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9876710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6.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433876.2 (22)申请日 2020.07.21 (73)专利权人 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经济开 发区瑞达路1号 (72)发明人 李越彪连永明张迎立刘德华 张卓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代理人 冷奎亨 (51)Int.Cl. B01D 61/00(2006.01) B01D 65/00(2006.01) B01D 63/06(2006.01) C02F 1/44(2006.01) (54)实。

2、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膜柱包括膜壳, 位于膜壳中轴线上的中心拉杆、 穿装在中心拉杆 上的进水盘及若干膜片和若干装有密封圈的导 流盘, 与膜壳上下两端密封的上法兰和下法兰, 与上、 下法兰连接的上、 下端盖, 下端盖开设高压 进水口和高压出水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拉 杆为空心管, 其顶部密封, 其直径方向开设若干 水孔, 其底部开口穿过下端盖成为产水口。 本实 用新型改变产水结构, 改变高压进、 出水管固定 位置, 降低加工成本和装配、 维修难度, 并有效防 止导流盘密封圈跑圈问题。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1435769 U 2020.09.08 CN 211435769 U 1.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膜柱包括膜壳 (1) , 位于膜壳中轴线上的中心拉杆 (2) 、 穿装在中心拉杆上的进水盘 (3) 及若干膜片 (4) 和若干装有密封圈 (5a) 的导流盘 (5b) , 与膜壳上下两端密封的上法兰 (6) 和下法兰 (7) , 与上、 下法兰连接的上端盖 (8) 、 下端盖 (9) , 下端盖 (9) 开设高压进水口 (10) 和高压出水口 (1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拉杆为空心 管, 其顶部密封, 其直径方向开设若干水孔, 其底部开。

4、口穿过下端盖成为产水口 (12) 。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拉杆上端穿出上 端盖, 中心拉杆的上下端通过螺母 (13) 与上、 下端盖预紧, 所述膜壳周围均布辅助拉杆 (14) 用以恒力承压。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盘 (3) 上端面为 平面, 下端面的凹台端面与安装在导流盘上的密封圈 (5a) 贴合, 进水盘和上法兰之间设有 密封套 (15) , 密封套的内壁和外壁设置有N组O型圈分别与中心拉杆 (2) 和上法兰密封。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其特征在于: 上端盖中心孔位置装有轴。

5、 套 (16) 用以固定密封套。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其特征在于: 进出水管连接件固定在下 端盖 (9) 上, 高压进水口 (10) 和高压出水口 (11) 定位和密封在下法兰 (7) 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35769 U 2 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背景技术 0002 碟管式膜柱是一种独特的膜分离设备, 其原理是原水通过高压进水口进入膜柱 中, 原水经过导流盘和膜片折返渗透, 形成一部分合格产水经过产水口出水循环利用, 另一 部分未能渗透的浓缩液通过高压出。

6、水口出水进行无污染化处理, 上述原理和结构在申请人 的多种在先申请以及现有技术中详细公开。 0003 基于该原理和结构, 现有产品的端盖均设置有进水口、 出水口及产水口三个水口 与膜柱内相应通道连通。 随之存在的问题则是产水通道加工难度和成本。 0004 另一方面, 膜壳内导流盘数量通常在210片以上, 由于导流盘尺寸误差, 如此数量 的导流盘叠加后产生较大的误差范围, 导致密封圈的预紧力与理论设计存在偏差, 缺乏调 整预紧力的环节, 因此发生导流盘密封圈跑圈现象。 为此申请人在另一份名为 “一种带导流 盘O型密封圈预紧力补偿机构的膜组件” 专利中, 采用碟簧机构配合中心拉杆补充受力损失 部分。

7、压力, 但该方式并不适用于高压膜柱的承压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以上问题, 申请人再次设计并公开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膜柱包括膜壳, 位于膜壳中轴线上的中心拉杆、 穿装在中心拉杆上的进水盘及若干膜片和若干装有密封圈的导流盘, 与膜壳上下两端密封 的上法兰和下法兰, 与上、 下法兰连接的上、 下端盖, 下端盖开设高压进水口和高压出水口, 所述中心拉杆为空心管, 其顶部密封, 其直径方向开设若干水孔, 其底部开口穿过下端盖成 为产水口。 0007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中心拉杆上端穿。

8、出上端盖, 中 心拉杆的上下端通过螺母与上、 下端盖预紧, 所述膜壳周围均布辅助拉杆用以恒力承压。 0008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进水盘上端面为平面, 下端面 的凹台端面与安装在导流盘上的密封圈贴合, 进水盘和上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套, 密封套的 内壁和外壁设置有N组O型圈分别与中心拉杆和上法兰密封。 0009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上端盖中心孔位置装有轴套用以 固定密封套。 0010 进一步地, 进出水管连接件固定在下端盖, 高压进水口和高压出水口定位和密封 在下法兰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 改变传统中心拉杆实心形。

9、态, 直接将中心拉 杆的中空结构变化为产水通道, 改变以往产水需经过下法兰斜孔的通道产水方式, 产水直 接进入中心拉杆中空部分最终由中心拉杆底端排出,直接降低了下法兰的加工难度和整体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435769 U 3 成本; 2、 高压时膜柱内压力从进水盘向下作用, 导流盘内部压力向上作用, 上下压力差仅为 密封套的截面与系统压力的乘积, 因环形截面积较小, 与液压力相比基本可忽略, 因此中心 拉杆比原有结构所受的轴向拉力变化更小, 不会随压力增加出现尺寸变长的情况; 3、 中心 拉杆贯穿上法兰和上端盖, 使导流盘密封圈可以通过大螺母压紧密封套调节预紧力, 膜柱 导流盘。

10、和膜片在中心拉杆螺母预紧后基本不随膜壳内部压力变化而出现预紧力增加或减 少, 所受液体压力为受力平衡的内力, 密封圈近乎恒压力结构, 导流盘和密封圈在系统压力 下为等压体, 密封圈压缩量保持稳定, 从而避免密封圈跑圈。 4、 进出水管连接件固定在下端 盖上, 下法兰只起定位和密封作用, 安装、 维修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结合图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包括膜壳1, 位于膜壳 中轴线上的中心拉杆2穿装在中心拉杆上的进水盘3及若干膜片4和若干装有密封圈5a的导 流盘5b,。

11、 与膜壳上下两端密封的上法兰6和下法兰7, 与上、 下法兰连接的上端盖8、 下端盖9, 下端盖9开设高压进水口10和高压出水口11, 所述中心拉杆为空心管, 其顶部密封, 其直径 方向开设若干水孔, 其底部开口穿过下端盖成为产水口12。 0015 作为优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中心拉杆2上端穿出上端 盖8, 中心拉杆的上下端通过螺母13与上端盖8、 下端盖9预紧, 所述膜壳周围均布辅助拉杆 14用以恒力承压。 0016 作为优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所述进水盘3上端面为平面, 下端面的凹台端面与安装在导流盘上的密封圈5a贴合, 进水盘和上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套 15, 密封套15的内壁和外壁设置有N组O型圈分别与中心拉杆和上法兰密封。 0017 作为优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 上端盖中心孔位置装有轴套 16用以固定密封套。 0018 作为优化, 进出水管连接件固定在下端盖9上, 高压进水口10和高压出水口11定位 和密封在下法兰7上。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435769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1435769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1435769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新型 碟管式耐 高压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碟管式耐高压膜柱.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87671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