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pdf
《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76802.3 (22)申请日 2020.03.23 (73)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地址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 号 (72)发明人 王杜锦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10 代理人 陈丽嫦 (51)Int.Cl. G01N 15/06(2006.01) G01N 33/00(2006.01) F16M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提供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 装置, 属于大气成分检测技术领域, 该一种用于 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顶部外 壁焊接有主体, 主体的对称两侧内壁焊接有同一 个隔热板, 隔热板的一侧内壁开有穿线孔, 主体 的顶部内壁分别设置有检测机构和换风机构, 主 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电控机构, 底座的两侧外壁 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 机构, 在使用时, 将两个膨胀片塞进地面上提前 设置的固定孔中, 拧动丝杆, 此时紧固块会向固 定耳的位置收缩, 从而使得膨胀片沿丝杆径向膨 胀, 直至牢牢卡在固定孔内, 此种埋入膨胀式设 计, 可以使得本装置无论在平整或者非平整地面 还是软基。
3、地面均可以可靠固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627301 U 2020.10.02 CN 211627301 U 1.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包括底座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 顶部外壁焊 接有主体 (2) , 主体 (2) 的对称两侧内壁焊接有同一个隔热板 (3) , 隔热板 (3) 的一侧内壁开 有穿线孔 (4) , 主体 (2) 的对称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门 (7) , 主体 (2) 的顶部内壁分别设置有 检测机构和换风机构, 主体 (2) 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电控机构, 底座 (1) 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 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风机构包 括扇叶 (5) 和电机 (8) , 主体 (2) 的对称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通风孔, 主体 (2) 靠近一个通风孔 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机 (8) 的顶部外壁上, 电机 (8) 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 动轴 (6) , 扇叶 (5) 与传动轴 (6) 的相对一侧外壁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包 括PM2.5传感器 (10) 、 PM10传感器 (11) 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 (12) , 主体 (2) 一侧内壁焊 接有两个平行的固定块 (9) , 两个固定块 (。
5、9) 的同一侧外壁分别粘接于PM2.5传感器 (10) 和 PM10传感器 (11) 的外壁上, 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 (12) 的底部外壁固定于隔热板 (3) 的顶 部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机构包 括信号转换模块 (13) 和主板 (14) , 主板 (14) 与主体 (2) 的相对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 信号 转换模块 (13) 的外壁焊接与主板 (14) 的外壁上, 主板 (14) 的一侧外壁还焊接有无线模块 (15) 、 中央处理模块 (16) 和储存模块 (17)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 (14) 的 输入端通过集成线束分别连接于PM2.5传感器 (10) 、 PM10传感器 (11) 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 量仪 (12) 的输出端, 主板 (14) 的输出端通过集成线束连接于电机 (8) 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机构包括丝杆 (18) 、 膨胀片 (20) 和紧固块 (21) , 底座 (1) 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耳 (19) , 膨胀片 (20) 的两侧外壁分别焊接于固定耳 (19) 与紧固块 (21) 的相对一侧外壁上, 固定耳 (19) 内壁设置有通孔, 通孔的内壁包裹于。
7、丝杆 (18) 的外壁上, 丝杆 (18) 的一侧圆周外壁通 过螺纹连接于紧固块 (21) 的内壁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27301 U 2 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成分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就越 来越强烈, 而环境保护的第一步就是要对环境进行监测, 了解了环境中的污染成分比例, 才 能对环境进行治理, 在现有技术中的环境检测装置均为地面放置式的, 此种固定方式在非 平整地面或者软基路面, 装置很容易倾倒。。
8、 0003 经检索,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6627148U的专利, 公开了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 格化监测仪, 包括包括箱体主体、 箱体上盖、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充电管理单元、 蓄电 池、 开关电源、 主板、 GPRS传输模块、 GPRS天线、 GPS模块、 隔板转接板、 温湿度传感器、 防护 罩、 入口湿度调控单元、 导风风扇、 PM2.5传感器、 PM10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单元与气象站。 上 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底面为平面, 由于在进行环境检测时, 需采集各地的大气污染成分, 各个地区的路面情况不一, 所以还存在装置不易固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
