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pdf
《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23862.7 (22)申请日 2020.01.07 (73)专利权人 荣成市元烨锻造有限公司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夏庄镇 大夏庄村 (72)发明人 王勃李霞王元读张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代理人 李茜 (51)Int.Cl. F16K 17/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 置, 包括主阀体与溢流阀体, 。
2、所述主阀体与所述 溢流阀体内分别设有主阀腔与溢流阀腔, 所述主 阀体远离所述溢流阀体的一端设有主阀口, 所述 溢流阀体靠近所述主阀体的一端设有溢流阀口, 所述主阀腔内壁滑动连接有主阀芯, 所述主阀芯 内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阀杆, 所述阀 杆靠近所述主阀口的一端中心处固接有推板, 所 述阀杆与推板中心处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流孔, 所述溢流阀口远离所述主阀体的一端抵触设有 堵球, 所述堵球远离所述溢流阀口的一侧固接有 压杆,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压力进行分布泄压溢 流, 防止阀塞开关频繁, 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减震 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98687 U 20。
3、20.09.01 CN 211398687 U 1.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阀体 (1) 与溢流阀体 (2) , 所述主阀体 (1) 与所述溢流阀体 (2) 内分别设有主阀腔 (3) 与溢流阀腔 (4) , 所述主阀体 (1) 远离所述溢 流阀体 (2) 的一端设有主阀口 (5) , 所述溢流阀体 (2) 靠近所述主阀体 (1) 的一端设有溢流阀 口 (6) , 所述主阀腔 (3) 内壁滑动连接有主阀芯 (7) , 所述主阀芯 (7) 内设有通孔 (8) , 所述通 孔 (8) 内贯穿设有阀杆 (9) , 所述阀杆 (9) 靠近所述主阀口 (5) 的一端中心处固接有推板 。
4、(10) , 所述阀杆 (9) 与推板 (10) 中心处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流孔 (11) , 所述溢流阀口 (6) 远 离所述主阀体 (1) 的一端抵触设有堵球 (12) , 所述堵球 (12) 远离所述溢流阀口 (6) 的一侧固 接有压杆 (13) , 所述溢流阀体 (2) 底部设有第一溢流口 (14) , 所述主阀体 (1) 一侧位于所述 主阀体 (1) 底部位置处设有第二溢流口 (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 (9) 外壁两 侧固接有第一竖板 (16) , 位于所述第一竖板 (16) 与所述主阀芯 (7) 之间的阀杆 (9) 外侧套。
5、设 有第一弹簧 (17)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阀腔 (3) 内两 侧开设有第一凹槽 (18) , 所述第一凹槽 (18) 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横杆 (19) , 所述第一横杆 (19) 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20) , 所述第一横杆 (19) 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 (16) 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 (13) 外壁两 侧固接有第二竖板 (21) , 所述溢流阀腔 (4) 内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 (22) , 所述第二凹槽 (22) 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横杆 (23) , 所述第二横杆 (23)。
6、 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 (24) , 所述第二横 杆 (23) 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 (21) 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阀腔 (4) 远 离所述主阀体 (1) 的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 (25)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横杆 (23) 贯 穿所述第二竖板 (21) 后与所述螺纹堵头 (25) 固接, 所述溢流阀腔 (4) 远离所述主阀体 (1) 的 一端外壁过螺纹连接有保护壳 (26)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 (9) 的形状 。
7、为十字形, 且所述推板 (10) 与所述主阀腔 (3) 内壁不接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98687 U 2 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机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 涉及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锻造机是指用锤击等方法, 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 的工件, 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的机器, 锻造机中进行锻造的锻锤, 在加工性能上与压力机械 (特别是锻压机) 非常相似, 但作为前者的锻锤, 其加工产生的反作用力不由床身承受, 而由 机诫的基础承受, 这一点与后者的压力机有根本性的不同。 0003 现有技术的。
