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pdf
《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80209.4 (22)申请日 2020.01.15 (73)专利权人 南京市第一医院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长乐路 68号 (72)发明人 张中保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11624 代理人 蒋真 (51)Int.Cl. A61H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 具体地 说, 涉及一种下肢多功。
2、能负重治疗装置。 其包括 站立架和背带悬吊装置, 背带悬吊装置包括支撑 架和固定架, 支撑架和固定架的顶部分别安装有 牵引滑轮, 牵引滑轮内设置有牵引绳, 牵引绳的 一端安装有连接钩, 连接钩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 定装置, 牵引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 卷线筒 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转动的工作电机。 该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中, 采用背带对测试 人员进行固定, 通过工作电机收卷牵引绳调节背 带整体的高度, 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 实现系统 的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1675176 U 2020.10.16 CN 211675176 U 1.一种下肢多。
3、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包括站立架(1)和背带悬吊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背带悬吊装置(2)包括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 所述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的顶部 分别安装有牵引滑轮(23), 所述牵引滑轮(23)内设置有牵引绳(24), 所述牵引绳(24)的一 端安装有连接钩(25), 所述连接钩(25)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装置(26), 所述牵引绳(24) 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27), 所述卷线筒(27)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27)转动的工 作电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滑轮(23)包 括滑轮(231), 所。
4、述滑轮(23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232), 所述挡板(232)的尺寸大于滑 轮(231), 所述挡板(232)的外壁安装有轴承(2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固定装置 (26)包括背带(261), 所述背带(26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263), 所述连接环(263)挂在连 接钩(25)内, 所述背带(261)和连接环(263)之间至少设置有四条吊带(2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带(261)的一 端安装有毛面魔术贴(264), 所述背带(261)的另一端安装有刺面魔术贴(265),。
5、 所述毛面魔 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粘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站立架(1)包括 底板(11), 所述底板(11)顶面设置有一对站立区(12), 所述底板(11)顶部两侧安装有扶手 架(13), 所述扶手架(13)顶部套设有防滑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21)的底 部安装有安装筒(29), 所述安装筒(29)安装于扶手架(13)顶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75176 U 2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
6、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许多手术是要求手术后下肢不能负重, 只有等到组织的强度足够承受身体 的重量, 才能开始逐渐的恢复负重, 直到能够百分之百负重, 才可以恢复正常的站立和行走 等等, 因此对下肢进行负重训练是必要的, 但现有的下肢负重训练需要多人联合完成, 而且 没有系统的装置进行训练, 影响下肢负重训练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包括站立架和 背带悬吊装置, 所。
7、述背带悬吊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 所述支撑架和固定架的顶部分别 安装有牵引滑轮, 所述牵引滑轮内设置有牵引绳, 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钩, 所述连 接钩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装置, 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 所述卷线筒的一端 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转动的工作电机。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牵引滑轮包括滑轮, 所述滑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 所述挡板的 尺寸大于滑轮, 所述挡板的外壁安装有轴承。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背部固定装置包括背带, 所述背带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 所述连接 环挂在连接钩内, 所述背带和连接环之间至少设置有四条吊带。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背带的一端安装。
8、有毛面魔术贴, 所述背带的另一端安装有刺面魔 术贴, 所述毛面魔术贴和刺面魔术贴粘接配合。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站立架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一对站立区, 所述底板顶部 两侧安装有扶手架, 所述扶手架顶部套设有防滑垫。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筒, 所述安装筒安装于扶手架顶部。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 1、 该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中, 采用背带对测试人员进行固定, 通过工作电机 收卷牵引绳调节背带整体的高度, 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 实现系统的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0012 2、 该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中, 在底板两侧设。
