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881143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17.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档描述:

《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655878.X (22)申请日 2020.04.26 (73)专利权人 广东培正学院 地址 51083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培 正大道中1号 (72)发明人 龚健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825 代理人 田江飞 (51)Int.Cl. G06F 1/18(2006.01) G06F 1/20(2006.01) B01D 46/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57)摘要 本。

2、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 防尘装置, 包括换气件、 排气件和防护外壳, 防护 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 换气件与防 护外壳上设置的第一插口插合连接, 换气件上设 置的第一连接块通过螺栓与防护外壳旋合连接, 排气件与防护外壳上设置的第二插口插合连接, 排气件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块通过螺栓与防护外 壳旋合连接, 防护外壳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吸盘支 脚旋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换气件、 排 气件和防护外壳等结构, 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微尘, 确保了防护外壳 内的洁净, 使得防护外壳内的计算机的硬件不会 被灰尘包覆, 并在清理时十分便捷, 同时可与外 界进行良好。

3、的气流循环, 使本装置拥有良好的散 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11454500 U 2020.09.08 CN 211454500 U 1.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包括换气件(1)、 排气件(2)和防护外壳(3),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防护外壳(3)上设置有第一插口(31)和第二插口(33), 所述换气件(1)与防护 外壳(3)上设置的第一插口(31)插合连接, 换气件(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块(8)通过螺栓与 防护外壳(3)旋合连接, 所述排气件(2)与防护外壳(3)上设置的第二插口(33)插合连接, 排 气件(2)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块(28)通过螺栓与防护。

4、外壳(3)旋合连接, 所述防护外壳(3)的 底部通过螺栓与吸盘支脚(32)旋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件 (1)包括推动件(4)、 弹性件(5)、 防护门(6)、 卡扣弹片(7)、 第一连接块(8)、 第一空气滤芯 (9)、 换气外壳(10)、 第一插头(11)、 第一连接线(12)、 第一支撑管(13)、 第一扇叶(14)、 第一 电机(15)和第一固定套(16), 所述换气外壳(10)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 所述推 动件(4)与换气外壳(10)滑动连接, 所述推动件(4)上设置的限位杆(19)上套装有弹性件 (5),。

5、 所述换气外壳(10)与第一空气滤芯(9)贴合连接, 所述换气外壳(10)通过转轴与防护 门(6)转动连接, 所述防护门(6)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卡扣弹片(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外壳 (10)通过第一支撑管(13)与第一固定套(16)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套(16)与第一电机 (1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14), 所述第一电机 (15)通过第一连接线(12)与第一插头(1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件 (4)包括拨杆(17)。

6、、 滑块(18)、 限位杆(19)和推杆(20), 所述滑块(18)与换气外壳(10)间隙 配合连接, 所述滑块(18)的上部与拨杆(17)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18)的正面与限位杆(19) 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18)的下部与推杆(2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件 (2)包括排气外壳(21)、 第二扇叶(22)、 第二固定套(23)、 第二电机(24)、 第二支撑管(25)、 第二连接线(26)、 第二插头(27)、 第二连接块(28)、 第二空气滤芯(29)和防护网(30), 所述 排气外壳(2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

7、块(28), 所述防护网(30)与第二空气滤芯(29) 贴合连接, 防护网(30)和第二空气滤芯(29)均通过螺丝与排气外壳(21)旋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外壳 (21)通过第二支撑管(25)与第二固定套(23)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套(23)与第二电机 (2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22), 所述第二电机 (24)通过第二连接线(26)与第二插头(27)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54500 U 2 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

8、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 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的电 脑, 它可以进行数值计算, 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 并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同时计算机还能够 按照程序运行, 自动、 高速处理海量数据, 是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是 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 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 响, 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 领域, 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 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 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 会变革。 计算。

9、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系统所组成, 计算机硬件中的部件多数由芯片、 电路板等精 度较高的部件组成, 进而需要对其进行防尘处理, 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发生故障的几 率, 同时计算机的硬件中的很多精密部件, 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能, 进而需要对 其进行降温, 避免高温使其损毁, 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的硬件是安装在普通的铁皮外壳中, 采 用风冷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降温, 进而导致计算机的硬件在使用的过程中, 非常容易被空 气中的微尘所覆盖, 使得计算机的硬件经常出现故障, 使用寿命降低, 并由于计算机的硬件 多数为精密的部件, 使得维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清理时十分不便, 大幅度的降低了维护人员 的工作效。

