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pdf
《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25104.8 (22)申请日 2020.03.27 (73)专利权人 北京东南开关厂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西路5号及 5号院4号楼12层3单元1503 (72)发明人 郑鹏宇郑鹏镭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47 代理人 黄珍玲 (51)Int.Cl. H02B 1/4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 防护机构, 包括防护盖。
2、, 所述防护盖的正面上分 别设置有观察窗和把手, 所述防护盖的侧面通过 紧固螺栓与螺母座固定连接, 所述螺母座活动套 设在丝杆上, 所述丝杆的两端均与轴承座转动连 接, 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凹槽内, 所述凹槽设置在 配电箱本体的侧面上, 所述凹槽两侧的配电箱本 体的侧面上均固定有导轨, 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 与导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盖、 观察窗、 紧固螺栓、 左防护盖、 右防护盖、 凸条和 插槽, 使得该防护机构可对配电箱本体正面上的 按钮进行保护, 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误触按钮, 造 成安全事故, 且该防护机构便于安装拆卸, 实用 性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
3、11605806 U 2020.09.29 CN 211605806 U 1.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包括防护盖(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盖(1)的正 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窗(3)和把手(4), 所述防护盖(1)的侧面通过紧固螺栓(5)与螺母座 (6)固定连接, 所述螺母座(6)活动套设在丝杆(7)上, 所述丝杆(7)的两端均与轴承座(8)转 动连接, 所述轴承座(8)固定在凹槽(9)内, 所述凹槽(9)设置在配电箱本体(2)的侧面上, 所 述凹槽(9)两侧的配电箱本体(2)的侧面上均固定有导轨(10), 所述防护盖(1)的内表面与 导轨(1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盖 (1)的侧面设置有通孔(11), 所述通孔(11)为长条状且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个所述通孔(11) 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防护盖(1)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盖 (1)包括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 所述左防护盖(12)与右防护盖(13)之间通过凸条 (14)与插槽(15)的配合而相互插接, 所述凸条(14)设置在左防护盖(12)上, 所述插槽(15) 设置在右防护盖(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防护盖 (。
5、12)和右防护盖(13)的正面上均设置有观察窗(3)和把手(4), 所述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 盖(13)上的观察窗(3)拼接成一个完整窗体, 所述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上的把手 (4)沿着完整窗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防护盖 (12)和右防护盖(13)均设置为L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箱本 体(2)的左右两侧面上的凹槽(9)内均设置有丝杆(7), 两个所述丝杆(7)上的螺母座(6)分 别与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权。
6、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05806 U 2 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箱具有体积小、 安装简便, 技术性能特殊、 位置固定, 配置功能独特、 不受场地 限制, 应用比较普遍, 操作稳定可靠, 空间利用率高, 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 是指挥 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 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 正确馈出荷载电 能的控制环节, 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 但是现有的配电箱其正面上的 按钮裸露在外, 工作人员容易误碰, 安全性不足, 局。
7、限性较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 改进, 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配电箱其正面上的按钮裸露在外, 工作人员容易误碰, 安全性不足的问 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 构, 包括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的正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窗和把手, 所述防护盖的侧面通过紧 固螺栓与螺母座固定连接, 所述螺母座活动套设在丝杆上, 所述丝杆的两端均与轴承座转 动连接, 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凹槽内。
8、, 所述凹槽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侧面上, 所述凹槽两侧的 配电箱本体的侧面上均固定有导轨, 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与导轨滑动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防护盖的侧面设置有通孔, 所述通孔为长条状且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 个所述通孔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防护盖的侧面上。 0008 优选的, 所述防护盖包括左防护盖和右防护盖, 所述左防护盖与右防护盖之间通 过凸条与插槽的配合而相互插接, 所述凸条设置在左防护盖上, 所述插槽设置在右防护盖 上。 0009 优选的, 所述左防护盖和右防护盖的正面上均设置有观察窗和把手, 所述左防护 盖和右防护盖上的观察窗拼接成一个完整窗体, 所述左防护盖和右防护盖上的把手沿。
9、着完 整窗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0 优选的, 所述左防护盖和右防护盖均设置为L型板。 0011 优选的, 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左右两侧面上的凹槽内均设置有丝杆, 两个所述丝杆 上的螺母座分别与左防护盖和右防护盖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12 (三)有益效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盖和观察窗, 使得该防护机构可对配电箱本体正面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605806 U 3 上的按钮进行保护, 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误触按钮, 造成安全事故, 通过观察窗可时刻观看到 按钮的状态以及控制面板上的参数。 0015 (2)本实用。
10、新型通过设置把手、 螺母座、 丝杆和导轨, 使得该防护机构活动性好, 可 自由升降, 当需要按动防护盖内部的配电箱本体正面上的按钮时, 可对把手用力, 防护盖带 动螺母座升降, 螺母座带动丝杆转动, 此时防护盖沿着导轨升降至所需位置, 将配电箱本体 正面上的按钮裸露出来。 0016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紧固螺栓、 左防护盖、 右防护盖、 凸条和插槽, 使得该防护 机构便于安装拆卸, 实用性高, 安装时, 通过紧固螺栓将右防护盖固定在配电箱本体上, 然 后将左防护盖上的凸条插入右防护盖上的插槽内, 再通过紧固螺栓将左防护盖亦固定在配 电箱本体上即可。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
