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pdf
《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38242.0 (22)申请日 2020.01.09 (73)专利权人 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明珠路619号 (72)发明人 沈永华沈铭隆项光云季永早 项鹏豪季温特吴国雄张圣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53 代理人 陈孝政 (51)Int.Cl. F22D 11/06(2006.01) F01D 15/10(2006.01) F01K 27/02(2006.01) F24F 6/。
2、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 统, 包括蒸汽锅炉、 生产设备、 冷凝换热器、 蒸汽 加湿器和软水集水器, 所述蒸汽锅炉的右侧连接 有生产设备, 且生产设备的输出端与发电机、 冷 凝换热器和蒸汽加湿器相连接, 所述生产设备上 安装有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 道, 所述冷凝换热器与热水加热器相连接, 所述 蒸汽加湿器上安装有冷凝水集水器, 且冷凝水集 水器上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 炉和过滤器相连接, 且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 间安装有增。
3、压泵, 且增压泵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 有第二控制阀。 该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回收利 用率较高, 再利用方向丰富多样, 且热量损耗较 小, 并且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有助于环境保 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1450888 U 2020.09.08 CN 211450888 U 1.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包括蒸汽锅炉、 生产设备、 冷凝换热器、 蒸汽加湿器和软 水集水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锅炉的右侧连接有生产设备, 且生产设备的输出端与发电 机、 冷凝换热器和蒸汽加湿器相连接, 所述生产设备上安装有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 和输液管道, 所述冷凝换热器与。
4、热水加热器相连接, 所述蒸汽加湿器上安装有冷凝水集水 器, 且冷凝水集水器上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和过滤器相连接, 且软水 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有增压泵, 且增压泵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产设备通过第 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分别与发电机、 蒸汽加湿器和冷凝换热器相连接, 且 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上均安装有第一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 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 且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的流体流动方向相。
5、反, 并且第一控制阀 与第二控制阀均由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开启与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换热器与热 水加热器构成循环机构, 且热水加热器通过保温管与多组供水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锅炉输出的 蒸汽为一级蒸汽, 且经生产设备输出的蒸汽为二级蒸汽, 其中一级蒸汽的温度高于二级蒸 汽的温度, 且一级蒸汽主要为生产设备提供蒸汽需求, 生产设备产生的二级蒸汽需回收利 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蒸汽经过第 一输气管道与发电机上的汽轮机输入管道相。
6、连接, 二级蒸汽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 子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蒸汽锅炉提供电力来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加湿器接收 来自生产设备输出的二级蒸汽, 且蒸汽加湿器设置有多组, 并且多组蒸汽加湿器分别对应 多组冷凝水集水器, 而且多组冷凝水集水器集中通过1组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锅炉、 生产 设备、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器和软水集水器构成循环机构, 且软水集水器与蒸 汽锅炉之间通过增压泵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以及蒸汽锅炉与生产设备之间,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 器和软水集水器之间, 和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间连接的管道均为具有保温功能的管 道。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50888 U 2 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冷凝水相关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许多化工生产中, 经常需要使用蒸汽锅炉为生产设备提供蒸汽需求, 以满足正 常的生产需要, 而供生产设备使用后的蒸汽中仍含有大量的热量, 若直接将蒸汽排出, 不仅 造成能源的浪费, 且会加重。
8、温室效应, 对环境保护不力, 因此需要对蒸汽冷凝水中的余热进 行回收利用。 0003 但是当今市场上现有的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往往回收利用率较差, 再利用方向单 一, 且热量损耗较大, 并且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冷 凝水余热系统,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大多数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回收利用率较差, 再利用方向单一, 且热量损耗较大, 并且 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9、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包括 蒸汽锅炉、 生产设备、 冷凝换热器、 蒸汽加湿器和软水集水器, 所述蒸汽锅炉的右侧连接有 生产设备, 且生产设备的输出端与发电机、 冷凝换热器和蒸汽加湿器相连接, 所述生产设备 上安装有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 所述冷凝换热器与热水加热器相连接, 所述蒸汽加湿器上安装有冷凝水集水器, 且冷凝水集水器上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软水集水 器与蒸汽锅炉和过滤器相连接, 且软水集水器与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有增压泵, 且增压泵 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0006 优选的, 所述生产设备通过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分别与发电 机、 蒸汽加湿器。
