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pdf
《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47724.2 (22)申请日 2020.01.10 (73)专利权人 南京康永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 道高华社区费庄组88-468办公室 (72)发明人 金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代理人 王丽 (51)Int.Cl. G05B 19/0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 装置, 包括顶板、 伺服。
2、电机和摄像头; 顶板: 所述 顶板为实心平板, 顶板的下表面四角开设有通 孔, 顶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壳, 所述上 壳为内部中空的箱体, 上壳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 有单片机, 上壳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上壳的前后两侧臂右端上下两侧和右侧壁右侧 面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槽, 设置有两个伺服电 机, 可辅助摄像头进行双轴运动, 从而尽可能的 降低监控死角, 同时设置的红外监测器与补光灯 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监控装置的监控效果, 设置的 蓄电池及信号发射器能够避免楼宇异常断电时 监控装置停止运行, 保证监控装置的正常运行, 从而加强监控装置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3、 211236639 U 2020.08.11 CN 211236639 U 1.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顶板 (1) 、 伺服电机 (5) 和摄像头 (9) ; 顶板 (1) : 所述顶板 (1) 为实心平板, 顶板 (1) 的下表面四角开设有通孔, 顶板 (1) 的下表 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壳 (2) , 所述上壳 (2) 为内部中空的箱体, 上壳 (2) 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 有单片机 (13) , 上壳 (2) 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12) , 上壳 (2) 的前后两侧臂右端上 下两侧和右侧壁右侧面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槽, 且上壳 (2) 的下侧壁下表面固定安。
4、装有 下壳 (3) , 所述下壳 (3) 为中空箱体, 且下壳 (3) 的右端成线性阵列设置有固定块, 下壳 (3) 的 左侧壁前后两端开设有通孔, 下壳 (3) 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 (4) , 所述连接管 (4) 为下端开放的中空管道; 伺服电机 (5) : 所述伺服电机 (5) 固定安装于下壳 (3) 的下侧壁下表面中部, 且伺服电机 (5) 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转盘 (6) 的上表面中部, 所述转盘 (6) 的侧环面与连接管 (4) 的内 环面下端滑动连接, 且转盘 (6) 的下表面中部与偏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两块相对应的连接片 (7) ; 摄像头 (9) : 所述摄像头 (9) 。
5、的左右两侧面后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块连接片 (7) 的相对 面中部转动连接, 且摄像头 (9) 右侧的转轴的右端面与固定安装在中部的连接片 (7) 的右侧 面中部的下部伺服电机 (8) 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 其中: 所述单片机 (13) 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单片机 (13) 的输出端 与伺服电机 (5) 、 下部伺服电机 (8) 和摄像头 (9) 的输入端电连接, 蓄电池 (12) 与单片机 (13) 双向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红外监测器 (10) 和补光灯 (11) , 所述红外监测器 (10) 固定安装于摄像头 。
6、(9) 的下表面, 所述补光灯 (11) 共设有四个, 四个补光灯 (11) 分别固定安装于摄像头 (9) 的前表面四角, 且补光灯 (11) 的输 入端与单片机 (13) 的输出端电连接, 红外监测器 (10) 与单片机 (13) 双向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板 (14) 、 电机 (15) 、 叶轮 (16) 和皮带 (17) , 所述连接板 (14) 的后端固定安装于下壳 (3) 的内部 后侧面左侧, 且连接板 (14) 的左侧面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 (15) , 电机 (15) 的输出轴端面与 后侧的叶轮 (16) 的转轴右端。
