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pdf
《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09932.2 (22)申请日 2020.03.26 (73)专利权人 中航锂电 (洛阳) 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 区滨河北路66号 专利权人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勇杰许久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李欣 (51)Int.Cl. H01M 2/26(2006.01) H01M 2/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池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电池。 包括: 正极耳和负极耳; 所述正极 耳至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正极耳交错连接在同 一正极柱上; 和/或, 所述负极耳至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负极耳交错连接在同一负极柱上。 本申 请中的电池, 连接在正极柱上的至少两束正极耳 交错设置, 连接在负极柱上的至少两束负极耳交 错设置, 可以提高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使电 池的能量密度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404624 U 2020.09.01 CN 211404624 U 1.一种电池,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正极耳和负极耳; 所述正极耳至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正极。
3、耳交错连接在同一正极柱上; 和/或, 所述负极耳至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负极耳交错连接在同一负极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耳上设置有正折弯部, 至少两束所 述正极耳向不同的方向折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耳上设置有负折弯部, 至少两束所 述负极耳向不同的方向折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耳上设置有正熔断部, 所述正熔断 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正极耳上位于所述正熔断部之外部分的横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熔断部的熔断电流小于所述正极耳上 除所述正熔断部之外部分的熔断电流。
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耳上设置有负熔断部, 所述负熔断 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负极耳上位于所述负熔断部之外部分的横截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熔断部的熔断电流小于所述负极耳上 除所述负熔断部之外部分的熔断电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壳体。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04624 U 2 电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自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商品化以来, 因其具有质量轻、 电压高、 无记忆效应、 比能 量高、 循环寿命长和。
5、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 迅速在便携式移动电源、 移动电话、 笔记本电脑、 照相机以及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不断的扩大推广应用。 0003 但是,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内部的空间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导致电池的能量密 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 连接在正极柱上的至少两束正极耳交错设置, 连接在负 极柱上的至少两束负极耳交错设置, 可以提高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使电池的能量密度 提高。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 包括: 正极耳和负极耳; 0006 所述正极耳至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正极耳交错连接在同一正极柱上; 0007 和/或, 所述负极耳至。
6、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负极耳交错连接在同一负极柱上。 0008 本申请中的电池, 因在同一正极柱上连接的至少两束正极耳交错设置, 可以减小 正极耳的空间占有率; 而在同一负极柱上连接的至少两束负极耳交错设置, 能够减小负极 耳的空间占有率, 从而使电池内部的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以提高电池内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的俯视图; 001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12 图标: 1-电芯; 11、 11a-正极耳; 110-正熔断部; 111、 111a-正极连接部; 12-。
7、负极耳; 120-负熔断部; 121-负极连接部; 2-正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考图1和图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 包括: 正极耳和负极耳; 0015 正极耳11至少分成两束, 两束所述正极耳11交错连接在同一正极柱2上; 0016 和/或, 负极耳12至少分成。
8、两束, 两束所述负极耳12交错连接在同一负极柱上。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04624 U 3 0017 本申请中的电池, 因在同一正极柱2上连接的至少两束正极耳11交错设置, 可以减 小正极耳11的空间占有率; 而在同一负极柱上连接的至少两束负极耳12交错设置, 能够减 小负极耳12的空间占有率, 从而使电池内部的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以提高电池内的能 量密度。 0018 需要说明的是, 在正极柱2与至少两束正极耳11之间还可设有转接片, 转接片用于 将至少两束正极耳11与正极柱2连接。 同理, 在负极柱与至少两束负极耳12之间也可设有转 接片, 转接片用于将至少两束负极耳1。
9、2与负极柱连接。 0019 另外, 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均连接于电芯1上, 在至少两束正极耳11远离电芯1的 一端设有用于与正极柱2或转接片连接的正极连接部111, 以便于正极耳11与正极柱2或连 接片连接; 同理, 在至少两束负极耳12远离电芯1的一端同样设有负极连接部121, 通过负极 连接部121与负极柱或转接片连接。 0020 如图3所示,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 所述正极耳11上设置有正折弯部, 至少两束所述 正极耳向不同的方向折弯。 具体地, 当正极耳11分成两束时, 两束正极耳11折弯可以向相反 的方向折弯, 这样两束正极耳11交错设置, 可以降低正极耳11的空间占有率。 当正极耳。
