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柔声球.pdf
《太极柔声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柔声球.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52971.1 (22)申请日 2020.01.10 (73)专利权人 刘占锋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 50街坊127门9号 (72)发明人 刘占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2247 代理人 陈凯 (51)Int.Cl. A63B 4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太极柔声球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发声太极柔声球, 包括外球壳、 填充料、 内球壳、 惯性内核、 压电陶 瓷。
2、和蜂鸣器, 内球壳位于外球壳内侧, 且两者同 心设置, 外球壳与内球壳之间设有填充料, 惯性 内核设置在内球壳的内侧, 惯性内核包括三个长 度相同的支撑轴, 相邻两个支撑轴通过中点固定 连接, 且相邻两个支撑轴之间均相互垂直, 内球 壳的内侧表面包括六个套筒, 套筒内固定安装有 压电陶瓷, 每个套筒内侧均嵌入设有一个支撑 轴, 支撑轴的端部抵持在压电陶瓷表面, 且套筒 的口径略大于支撑轴的直径, 所述蜂鸣器固定安 装在内球壳的外侧表面, 压电陶瓷的输出端与蜂 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没有外部电源输入的 情况下太极柔声球运动过程中可以发声、 发光, 更容易被运动使用者识别。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635135 U 2020.10.09 CN 211635135 U 1.一种太极柔声球, 包括外球壳(1)和填充料(2),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内球壳(3)、 惯性 内核(4)、 压电陶瓷(5)和蜂鸣器(6), 内球壳(3)位于外球壳(1)内侧, 且两者同心设置, 外球 壳(1)与内球壳(3)之间设有填充料(2), 所述惯性内核(4)设置在内球壳(3)的内侧, 惯性内 核(4)包括三个长度相同的支撑轴(41), 相邻两个支撑轴(41)通过中点固定连接, 且相邻两 个支撑轴(41)之间均相互垂直, 内球壳(3)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六个套筒(31), 所述套筒 (。
4、31)内固定安装有压电陶瓷(5), 每个套筒(31)内侧均嵌入设有一个支撑轴(41), 支撑轴 (41)的端部抵持在压电陶瓷(5)表面, 且套筒(31)的口径略大于支撑轴(41)的直径, 所述蜂 鸣器(6)固定安装在内球壳(3)的外侧表面, 压电陶瓷(5)的输出端与蜂鸣器(6)的输入端电 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柔声球,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发光二极管(7), 所述外球壳 (1)的表面设有若干通孔(11), 发光二极管(7)嵌入安装在通孔(11)内, 压电陶瓷(5)的输出 端与发光二极管(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柔声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41)的。
5、端部为锥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柔声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料(2)为动物毛发、 人造纤 维、 沙砾或植物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柔声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性内核(4)为金属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极柔声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性内核(4)为铁、 铜或铝材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35135 U 2 一种太极柔声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健身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太极柔声球。 背景技术 0002 太极柔声球是一项新兴运动, 其可以与太极功法相互结合, 主要用于体育运动的 教学和日常的身体锻炼, 太极柔声球不仅使用起来简单,。
6、 健身动作也容易学习, 适合各个年 龄段的人学习使用, 具有娱乐健身两不误的效果。 0003 太极柔声球适合一个人运动, 也可以一群人组织运动, 其同时具备娱乐和健身两 种功能, 然而目前的太极柔声球只能够在白天或光线充足的地方使用, 在光线不足时, 快速 运动或者掉落的柔声球将难以捕捉, 特别是对于视力和听力不佳的运动群体而言, 夜晚进 行运动的难度加大, 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运动过程中更加容易被发现和捕捉的太极柔声 球。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极柔声球, 包括 外球壳和填充料, 其特征在于。
7、, 还包括内球壳、 惯性内核、 压电陶瓷和蜂鸣器, 内球壳位于外 球壳内侧, 且两者同心设置, 外球壳与内球壳之间设有填充料, 所述惯性内核设置在内球壳 的内侧, 惯性内核包括三个长度相同的支撑轴, 相邻两个支撑轴通过中点固定连接, 且相邻 两个支撑轴之间均相互垂直, 内球壳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六个套筒, 所述套筒内固定安 装有压电陶瓷, 每个套筒内侧均嵌入设有一个支撑轴, 支撑轴的端部抵持在压电陶瓷表面, 且套筒的口径略大于支撑轴的直径, 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在内球壳的外侧表面, 压电陶瓷 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6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 还包括发光二极管, 所。
