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涮筷.pdf
《火锅涮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锅涮筷.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51167.1 (22)申请日 2020.01.10 (73)专利权人 金章勇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 道100号 (72)发明人 金章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55 代理人 涂连梅 (51)Int.Cl. A47G 2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火锅涮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公 开了一种火锅涮筷, 包括隔热手持部, 隔热手持 部底端连接有导热。
2、夹持部, 导热夹持部上设有均 匀分布的椭圆型通孔, 椭圆型通孔外缘与导热夹 持部表面连接处均设有倾斜的导流面; 本实用新 型采用可拆卸的多棱柱状隔热手持部、 多棱柱状 导热夹持部设计, 使手持端不受导热夹持部的导 热的影响, 一方面方面将食物同步煮熟, 另一方 面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而采用凹槽、 凸起、 连接卡 端、 连接扣端的结构, 使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 之间能够安全快捷的连接, 且使用过程中安全有 效, 弹簧的使用减少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由 于用力夹菜的缘故造成二者连接失效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212487 U 2020.08.11 CN 。
3、211212487 U 1.一种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包括隔热手持部, 隔热手持部底端连接有导热夹持部, 导热夹持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椭圆型通孔, 椭圆型通孔外缘与导热夹持部表面连接处均设 有倾斜的导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均设为多 棱柱状, 导热夹持部直径沿导热夹持部与隔热手持部的连接端至导热夹持部尾端部逐渐减 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手持部与导热夹持部连接端设 有凹槽, 凹槽内设有弹性件, 凹槽内侧面设有连接卡端; 所述导热夹持部与隔热手持部的连 接端设有与弹性件相配合的固定柱, 固定柱外侧。
4、设有与连接卡端相配合的连接扣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柱与连接扣端之间有空隙; 所 述弹性件为弹簧, 弹簧的直径大于固定柱的直径, 弹簧一端固定在凹槽内, 另一端套设在固 定柱上并置于空隙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卡端为凸向凹槽轴线的方 柱; 所述连接扣端包括设于固定柱外侧的环形结构, 环形结构上设有 “L” 型滑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卡端至少有2个,“L” 型滑槽的 数量与连接卡端的数量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内设有与连接扣端顶端相配合 。
5、的密封弹性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锅涮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夹持部远离隔热手持部的一端 为半球型。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12487 U 2 一种火锅涮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火锅涮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水平发展, 人们外出吃火锅越发常见。 但是在汤水中涮煮食物的过程中, 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使用筷子在汤水中涮煮食物, 但是筷子所夹部分的食物部分较难煮 熟, 尤其是毛肚等易熟的食物, 其余部分在可食用时, 筷子夹持部分还不能食用, 等夹持部 分可以食用时, 其余部分已经熟过了。 0003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6、201468856U, 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吃火锅专用筷子, 该申请案公 开了一种: 特点是采用表面磨砂、 管壁钻孔、 内部中空的锥管状不锈钢材料制作筷杆头部, 采用阻热木质或竹质杆状材料制作筷杆体部, 两者之间以螺丝口连接。 该吃火锅专用筷子 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食物与汤水的接触面积, 改善了筷子本身的导热性能, 可夹住食物在热 汤中直接涮煮, 且使食物被夹持部分与周围部分同时被煮熟, 即简化了火锅食用程序, 又使 食物口感良好, 为食用火锅这一中华传统美食带来了更多乐趣。 但是该筷子设计的管壁钻 孔、 内部中空的锥管状不锈钢材料制作筷杆头部, 不仅钻孔内容易残留食物残渣, 且残渣容 易堆积在中空的。