10、率, 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以解决上述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 置, 包括换气件、 排气件和防护外壳, 所述防护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 所述换 气件与防护外壳上设置的第一插口插合连接, 换气件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块通过螺栓与防护 外壳旋合连接, 所述排气件与防护外壳上设置的第二插口插合连接, 排气件上设置的第二 。

11、连接块通过螺栓与防护外壳旋合连接, 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吸盘支脚旋合连 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换气件包括推动件、 弹性件、 防护门、 卡扣弹片、 第一连接块、 第一空 气滤芯、 换气外壳、 第一插头、 第一连接线、 第一支撑管、 第一扇叶、 第一电机和第一固定套, 所述换气外壳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所述推动件与换气外壳滑动连接, 所述推动 件上设置的限位杆上套装有弹性件, 所述换气外壳与第一空气滤芯贴合连接, 所述换气外 壳通过转轴与防护门转动连接, 所述防护门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卡扣弹片。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454500 U 3 0008 优选的, 所。

12、述换气外壳通过第一支撑管与第一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套 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 所述第一电机通过 第一连接线与第一插头电性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推动件包括拨杆、 滑块、 限位杆和推杆, 所述滑块与换气外壳间隙配 合连接, 所述滑块的上部与拨杆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的正面与限位杆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的 下部与推杆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排气件包括排气外壳、 第二扇叶、 第二固定套、 第二电机、 第二支撑 管、 第二连接线、 第二插头、 第二连接块、 第二空气滤芯和防护网, 所述排气外壳的外壁上固 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所述防护。

13、网与第二空气滤芯贴合连接, 防护网和第二空气滤芯均通 过螺丝与排气外壳旋合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排气外壳通过第二支撑管与第二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套 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 所述第二电机通过 第二连接线与第二插头电性连接。 0012 (三)有益效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空气滤芯, 对 换气件吸入防护外壳内的气流进行过滤, 确保了进入防护外壳内的气流的洁净, 有效的避 免了灰尘随着气流进入防护外壳中, 通过设置的第二空气滤芯将防护外壳上的第二插口进 行封堵, 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的灰尘进。

14、入防护外壳中, 进而解决了防护外壳中的计算机硬件 会被灰尘包覆, 而降低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和频发故障的问题, 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和 第一扇叶与第二电机和第二扇叶等结构, 使得本装置与外界的气流可很好的进行气流循 环, 提升了计算机硬件的散热效果, 通过设置的推动件和防护门等一系列结构, 使得维护人 员可快速将第一空气滤芯从换气外壳的换气通道中取出, 同时防护网和第二空气滤芯采用 螺丝旋拧在排气外壳上, 同样可快速的将其从排气外壳上取下, 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维护人 员对第一空气滤芯和第二空气滤芯进行清理更换的效率, 通过设置的吸盘支脚使得本装置 可吸附在地面上, 通过吸盘支脚提升了本装置的抓地力。

15、, 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换气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推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卡扣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排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防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 0021 图中附图标记为: 1、 换气件; 2、 排气件; 3、 防护外壳; 4、 推动件; 5、 弹性件; 6、 防护 门; 7、 卡扣弹片; 8、 第一连接块; 9、 第一空气滤芯; 10。

16、、 换气外壳; 11、 第一插头; 12、 第一连接 线; 13、 第一支撑管; 14、 第一扇叶; 15、 第一电机; 16、 第一固定套; 17、 拨杆; 18、 滑块; 19、 限 位杆; 20、 推杆; 21、 排气外壳; 22、 第二扇叶; 23、 第二固定套; 24、 第二电机; 25、 第二支撑管; 26、 第二连接线; 27、 第二插头; 28、 第二连接块; 29、 第二空气滤芯; 30、 防护网; 31、 第一插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454500 U 4 口; 32、 吸盘支脚; 33、 第二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17、,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 置, 包括换气件1、 排气件2和防护外壳3, 防护外壳3上设置有第一插口31和第二插口33, 防 护外壳3是本装置用于安装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件的箱体, 第一插口31位于防护外壳3的 右上角, 第二插口33位于防护外壳3左侧的中间部位, 换。