8、述外球壳的表面设有若 干通孔, 发光二极管嵌入安装在通孔内, 压电陶瓷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 接。 0007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 所述支撑轴的端部为锥体。 0008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 所述填充料为动物毛发、 人造纤维、 沙砾或植 物纤维。 0009 更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惯性内核为金属材质。 001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 所述惯性内核为铁、 铜或铝材质。 0011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 所述外球壳为橡胶材质。 0012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 所述内球壳为塑料材质。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极柔声球相对。
9、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1)本实用新型的太极柔声球采用多层结构, 外球壳与内球壳之间的填充层为柔 声球本体提供一定的弹性和刚性, 内球壳内的惯性内核提供了柔声球最大的重量, 同时惯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635135 U 3 性内核在柔声球运动与停止中途会随着加速度的变化而对六个方向的支撑轴端部产生对 应的压力变化, 从而使压电陶瓷产生电流和电压的输出, 蜂鸣器随着输出而发出声音, 从而 更容易让使用者发现和跟踪柔声球的位置; 0015 (2)为了进一步使柔声球更容易被追踪, 本实用新型在外球壳的表面设置有对应 的开口和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也随着压电陶瓷受压。
10、而发光, 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直 观的视觉追踪目标, 同时发光能够让柔声球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更容易被观察到, 更加适 合夜晚锻炼群体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极柔声球的轴测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极柔声球的轴测剖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极柔声球的主视剖视图; 00。
11、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太极柔声球中压电陶瓷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1 图中: 1-外球壳、 2-填充料、 3-内球壳、 4-惯性内核、 5-压电陶瓷、 6-蜂鸣器、 7-发光 二极管、 11-通孔、 31-套筒、 41-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如图1所示, 结合图2、。
12、 3和4, 本实用新型的太极柔声球, 其包括外球壳1、 填充料2、 内球壳3、 惯性内核4、 压电陶瓷5、 蜂鸣器6, 内球壳3位于外球壳1的内侧, 内球壳3与外球壳1 同心设置, 外球壳1和内球壳3之间填充有填充料2, 惯性内核4设置在内球壳3的内侧, 惯性 内核4包括三个长度相同的支撑轴41, 相邻两支撑轴41之间通过支撑轴41的终点固定连接, 且相邻两个支撑轴41均垂直, 内球壳3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六个套筒31, 所述套筒31为圆 柱套筒, 套筒31的轴线均经过内球壳3的球心, 套筒3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压电陶瓷5, 每个支 撑轴41的端部均嵌入在对应的一个套筒31内, 且支撑轴41的端。
13、部抵持在压电陶瓷5表面, 支 撑轴41的截面为圆柱状, 其直接略小于太痛31的口径, 且支撑轴41可以在套筒31内沿径向 方向小幅度晃动, 蜂鸣器6固定安装在内球壳3的外侧表面, 压电陶瓷5的输出端与蜂鸣器6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24 以上实施方式中, 使用者在使用太极柔声球时, 球体本身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多次 的加速减速过程, 而内部的惯性内核4与内球壳3之间发发生相对位移以及不同的加速度, 从而使其对压电陶瓷5的表面产生压力, 压电陶瓷5受到压力后即可产生电压和电流, 进而 驱动与其电性连接的蜂鸣器6, 蜂鸣器6受驱动而发声, 更容易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
14、1635135 U 4 0025 以上实施方式不需要外部提供电源, 可以长期使用, 更加环保。 0026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蜂鸣器6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 蜂鸣 器6与压电陶瓷5的数量相同, 且每一个压电陶瓷5均与对应的一个蜂鸣器6电性连接。 0027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支撑轴41的数量可以不止3个, 相邻两个支撑轴41之间的 角度均相同, 套筒31的数量与支撑轴41的数量相同。 0028 以上实施方式, 可以保证柔声球运动到不同的姿态和角度的情况下, 具有对应的 压电陶瓷5和蜂鸣器6能够发电和发声, 保证了柔声球更好的发声效果。 0029 同时多个蜂鸣器6可以避。
