模块14向第二传动组件发送驱动信号后, 第二传动组件调整无线充 电磁转换装置移动一段距离后, 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的支撑件碰到限位开关时会停止运 动, 此时若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第二预设路径上的实际移动距离小于预定距离, 则控制模块14向。

48、第二传动组件再次发送驱动信号, 以强行驱动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无线充电 磁转换装置继续前行, 直到碰到下一个限位开关, 然后继续判断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在预 设的第二预设路径上的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 若是, 则向第二传动组件再次发 送驱动信号, 如此以往。 0073 在本实施例中, 当无线充电没有正常工作时, 控制模块14会发出指令给第一传动 说明书 8/9 页 11 CN 211377705 U 11 模块, 第一支撑板在第一传动模块带动下移动, 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无线充电器依然没有正 常工作(即未与待充电设备匹配), 第一支撑板会碰到第一、 第二限位装置各一次并在第二 次碰到限位装置时停。

49、留在原位, 此时控制模块14会输出指令给第二传动模块开始工作, 第 二传动模块带动第二支撑板沿第二预设路径移动预定的短距离后暂停, 控制模块再控制第 一传动模块带动第一支撑板移动, 直到无线充电正常工作、 传动模块停止工作并保留原位。 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控制模块14控制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的运行顺序也 可以互换, 即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先在第二预设路径运行, 若在第二预设路径上往 复运动一个来回还不能实现正常充电, 则再控制无线充电磁转换装置12在第一预设路径上 运行一个预定距离, 随后再调节其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位置, 如此反复。 0074 在一可选实例中, 当所述第一。

50、预设路径或第二预设路径为闭环时, 所述第一、 第二 限位装置或第三、 第四限位装置也可以分别合并为一个。 0075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 对于传动模块15包括第一传动模块和/或第二传动模块的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 控制模块14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 用于在控制所述第 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沿所述第一预设路径和第二预设路径往复运动一个来回后, 若 检测到所述待充电设备依然无法正常充电, 则发出异常工作信号, 例如发出警报信号。 例 如, 报警装置可以为蜂鸣器、 音频、 指示灯、 震动、 通讯信号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果传动 模块15只有一个传动模块, 当传动模块完成一个往复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无线 充电 及其 控制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线充电板及其控制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8928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