7、筷杆内, 使得使用后的筷杆头部不易进行清洗和消毒作业, 虽然可以将筷 杆头部与筷杆体部拆卸清洗, 但筷杆头部内残留的食物残渣还是不易清理, 且多次将筷杆 头部与筷杆体部拆卸, 容易导致筷杆体部木质或竹质杆状材料与筷杆头部连接处的磨损, 造成该吃火锅专用筷子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筷子存在阻碍食物与汤水直接接触, 致使食物各部分不能同时煮熟的问 题, 提供能方便清洗、 提高食物与汤水接触面积、 改善筷子本身导热性能的火锅涮筷。 0005 基于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火锅涮筷, 包括隔热手持部, 隔热手持部底端连接有导热夹持部, 导热夹持。
8、部 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椭圆型通孔, 椭圆型通孔外缘与导热夹持部表面连接处均设有倾斜的导 流面。 0007 优选地, 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均设为多棱柱状, 导热夹持部直径沿导热夹持部 与隔热手持部的连接端至导热夹持部尾端部逐渐减小。 0008 优选地, 隔热手持部与导热夹持部连接端设有凹槽, 凹槽内设有弹性件, 凹槽内侧 面设有连接卡端; 导热夹持部与隔热手持部的连接端设有与弹性件相配合的固定柱, 固定 柱外侧设有与连接卡端相配合的连接扣端。 0009 优选地, 固定柱与连接扣端之间有空隙; 弹性件为弹簧, 弹簧的直径大于固定柱的 直径, 弹簧一端固定在凹槽内, 另一端套设在固定柱上并置于空隙。
9、内。 0010 优选地, 连接卡端为凸向凹槽轴线的方柱; 连接扣端包括设于固定柱外侧的环形 结构, 环形结构上设有 “L” 型滑槽。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212487 U 3 0011 优选地, 连接卡端至少有2个,“L” 型滑槽的数量与连接卡端的数量一致。 0012 优选地, 凹槽内设有与连接扣端顶端相配合的密封弹性圈。 0013 优选地, 导热夹持部远离隔热手持部的一端为半球型。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 (1) 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来实现该火锅涮筷的设计, 方便使 用者使用, 其中导热夹持部方便传导火锅汤水的热量。
10、, 方便对导热夹持部的食物进行加热, 有效减少夹持部分食物和与汤水接触食物的煮熟时间差, 当选用的材料导热状态越好, 二 者的煮熟时间差越近, 并且导热夹持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椭圆型通孔, 椭圆型通孔的设计 使导热夹持部与汤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方便导热夹持部温度快速上升至和汤水温度 接近, 使用该火锅涮筷涮取食物时所夹持的食物所有部位近乎同时煮熟; 导流面的设计方 便对筷子进行清洗, 防止食物残渣的残留。 0016 (2) 多棱柱状结构的隔热手持部和导热夹持部, 不仅使隔热手持部有更好的夹持 手感, 方便使用者使用, 且多棱柱状结构棱条能够加强导热夹持部夹持时的摩擦力, 方便夹 取食物等;。
11、 导热夹持部直径沿导热夹持部与隔热手持部的连接端至导热夹持部尾端部逐渐 减小, 能够减少整体火锅涮筷的质量, 减少使用者负担, 同时方便夹取食物等。 0017 (3) 凹槽和固定柱的设计方便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弹性件起 到防止夹菜时用力而破坏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起到保持二者固定 配合, 防止连接扣端滑出连接卡端, 连接卡端与连接扣端相配合, 方便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 持部进行连接。 0018 (4) 间隙的设计方便将弹性件安装在固定柱和连接扣端之间; 弹性件设计为弹簧, 方便将弹簧套设在固定柱上, 并起到防止连接扣端滑出连接卡端的作用。 连接卡端设。
12、计为 与连接扣端 “L” 型滑槽配合的方柱, 方便二者进行转接固定, 且方便二者进行很好的固定。 ; 连接卡端至少有2个, 能够增加与连接扣端的连接稳定性。 0019 (5) 密封弹性圈不仅起到防止汤水进入凹槽内, 还能够缓冲使用时导热夹持部与 隔热手持部连接处产生的作用力。 导热夹持部远离导热夹持部与隔热手持部连接处的一端 为半球型,可以有效的防止直角筷头划伤嘴唇或口腔。 0020 综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多棱柱状隔热手持部、 多棱柱状导热夹持部设计, 使手持端不受导热夹持部的导热的影响, 一方面方面将食物同步煮熟, 另一方面方便使用 者的使用, 而采用凹槽、 固定柱、 连接卡端、 连。
13、接扣端的结构, 使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之 间能够安全快捷的连接, 且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 弹簧的使用减少隔热手持部、 导热夹持部 由于用力夹菜的缘故造成二者连接失效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实施例1的火锅涮筷示意图; 0022 图2是实施例1的隔热手持部部分示意图; 0023 图3是实施例1的导热夹持部部分示意图。 0024 图中, 1、 隔热手持部, 2、 椭圆型通孔, 3、 导热夹持部, 4、 凹槽, 5、 连接卡端, 6、 固定 柱, 7、 连接扣端, 8、 导流面。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212487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