7、面固定连接, 所述叶轮 (16) 共设有两个, 两个叶轮 (16) 的转轴 外环面分别与固定安装于下壳 (3) 的左侧壁右侧面中部的固定板前后两端所开设的通槽内 环面转动连接, 且两个叶轮 (16) 的转轴通过皮带 (17) 传动连接, 电机 (15) 的输入端与单片 机 (13) 的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烟雾检测器 (18) 和防护网 (19) , 所述烟雾检测器 (18) 固定安装于下壳 (3) 的内部, 所述防护网 (19) 固定 安装于下壳 (3) 的右端开口处, 且烟雾检测器 (18) 与单片机 (13) 双向电连接。。
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信号发射器 (20) , 所述信号发射器 (20) 固定安装于下壳 (3) 的前侧壁前表面中部, 且信号发射器 (20) 与 单片机 (13) 双向电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36639 U 2 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楼宇自动化系统又称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 空 调、 给排水、 防灾、 保安等设备, 以集中监视、 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 楼宇自 。
9、动化系统通过对建筑的各种设备实施综合自动化监控与管理, 使整个系统和系统中的各种 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最终实现为业主和客户提供安全、 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与生活 环境, 其中监控装置负责楼宇的安全监管, 尤其重要, 但现有的监控摄像装置, 由于存在监 控死角, 很容易被规避,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且现有监控装置功能性较少, 不利于对楼宇 的监控, 且在异常断电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对楼宇内部进行继续监控, 从而使监控装置的安 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 置, 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 可辅助摄像头进行双轴运动, 从而。
10、尽可能的降低监控死角, 同时 设置的红外监测器与补光灯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监控装置的监控效果, 设置的蓄电池及信号 发射器能够避免楼宇异常断电时监控装置停止运行, 保证监控装置的正常运行, 从而加强 监控装置的实用性,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包 括顶板、 伺服电机和摄像头; 0005 顶板: 所述顶板为实心平板, 顶板的下表面四角开设有通孔, 顶板的下表面中部固 定安装有上壳, 所述上壳为内部中空的箱体, 上壳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单片机, 上壳的内 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上壳的前后两侧臂右端上下两侧。
11、和右侧壁右侧面上下两端分别 开设有通槽, 且上壳的下侧壁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壳, 所述下壳为中空箱体, 且下壳的右端 成线性阵列设置有固定块, 下壳的左侧壁前后两端开设有通孔, 下壳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 装有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为下端开放的中空管道; 0006 伺服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下壳的下侧壁下表面中部, 且伺服电机的输 出轴端面固定连接转盘的上表面中部, 所述转盘的侧环面与连接管的内环面下端滑动连 接, 且转盘的下表面中部与偏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两块相对应的连接片; 0007 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的左右两侧面后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块连接片的相对面中部 转动连接, 且摄像头右侧的转轴的右端。
12、面与固定安装在中部的连接片的右侧面中部的下部 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 0008 其中: 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伺 服电机、 下部伺服电机和摄像头的输入端电连接, 蓄电池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还包括红外监测器和补光灯, 所述红外监测器固定安装于摄像头的下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36639 U 3 表面, 所述补光灯共设有四个, 四个补光灯分别固定安装于摄像头的前表面四角, 且补光灯 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红外监测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 设置的红外监测器 与补光灯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监控装置的监控效果,。
