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9835947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9.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61857.2 (22)申请日 2020.02.12 (73)专利权人 南京肯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 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9栋4楼445号 (72)发明人 王健甘世财 (51)Int.Cl. B64D 47/08(2006.01) B64C 27/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 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包括无人机本 体,。

2、 无人机本体的下端中心处连接有U形板, U形 板的内部开设有U形空腔, U形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有水平的固定板, 固定板的下端中心处固定设置 有摄像头本体, U形空腔的水平部中心处固定设 置有双轴电机, U形空腔的两个竖直部内部均设 置有竖直的丝杆, 两个丝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 动轴承分别与U形空腔的水平部上侧腔壁和竖直 部下侧腔壁转动连接, U形空腔的左右两个竖直 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 便于在悬停时自动保持平衡, 使得悬停时更加稳 定, 提高了拍摄、 投递等任务的作业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494502 U 2020.09.15 CN 。

3、211494502 U 1.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包括无人机本体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本体 (3) 的下端中心处连接有U形板 (5) , 所述U形板 (5) 的内部开设有U形空腔, 所述U形板 (5) 的 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 (6) , 所述固定板 (6) 的下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摄像头本体 (7) , 所述U形空腔的水平部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双轴电机 (4) , 所述U形空腔的两个竖直部内 部均设置有竖直的丝杆 (2) , 两个所述丝杆 (2) 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U形空腔 的水平部上侧腔壁和竖直部下侧腔壁转动连接, 所述U形空腔的左右两个竖直部的上下两 。

4、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11) , 两个所述丝杆 (2) 的杆壁位于对应的两个固定环 (11) 之间处 对称螺纹连接有矩形配重块 (14) , 两个所述矩形配重块 (14) 分别与矩形空腔的左右两个竖 直部滑动连接, 所述双轴电机 (4) 的两个输出轴末端分别延伸至两个丝杆 (2) 处, 且双轴电 机 (4) 的两个输出轴末端与两个丝杆 (2) 的杆壁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 括第一锥齿轮 (12) 和第二锥齿轮 (13) , 所述第一锥齿轮 (12) 与双轴电机 (4) 的其中一个输 出轴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

5、第二锥齿轮 (13) 与丝杆 (2) 的上侧杆壁固定套接, 所述第一锥齿轮 (12) 与第二锥齿轮 (13) 相互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矩形配 重块 (14) 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球形槽, 两个所述球形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球 (9) , 两个所述圆球 (9) 的相背离的一端均延伸至球形槽的外部并与U形空腔的墙壁相抵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固定环 (11) 的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U形板 (5) 的 两个竖直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条 (1)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防滑条 (1) 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板 (5) 的 两个竖直部之间位于摄像头本体 (7) 的下侧处共同固定连接有X形杆 (8)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94502 U 2 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 “无人机” , 英文缩写。

7、为 “UAV” , 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 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随着科 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无人机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用处, 比如航模无人机的应用, 拍摄 方面无人机的应用和救援无人机的应用。 0003 现有技术中, 无人机经常需要在悬停状态下进行拍摄、 投递等任务, 但是现有的无 人机重心较为分散, 受到风力影响后不易保持平衡, 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 平衡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经常需要在悬停状态下进行拍摄、 投递 等任务, 但是重心较为分散, 受到风力影响后不易保持平衡。

8、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无人 机自动平衡支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包括无人机本体, 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中心处 连接有U形板, 所述U形板的内部开设有U形空腔, 所述U形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 板, 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摄像头本体, 所述U形空腔的水平部中心处固定设 置有双轴电机, 所述U形空腔的两个竖直部内部均设置有竖直的丝杆, 两个所述丝杆的上下 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U形空腔的水平部上侧腔壁和竖直部下侧腔壁转动连接, 所述U 形空腔的左右两个竖直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两个。