14、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火锅涮筷, 其结构如图1-图3所示, 包括隔热手持部1, 隔热手持部1底端连接 有导热夹持部3, 导热夹持部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椭圆型通孔2, 椭圆型通孔2外缘与导热夹 持部3表面连接处均设有倾斜的导流面8。 0028 隔热手持部1、 导热夹持部3均设为多棱柱状, 导热夹持部3直径沿导热夹持部3与 隔热手持部1的连接端至导热夹持部3尾端部逐渐减小。 隔热手持部1与导热夹持部3连接端 设有凹槽4, 凹槽4内设有弹性件, 凹槽4内侧面设有连接卡端5; 导热夹持部3与隔热手持部1 的连接端设有与弹性件相配合。
15、的固定柱6, 固定柱6外侧设有与连接卡端5相配合的连接扣 端7。 固定柱6与连接扣端7之间有空隙; 弹性件为弹簧, 弹簧的直径大于固定柱6的直径, 弹 簧一端固定在凹槽4内, 另一端套设在固定柱6上并置于空隙内。 0029 连接卡端5为凸向凹槽4轴线的方柱; 连接扣端7包括设于固定柱6外侧的环形结 构, 环形结构上设有 “L” 型滑槽。 连接卡端至少有2个,“L” 型滑槽的数量与连接卡端5的数量 一致。 凹槽4内设有与连接扣端7顶端相配合的密封弹性圈。 导热夹持部3远离隔热手持部1 的一端为半球型。 0030 使用时, 将弹簧套放在固定柱6上, 密封弹性圈套放在连接扣端7上, 拿起隔热手持 部。
16、1, 使固定柱6、 弹簧均穿进凹槽4内, 连接卡端5开始滑进连接扣端7内, 按压隔热手持部1 使弹簧压缩, 使得连接卡端5在连接扣端7内滑动, 旋转隔热手持部1, 连接卡端5转进连接扣 端7内的限制槽口内, 松开隔热手持部1, 在弹簧的作用下, 隔热手持部1与导热夹持部3紧紧 的固定在一起, 安装完成, 使用后, 由于设计有导流面8, 清洗导热夹持部3时, 椭圆型通孔2 内残留的食物残渣等能够轻松被清理干净, 方便再次使用; 而密封弹性圈阻止汤水进入凹 槽。 0031 实施例2: 0032 一种火锅涮筷,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隔热手持部1上设有螺纹凹槽4, 导热 夹持部3设有与螺纹凹槽4螺纹连接的螺纹凸起。 0033 实施例3: 0034 一种火锅涮筷,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导热夹持部3为圆柱状。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但不仅限于上述实例, 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21248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212487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212487 U 7 。
- 内容关键字: 火锅
土地规划收放线装置.pdf
拆装方便的靠墙折叠梯.pdf
夹爪及吊装夹具.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加压固定装置.pdf
卫浴水路调节阀.pdf
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pdf
中药材磨碎机.pdf
睡眠感知音乐声场系统.pdf
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pdf
可顶升的飞机机翼维修平台.pdf
化工原料上料装置.pdf
纺织布料毛絮清理装置.pdf
信息采集设备.pdf
用于区域水环境污染物回收搅碎机.pdf
锂电池电极浆料快速调浆装置.pdf
高精度可调节电磁铁.pdf
市政给水检修工具.pdf
拼装式水下分层取样装置.pdf
分散加料的地膜原料混合机.pdf
防渗漏复合承压管道.pdf
加气混凝土板切割装置.pdf
杂粮加工输料装置.pdf
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pdf
分体式发光灯板安装结构及淋浴龙头.pdf
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便于排水的土工格栅.pdf
提升人机对话交互体验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用户兴趣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串果采摘特征因素分析方法及设备.pdf
合金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pdf
公交车立体车库的车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验证方法及装置.pdf
双齿轮复合垫片间隙检测装置.pdf
基于天气分型的阵风快速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地物分类方法及装置.pdf
数字化美甲甲片制作方法及其制作的甲片.pdf
家用净水机的除垢方法.pdf
坑道钻机钻杆后扶正与水便自动上卸装置及方法.pdf
水稻旱作播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造礁石珊瑚原位立体浮缆培育系统.pdf
全景图像拍摄过程中调光的方法.pdf
钒酸盐水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AHP对供电渠道服务效能多维度评价的方法.pdf
阵列基板制备方法及阵列基板.pdf
降低太阳能电池片载流子衰减的方法、设备及太阳能电池.pdf
与泡沫金属相结合的冲击射流阵列相变冷却装置.pdf
空中鼠标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固液分离瓶盖装置.pdf
应用在产品过程检测的影像采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
废旧电路板高值元件回收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