13、 且红外监测器能够辅助烟雾检测器运 行, 进而降低出现设备对危险情况判断错误的概率。 0010 进一步的, 还包括连接板、 电机、 叶轮和皮带, 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固定安装于下壳 的内部后侧面左侧, 且连接板的左侧面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 电机的输出轴端面与后侧的 叶轮的转轴右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叶轮共设有两个, 两个叶轮的转轴外环面分别与固定安 装于下壳的左侧壁右侧面中部的固定板前后两端所开设的通槽内环面转动连接, 且两个叶 轮的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电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设置的叶轮能够加 速下壳内部气流的流动, 从而提升对楼宇内烟雾情况检测的质量与效率。 0011 进一步的,。
14、 还包括烟雾检测器和防护网, 所述烟雾检测器固定安装于下壳的内部, 所述防护网固定安装于下壳的右端开口处, 且烟雾检测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 设置的烟 雾检测器能够辅助监控装置对楼宇内部进行监控, 从而辅助工作人员对楼宇内部意外情况 进行第一时间处理。 0012 进一步的, 还包括信号发射器, 所述信号发射器固定安装于下壳的前侧壁前表面 中部, 且信号发射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 信号发射器能够保证楼宇意外断电时监控装置 信号能够正常的传输至监控室, 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监控装置运行异常的情况出现。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具有以下 好处: 0。
15、014 1、 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 可辅助摄像头进行双轴运动, 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监控死 角, 同时设置的红外监测器与补光灯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监控装置的监控效果。 0015 2、 设置的蓄电池及信号发射器能够避免楼宇异常断电时监控装置停止运行, 保证 监控装置的正常运行, 从而加强监控装置的实用性。 0016 3、 设置的烟雾检测器能够辅助监控装置对楼宇内部进行监控, 从而辅助工作人员 对楼宇内部意外情况进行第一时间处理, 同时红外监测器能够辅助烟雾检测器运行, 进而 降低出现设备对危险情况判断错误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剖面结构示。
16、意图。 0019 图中: 1顶板、 2上壳、 3下壳、 4连接管、 5伺服电机、 6转盘、 7连接片、 8下部伺服电机、 9摄像头、 10红外监测器、 11补光灯、 12蓄电池、 13单片机、 14连接板、 15电机、 16叶轮、 17皮 带、 18烟雾检测器、 19防护网、 20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17、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36639 U 4 0021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包括 顶板1、 伺服电机5和摄像头9; 0022 顶板1: 顶板1为实心平板, 顶板1的下表面四角开设有通孔, 顶板1的下表面中部固 定安装有上壳2, 上壳2为内部中空的箱体, 上壳2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单片机13, 上壳2的 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2, 上壳2的前后两侧臂右端上下两侧和右侧壁右侧面上下两 端分别开设有通槽, 且上壳2的下侧壁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壳3, 下壳3为中空箱体, 且下壳3 的右端成线性阵列设置有固定块。
18、, 下壳3的左侧壁前后两端开设有通孔, 下壳3的下表面中 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 连接管4为下端开放的中空管道; 还包括连接板14、 电机15、 叶轮16 和皮带17, 连接板14的后端固定安装于下壳3的内部后侧面左侧, 且连接板14的左侧面前端 固定安装有电机15, 电机15的输出轴端面与后侧的叶轮16的转轴右端面固定连接, 叶轮16 共设有两个, 两个叶轮16的转轴外环面分别与固定安装于下壳3的左侧壁右侧面中部的固 定板前后两端所开设的通槽内环面转动连接, 且两个叶轮16的转轴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 电机15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3的输出端电连接。 设置的叶轮16能够加速下壳3内部气流的流 动。
19、, 从而提升对楼宇内烟雾情况检测的质量与效率。 还包括烟雾检测器18和防护网19, 烟雾 检测器18固定安装于下壳3的内部, 防护网19固定安装于下壳3的右端开口处, 且烟雾检测 器18与单片机13双向电连接。 设置的烟雾检测器18能够辅助监控装置对楼宇内部进行监 控, 从而辅助工作人员对楼宇内部意外情况进行第一时间处理。 还包括信号发射器20, 信号 发射器20固定安装于下壳3的前侧壁前表面中部, 且信号发射器20与单片机13双向电连接。 信号发射器20能够保证楼宇意外断电时监控装置信号能够正常的传输至监控室, 从而尽可 能的降低监控装置运行异常的情况出现。 0023 伺服电机5: 伺服电机。