10、11分 成三束时, 其中的两束正极耳11a在一侧, 且该两束正极耳11a间隔的设置, 该两束正极耳 11a向不同的方向折弯, 另一束正极耳11与该两束正极耳11a相邻的设置, 另一束正极耳11 向该两束正极耳11a的间隙的部分折弯, 以使三束正极耳交错设置, 其中, 两束正极耳11a上 的连接部111a, 及一束正极耳11上的连接部111与正极柱2连接。 从而使电池内的空间得到 充分的利用, 以使电池内的能量密度提高。 0021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 所述负极耳12上设置有负折弯部, 至少两束所述负极耳12向 不同的方向折弯。 具体地, 当负极耳12分成两束时, 两束负极耳12折弯可以向相反的方。
11、向折 弯, 这样两束负极耳12交错设置, 可以降低负极耳12的空间占有率。 当负极耳12分成三束 时, 其中的两束负极耳12在一侧, 且该两束负极耳12间隔的设置, 该两束负极耳12向不同的 方向折弯, 另一束负极耳12与该两束负极耳12相邻的设置, 另一束负极耳12向该两束负极 耳12的间隙的部分折弯, 以使三束负极耳12交错设置, 并与负极柱连接。 从而使电池内的空 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以使电池内的能量密度提高。 0022 请参考图2,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 所述正极耳11上设置有正熔断部110, 所述正熔断 部的110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正极耳11上位于所述正熔断部110之外部分的横截面积。 。
12、因正熔 断部110的横截面积较小, 使正熔断部110能够承受的熔断电流较小, 即在正熔断部110之外 的部分能够承受的熔断电流大于正熔断部110的电流, 这样, 在产生短路时, 正熔断部110先 熔断, 以使正熔断部110能够起到保险丝的作用。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正熔断部110的横截面为水平方向的截面。 0024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 所述正熔断部110的熔断电流小于所述正极耳11上除所述正 熔断部110之外部分的熔断电流。 当发生短路时, 因正熔断部110能够承受的电流较小, 正熔 断部110首先熔断, 以使其起到保险丝的作用, 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25 请参考图2, 作为一种。
13、可选方式, 所述负极耳12上设置有负熔断部120, 所述负熔断 部120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负极耳12上位于所述负熔断部120之外部分的横截面积。 因负熔 断部120的横截面积较小, 使负熔断部120能够承受的熔断电流较小, 即在负熔断部120之外 的部分能够承受的熔断电流大于负熔断部120的电流, 这样, 在产生短路时, 负熔断部120先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04624 U 4 熔断, 以使负熔断部120能够起到保险丝的作用。 0026 需要说明的是, 负熔断部120的横截面为水平方向的截面。 0027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 所述负熔断部120的熔断电流小于所述负极耳12上除所。
14、述负 熔断部120之外部分的熔断电流。 当发生短路时, 因负熔断部120能够承受的电流较小, 负熔 断部120首先熔断, 以使其起到保险丝的作用, 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28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 还包括壳体。 具体的, 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均需要连接在电芯 1上, 电芯1安装壳体内部, 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0029 综上所述, 由于本申请中的电池上的至少两束正极耳11交错连接在同一正极柱2 上, 至少两束负极耳12交错连接在同一负极柱上, 可以提高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使电池 的能量密度提高。 0030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 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0462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404624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404624 U 7 。
- 内容关键字: 电池
茶叶加工用脱水除湿装置.pdf
防脱插座.pdf
轨道交通的线缆分线箱.pdf
钢结构加工用激光切割装置.pdf
粉末烧结滤芯.pdf
茶叶加工用的风选除尘装置.pdf
动物饲料搅拌机.pdf
注塑机配料结构.pdf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用的空气采样装置.pdf
无人机自动归中装置.pdf
筛分机新型缓冲器.pdf
蜂窝沸石高效低耗再生装置.pdf
陶瓷茶具生产用胚体上釉设备.pdf
干蛋糕的切片装置.pdf
煤矿地质堵水用注浆装置.pdf
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pdf
建筑围护结构.pdf
具有加快流速功能的薄膜冷却水槽.pdf
3D打印线材生产用废料回收装置.pdf
老年患者围术期无线血氧监测方法.pdf
厨卫设施的灯板及淋浴龙头.pdf
电网电压监测装置.pdf
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褐煤粉煤高效气化系统.pdf
煤矸石脱碳烧结用温控布料系统.pdf
erp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自动化有限元预紧力数据批量传递与仿真计算控制方法.pdf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链表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运动控制实训方法及系统.pdf
针对低速无人机的区域拒止方法和系统.pdf
基于智慧杆的路侧停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可调节颈椎枕.pdf
滴渗电导入热敷透皮输液器.pdf
直播水稻的无人机挂载系统.pdf
Rv0253蛋白在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pdf
富集病原菌的平衡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暖宫调经口服液.pdf
自挤水拖把及与其配套的拖把桶.pdf
水下清洁机器.pdf
悬挂于房顶的大范围喷洒式消毒装置.pdf
石墨烯/银纳米线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pdf
汽车配件焊接成型设备.pdf
富含硒功能焦糖木耳饮品.pdf
热缩筒夹快速冷却装置.pdf
光生物学制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pdf
用于高速铁路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配制方法及级配碎石.pdf
片层MWW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pdf
抗冲击的散状物料传送皮带机上的犁式卸料器.pdf
煤岩气裂形成巷道防冲弱结构层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