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跨接装置.pdf
《蓄电池跨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电池跨接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20449.5 (22)申请日 2020.01.06 (73)专利权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 局 地址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 区江南新区龙腾路百色供电局 专利权人 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兰海蒋宗广赵兰香商琼玲 农永克蔡丽萍杨慧珍梁冰 林桢党巍刘硕钟磊徐玉凤 吴文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黎扬鹏 (51)Int.Cl. H02J 7/00(2006.01) H02H 。
2、7/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蓄电池跨接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包 括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 继电器、 第一接线 夹、 第二接线夹和提示器, 所述继电器为常闭式 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大于等于12V; 所 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提示 器的正极均和第一接线夹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夹 连接在提示器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 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 制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 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 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本装置可以在反接时 保护。
3、续流二极管, 并发出提示, 避免装置损坏。 本 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直流系统检修设备领 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377633 U 2020.08.28 CN 211377633 U 1.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 继电器、 第一接线 夹、 第二接线夹和提示器, 所述继电器为常闭式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大于等于 12V;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提示器的正极均和第一接线夹连接; 所述 第二接线夹连接在提示器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所 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接。
4、线夹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 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或者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提示器的负极均和第一接线夹连接; 所述 第二接线夹连接在提示器的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所 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 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器包括蜂鸣器电 路和/或提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蜂鸣器由第一电阻和 蜂鸣。
5、器串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灯由LED灯和第 二电阻串联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灯有多个, 多个 LED灯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灯设置在第一 接线夹或者第二接线夹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77633 U 2 蓄电池跨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系统检修设备领域, 尤其是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蓄电池有着直流电源系统 “血液” 之称, 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好一道防线, 蓄。
6、 电池的使用寿命, 随环境、 温度、 浮充电压、 纹波、 充电方式和维护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在长 期运行中蓄电池组出现容量不足, 个别电池的参数发生了变化, 如容量不足、 内阻过大、 端 电压异常等现象, 或个别电池受外力、 连接应力破坏、 外壳破裂等, 要求我们把单只电池从 系统中分列出来并更换。 0003 如果是两组电池组, 系统是可以并列的, 可以将故障的电池组从系统中退出运行, 直接进行对故障电池进行更换, 而在只有一组电池组的情况下, 蓄电池组又不能开路又不 能短路, 在故障蓄电池的更换过程中就显得十分困难。 通常的办法是: 采用续流二极管, 连 接在待更换蓄电池的两侧, 如图5所示。
7、, 将续流二极管D0跨接在待更换的蓄电池B0两端, 在 充电机不工作时, 续流二极管D0反相截止, 如果在更换蓄电池时, 充电机故障, 续流二极管 D0可以将前后的蓄电池连接起来, 为直流系统提供电流。 可想而知, 如果续流二极管D0反 接, 蓄电池B0直接向续流二极管D0放电, 而蓄电池电压(通常为12V)远大于二管的导通电 压, 因而续流二极管D0会直接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以避免 反接时二极管被烧毁, 同时提醒操作人员反接了。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包括第。
8、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 继电器、 第一接线夹、 第二接 线夹和提示器, 所述继电器为常闭式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大于等于12V; 0007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提示器的正极均和第一接线夹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夹连接在提示器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负 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端连接在第一二 极管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0008 或者 0009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提示器的负极均和第一接线夹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夹连接在提示器的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
