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pdf
《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13221.3 (22)申请日 2020.01.02 (73)专利权人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 济开发区临平大道592号 (72)发明人 任富佳刘建保赖秀保何军 张开川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代理人 陈治位 (51)Int.Cl. A47J 31/00(2006.01) A47J 31/46(2006.01) A47J 31/44(2006.01) A47J 31/58(2006.01)。
2、 (54)实用新型名称 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水汽分离装置包括 具有分离腔的壳体;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分离腔 相通的进水口, 底部开设有与分离腔相通的出水 口; 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通透的分离管, 所述分 离管的上端与所述分离腔的顶面之间存在间隙, 下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部并靠近所述出水口。 饮 水机包括上述水汽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能够减小高温水溅起的 几率, 还能够同时满足高温档低流量、 低温档高 流量的性能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11582668 。
3、U 2020.09.29 CN 211582668 U 1.一种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分离腔(2)的壳体(1); 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离腔(2)相通的进水口(111), 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 有与所述分离腔(2)相通的出水口(112); 所述分离腔(2)内设置有通透的分离管(13), 所述分离管(13)的上端与所述分离腔(2) 的顶面之间存在间隙, 下端贯穿所述壳体(1)的底部并靠近所述出水口(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包括分离盒(11)和 盒盖(12), 所述分离盒(11)的顶部开口设置, 所述盒盖(12)密。
4、封盖合在所述分离盒(11)的 顶部开口处形成所述分离腔(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12)具有竖直向下延伸 至所述分离腔(2)底部的导流棒(15), 所述导流棒(15)正对所述出水口(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棒(15)为顶部开口的空 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包括出水 管(14), 所述出水管(14)由所述出水口(112)向下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14)包括第一管部 (141)、 第二管。
5、部(142)和环状阶梯部(143), 所述第一管部(141)的上端与所述出水口(112) 相接, 所述第二管部(142)通过所述环状阶梯部(143)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141)内, 并由所 述环状阶梯部(143)向下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管(13)的下端贯穿所述 环状阶梯部(1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管(13)的下端面与所述 第二管部(142)的下端面平齐; 和/或, 所述第一管部(141)的管壁由所述环状阶梯部(143)向下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管 部(142)的下端面平齐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
6、7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管(13)为两个, 且两个 所述分离管(1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管部(142)的两侧。 10.一种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82668 U 2 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0002 饮水机能够将水加热, 以供用户饮用, 使用方便。 0003 现有的饮水机在出热水时, 高温蒸汽和水处于混合状态并同时由排出口排出, 易 出现水流偏拐或气泡爆开的情况, 从而导致高温水溅起, 溅起的。
7、高温水不但容易烫伤用户, 还容易溅湿台面; 此外, 现有的饮水机无法同时满足高温档低流量、 低温档高流量性能要 求, 一般都会舍弃低温档高流量性能, 这样带来极多的不便。 0004 综上, 如何克服现有的饮水机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饮 水机存在的高温水易溅起, 以及同时满足高温档低流量和低温档高流量性能要求的技术问 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 包括具有分离腔的壳体; 0007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离腔相通的进水口, 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分 离腔。
8、相通的出水口; 0008 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通透的分离管, 所述分离管的上端与所述分离腔的顶面之间 存在间隙, 下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部并靠近所述出水口。 0009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壳体包括分离盒和盒盖, 所述分离盒的顶部开 口设置, 所述盒盖密封盖合在所述分离盒的顶部开口处形成所述分离腔。 0010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盒盖具有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分离腔底部的 导流棒, 所述导流棒正对所述出水口。 0011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导流棒为顶部开口的空心结构。 0012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壳体包括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由所述出水口向。