9、所述丝杆的杆壁位于对应 的两个固定环之间处对称螺纹连接有矩形配重块, 两个所述矩形配重块分别与矩形空腔的 左右两个竖直部滑动连接, 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末端分别延伸至两个丝杆处, 且双 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末端与两个丝杆的杆壁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 0007 优选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 所述第一锥齿轮与双轴电 机的其中一个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锥齿轮与丝杆的上侧杆壁固定套接, 所述第 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设置。 0008 优选的, 两个所述矩形配重块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球形槽, 两个所述球形槽 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球, 两个所述圆球的相背离的一端均。

10、延伸至球形槽的外部并与U形 空腔的墙壁相抵设置。 0009 优选的, 多个所述固定环的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0010 优选的, 所述U形板的两个竖直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条。 0011 优选的, 两个所述防滑条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0012 优选的, 所述U形板的两个竖直部之间位于摄像头本体的下侧处共同固定连接有X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94502 U 3 形杆。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具备以下有 益效果: 0014 1、 该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通过设有的U形板、 U形空腔、 双轴电机、 第一锥齿 轮、 第二锥。

11、齿轮、 丝杆和矩形配重块, 便于在悬停时自动保持平衡, 提高了悬停时的稳定性。 0015 2、 该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和橡胶圈, 可对矩形配重块提 供限位和缓冲。 0016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 便于在悬停时自动保持平衡, 使得悬停时更加稳定, 提高了拍摄、 投递等任务的作业精度。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9 图中: 1防滑条、 2丝杆、 3无人机本体、 4双轴电机、 5 U形板、 6固定板、 7摄像头本体、。

12、 8 X形杆、 9圆球、 10橡胶圈、 11固定环、 12第一锥齿轮、 13第二锥齿轮、 14矩形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2, 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 包括无人机本体3, 无人机本体3的下 端中心处连接有U形板5, U形板5的内部开设有U形空腔, U形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 定板6, 固定板6的下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摄像头本体7, U形空腔的水平部中心处固定设置 有双轴电机4, 双轴。

13、电机4通过远程控制系统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U形空腔的两个竖直部内部 均设置有竖直的丝杆2, 两个丝杆2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U形空腔的水平部上 侧腔壁和竖直部下侧腔壁转动连接, U形空腔的左右两个竖直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 固定环11, 两个丝杆2的杆壁位于对应的两个固定环11之间处对称螺纹连接有矩形配重块 14, 两个矩形配重块14分别与矩形空腔的左右两个竖直部滑动连接, 双轴电机4的两个输出 轴末端分别延伸至两个丝杆2处, 且双轴电机4的两个输出轴末端与两个丝杆2的杆壁之间 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3, 第一锥齿轮12与双轴 电机4的其中一个。

14、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 第二锥齿轮13与丝杆2的上侧杆壁固定套接, 第一 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相互啮合设置, 两个矩形配重块14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球形 槽, 两个球形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球9, 两个圆球9的相背离的一端均延伸至球形槽的 外部并与U形空腔的墙壁相抵设置, 圆球9可减小矩形配重块14与U形空腔之间的摩擦力, 多 个固定环11的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0, U形板5的两个竖直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 防滑条1, 两个防滑条1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半圆形的防滑条1可提高无人机放置的稳定 性, U形板5的两个竖直部之间位于摄像头本体7的下侧处共同固定连接有X形杆8, X形杆8可。

15、 提高支架的支撑性。 0022 本实用新型中, 使用时, 当无人机悬停时, 双轴电机4启动, 双轴电机4的两个输出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94502 U 4 端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2转动, 两个第一锥齿轮12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3转动, 两个第二锥齿轮13带动两个丝杆2转动, 两个丝杆2带动两个矩形配重块14向下移动, 当两 个矩形配重块14移动至底部时, 橡胶圈10和固定环11对矩形配重块14提供限位和缓冲, 此 时整个无人机的重心偏下, 可大幅提高无人机悬停时的稳定性, 提高了拍摄、 投递等任务的 作业精度。 002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94502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494502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用于 无人机 自动 平衡 支架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无人机自动平衡支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8359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