9、于提供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检测装置,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 装置不能可靠的固定于非平整或者软基路面上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焊 接有主体, 主体的对称两侧内壁焊接有同一个隔热板, 隔热板的一侧内壁开有穿线孔, 主体 的对称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门, 主体的顶部内壁分别设置有检测机构和换风机构, 主体的 底部外壁设置有电控机构, 底座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0006 为了使得外部空气能够进入主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 所述换风机 构包括扇叶和电机, 主体的对称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通风孔, 主体靠近一个通风孔的顶部内 壁。
10、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机的顶部外壁上, 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 扇叶与传 动轴的相对一侧外壁焊接固定。 0007 为了使得检测机构能检测相关污染源含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 所述检 测机构包括PM2.5传感器、 PM10传感器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 主体一侧内壁焊接有两个 平行的固定块, 两个固定块的同一侧外壁分别粘接于PM2.5传感器和PM10传感器的外壁上, 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的底部外壁固定于隔热板的顶部外壁上。 0008 为了使得电控机构能够将数据处理、 储存并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 所 述电控机构包括信号转换模块和主板, 主板与主体的相对一侧外壁通过螺栓。
11、固定, 信号转 换模块的外壁焊接与主板的外壁上, 主板的一侧外壁还焊接有无线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和 储存模块。 0009 为了使得检测机构数据能够传输至电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 所述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627301 U 3 主板的输入端通过集成线束分别连接于PM2.5传感器、 PM10传感器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 仪的输出端, 主板的输出端通过集成线束连接于电机的输入端。 0010 为了使得本装置能够固定于不同类型的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 所述 固定机构包括丝杆、 膨胀片和紧固块, 底座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耳, 膨胀片的两侧外壁 分别焊接于固定耳与紧。
12、固块的相对一侧外壁上, 固定耳内壁设置有通孔, 通孔的内壁包裹 于丝杆的外壁上, 丝杆的一侧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于紧固块的内壁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 在使用时, 将两个膨胀片塞进地面上提前设 置的固定孔中, 拧动丝杆, 丝杆的外壁贯穿于通孔, 且丝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于紧固块的 内壁上, 此时紧固块会向固定耳的位置收缩, 从而使得膨胀片沿丝杆径向膨胀, 直至牢牢卡 在固定孔内, 此种埋入膨胀式设计, 可以使得本装置无论在平整或者非平整地面还是软基 地面均可以可靠固定。 0013 2、 本实用新型, 通过将检。
13、测机构和电控机构隔开, 并且主体中间设置有隔热板, 隔 热板可以将电控机构工作产生的热量隔绝, 从而检测机构不会因过热而影响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底座; 2-主体; 3-隔热板; 4-穿线孔; 5-扇叶; 6-传动轴; 7-门; 8-电机; 9-固 定块; 10-PM2.。
14、5传感器; 11-PM10传感器; 12-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 13-信号转换模块; 14- 主板; 15-无线模块; 16-中央处理模块; 17-储存模块; 18-丝杆; 19-固定耳; 20-膨胀片; 21- 紧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
15、技术方案: 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焊 接有主体2, 主体2的对称两侧内壁焊接有同一个隔热板3, 隔热板3的一侧内壁开有穿线孔 4, 主体2的对称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门7, 主体2的顶部内壁分别设置有检测机构和换风机 构, 主体2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电控机构, 底座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换风机构可以将外界的空气抽入主体2内部, 检测 机构可以检测空气中污染成分的含量, 主体2的内壁设置有隔热板3, 隔热板3可以将电控机 构工作产生的热量隔绝, 从而检测机构不会因过热而影响检测精度, 固定机构采用了埋入 膨胀式设计, 可以使得本装置无论在平整或。
16、者非平整地面还是软基地面均可以可靠固定。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627301 U 4 0022 具体的, 所述换风机构包括扇叶5和电机8, 主体2的对称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通风 孔, 主体2靠近一个通风孔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机8的顶部外壁上, 电机8的输出端 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6, 扇叶5与传动轴6的相对一侧外壁焊接固定。 0023 本实施例中: 扇叶5设置于一个通风孔内部, 电机8与传动轴6通过联轴器连接, 传 动轴6与扇叶5固定连接, 电机8启动时, 可通过联轴器带动6转动, 从而带动扇叶5转动, 扇叶 5转动时, 会将主体2内部空气抽出, 随之外界空气从另一个通风孔进。
17、入主体2。 0024 具体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器11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 仪12, 主体2一侧内壁焊接有两个平行的固定块9, 两个固定块9的同一侧外壁分别粘接于 PM2.5传感器10和PM10传感器11的外壁上, 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的底部外壁固定于隔 热板3的顶部外壁上。 0025 本实施例中: PM2.5传感器10对于2.5um切割点的实现是通过直接撞击式切割和散 射光强脉冲高度的判断综合来实现的, PM10传感器11是采用虚拟撞击的原理, 当有气体进 入时, PM2.5传感器10和PM10传感器11传感器18可检测气体中PM2.5和PM10的值,。
