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pdf
《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51000.7 (22)申请日 2020.03.19 (73)专利权人 山东奥深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 路34-1号综合楼商业管理办公01室 (72)发明人 刘广智唐先桥付雷 (51)Int.Cl. H05K 5/02(2006.01) H05K 7/20(2006.01) G08B 7/06(2006.01) H04L 12/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公开了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 管理装置, 包括壳体, 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顶壁和 外侧底壁上均设有卡槽, 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 设有散热孔和通信接口; 在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 盖板和安装罩, 在所述安装罩的内侧的顶壁和内 侧的底壁上均设有卡块;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 均热板和电路板, 在所述电路板上分别设有控制 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U形 安装架, 在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均设有高分贝 蜂鸣器; 在所述U形安装架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 和底座; 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在拆卸壳体时无需借助工具; 采用被动散热方式 进行散热, 无需清理。
3、灰尘; 且能够采用立式和壁 挂两种安装方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11457694 U 2020.09.08 CN 211457694 U 1.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包括壳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 形, 在所述壳体(1)的前部设有安装口(11); 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顶壁和外侧底壁上均设 有卡槽(12), 所述卡槽(12)的侧面剖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在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若 干散热孔(13); 在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信接口(14); 在所述壳体(1)的顶 壁上设有天线(15); 在所述安装口(11)的前部设有。
4、盖板(2), 在所述盖板(2)的后侧壁上设有安装罩(21), 所述安装罩(21)的后部剖面形状为方框形, 且所述安装罩(21)的形状与壳体(1)的形状相 对应; 在所述安装罩(21)的内侧的顶壁和内侧的底壁上均设有卡块(22), 所述卡块(22)的 侧面剖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所述卡块(22)的形状和位置与卡槽(12)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且所述卡块(22)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卡槽(12)内; 所述卡块(22)均为橡胶材质; 在所述盖板 (2)的前侧壁上设有报警灯(23); 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均热板(3), 在所述均热板(3)的后侧壁上焊接有若干散热 片(31), 所述散热片(31)的形状和。
5、位置与散热孔(13)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且所述散热片 (31)穿过散热孔(13)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电路板(32), 所述 电路板(32)位于均热板(3)的前部; 在所述电路板(32)上分别设有控制器(33)和无线通信 模块(34); 在所述控制器(33)和无线通信模块(34)上均设有导热硅胶片(35), 所述导热硅 胶片(35)均与均热板(3)相接触; 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16); 在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有U形安装架 (4), 在所述U形安装架(4)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旋转孔(41), 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6)分别活 动安装在两个旋转孔(4。
6、1)上; 在所述U形安装架(4)的两侧均设有高分贝蜂鸣器(42); 在所 述U形安装架(4)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43), 在所述U形安装架(4)的下部设有底座(5), 所述 U形安装架(4)通过第二转轴(43)与底座(5)相连接; 在所述底座(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 板(51), 在所述支撑板(51)上均设有定位孔(52); 所述通信接口(14)、 报警灯(23)、 无线通信模块(34)和高分贝蜂鸣器(42)分别与控制 器(33)电性连接; 所述天线(15)与无线通信模块(3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51)的 数量为3-4个。
7、, 且在底座(5)的侧壁上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板(51) 上均设有调节口(53), 在所述调节口(5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孔(54); 在所述调节口(53)内均设有转动板(55), 在所述转动板(55)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 的第三转轴(56), 两个所述第三转轴(56)的形状和位置与两个转动孔(54)的形状和位置相 对应, 且两个所述第三转轴(56)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转动孔(54)内; 在所述转动板(55)的 底壁上均设有吸盘(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8、在所述盖板(2)的 前部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把手(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14) 为RS485接口或CAN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34)为WiFi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457694 U 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16) 和第二转轴(43)均为阻尼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33)为 PLC可编程控制器。
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31)为 铝材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457694 U 3 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层建筑内, 通常分布有大量的消防终端, 如感烟器、 温感器、 喷淋装置、 消火栓 等, 用于及时对火灾进行报警和救援。 消防终端在安装完成后, 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监测, 以保证消防终端具有较好的使用状态, 且保证其未受到破坏, 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由于高层 建筑内消防终端的数量较大, 为。