10、和冷凝换热器相连接, 且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上均安装 有第一控制阀。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 且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 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并且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均由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开启与闭合。 0008 优选的, 所述冷凝换热器与热水加热器构成循环机构, 且热水加热器通过保温管 与多组供水器相连通。 0009 优选的, 所述蒸汽锅炉输出的蒸汽为一级蒸汽, 且经生产设备输出的蒸汽为二级 蒸汽, 其中一级蒸汽的温度高于二级蒸汽的温度, 且一级蒸汽主要为生产设备提供蒸汽需 求, 生产设备产生的二级蒸汽需回收利用。 0010 优选的, 所述。
11、二级蒸汽经过第一输气管道与发电机上的汽轮机输入管道相连接, 二级蒸汽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蒸汽锅炉提 供电力来源。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450888 U 3 0011 优选的, 所述蒸汽加湿器接收来自生产设备输出的二级蒸汽, 且蒸汽加湿器设置 有多组, 并且多组蒸汽加湿器分别对应多组冷凝水集水器, 而且多组冷凝水集水器集中通 过1组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0012 优选的, 所述蒸汽锅炉、 生产设备、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器和软水集水 器构成循环机构, 且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间通过增压泵提供动力。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
12、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以及蒸汽锅炉与生产设备 之间,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器和软水集水器之间, 和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 间连接的管道均为具有保温功能的管道。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回收利用率 较高, 再利用方向丰富多样, 且热量损耗较小, 并且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有助于环境保 护; 0015 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有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 因此可将生 产设备产生的蒸汽余热用于发电、 加热和加湿等用途, 不仅使得蒸汽余热得到合理的再利 用, 更丰富了该余热回收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使得利用率更。
13、高, 且通过将蒸汽锅炉、 生产设 备、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器和软水集水器设置为循环机构, 能够对水资源进行 循环利用,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
14、种蒸汽冷凝水余热系统, 包 括蒸汽锅炉、 生产设备、 冷凝换热器、 蒸汽加湿器和软水集水器, 所述蒸汽锅炉的右侧连接 有生产设备, 且生产设备的输出端与发电机、 冷凝换热器和蒸汽加湿器相连接, 所述生产设 备上安装有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 所述冷凝换热器与热水加热器相连 接, 所述蒸汽加湿器上安装有冷凝水集水器, 且冷凝水集水器上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软水集 水器与蒸汽锅炉和过滤器相连接, 且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有增压泵, 且增压泵 与蒸汽锅炉之间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0019 进一步的, 生产设备通过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分别与发电机、 蒸汽加湿器和冷凝。
15、换热器相连接, 且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上均安装有 第一控制阀, 便于对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控制; 0020 进一步的, 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 且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的 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并且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均由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开启与闭合, 通 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可保证控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0021 进一步的, 冷凝换热器与热水加热器构成循环机构, 且热水加热器通过保温管与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450888 U 4 多组供水器相连通, 便于对热水加热器中流出的热水进行再加热, 升高热水的温度, 减少热。
16、 水加热器的能耗; 0022 进一步的, 蒸汽锅炉输出的蒸汽为一级蒸汽, 且经生产设备输出的蒸汽为二级蒸 汽, 其中一级蒸汽的温度高于二级蒸汽的温度, 且一级蒸汽主要为生产设备提供蒸汽需求, 生产设备产生的二级蒸汽需回收利用; 0023 进一步的, 二级蒸汽经过第一输气管道与发电机上的汽轮机输入管道相连接, 二 级蒸汽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蒸汽锅炉提供 电力来源, 可通过二级蒸汽为发电机的汽轮机提供动力, 有效进行发电; 0024 进一步的, 蒸汽加湿器接收来自生产设备输出的二级蒸汽, 且蒸汽加湿器设置有 多组, 并且多组蒸汽加湿器分别对应多组冷凝水集水。
17、器, 而且多组冷凝水集水器集中通过1 组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通过过滤器对冷凝水集水器中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减少杂质的掺 杂; 0025 进一步的, 蒸汽锅炉、 生产设备、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器和软水集水器 构成循环机构, 且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间通过增压泵提供动力, 提高水的利用率, 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 0026 进一步的, 第一输气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以及蒸汽锅炉与生产设备之 间, 蒸汽加湿器、 冷凝水集水器、 过滤器和软水集水器之间, 和软水集水器与蒸汽锅炉之间 连接的管道均为具有保温功能的管道, 可有效减少能量的散失, 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利用。 0027 具。
18、体的, 由蒸汽锅炉产生的一级蒸汽将通入生产设备的内部, 使得一级蒸汽为生 产设备提供蒸汽的需求, 经过生产设备排出的蒸汽为二级蒸汽, 该二级蒸汽通过第一输气 管道、 第二输气管道和输液管道分别与发电机、 蒸汽加湿器和冷凝水集水器相连接, 通入发 电机方向的蒸汽, 将为发电机的汽轮机提供动力, 使得蒸汽余热用于发电, 通入蒸汽加湿器 方向的蒸汽, 将经过蒸汽加湿器的作用进行处理, 用于工作车间的空气加湿, 通入冷凝换热 器方向的蒸汽, 将配合热水加热器进行加热, 从而减小热水加热器的能耗, 另外, 通过增压 泵的作用, 将软水集水器中的水通入蒸汽锅炉, 为蒸汽锅炉补充水分, 并且蒸汽加湿器也可 。