8、国内锻造机工作采用的溢流阀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阀塞的开关 都是瞬间完成, 开关频繁使液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惯性机械振摆, 影响了设备的运行 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会影响启动阀的使用寿命和其它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包括 主阀体与溢流阀体, 所述主阀体与所述溢流阀体内分别设有主阀腔与溢流阀腔, 所述主阀 体远离所述溢流阀体的一端设有主阀。
9、口, 所述溢流阀体靠近所述主阀体的一端设有溢流阀 口, 所述主阀腔内壁滑动连接有主阀芯, 所述主阀芯内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阀 杆, 所述阀杆靠近所述主阀口的一端中心处固接有推板, 所述阀杆与推板中心处开设有相 互连通的导流孔, 所述溢流阀口远离所述主阀体的一端抵触设有堵球, 所述堵球远离所述 溢流阀口的一侧固接有压杆, 所述溢流阀体底部设有第一溢流口, 所述主阀体一侧位于所 述主阀体底部位置处设有第二溢流口。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阀杆外壁两侧固接有第一竖板, 位于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主阀芯 之间的阀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主阀腔内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
10、述第一凹槽一侧贯穿连接有第 一横杆, 所述第一横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横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压杆外壁两侧固接有第二竖板, 溢流阀腔内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横杆。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横杆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 所述第二横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竖 板贯穿连接。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溢流阀腔远离所述主阀体的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 所述第二横杆贯穿所述第二竖板后与所述螺纹堵头固接, 所述溢流阀腔远离所述主阀体的 一端外壁过螺纹连接有保护壳。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阀杆的形状为十字形, 且所述推板与所述主阀。
11、腔内壁不接触。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98687 U 3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1) 、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孔与导流孔, 当油路产生压力时, 液压油进入主阀口, 进入主阀口的液压油首先经过通孔与导流孔进入主阀腔, 并逐渐形成压力差, 导致堵球缓 慢打开进行泄压。 0015 (2) 、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板与主阀芯, 液压油将推动推板, 以至于推动推板带 动阀杆移动, 直至阀杆抵触堵球后直接将堵球推开进行泄压, 压力继续上升后, 最终将推动 主阀芯进行移动, 而主阀芯移动直至不再封堵第二溢流口, 此时液压油通过第一溢流口与 第二。
12、溢流口排出至油箱,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压力进行分布泄压溢流, 防止阀塞开关频繁, 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的阀杆立体结构图; 0019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锻。
13、造机溢流收集装置的图1的a处放大图。 0020 附图标记: 0021 1、 主阀体; 2、 溢流阀体; 3、 主阀腔; 4、 溢流阀腔; 5、 主阀口; 6、 溢流阀口; 7、 主阀芯; 8、 通孔; 9、 阀杆; 10、 推板; 11、 导流孔; 12、 堵球; 13、 压杆; 14、 第一溢流口; 15、 第二溢流口; 16、 第一竖板; 17、 第一弹簧; 18、 第一凹槽; 19、 第一横杆; 20、 第二弹簧; 21、 第二竖板; 22、 第 二凹槽; 23、 第二横杆; 24、 第三弹簧; 25、 螺纹堵头; 26、 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
14、式, 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3 实施例一: 0024 请参阅图1-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锻造机溢流收集装置, 包括主阀体1 与溢流阀体2, 所述主阀体1与所述溢流阀体2内分别设有主阀腔3与溢流阀腔4, 所述主阀体 1远离所述溢流阀体2的一端设有主阀口5, 所述溢流阀体2靠近所述主阀体1的一端设有溢 流阀口6, 所述主阀腔3内壁滑动连接有主阀芯7, 所述主阀芯7内设有通孔8, 所述通孔8内贯 穿设有阀杆9, 所述阀杆9靠近所述主阀口5的一端中心处固接有推板10, 所述阀杆9与推板 10中心处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流孔11, 所述溢流阀口6远离所述主阀体1的一端抵触设有堵 球1。