18、气件1与防护外壳3上设置的第一插 口31插合连接, 防护外壳3上设置的第一插口31是用于安装换气件1的插口, 换气件1上设置 的第一连接块8通过螺栓与防护外壳3旋合连接, 换气件1是本装置中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吸 入防护外壳3内部的部件, 排气件2与防护外壳3上设置的第二插口33插合连接, 防护外壳3 上设置的第二插口33是用于安装排气件2的插口, 排气件2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块28通过螺栓 与防护外壳3旋合连接, 排气件2是本装置中用于将防护外壳3内部空气向外界排放的部件, 防护外壳3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吸盘支脚32旋合连接, 吸盘支脚32呈矩形分布在防护外壳3底 部的四角部位处, 吸盘支脚32可吸附在。

19、地面上, 增强吸盘支脚32的抓地力, 进而提高本装置 的稳定性。 0024 换气件1包括推动件4、 弹性件5、 防护门6、 卡扣弹片7、 第一连接块8、 第一空气滤芯 9、 换气外壳10、 第一插头11、 第一连接线12、 第一支撑管13、 第一扇叶14、 第一电机15和第一 固定套16, 换气外壳10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 第一连接块8是换气件1用于与防护 外壳3进行连接固定的部件, 推动件4与换气外壳10上部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 推动件4可将 第一空气滤芯9从换气外壳10的换气通道内推出, 便于维护人员对第一空气滤芯9进行清理 或更换, 推动件4上设置的限位杆19上套装有弹性件5,。

20、 弹性件5的一端与推动件4上设置的 滑块18抵接, 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换气外壳10抵接, 推动件4对弹性件5进行挤压后, 弹性件5 可通过产生的弹力使推动件4复位, 换气外壳10上设置的换气通道的右侧与第一空气滤芯9 贴合连接, 第一空气滤芯9可过滤外界进入防护外壳3的气流, 确保进入防护外壳3内的空气 的洁净, 从而实现防尘的目的, 换气外壳10通过转轴与防护门6转动连接, 防护门6可对换气 外壳10的换气通道进行封闭, 确保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空气滤芯9不会从换气外壳10的换 气通道中脱落, 从而保证了第一空气滤芯9的正常运转, 防护门6的边框上固定连接有卡扣 弹片7, 卡扣弹片7可将其前部。

21、设置的凸块弹入换气外壳10上设置的卡槽内, 从而使防护门6 可通过卡扣弹片7与防护外壳3卡接锁紧。 0025 换气外壳10的换气通道的左侧通过第一支撑管13与第一固定套16固定连接, 第一 支撑管13为空心圆管, 可便于第一连接线12穿过, 第一支撑管13是第一固定套16与换气外 壳10之间的中间件, 第一固定套16为两个半圆弧状的套环组成, 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圆弧状 的套环旋合紧固, 进而通过第一固定套16可实现对第一电机15的固定, 第一固定套16与第 一电机15固定连接, 第一电机15可带动第一扇叶14进行转动, 从而产生吸力将外界的气流 透过第一空气滤芯9吸入防护外壳3的内部, 进而有效。

22、的降低防护外壳3内的温度, 第一电机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454500 U 5 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14, 第一扇叶14可在第一电机15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从 而使第一扇叶14可对气流进行搅动, 进而产生吸力, 第一电机15通过第一连接线12与第一 插头11电性连接, 第一插头11可与防护外壳3内安装的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件上设置的 插口插合连接, 使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件可向第一插头11输送电能和控制指令, 第一连 接线12可将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件输送过来的电能和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一电机15。 0026 推动件4包括拨杆17、 滑块18、 限位杆19和推杆20, 。

23、滑块18与换气外壳10上设置的 滑槽间隙配合连接, 从而使滑块18可在换气外壳10上设置的滑槽内滑动, 滑块18的上部与 拨杆17固定连接, 使用者可通过推动拨杆17来带动滑块18进行移动, 滑块18的正面与限位 杆19固定连接, 限位杆19可对弹性件5进行限位, 使弹性件5在受到挤压时不会出现位移的 情况, 避免了弹性件5出现位移后可能被挤压损毁, 有效的确保了弹性件5的使用寿命, 同时 也使得滑块18在进行移动时不会发生翻转的情况, 滑块18的下部与推杆20固定连接, 推杆 20可在滑块18的带动下将第一空气滤芯9从换气外壳10的换气通道中推出。 0027 排气件2包括排气外壳21、 第二。

24、扇叶22、 第二固定套23、 第二电机24、 第二支撑管 25、 第二连接线26、 第二插头27、 第二连接块28、 第二空气滤芯29和防护网30, 排气外壳21的 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8, 第二连接块28是排气件2用于与防护外壳3进行连接固定 的部件, 排气外壳21是排气件2的主体部件, 用于安装在排气件2的其他零部件, 防护网30与 第二空气滤芯29贴合连接, 防护网30可对第二空气滤芯29进行防护, 避免外界杂物对第二 空气滤芯29造成破坏, 有效的延长了第二空气滤芯29的使用寿命, 第二空气滤芯29可有效 的阻止外界的微尘飘入防护外壳3中, 防护网30和第二空气滤芯29均通过螺。