10、了减轻人工维护和监测的工作量, 现有技术中, 往往采用在 建筑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并将安装区域内的消防终端与消防维 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进行数据连接, 当消防终端检测到自身的使用状态较差, 或受到破坏 时, 将数据发送至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通过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进行报警, 并提醒运维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现有技术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 一定的不足: 0003 (1)现有技术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在拆卸壳体时需要借助工具, 使得检 修工作较为繁琐。 0004 (2)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的壳体内的电子元件,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通常。
11、需 要采取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 容易使壳体内进入一定的灰尘, 需要定期进行清理, 增加了设 备维护的工作量。 0005 (3)现有技术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在部署过程中的安装方式较为单一, 通常只能采用立式安装或壁挂安装中的一种, 安装的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在拆卸壳体时无需借助工具, 使检修工作较为便捷; 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对内部的电子元件 进行散热, 不会向壳体内吸入灰尘, 无需进行清理; 既能够进行立式安装, 也能够进行壁挂 安装, 安装的通用性较好,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 。
1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 在所述壳体的 前部设有安装口; 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顶壁和外侧底壁上均设有卡槽, 所述卡槽的侧面剖面 形状均为圆弧形; 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还设有 若干通信接口; 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天线; 0009 在所述安装口的前部设有盖板, 在所述盖板的后侧壁上设有安装罩, 所述安装罩 的后部剖面形状为方框形, 且所述安装罩的形状与壳体的形状相对应; 在所述安装罩的内 侧的顶壁和内侧的底壁上均设有卡块, 所述卡块的侧面剖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所述卡块的 形状。
13、和位置与卡槽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且所述卡块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卡槽内; 所述卡块 均为橡胶材质; 在所述盖板的前侧壁上设有报警灯;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1457694 U 4 0010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均热板, 在所述均热板的后侧壁上焊接有若干散热片, 所 述散热片的形状和位置与散热孔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且所述散热片穿过散热孔延伸至壳 体的外部;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位于均热板的前部; 在所述电路板上 分别设有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在所述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上均设有导热硅胶片, 所 述导热硅胶片均与均热板相接触; 0011 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
14、; 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U形安装架, 在所述U 形安装架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旋转孔, 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旋转孔上; 在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均设有高分贝蜂鸣器; 在所述U形安装架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 在 所述U形安装架的下部设有底座, 所述U形安装架通过第二转轴与底座相连接; 在所述底座 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板, 在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定位孔; 0012 所述通信接口、 报警灯、 无线通信模块和高分贝蜂鸣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 述天线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0013 进一步优化地, 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3-4个, 且在底座的侧壁上呈均匀分布。 0014 进一步优化地, 在所述支。
15、撑板上均设有调节口, 在所述调节口的内侧壁上设有两 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孔; 在所述调节口内均设有转动板, 在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上设有两个 呈对称分布的第三转轴, 两个所述第三转轴的形状和位置与两个转动孔的形状和位置相对 应, 且两个所述第三转轴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转动孔内; 在所述转动板的底壁上均设有吸 盘。 0015 进一步优化地, 在所述盖板的前部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把手。 0016 进一步优化地, 所述通信接口为RS485接口或CAN接口。 0017 进一步优化地,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 0018 进一步优化地,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阻尼转轴。 0019。
16、 进一步优化地, 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0020 进一步优化地, 所述散热片为铝材质。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通过采用卡块和卡槽相结合的方式, 将盖板安装在壳体上, 在拆卸壳体时无需 借助工具, 使检修工作较为便捷。 0023 (2)通过均热板和散热片, 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对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不会向 壳体内吸入灰尘, 无需进行清理, 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 0024 (3)通过采用U形安装架、 底座和支撑板, 使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既能够进 行立式安装, 也能够进行壁挂安装, 安装的通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立式安装。