9、第一控制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正 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端连接在第一二 极管的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连接。 0010 进一步, 所述提示器包括蜂鸣器电路和/或提示灯。 0011 进一步, 所述蜂鸣器由第一电阻和蜂鸣器串联而成。 0012 进一步, 所述提示灯由LED灯和第二电阻串联而成。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77633 U 3 0013 进一步, 所述LED灯有多个, 多个LED灯并联。 0014 进一步, 所述LED灯设置在第一接线夹或者第二接线夹上。 0015 进一步, 所述继电器的触发电压以及所述提示器的工。
10、作电压均大于12V。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设置的第一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 并设置 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用于在反接时断开第一二极管的回路, 从而保护第一二极管, 并设置 了提示器来产生提示, 使得操作人员知道反接了。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蓄电池跨接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蓄电池跨接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9 图3为图1中的蓄电池跨接装置的正确连接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1中的蓄电池跨接装置的反接的示意图; 0021 图5为现有技术中通过续流二极管更换蓄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说。
11、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参照图1, 一种蓄电池跨接装置, 包括第一二极管D1、 第二二极管D2、 继电器、 第一 接线夹K1、 第二接线夹K2和提示器, 所述继电器为常闭式继电器, 其由电磁铁C和开关K组 成, 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大于等于12V; 0024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 提示器的正极均和第一接线夹 K1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夹K2连接在提示器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在第二二 极管D2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接线夹K2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端 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
12、二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K2连接。 需要说明的 是, 本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 第二控制端、 第一受控端和第二受控端根据图中连接 关系确定。 0025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提示器由提示灯和蜂鸣器电路并联而成, 蜂鸣器电路由蜂鸣 器S和第一电阻R1串联, 提示灯由发光二极管LED和第二电阻R2串联。 0026 参照图2, 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包括第一二极管D1、 第二二 极管D2、 继电器、 第一接线夹K1、 第二接线夹K2和提示器, 所述继电器为常闭式继电器, 其由 电磁铁C和开关K组成, 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大于等于12V; 0027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 第。
13、二二极管D2的负极、 提示器的负极均和第一接线夹 K1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夹K2连接在提示器的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在第二二 极管D2的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接线夹K2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受控端 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受控端与第二接线夹K2连接。 需要说明的 是, 本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 第二控制端、 第一受控端和第二受控端根据图中连接 关系确定。 0028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提示器由提示灯和蜂鸣器电路并联而成, 蜂鸣器电路由蜂鸣 器S和第一电阻R1串联, 提示灯由发光二极管LED和第二电阻R2串联组成。 0029 参照图3,。
14、 图3是图1中实施例正确连接在蓄电池组中的示意图, 其中, 当充电机正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77633 U 4 常工作时, 系统由充电器提供电荷, 第二接线夹K2的电位高于第一接线夹K1的电位, 即第一 二极管D1、 第二二极管D2、 蜂鸣器S和发光二极管LED均不导通。 如果此时拆除蓄电池B0, 且 不幸充电机故障, 剩余的蓄电池组会使第一二极管D1导通, 同时, 继电器的电磁铁C、 蜂鸣器 和LED灯由于被第一二极管D1钳位, 所以不能导通, 第一二极管D1可以续流。 0030 参照图4, 图4是图1中实施例反相连接在蓄电池组中的示意图, 其中, 由于待更换 的蓄电池B0。
15、的电压大于12V, 如果是多节蓄电池则电压更大。 此时, 由于蓄电池B0的电压达 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 继电器会断开开关K, 此时第一二极管D1的供电回路被断开, 因此第 一二极管D1不会被蓄电池烧毁, 继电器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同时, 发光二极管LED和蜂鸣器S 分别可以发光和鸣叫, 以提醒现场人员装置反接。 0031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 所述LED灯有多个, 多个LED灯并联。 所述LED灯设置在第一接 线夹或者第二接线夹上。 在本实施例中, LED灯可以安装在接线夹上, 以醒目提示用户, 装置 反接。 0032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 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 形或替换, 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7763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377633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377633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377633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377633 U 9 。
- 内容关键字: 蓄电池 装置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一种超实木防水组合踢脚线.pdf
电气柜前门板门锁装置.pdf
双人正杆器.pdf
一种纳米铝塑复合板.pdf
强磁打捞器.pdf
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环卫车电动扫盘系统.pdf
一种可调节型门铰链.pdf
一种用于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船筏式试验装置.pdf
免贴墙砖.pdf
一种聚氨酯仿石材防火保温装饰复合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