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pdf
《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63491.2 (22)申请日 2020.02.12 (73)专利权人 青岛康泰镁业有限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街 道办事处天山一路167甲号 (72)发明人 孙亮志孙艳玲马光华麻吉凡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 37250 代理人 柳彦君 (51)Int.Cl. B65D 61/00(2006.01) B65D 85/6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 装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了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 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涉及高铁产品转运工装技 术领域, 支撑腿设置在底部支架的上方, 用于放 置主吸能机构; 前方管设置在底部支架的前端上 方, 前方管的高度高于支撑腿的高度, 侧方管设 置在底部支架的侧端上方, 后方管设置在底部支 架的后端上方, 侧方管和后方管的高度低于支撑 腿的高度; 插板与方管插入式设置; 挡板与插板 的顶端固定设置, 挡板的侧面为平面, 挡板的侧 面与方管侧面之间的面面距离均不等, 挡板高于 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产品外形 在四周制作固定挡板, 使前端主吸能机构产品完 全固定在工装上, 挡板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可调, 降低对师。
3、傅的操作要求, 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663831 U 2020.10.13 CN 211663831 U 1.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包括底部支架(1),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 叉车槽(2), 所述叉车槽(2)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1)的下方; 至少四个支撑腿(3), 所述支撑腿(3)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1)的上方, 用于放置主吸能 机构; 方管(4), 所述方管(4)包括前方管(41)、 侧方管(42)和后方管(43), 所述前方管(41)设 置在所述底部支架(1)的前端上方, 所述前方管(41)的高度高于支撑腿(3)的。
4、高度, 所述侧 方管(42)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1)的侧端上方, 所述后方管(43)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1)的 后端上方, 所述侧方管(42)和后方管(43)的高度低于支撑腿(3)的高度; 插板(5), 所述插板(5)与所述方管(4)插入式设置; 挡板(6), 所述挡板(6)与所述插板(5)的顶端固定设置, 所述挡板(6)的侧面为平面, 所 述挡板(6)的侧面与所述方管(4)侧面之间的面面距离均不等, 所述挡板(6)高于所述支撑 腿(3); 橡胶垫(7), 所述橡胶垫(7)设置在所述挡板(6)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叉车槽。
5、(2)和底部支架(1)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支撑腿(3)和底部支架(1)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方管(4)和底部支架(1)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方管(4)的管内设有空槽, 所述插板(5)活动设置在方管(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插板(5)的底端设有空槽, 所述方管(4)活动设置在。
6、插板(5)的空槽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63831 U 2 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产品转运工装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 拆卸式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前端主吸能机构是高铁上的重要组成部件, 该机构现有运输方式如下: 直接使用 塑料托盘运输, 由于塑料托盘没有固定装置,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位移, 导致产品磕 碰和人员受伤, 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固定于车上后需用绳索固定且不牢固, 危险性高, 效率 低下。 0003 鉴于此, 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
7、术问题是, 提供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便于转运, 保护产品, 设计了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 卸式转运工装, 包括底部支架, 还包括: 叉车槽, 所述叉车槽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下方; 至 少四个支撑腿, 所述支撑腿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上方, 用于放置主吸能机构; 方管, 所述 方管包括前方管、 侧方管和后方管, 所述前方管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前端上方, 所述前方 管的高度高于支撑腿的高度, 所述侧方管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侧端上方, 所述后方管设 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后端上方, 所述。
8、侧方管和后方管的高度低于支撑腿的高度; 插板, 所述 插板与所述方管插入式设置; 挡板, 所述挡板与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设置, 所述挡板的侧面 为平面, 所述挡板的侧面与所述方管侧面之间的面面距离均不等, 所述挡板高于所述支撑 腿; 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侧面。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叉车槽和底部支架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支撑腿和底部支架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方管和底部支架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方管的管内设有空槽, 所述插板活动设置在方管内。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插板的底端设有空槽, 所述方管活动设置。
9、在插板的空槽内。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产品外形在四周制作固定挡板, 使前端主吸能机构 产品完全固定在工装上, 挡板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可调, 降低对师傅的操作要求, 提高适应 性, 有效地解决了前端主吸能机构运输过程中发生位移的问题, 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周转 工装与产品接触部位使用橡胶垫等缓冲材料, 可以直接与产品接触, 价格便宜且不容易损 坏; 前端主吸能机构的装卸及运输过程简单、 高效。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663831 U 3 0013 图1是本申请转运工装有产品时的状态示意。