17、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立式安装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壁挂安装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壁挂安装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1457694 U 5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和安装罩的后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3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和安装罩的后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
18、11为本实用新型中均热板和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板和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板处于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中, 1、 壳体; 11、 安装口; 12、 卡槽; 13、 散热孔; 14、 通信接口; 15、 天线; 16、 第一转 轴; 0041 2、 盖板; 21、 安装罩; 22、 卡块; 23、 报警灯; 24、 把手; 0042 3、 均热板; 31、 散热片; 32、 电路板; 33、 控制器; 3。
19、4、 无线通信模块; 35、 导热硅胶片; 0043 4、 U形安装架; 41、 旋转孔; 42、 高分贝蜂鸣器; 43、 第二转轴; 0044 5、 底座; 51、 支撑板; 52、 定位孔; 53、 调节口; 54、 转动孔; 55、 转动板; 56、 第三转轴; 57、 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 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46 如图1-图15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包括壳体1 (如图5-图6所示), 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形, 在所述壳体1的前部设有安装口11, 通过安装口 1。
20、1对壳体1内的电子元件进行安装和拆卸。 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顶壁和外侧底壁上均设有卡 槽12, 所述卡槽12的侧面剖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在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13。 在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信接口14, 用于与消防终端进行有线连接。 在所 述壳体1的顶壁上设有天线15, 用于接收或发生无线信号。 0047 在所述安装口11的前部设有盖板2(如图8-图9所示), 在所述盖板2的后侧壁上设 有安装罩21, 所述安装罩21的后部剖面形状为方框形, 且所述安装罩21的形状与壳体1的形 状相对应, 使安装罩21能够覆盖在壳体1的前部外壁上。 在所述安装罩21的内侧的顶壁和内 侧的。
21、底壁上均设有卡块22, 所述卡块22的侧面剖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所述卡块22的形状和 位置与卡槽12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且所述卡块22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卡槽12内; 所述卡块 22均为橡胶材质。 由于卡块22和卡槽12均为圆弧形, 且卡块22为橡胶材质, 具有较好的弹 性, 因此, 卡块22能够便于移入卡槽12和从卡槽12内移出。 使用过程中, 在将盖板2安装在壳 体1上时, 只需将卡块22卡入卡槽12, 即可将盖板2进行固定; 在拆卸壳体1时, 只需将盖板2 和安装罩21向外侧拉动, 使卡块22与卡槽12相脱离, 即可完成壳体1的拆卸, 且无需借助工 具, 使检修工作较为便捷。 在所述盖板2。
22、的前侧壁上设有报警灯23(如图1所示), 用于接收到 消防终端发出的报警信号后对运维人员进行灯光提示。 0048 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均热板3(如图7所示), 用于对壳体1内的电子元件进行快 速散热, 且重量较轻。 在所述均热板3的后侧壁上焊接有若干散热片31(如图11所示), 用于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1457694 U 6 将均热板3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所述散热片31的形状和位置与散热孔13的形状和位置相 对应, 且所述散热片31穿过散热孔13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如图2所示), 使散热片31与壳体1 外部的气流相接触, 进行被动散热, 另外, 通过散热片31能够填充散热孔。
23、13在壳体1上形成 的空隙, 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 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电路板32(如图10所示), 所述电路板 32位于均热板3的前部; 在所述电路板32上分别设有控制器33和无线通信模块34; 在所述控 制器33和无线通信模块34上均设有导热硅胶片35, 所述导热硅胶片35均与均热板3相接触, 通过导热硅胶片35将控制器33和无线通信模块34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均热板 3。 由于均热板3具有快速散热的功能, 因此, 通过散热片31与空气相接触的被动散热方式, 即能够对控制器33和无线通信模块34进行散热, 而无需在壳体1内加装风扇, 借助风冷的方 式进行散热。 因此, 壳体1内不。
24、会因为风冷散热而进入外部的灰尘, 无需对壳体1内的灰尘进 行清理, 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 0049 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16(如图1-图2所示); 在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 有U形安装架4(如图12所示), 在所述U形安装架4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旋转孔41, 两个所述 第一转轴16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旋转孔41上, 使壳体1能够通过第一转轴16进行转动, 调整 使用时的角度。 在所述U形安装架4的两侧均设有高分贝蜂鸣器42, 用于消防维护远程监测 管理装置接收到消防终端的报警信号时, 通过声音对运维人员进行报警提示。 在所述U形安 装架4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43(如图1所示), 在所述U形安。
25、装架4的下部设有底座5, 所述U形 安装架4通过第二转轴43与底座5相连接, 通过第二转轴43能够调节U形安装架4的使用角 度。 在所述底座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板51, 在所述支撑板51上均设有定位孔52。 当需要 将壳体1进行立式安装时, 将底座5放置在安装的平面上, 通过支撑板51能够对底座5起到支 撑的作用, 使底座5保持较好的平衡; 然后, 调整好U形安装架4和壳体1的角度, 即可完成消 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的立式安装(如图1-图2所示)。 当需要将壳体1进行壁挂安装时, 首先在墙体上进行钻孔, 使钻孔的位置与定位孔52的位置相对应, 然后使用螺栓或螺钉, 通 过定位孔52将支撑板。