19、通过冷凝水集水器和过滤器的作用进行回收利用,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28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装置以及方法, 也可以通过其它 的方式实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例如, 附图中的流程图以及框图显 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 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 功能以及操作。 在这点上, 流程图或者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 程序段或者代 码的一部分, 模块、 程序段或者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 的可执行指令。 也应当注意, 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 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 不同于附图中所。
20、标注的顺序发生。 例如, 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 它们 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 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 框图以及/或者流 程图中的每个方框、 以及框图以及/或者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 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 者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 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 现。 0029 另外,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 分, 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450888 U 5 0030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
21、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者使用时, 可以存 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 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 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 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Memory)、 随机存取存 储器(RAM, RandomAccessMemory)、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
22、 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以及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 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 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 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 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 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 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1 。
23、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以及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精神以及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 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注意到: 相似的标号以及 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 因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 则在随后的附图 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以及解释。 0032 以上所述, 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 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45088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1450888 U 7 。
- 内容关键字: 蒸汽 冷凝 余热 系统
快装预应力锚索.pdf
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用的烧结设备.pdf
研磨用高效除尘装置.pdf
新型罩杯间距可调的文胸.pdf
防卡板结构.pdf
卧式微波辅助酸碱预处理秸秆的装置.pdf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回弹仪的弹击杆校准装置.pdf
转移基膜纸及其制备系统、包装膜及其制备系统.pdf
防水卷材成卷后的捆扎装置.pdf
介质加载腔体滤波器.pdf
乳制品自动检测系统与智慧实验室.pdf
屠宰刀具全方位消毒器.pdf
循环气幕集气装置.pdf
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pdf
Z轴带双R轴切换作业机构及点胶机.pdf
急诊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处理及检测系统.pdf
零件3D扫描辅助旋转台.pdf
圆柱电池盖帽焊接工装.pdf
建筑施工土方开挖基坑防护装置.pdf
睡眠感知音乐理疗系统.pdf
自动计数立盒机.pdf
扬声器.pdf
电池钢壳清洗用滚筒机构.pdf
便携式应急LED灯.pdf
超声手术器械.pdf
胸腔镜镜头清洁装置.pdf
工业硅破碎除杂装置.pdf
具有多环境模拟功能的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pdf
自动纠偏修正的防水卷材绕卷装置.pdf
基于离心过滤洗涤的碳酸锂回收设备.pdf
绝缘电缆料生产设备.pdf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pdf
独立围护体及其制造和安装方法.pdf
新型梯子.pdf
一种防护勾连体.pdf
一种页岩砌块.pdf
石炭系地质构造带内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方法.pdf
一种两层停车装置.pdf
混凝土浇筑仓温度双控指标的动态预警方法.pdf
一种防护勾连体.pdf
一种分仓防火保温板.pdf
弧圆双线屋面泛水施工工艺.pdf
太阳能屋顶板接合结构.pdf
一种防护勾连体.pdf
一种高性能EPS板结构及其制备工艺.pdf
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楼板浇筑厚度的工具.pdf
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作法.pdf
电熔式压力型可回收锚杆技术.pdf
旋转轴过渡装置.pdf
一种油井管保护帽.pdf
一种含粘弹性材料的屈曲约束支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