9、 下延伸设置。 0013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部、 第二管部和环状阶梯 部, 所述第一管部的上端与所述出水口相接, 所述第二管部通过所述环状阶梯部连接于所 述第一管部内, 并由所述环状阶梯部向下延伸设置。 0014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分离管的下端贯穿所述环状阶梯部。 0015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分离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管部的下端面平 齐; 0016 和/或, 所述第一管部的管壁由所述环状阶梯部向下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管部的下 端面平齐的位置。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582668 U 3 0017 优选的, 作为一种可。
10、实施方式, 所述分离管为两个, 且两个所述分离管对称分布在 所述第二管部的两侧。 0018 相应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 包括上述水汽分离装置。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 包括具有分离腔的壳体, 该壳体上开设有与分 离腔相通的进水口, 以使得水能从进水口进入分离腔; 该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分离腔相通 的出水口, 以使得水能从排出口排出, 供用户取用。 分离腔内设置有通透的分离管, 该分离 管的上端与分离腔的顶面之间存在间隙, 下端贯穿壳体的底部并靠近出水口。 0021 在高温档低流量的工作状态下, 热水从进水口进入分。
11、离腔后, 会在自身重力的作 用下向下流动并由壳体底部的出水口流出; 跟随热水从进水口进入分离腔的高温蒸汽, 会 因比重较轻而上浮, 一部分高温蒸汽碰到温度较低的分离腔的顶壁后会冷凝成水, 这些冷 凝水会与分离腔内的热水混合, 并能随热水由出水口流出, 另一部分高温蒸汽能由分离管 的顶部进入分离管, 最后由分离管的底部排出, 实现水汽分离的目的, 从而缓解了因蒸汽与 水混合造成水流歪斜或者气泡爆开的问题, 进而减小了高温水溅起的几率。 0022 在低温档高流量的工作状态下, 冷水从进水口进入分离腔后, 会向下流动并由壳 体底部的出水口流出,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 出水口的排出速度低于进水口的进水速。
12、度, 冷水 会在分离腔内累积, 当水面高出分离管的顶部时, 冷水会由分离管的顶部进入分离管, 并由 分离管的底部排出, 此时, 冷水的排出速度能够适应排水速度, 而因分离管的下端靠近出水 口, 故用户可同时接到从出水口和分离管内排出的冷水。 也就是说, 在分离管的辅助下, 分 离腔的排水速度能够适应在低温档高流量的工作状态下的进水速度。 0023 综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 不但能够减小高温水溅起的几率, 还能够 同时满足饮水机对高温档低流量、 低温档高流量的性能要求。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 包括上述水汽分离装置, 不但能够减小高温水溅起的 几率, 还同时具备高温档低。
13、流量和低温档高流量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
14、分离盒、 分离管和出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盒、 分离管和出水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标: 1壳体; 2分离腔; 0033 11分离盒; 12盒盖; 13分离管; 14出水管; 15导流棒; 0034 111进水口; 112出水口;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582668 U 4 0035 141第一管部; 142第二管部; 143环状阶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
15、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上” 、“下” 、“竖直” 、“内” 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 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相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
16、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 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 的具体含义。 0039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40 参见图1图5,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 包括具有分离腔2的壳体1, 该壳体 1上开设有与分离腔2相通的进水口111, 以使得水能从进水口111进入分离腔2; 该壳体1的 底部开设有与分离腔2相通的出水口112, 以使得水能从排出口排出, 供用户取用。 分离。
17、腔2 内设置有通透的分离管13, 该分离管13的上端与分离腔2的顶面之间存在间隙, 下端贯穿壳 体1的底部并靠近出水口112。 0041 在高温档低流量的工作状态下, 热水从进水口111进入分离腔2后, 会在自身重力 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由壳体1底部的出水口112流出; 跟随热水从进水口111进入分离腔2的 高温蒸汽, 会因比重较轻而上浮, 一部分高温蒸汽碰到温度较低的分离腔2的顶壁后会冷凝 成水, 这些冷凝水会与分离腔2内的热水混合, 并能随热水由出水口112流出, 另一部分高温 蒸汽能由分离管13的顶部进入分离管13, 最后由分离管13的底部排出, 实现水汽分离的目 的, 从而缓解了因蒸汽与。
18、水混合造成水流歪斜或者气泡爆开的问题, 进而减小了高温水溅 起的几率。 0042 在低温档高流量的工作状态下, 冷水从进水口111进入分离腔2后, 会向下流动并 由壳体1底部的出水口112流出,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 出水口112的排出速度低于进水口111 的进水速度, 冷水会在分离腔2内累积, 当水面高出分离管13的顶部时, 冷水会由分离管13 的顶部进入分离管13, 并由分离管13的底部排出, 此时, 冷水的排出速度能够适应排水速 度, 而因分离管13的下端靠近出水口112, 故用户可同时接到从出水口112和分离管13内排 出的冷水。 也就是说, 在分离管13的辅助下, 分离腔2的排水速度能。
19、够适应在低温档高流量 的工作状态下的进水速度。 0043 综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 不但能够减小高温水溅起的几率, 还能够同 时满足饮水机对高温档低流量、 低温档高流量的性能要求。 0044 参见图1图3, 在壳体1的具体结构中设置有分离盒11和盒盖12, 其中, 分离盒11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582668 U 5 的顶部开口设置, 盒盖12能够密封盖合在分离盒11的顶部开口处, 从而, 使得分离盒11的内 部腔体能形成上述分离腔2, 以能够分别加工分离盒11和盒盖12, 降低加工难度。 0045 具体地, 分离盒11和盒盖12能够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焊接在一起。。