15、2, 所述堵球12远离所述溢流阀口6的一侧固接有压杆13, 所述溢流阀体2底部设有第一 溢流口14, 所述主阀体1一侧位于所述主阀体1底部位置处设有第二溢流口15, 第一溢流口 14与第二溢流口15均可通过油管与油箱连通。 0025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 由于主阀口5与高压油路相接, 所以当油路产生压力 时, 液压油进入主阀口5, 进入主阀口5的液压油首先经过通孔8与导流孔11进入主阀腔3, 并 逐渐形成压力差, 导致堵球12缓慢打开进行泄压, 压力持续上升后, 进入主阀口5的液压油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98687 U 4 增多, 液压油将推动推板10, 以至于推动推板。
16、10带动阀杆9移动, 直至阀杆9抵触堵球12后直 接将堵球12推开进行泄压, 压力继续上升后, 最终将推动主阀芯7进行移动, 而主阀芯7移动 直至不再封堵第二溢流口15, 此时液压油通过第一溢流口14与第二溢流口15排出至油箱。 0026 实施例二: 0027 请参阅图3, 所述阀杆9外壁两侧固接有第一竖板16, 位于所述第一竖板16与所述 主阀芯7之间的阀杆9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7, 所述主阀腔3内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8, 所述 第一凹槽18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横杆19, 所述第一横杆19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20, 所述第 一横杆19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16固接, 所述压杆13外壁两侧固接有第二竖。
17、板21, 所述溢流 阀腔4内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2, 所述第二凹槽22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横杆23, 具体可通过 在第一凹槽18一侧开设供第一横杆19插入的盲孔、 在第二凹槽22一侧开设供第二横杆23的 盲孔, 且第一横杆19与第二横杆23可在盲孔内滑动, 所述第二横杆23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 24, 所述第二横杆23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21贯穿连接。 002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 主阀芯7的移动使第一弹簧17压缩, 第一弹簧17压缩 会施力推动第一竖板16, 使堵球12彻底打开, 同时在第一竖板16与第二竖板21移动时, 第一 横杆19与第二横杆23可在盲孔内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二弹簧2。
18、0与第三弹簧24主要对第一 竖板16与第二竖板21起到复位作用。 0029 实施例三: 0030 请参阅图1-图3, 所述溢流阀腔4远离所述主阀体1的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 纹堵头25, 所述第二横杆23贯穿所述第二竖板21后与所述螺纹堵头25固接, 所述溢流阀腔4 远离所述主阀体1的一端外壁过螺纹连接有保护壳26, 所述阀杆9的形状为十字形, 且所述 推板10与所述主阀腔3内壁不接触。 0031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 通过螺纹堵头25将溢流阀体2的一端封堵, 且实际使 用时, 螺纹堵头25与溢流阀体2需设置密封圈, 通过保护壳26压紧螺纹堵头25, 阀杆9的形状 为十字形, 可以使液。
19、压油经过通孔8进入主阀腔3。 0032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 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3 在实际应用时, 由于主阀口5与高压油路相接, 所以当油路产生压力时, 液压油进 入主阀口5, 进入主阀口5的液压油首先经过通孔8与导流孔11进入主阀腔3, 并逐渐形成压 力差, 导致堵球12缓慢打开进行泄压, 压力持续上升后, 进入主阀口5的液压油增多, 液压油 将推动推板10, 以至于推动推板10带动阀杆9移动, 直至阀杆9抵触堵球12后直接将堵球12 推开进行泄压, 压力继续上升后, 最终将推动主阀芯7进行移动, 主阀芯7的移动使第一。
20、弹簧 17压缩, 第一弹簧17压缩会施力推动第一竖板16, 使堵球12彻底打开, 同时在第一竖板16与 第二竖板21移动时, 第一横杆19与第二横杆23可在盲孔内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二弹簧20 与第三弹簧24主要对第一竖板16与第二竖板21起到复位作用, 而主阀芯7移动直至不再封 堵第二溢流口15, 此时液压油通过第一溢流口14与第二溢流口15排出至油箱。 003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9868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98687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98687 U 7 。
- 内容关键字: 锻造 溢流 收集 装置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功率芯片的外壳最高温度的计算方法.pdf
铁基非晶纳米晶铁芯的加工装置.pdf
用于煤气管道的冷凝水排水器.pdf
封闭空间制冷结构.pdf
热声制冷机.pdf
具有杀菌功能的检测试剂盒.pdf
工业机器人技能培训设备.pdf
密封装置、具有该密封装置的容器及工件处理装置.pdf
带有横向微调功能的工件固定架.pdf
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pdf
直角堆码机.pdf
快速清除灰尘的路面清扫机.pdf
曝气污水处理方法.pdf
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及其施工方法.pdf
防静电PV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电源的插接式电感.pdf
方便润滑的铝合金门窗.pdf
河流淤泥重金属含量探测机器人.pdf
功能性气管插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