11、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爆炸图。 0021 图中附图标记为: 1、 防护盖; 2、 配电箱本体; 3、 观察窗; 4、 把手; 5、 紧固螺栓; 6、 螺 母座; 7、 丝杆; 8、 轴承座; 9、 凹槽; 10、 导轨; 11、 通孔; 12、 左防护盖; 13、 右防护盖; 14、 凸条; 15、 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
12、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配电箱用可拆卸的防护机 构, 包括防护盖1, 防护盖1的正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窗3和把手4, 防护盖1的侧面通过紧固 螺栓5与螺母座6固定连接, 螺母座6上开设有与紧固螺栓5相配合的螺栓孔, 螺母座6活动套 设在丝杆7上, 丝杆7的两端均与轴承座8转动连接, 轴承座8固定在凹槽9内, 凹槽9设置在配 电箱本体2的侧面上, 凹槽9两侧的配电箱本体2的侧面上均固定有导轨10, 防护盖1的内表 面与导轨10滑动连。
13、接。 0024 进一步, 防护盖1的侧面设置有通孔11, 通孔11为长条状且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个 通孔11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防护盖1的侧面上, 通孔11的设置不仅可提升该防护机构的美 观性, 而且可减轻该防护机构的重量。 0025 进一步, 防护盖1包括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 左防护盖12与右防护盖13之间通 过凸条14与插槽15的配合而相互插接, 凸条14设置在左防护盖12上, 插槽15设置在右防护 盖13上, 通过设置紧固螺栓5、 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 使得该防护机构便于安装拆卸, 实 用性高, 通过设置凸条14和插槽15, 使得该防护机构在安装拆卸时左右盖板便于对齐定位。。
14、 0026 进一步, 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的正面上均设置有观察窗3和把手4, 左防护盖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605806 U 4 12和右防护盖13上的观察窗3拼接成一个完整窗体, 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上的把手4沿 着完整窗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观察窗3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时刻观看到按钮的状态以 及控制面板上的参数, 把手4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移动防护盖1。 0027 进一步, 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均设置为L型板, 两个L型板相互拼接成一个整 体围在配电箱本体2上, 使得该防护机构的结构强度更好, 不易变形。 0028 进一步, 配电箱本体2的左右两侧面上的凹槽。
15、9内均设置有丝杆7, 两个丝杆7上的 螺母座6分别与左防护盖12和右防护盖1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29 工作原理: 使用时, 通过紧固螺栓5将右防护盖13固定在配电箱本体2上, 然后将左 防护盖12上的凸条14插入右防护盖13上的插槽15内, 再通过紧固螺栓5将左防护盖12亦固 定在配电箱本体2上, 拉动把手4, 使得防护盖1移动至配电箱本体2正面上的按钮处, 从而对 配电箱本体2正面上的按钮进行保护, 当需要按动防护盖1内部的配电箱本体2正面上的按 钮时, 可对把手4用力, 防护盖1带动螺母座6升降, 螺母座6带动丝杆7转动, 此时防护盖1沿 着导轨10升降至所需位置, 将配电箱本体2正。
16、面上的按钮裸露出来进行操作即可。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60580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605806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60580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605806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605806 U 9 。
- 内容关键字: 配电箱 可拆卸 防护 机构
养殖禽畜排泄物固液分离处理设备.pdf
铝合金平板加工用夹具.pdf
抗弯抗拉低频闪灯带.pdf
图书馆空气调节装置.pdf
路面高差检测装置.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切换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精准送料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萎凋装置.pdf
糠醛残液回收釜.pdf
蓄电池组中实时时钟芯片供电电路.pdf
水平防跷板调节压轮机构.pdf
高压线圈引出装置.pdf
热管节能型离子溶液碳捕集装置.pdf
工作效率高的多单元碟状容器定量充填装置.pdf
用于散热器铜管的收卷辅助设备.pdf
手提式电动冷烟雾机的驱动式收置结构.pdf
气相三氧化硫磺化反应系统.pdf
基于多频点扫频工作的超声波控藻系统.pdf
改进型太阳能板旋转支架.pdf
基于实时网络的风电场智能图像监控系统.pdf
自动驾驶路线规划方法和系统.pdf
高可靠性的平板探测器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pdf
多区域虚拟电厂协同优化运行方法.pdf
基于深度学习眼球追踪光斑检测方法及装置.pdf
风电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pdf
T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TBC太阳能电池与光伏系统.pdf
森林冠层高度与地理环境协变量关系确定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眼动数据的自动冻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U形肋焊接定位系统.pdf
太阳能组件撕胶引线点胶一体机及生产方法.pdf
基于辐射传输参数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深地图反演方法.pdf
化工区域的空气污染溯源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含磷、氮环氧树脂阻燃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耐刮擦高光免喷涂PC/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聚合性化合物、组合物、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液晶显示元件和有机EL元件.pdf
一种天然麻纤维增强铸型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隔热膜的制造方法、隔热膜及隔热帘.pdf
一种利用磁场提高铁粉填充PVDF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方法.pdf
一种纳米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一种能与铝翼管紧密复合的导热材料.pdf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组合物以及发泡成型体和电线的制造方法.pdf
一种双层可食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含有偏二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df
固态硅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光电子部件壳体.pdf
一种耐氧化抗蠕变改性印制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导电聚丙烯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阻燃剂选择性分布的无卤阻燃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pdf
填充有无机填料材料混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