26、51和底座5固定在墙壁上, 然后, 调整好U形安装架4和壳体1的角度, 即 可完成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的壁挂式安装(如图3-图4所示)。 通过采用U形安装架、 底座和支撑板, 使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既能够进行立式安装, 也能够进行壁挂安装, 安装的通用性较好。 0050 所述通信接口14、 报警灯23、 无线通信模块34和高分贝蜂鸣器42分别与控制器33 电性连接; 所述通信接口14用于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消防终端进行连接, 并用于接收消防终 端发出的报警信号, 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3; 所述控制器33接收到消防终端的报警信号 后, 能够控制报警灯23和高分贝蜂鸣器42启动, 通过声光的。
27、方式提示运维人员进行及时响 应, 对消防终端进行检修和维护。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4用于接收消防终端以无线方式发出 的报警信号, 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3, 另外, 能够用于将控制器33监测到的消防终端的信 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消防监控中心或运维人员的移动终端。 所述天线15与无线通信模 块34电性连接, 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005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支撑板51的数量为3-4个, 且在底座5的侧壁上呈 均匀分布。 005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所述支撑板51上均设有调节口53(如图13所示), 在 所述调节口5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孔54; 在所述调节。
28、口53内均设有转动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1457694 U 7 板55(如图14所示), 在所述转动板55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三转轴56, 两个所 述第三转轴56的形状和位置与两个转动孔54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且两个所述第三转轴56 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转动孔54内, 使转动板55能够沿着第三转轴56进行翻转(如图15所 示)。 在所述转动板55的底壁上均设有吸盘57。 在壳体1进行立式安装时, 当放置平面较为光 滑时, 通过翻转转动板55, 使吸盘57朝向放置平面, 并吸附在放置平面上, 从而能够提高支 撑板51和底座5放置的牢固程度。 当放置平面较为粗糙, 或采用壁。
29、挂的方式进行安装时, 只 需翻转转动板55, 使吸盘57朝向相反的方向即可。 005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所述盖板2的前部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把手24 (如图1所示), 能够便于将盖板2从壳体1上取下。 005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通信接口14为RS485接口或CAN接口。 005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4为WiFi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 005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转轴16和第二转轴43均为阻尼转轴。 通过第 一转轴16的阻尼作用, 使壳体1在沿着第一转轴16进行转动后, 能够保持稳定的角度; 通过 第二转轴43的阻尼作用, 。
30、使U形安装架4在沿着第二转轴43进行转动后, 能够保持稳定的角 度。 005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控制器33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005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散热片31为铝材质, 具有较好的散热性。 0059 综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防维护远程监测管理装置, 在拆卸壳体时无需借助工 具, 使检修工作较为便捷; 通过均热板和散热片, 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对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 散热, 不会向壳体内吸入灰尘, 无需进行清理; 在建筑内安装部署时既能够进行立式安装, 也能够进行壁挂安装, 安装的通用性较好。 0060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 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
31、最后说明的是, 以 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 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1457694 U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7 页 9 CN 211457694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0 CN 211457694 U 10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1 CN 211457694 U 11 图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2 CN 211457694 U 12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3 CN 211457694 U 13 图12 图13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4 CN 211457694 U 14 图14 图15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5 CN 211457694 U 15 。
- 内容关键字: 消防 维护 远程 监测 管理 装置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一种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表示方法及可编程控制器.pdf
具有隔绝特性的开关装置及提高其隔绝特性的方法.pdf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系统.pdf
一种塑料绝缘变频电缆.pdf
一种左心室核磁共振图像分割及三维重构的方法.pdf
一种半软质粘土耐火电缆.pdf
一种复合结构的金属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复合电缆.pdf
一种LED灯智能生态遥控器.pdf
具有多功能面板支撑件的数字X射线检测器.pdf
蹦床.pdf
流体输送装置.pdf
作业单元和作业单元的制造方法.pdf
用于处理目标表面且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地枢转的柄部的装置.pdf
多孔性聚丙烯膜、叠层多孔性膜和蓄电装置.pdf
用于物理地保护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保护罩.pdf
环面蜗杆小中心距磨削加工方法.pdf
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和发泡成型体.pdf
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和基带单元BBU.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