18、 气体污染 物浓度测量仪12可检测空气中污染气体的含量, 且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器11与气体污 染物浓度测量仪12的检测点错综排列, 保证外界空气进来时均能迎风撞在其表面。 0026 具体的, 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信号转换模块13和主板14, 主板14与主体2的相对一侧 外壁通过螺栓固定, 信号转换模块13的外壁焊接与主板14的外壁上, 主板14的一侧外壁还 焊接有无线模块15、 中央处理模块16和储存模块17, 主板14的输入端通过集成线束分别连 接于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器11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的输出端, 主板14的输出端 通过集成线束连接于电机8的输入端。
19、。 0027 本实施例中: 主板14的输入端通过集成线束分别连接于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 器11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的输出端, 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器11和气体污染物浓 度测量仪12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集成线束传递至信号转换模块13, 信号转换模块13将信号 进行数模转换后传递至中央处理模块16, 中央处理模块16将信号处理后一方面传递至储存 模块17储存, 另一方面传递至无线模块15, 无线模块15可连接外部设备, 将数据传递至外部 设备上, 供监测人员查看分析。 0028 具体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丝杆18、 膨胀片20和紧固块21, 底座1的两侧外壁均焊。
20、 接有固定耳19, 膨胀片20的两侧外壁分别焊接于固定耳19与紧固块21的相对一侧外壁上, 固定耳19内壁设置有通孔, 通孔的内壁包裹于丝杆18的外壁上, 丝杆18的一侧圆周外壁通 过螺纹连接于紧固块21的内壁上。 0029 本实施例中: 膨胀片20以丝杆18的轴线方向由中间向两侧距离丝杆18的距离递 减, 在使用时, 将两个膨胀片20塞进地面上提前设置的固定孔中, 拧动丝杆18, 丝杆18的外 壁贯穿于通孔, 且丝杆18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于紧固块21的内壁上, 此时紧固块21会向固 定耳19的位置收缩, 从而使得膨胀片20沿丝杆18径向膨胀, 直至牢牢卡在固定孔内。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
21、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膨胀片20以丝杆18的轴线方向由中间向两侧 距离丝杆18的距离递减, 在使用时, 将两个膨胀片20塞进地面上提前设置的固定孔中, 拧动 丝杆18, 丝杆18的外壁贯穿于通孔, 且丝杆18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于紧固块21的内壁上, 此 时紧固块21会向固定耳19的位置收缩, 从而使得膨胀片20沿丝杆18径向膨胀, 直至牢牢卡 在固定孔内; 扇叶5设置于一个通风孔内部, 电机8与传动轴6通过联轴器连接, 传动轴6与扇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627301 U 5 叶5固定连接, 电机8启动时, 可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轴6转动, 从而带动扇叶5转动, 扇叶5转 动时, 会。
22、将主体2内部空气抽出, 随之外界空气从另一个通风孔进入主体2; PM2.5传感器10 对于2.5um切割点的实现是通过直接撞击式切割和散射光强脉冲高度的判断综合来实现 的, PM10传感器11是采用虚拟撞击的原理, 当有气体进入时, PM2.5传感器10和PM10传感器 11传感器18可检测气体中PM2.5和PM10的值, 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可检测空气中污染 气体的含量, 且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器11与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的检测点错综排 列, 保证外界空气进来时均能迎风撞在其表面; 主板14的输入端通过集成线束分别连接于 PM2.5传感器10、 PM10传感器11和气。
23、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的输出端, PM2.5传感器10、 PM10 传感器11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仪12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集成线束传递至信号转换模块 13, 信号转换模块13将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传递至中央处理模块16, 中央处理模块16将信 号处理后一方面传递至储存模块17储存, 另一方面传递至无线模块15, 无线模块15可连接 外部设备, 将数据传递至外部设备上, 供监测人员查看分析; 主体2的内壁设置有隔热板3, 隔热板3可以将电控机构工作产生的热量隔绝, 从而检测机构不会因过热而影响检测精度。 0031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627301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627301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627301 U 8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环境保护 检测 装置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栈桥锚固结构及搭设施工方法.pdf
一种登船桥接船用渡板装置及登船桥.pdf
一种轻质装配式开孔平板芯材屈曲约束支撑.pdf
一种桥梁限位装置.pdf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减隔震控制方法及结构.pdf
一种环形截面预制桥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pdf
模块化多向变位盖板式伸缩装置以及桥梁.pdf
一种预制节段式混凝土桥梁的接缝构造.pdf
一种新型伸缩缝.pdf
一种用于桥梁伸缩缝装置的止水导水结构.pdf
自行式桥梁检修系统.pdf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防撞墙及其施工方法.pdf
用于线缆锚定件的独立密封件布置.pdf
一种用于悬索桥的组拼式索鞍结构.pdf
一种悬索桥主缆用预制平行钢丝预成型索股的制作方法.pdf
一种水平力自平衡式八字重型高空支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pdf
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pdf
一种基于利用集装箱进行应急桥梁临时桥墩建造的方法.pdf
超重公铁两用桥刚性悬索加劲连续钢桁梁带加劲弦顶推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