20、 0046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进水口111实际开设于分离盒11的底部, 分离管13可与分离盒 11设置为一体结构, 便于加强分离管13和分离盒11的结构强度。 0047 参见图2、 图3和图6, 在盒盖12的具体结构中具有竖直向下延伸至分离腔底部的导 流棒15, 且该导流棒15正对出水口, 以使得导流棒15能够对分离腔2内的水以及蒸汽在盒盖 12上冷凝成的水进行导流, 使得由出水口112排出的水流形态能够更加接近直线, 可缓解因 分离腔2内水压变化而引起水流歪斜的问题。 0048 此外, 可将导流棒15设置为顶部开口的空心结构, 因导流棒15的空心结构的顶部 开口, 故便于外界的冷空气进入导。
21、流棒15的空心结构中, 在高温档低流量的工作状态下, 高 温蒸汽与导流棒15接触后会冷凝成水, 便于加快高温蒸汽的冷凝速度, 以减少由分离管13 排出的蒸汽量, 能够减少浪费的水量。 0049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导流棒15可与盒盖12设置为一体结构, 以增强盒盖12与导流 棒15的结构强度。 0050 参见图4, 在壳体1的具体结构中设置有出水管14, 该出水管14由出水口112向下延 伸设置, 以使得水流能够沿出水管14向下排出, 防止水流从出水口112流出后向出水口112 的周侧蔓延。 0051 参见图2和图3和图6, 在出水管14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第一管部141、 第二管部142 和环。
22、状阶梯部143, 其中, 第一管部141的上端与出水口112相接, 第二管部142通过环状阶梯 部143连接于第一管部141内, 并由环状阶梯部143向下延伸设置, 由出水口112流出的水会 经由第一管部141流入第二管部142, 最终由第二管部142的下端流出。 0052 进一步的, 分离管13的下端贯穿环状阶梯部143, 以减小第二管部142和分离管13 底端的整体面积, 能够适应口径较小的杯体或瓶体的接水需求, 且减小了杯体或瓶体与出 水管14和分离管13正对的精准度要求较小, 便于用户调整杯体或瓶体的位置, 以同时接取 由出水管14和分离管13流出的水。 0053 进一步的, 可将第二。
23、管部142和分离管13设置为下端面相互平齐的结构, 以防止因 两者高度不一而导致溅水的情况。 0054 参见图2和图3, 还可将第一管部141的管壁由环状阶梯部143向下延伸至与第二管 部142的下端面相互平齐的位置, 以使得分离管13和第二管部142能够被完全套在第一管部 141内, 更加美观。 0055 此外, 可将分离管13设置为两个, 并将两个分离管13对称分布在第二管部142的两 侧, 以提高美观度。 0056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 包括上述水汽分离装置。 0057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具有上述水汽分离装置的所有优点, 不但能够减小高温水 溅起的几率, 还同时具备高温档低流量。
24、和低温档高流量性能。 005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其克服了传统的饮水 机的诸多技术缺陷。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装置及饮水机, 能够减小高温水溅起的几率, 还能够同时满足高温档低流量和低温档高流量的性能要求。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582668 U 6 0059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582668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8 CN 211582668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9 CN 211582668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0 CN 211582668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1 CN 211582668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2 CN 211582668 U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3 CN 211582668 U 13 。
- 内容关键字: 水汽 分离 装置 饮水机
多功能信号采集控制器.pdf
用于汽车曲轴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pdf
金属锂锭包装装置.pdf
漏电检测设备.pdf
用于管件与端盖焊接的夹具.pdf
电池检测防爆机构.pdf
塑料造粒机用输送装置.pdf
可调路灯.pdf
用于保护电池及储存运输安全的熔断片.pdf
用于不锈钢开平机的可调限位装置.pdf
摆动脉冲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车载充电器.pdf
隧道内部照明装置.pdf
抗冲击耐腐蚀风机叶片.pdf
装盒机入盒机构及装盒机.pdf
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pdf
电极植入设备.pdf
阀门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pdf
汽车地桩锁的防撞装置.pdf
污水处理用生态浮床.pdf
汽车散热器管路折弯工装.pdf
玻璃幕墙拼接装置.pdf
钢筋衍架楼承板防漏浆结构及楼承板.pdf
充电桩用防撞阻拦杆.pdf
电视音频测试装置.pdf
定位装夹设备及加工系统.pdf
基于BIM和AI大模型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航迹起始方法.pdf
基于多层级虚拟电厂的能量协调控制分配方法及系统.pdf
钻孔灌注桩清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建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接插件到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其介质.pdf
曳引机.pdf
牙套.pdf
基于光子映射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法.pdf
火电厂灰浆自动处理装置.pdf
火电厂煤料输送自动降尘装置.pdf
智能门.pdf
多曲面结构铝板安装结构.pdf
面向高光谱复杂背景的迭代聚类异常检测算法.pdf
共挤型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三维场景物料模型动态构建方法及系统.pdf
光控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pdf
栈板收集机.pdf
封缄胶带贴合分切装置.pdf
电动防盗锁.pdf
乒乓球全自动整形机.pdf
可检测线径的收线机.pdf
铸造用浇口杯.pdf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隐蔽传输方法.pdf
纳米碳复合材料为载体的钯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