20、5固定安装于下壳3的下侧壁下表面中部, 且伺服电机5的输 出轴端面固定连接转盘6的上表面中部, 转盘6的侧环面与连接管4的内环面下端滑动连接, 且转盘6的下表面中部与偏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两块相对应的连接片7; 0024 摄像头9: 摄像头9的左右两侧面后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块连接片7的相对面中部 转动连接, 且摄像头9右侧的转轴的右端面与固定安装在中部的连接片7的右侧面中部的下 部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 还包括红外监测器10和补光灯11, 红外监测器10固定 安装于摄像头9的下表面, 补光灯11共设有四个, 四个补光灯11分别固定安装于摄像头9的 前表面四角, 且补光灯11的输入端与单片。
21、机13的输出端电连接, 红外监测器10与单片机13 双向电连接。 设置的红外监测器10与补光灯11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监控装置的监控效果, 且 红外监测器10能够辅助烟雾检测器18运行, 进而降低出现设备对危险情况判断错误的概 率。 0025 其中: 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单片机13的输出端与伺 服电机5、 下部伺服电机8和摄像头9的输入端电连接, 蓄电池12与单片机13双向电连接。 0026 在使用时: 将顶板1安装至指定位置, 然后调整伺服电机5及下部伺服电机8的位 置, 从而使摄像头9及红外监测器10朝向指定位置, 夜晚时, 红外监测器10打开, 从而对楼宇 内部进。
22、行拍摄, 当红外监测器10检测到热源信号时, 单片机13控制补光灯11打开, 从而使摄 像头9能够将画面拍摄清晰, 且电机15不间断的工作, 从而使下壳3内气流不断运动, 当烟雾 检测器18检测到烟雾浓度异常时, 单片机13控制伺服电机5及下部伺服电机8运动, 从而带 动摄像头9及红外监测器10转动, 进而使摄像头9及红外监测器10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式检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36639 U 5 测, 从而辅助烟雾检测器18对火源进行判断, 当楼宇内部断电时, 蓄电池12内所含电量能够 支持单片机13继续工作, 从而避免监控装置同步断电而造成监控异常。 0027 值得注意的是,。
23、 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伺服电机5选用台州市金维达的40ST-M00130 型伺服电机, 下部伺服电机8选用台州市金维达的40ST-M0030型伺服电机, 摄像头9选用山 东省中维世纪的JVS-BQ1H4M-A1型摄像头, 红外监测器10选用美国菲力尔股份有限公司的 FLIE ONE型热感红外线热成像仪, 补光灯11选用深圳市爵影科技有限公司的RB-08P型补光 灯, 蓄电池12选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风帆有限责任公司的55D23L-MF型蓄电池, 单 片机13选用Intel的MCS-51型单片机, 电机15选用海阳市长川电机的MJ35B-750型高速电 机, 烟雾检测器18选用深圳市海曼科技。
24、股份有限公司的HM-623PS型通道式烟雾报警器, 信 号发射器20选用深圳市深邦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山区工业级5KMLTE信号发射器。 单片机13 控制伺服电机5、 下部伺服电机8、 摄像头9、 红外监测器10、 补光灯11、 蓄电池12、 电机15、 烟 雾检测器18和信号发射器20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36639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1236639 U 7 。
- 内容关键字: 新型 智能 楼宇 监控 装置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宽带变频系统.pdf
铝制品生产用裁切机构.pdf
脐带缆填充结构优化方法.pdf
腌制食品用包装消毒装置.pdf
耐高温低吸湿的双向拉伸聚酰胺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棍状食品包装及其生产工艺.pdf
低损耗光纤预制棒外包层及制备设备和制备方法及光纤.pdf
海洋环境监测仪器浮力调节装置.pdf
权限认证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装置.pdf
水质监测装置及水质实时监测系统.pdf
利用海水快速制备过渡金属析氧催化剂的方法.pdf
新型冷连轧机热带软启动厚度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傍山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复合板生产用板材裁剪装置.pdf
基于卫星轨道预报算法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节能方法.pdf
绿色环保节能建筑.pdf
风电叶片内避雷系统的铝合金绝缘软电缆及其制作方法.pdf
便于水轮机组改造的引水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