25、丝与排气外壳 21旋合连接, 防护网30和第二空气滤芯29通过螺栓旋拧固定在排气外壳21上, 便于维护人 员对防护网30和第二空气滤芯29进行拆卸, 使得维护人员可快速的对防护网30和第二空气 滤芯29进行清理维护。 0028 排气外壳21通过第二支撑管25与第二固定套23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管25为空心圆 管, 可便于第二连接线26穿过, 第二支撑管25是第二固定套23与换气外壳10之间的中间件, 第二固定套23为两个半圆弧状的套环组成, 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圆弧状的套环旋合紧固, 进 而通过第二固定套23实现对第二电机24的固定, 第二固定套23与第二电机24固定连接, 第 二电机24可带动第。

26、二扇叶22进行转动, 从而产生推力将防护外壳3内部的气流透过第二空 气滤芯29吹出, 进而有效的排放防护外壳3内升高温度的气流, 从而降低防护外壳3内的温 度, 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22, 第二扇叶22可在第二电机24的带动下 进行转动, 从而使第二扇叶22可对气流进行搅动, 进而产生推力, 第二电机24通过第二连接 线26与第二插头27电性连接, 第二插头27可与防护外壳3内安装的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 件上设置的插口插合连接, 使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件可向第二插头27输送电能和控制指 令, 第二连接线26可将计算机主体结构中的硬件输送过来的电能和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二电 机2。

27、4。 0029 工作原理: 使用前将计算机的主体结构安装在防护外壳3的内部, 然后将本装置中 的第一插头11和第二插头27与计算机的主体结构插合连接, 使计算机的主体结构与本装置 电性连接, 进而使计算机的主结构可为本装置提供电能, 同时使计算机的主体结构可对本 装置传输控制指令, 进而实现控制本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然后将本装置放置在适宜的位置, 使吸盘支脚32与地面完全接触, 确保本装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454500 U 6 0030 使用时通过计算机的主体结构向第一插口31和第二插口33输送电能和控制指令, 由第一插口31和第二插口33通过第一连接线1。

28、2和第二连接线26输送给第一电机15和第二 电机24, 然后在计算机的主体结构的控制下使第一电机15和第二电机24启动运行, 第一电 机15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扇叶14进行转动, 进而使第一扇叶14可对气流进行搅动, 从而产 生十分强劲的吸力, 使第一扇叶14通过产生吸力将外界的气流透过第一空气滤芯9吸入防 护外壳3的内部, 同时第二电机24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二扇叶22进行转动, 进而使第二扇叶22 可对气流进行搅动, 从而产生十分强劲的推力, 使第二扇叶22通过产生推力将防护外壳3内 部的气流透过第二空气滤芯29由防护外壳3的内部吹至外界, 进而使防护外壳3内的气流与 外界完成完整的气流循环, 。

29、从而实现降低防护外壳3内的温度, 通过第一空气滤芯9和第二 空气滤芯29对外界的微尘进行过滤, 从而实现防尘的目的。 0031 在对本装置进行清理维护时, 将防护门6上的卡扣弹片7中的凸块从换气外壳10中 的卡槽中拨出, 解除防护门6与防护外壳3的锁紧, 然后拨动拨杆17带动滑块18, 通过滑块18 带动推杆20将第一空气滤芯9从换气外壳10的换气通道中推出, 然后松开拨杆17, 使弹性件 5通过弹力将推动件4复位, 然后旋拧排气件2上的螺丝, 将防护网30和第二空气滤芯29从排 气外壳21上取下, 然后维护人员即可执行上述相反的操作为本装置更换新的第一空气滤芯 9和第二空气滤芯29, 然后对。

30、取下来的第一空气滤芯9和第二空气滤芯29进行清洗, 清洗完 成后将第一空气滤芯9和第二空气滤芯29晾干备用即可。 0032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 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 的要素。 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

31、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454500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8 CN 211454500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9 CN 211454500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0 CN 211454500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1 CN 211454500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2 CN 211454500 U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3 CN 211454500 U 13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4 CN 211454500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便于 清理 计算机 防尘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便于清理的计算机防尘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8811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