15、免存在单个的蜂鸣器6出现故障而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 0030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发光二极管7, 外球壳1的表面设有若干通孔11, 发光二 极管7嵌入安装在通孔11内, 每个发光二极管7的输入端均与至少一个压电陶瓷5的输出端 电性连接。 0031 以上实施方式中, 发光二极管7与蜂鸣器6串联连接, 发光二极管在压电陶瓷5驱动 的情况下可以发出闪光, 从而更容易被使用者发现, 适合在夜晚使用。 0032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通孔11的数量优选的为6个, 通孔11的位置与内球壳3中 套筒31的位置相互对应, 每个通孔11内的发光二极管7均与对应位置的套筒31内的压电陶 瓷5电性连接, 优。
16、选的, 所述发光二极管7为高压二极管。 0033 以上实施方式中, 每个发光二极管7都对应一个单独的蜂鸣器6和一个单独的压电 陶瓷5, 可以避免某个线路故障而导致的全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0034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支撑轴41的端部为锥体。 0035 以上实施方式中, 支撑轴41的端部为锥体时, 其与压电陶瓷5的接触面积更小, 从 而能够产生更大的压力, 更容易刺激压电陶瓷5产生电能。 0036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填充料2为动物毛发、 人造纤维、 沙砾或植物纤维。 0037 以上实施方式中, 填充料2可以保证柔声球具有更好的手感。 0038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惯性内。
17、核4为金属材质。 0039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惯性内核4为铁、 铜或铝材质。 0040 以上实施方式中, 金属材质的密度更大, 在运动时可以产生更大的惯性, 从而对压 电陶瓷5施加更大的压力, 铁、 铜、 铝为较常见金属, 价格便宜, 容易获得。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63513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635135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635135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635135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635135 U 9 。
- 内容关键字: 太极 柔声球
双层厚片吸塑成型机.pdf
冲压件接料及转运装置.pdf
原料输送装置.pdf
防粘黏EVA颗粒用分切设备.pdf
用于电解锂的电解质取样装置及电解槽.pdf
具有逆向冲刷结构的封闭式固液分离过滤罐.pdf
电池搬运堆垛机.pdf
畜牧养殖用食槽.pdf
螺纹钢自动调节卷圆机.pdf
水利工程用闸门结构.pdf
茶叶包装用茶叶压制装置.pdf
旋振筛筛网的分切设备.pdf
压力管道焊缝检测装置.pdf
箱包缝纫机的包边机构.pdf
油套管抛丸堵头装置.pdf
鞋底注塑成型模具.pdf
对用于问答的大语言模型进行样本筛选的方法及装置.pdf
装饰板切割装置.pdf
水环固定调整装置.pdf
用于自动驾驶3D障碍物的多模态融合方法.pdf
改性钛钙型药皮堆焊电焊条及其制备方法.pdf
应急广播图文报警方法、报警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复合果泥生产用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用于实验室的乳酸菌发酵萝卜干的培养装置.pdf
物面流体仿真中粒子的近邻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pdf
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用图像处理系统.pdf
金融业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光学平面面形绝对检测方法.pdf
面向遥感基础模型的异构NPU训练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语义的相似事件检索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pdf
融合充电约束和容量约束的多电动物流车调度方法.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审批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徐放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发酵乳多联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pdf
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及工艺.pdf
膨体高分子量四氟乙烯共聚分散树脂的微孔材料.pdf
一种多元离子抗菌材料.pdf
中低压生产聚碳硅烷的新工艺及其生产装置.pdf
微藻中用于石油烃降解的细胞色素P450酶的制备方法.pdf
一体化缓冲液及使用该一体化缓冲液分离核酸的方法.pdf
取代的嘧啶甲酰基肟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除草组合物和应用.pdf
一种二异丙胺硅烷合成方法.pdf
一种微波辐射/碱耦合制备不同取代度磺丁基醚--环糊精的方法.pdf
可诱导型cmyc过表达的转基因载体、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pdf
一种树脂体系组合物及采用该组合物制造的耐冲击柔韧性复合材料.pdf
一种抗菌导电特氟龙工程塑料.pdf
一种核酸快速提取装置.pdf
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重组乙醇氧化酶的表达与纯化的方法.pdf
一种改性聚丙烯线缆保护管材及其成型工艺.pdf
免logo印刷塑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pdf
复合粒子及其制造方法、树脂组合物、带树脂的金属箔、树脂片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