10、图; 0014 图2是本申请转运工装无产品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5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0016 图4是方管、 插板和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0018 图6是带有橡胶垫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9 以上各图中, 1、 底部支架; 2、 叉车槽; 3、 支撑腿; 4、 方管; 41、 前方管; 42、 侧方管; 43、 后方管; 5、 插板; 6、 挡板; 7、 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现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1 一种高铁前端主吸能机构可拆卸式转运工装, 如图1至图3所示, 包括底部支架1, 叉车槽2, 至少四个支撑腿3,。
11、 方管4, 插板5, 挡板6和橡胶垫7。 0022 叉车槽2设置在底部支架1的下方, 两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支撑腿3设置在 底部支架1的上方, 用于放置主吸能机构。 支撑腿3和底部支架1的连接方式是焊接。 多个支 撑腿3的顶端共同支撑前端主吸能机构, 通过支撑腿3, 可以方便前端主吸能机构放置在底 部支架1上, 便于转运。 支撑腿3的设置位置,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可。 支撑腿3的顶端放 置橡胶垫等缓冲材料, 价格便宜且不容易损坏。 0023 方管4包括前方管41、 侧方管42和后方管43, 前方管41设置在底部支架1的前端上 方, 侧方管42设置在底部支架1的侧端上方, 后方管43。
12、设置在底部支架1的后端上方, 前方管 41的高度高于支撑腿3的高度, 前端主吸能机构放置在支撑腿3上时, 可以直接将其前端与 前方管41相抵, 从而实现前端主吸能机构的前端定位; 侧方管42和后方管43的高度低于支 撑腿3的高度, 便于将前端主吸能机构放置在支撑腿3上。 方管4和底部支架1的连接方式也 可以是焊接。 0024 插板5与方管4插入式设置, 具有可拆卸式功能, 参考图4和图5, 提供了一种方式, 插板5的底端设有空槽, 方管4活动设置在插板5的空槽内。 或者, 方管4的管内设有空槽, 插 板5活动设置在方管4内。 挡板6与插板5的顶端固定设置, 挡板6的侧面为平面, 挡板6的侧面 。
13、与方管4侧面之间的面面距离均不等, 挡板6高于支撑腿3, 也就是说, 将插板5与方管4安装 在一起时, 可以选择挡板6不同的侧面来对准前端主吸能机构, 由于各个侧面与方管4的侧 面面面距离均不等, 故可以起到调整间距的作用, 更好的将前端主吸能机构稳固在该转运 工装上。 为了保护前端主吸能机构, 参考图6, 橡胶垫7设置在挡板6的侧面。 图中, 挡板6共六 个, 前后各两个, 左右各一个, 将前端主吸能结构四周固定, 挡板6与前端主吸能结构接触部 位固定橡胶垫7, 挡板6位置与前端主吸能结构尺寸标准相配合, 0025 在使用时, 将前端主吸能机构放置在支撑腿3上, 调整好前后左右位置(熟练师傅。
14、 基本能够保证偏差在1公分), 然后将挡板6通过插板5与方管4插入, 挡板6将产品四周固定 不发生位移, 有效地解决了前端主吸能机构运输时发生位移的问题, 提高了运输安全性, 工 装与前端主吸能机构接触部位使用橡胶垫等缓冲材料, 价格便宜且不容易损坏, 前端主吸 能机构在运输过程中无需用绳索固定, 简单、 高效。 这里, 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挡板6 的侧面与前端主吸能机构对齐, 提高挡板6与前端主吸能机构之间的紧凑性型。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663831 U 4 0026 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对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 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66383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663831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663831 U 7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663831 U 8 。
- 内容关键字: 前端 主吸能 机构 可拆卸 转运 工装
活性炭吸附印刷废气净化设备.pdf
园林绿化植物可调式保护支架.pdf
烟气脱硫塔的除尘装置.pdf
石材仿形切割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上料装置.pdf
藻类培养容器的自动清洗装置.pdf
轨道车用液压马达与扇叶的连接装置.pdf
布卷抽布装置.pdf
双电源切换装置.pdf
应用于综合配电箱风冷却的降温装置.pdf
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pdf
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预处理装置.pdf
矿用可移动终端的模块电路.pdf
净水剂检测用取样装置.pdf
汽车双发电机双蓄电池并联电路.pdf
防火型电气控制柜.pdf
便携式食品样品取样装置.pdf
电缆铺设夹持组件.pdf
柜体装配检验装置.pdf
用于按摩椅的柔性按摩机构.pdf
硬炭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pdf
汽车左悬置支架焊接设备.pdf
路面摊铺器.pdf
滤波器腔体生产装置.pdf
带漏电的保护插线板.pdf
电动轮椅安全阈值控制方法.pdf
重点管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筛查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小型渠道整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miRNA标志物组合在制备预测年龄产品中的应用.pdf
水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pdf
防误插的圆形电连接器.pdf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皮碗压装装置.pdf
室外用配电箱.pdf
提高脱硫石膏压滤效率的方法.pdf
智能水泵控制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MR邻区回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高填软土地区桥头跳车处治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pdf
基于SiO2-AuNCs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
移液枪头内液体样品光学特性检测装置.pdf
基于海绵的连续体变刚度机械臂.pdf
厨余垃圾处理装置.pdf
仿生海洋塑料回收装置.pdf
基于AlN势垒层的增强型双向阻断功率器件及制作方法.pdf
网络节点的入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谐波减速器柔轮摆线齿形设计方法.pdf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蒜氨酸保湿水及其制备方法.pdf
汤料中杂环胺的检测方法.pdf
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
相变调温微胶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钢筋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