9、置扶手架, 便于检测人员站立底 板上, 双手扶住扶手架, 对站立进行支撑, 同时设置防滑垫增加手掌和扶手架之间的摩擦 力, 防止手掌和扶手架滑脱, 能够单人完成下肢负重训练。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675176 U 3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带悬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站立架结构示意图; 0018 1、 站立架; 11、 底板; 12、 站立区; 13、 扶手架; 14、 防滑垫; 001。
10、9 2、 背带悬吊装置; 21、 支撑架; 22、 固定架; 23、 牵引滑轮; 24、 牵引绳; 25、 连接钩; 26、 背部固定装置; 27、 卷线筒; 28、 工作电机; 29、 安装筒; 0020 231、 滑轮; 232、 挡板; 233、 轴承; 0021 261、 背带; 262、 吊带; 263、 连接环; 264、 毛面魔术贴; 265、 刺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1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 “顺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2、 0024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 请参阅图1-图5所示, 本实用性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包括站立架1和背带悬吊装置2, 背带悬吊装置2包括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 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牵引滑 轮23, 牵引滑轮23包括滑轮231, 滑轮2。
13、3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232, 牵引滑轮23内设置有 牵引绳24, 牵引绳24缠绕在滑轮231内, 通过滑轮231的转动带动牵引绳24的移动, 同时, 挡 板232的尺寸大于滑轮231, 防止牵引绳24在滑轮231内移动时, 牵引绳24从滑轮231处脱落, 挡板232的外壁安装有轴承233, 支撑架21安装在对应的轴承233内环上, 固定架22安装在对 应的轴承233内环上, 使得牵引滑轮23能够在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内平稳转动。 0027 本实施例中, 牵引绳24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钩25, 连接钩25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 装置26, 通过牵引绳24拉动连接钩25带动背部固定装置26位置改变。
14、, 便于调节背部固定装 置26整体高度。 0028 进一步的, 牵引绳24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27, 卷线筒27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 卷线筒27转动的工作电机28, 通过工作电机28带动卷线筒27收卷牵引绳24, 并带动连接钩 25位置改变, 完成背部固定装置26高度调节。 0029 具体的, 背部固定装置26包括背带261, 背带26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263, 连接环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675176 U 4 263挂在连接钩25内, 背带261和连接环263之间至少设置有四条吊带262, 便于连接环263平 稳拉动背带261, 连接钩25运动时, 拉动连接环263位置改变。
15、, 并通过吊带262拉动背带261, 使用时, 将背带261绑在使用者背部, 通过改变背带261的位置, 能够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 实现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0030 值得说明的是, 背带261的一端安装有毛面魔术贴264, 背带261的另一端安装有刺 面魔术贴265, 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粘接配合, 通过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 贴265相互粘贴, 便于背带261的穿戴和拆卸。 0031 此外, 站立架1包括底板11, 底板11顶面设置有一对站立区12, 检测人员准确找到 站立位置, 底板11顶部两侧安装有扶手架13, 便于检测人员站立底板11上, 双手扶住扶手架 13, 便于。
16、对站立进行支撑, 扶手架13顶部套设有防滑垫14, 防滑垫14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制 成, 增加手掌和扶手架13之间的摩擦力, 防止手掌和扶手架13滑脱。 0032 除此之外, 支撑架2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筒29, 安装筒29安装于扶手架13顶部, 便于 将支撑架21固定在扶手架13顶部。 0033 本实施例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测试人员站立在底板11的站 立区12处, 并通过双手扶持扶手架13, 使得整体身体站立在底板11上, 将背带261绑在测试 人员腰背部, 通过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相互粘连, 使其固定, 康复训练时, 通过 工作电机28带动卷线筒27收卷牵引绳。
17、24, 并带动连接钩25位置改变, 拉动连接环263位置改 变, 并通过吊带262拉动背带261, 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 实现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003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 的优选例, 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 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67517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11675176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1167517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11675176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11675176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11675176 U 10 。
- 内容关键字: 下肢 多功能 负重 治疗 装置
防水接线结构.pdf
在线测量散状物料真密度的装置.pdf
适用于室内装修的工作架.pdf
套管施工辅助装置.pdf
防水开关.pdf
水循环增氧轮虫培养池.pdf
新型的包装袋.pdf
建筑涂料搅拌设备.pdf
薄膜生产用加热定型装置.pdf
电机转子线圈绕线机.pdf
激光器保护电路、激光器驱动电源和电子设备.pdf
养殖场通风管道生产用法兰冲孔机.pdf
分子筛吸附分离能力检测系统.pdf
寄存器、寄存器配置方法及芯片.pdf
信号质量检测方法及信号质量检测电路.pdf
基于自适应卷积核和级联检测头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pdf
运梁炮车自动化调姿系统和方法.pdf
RPA流程操作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pdf
适用于PEEK材料的高温3D打印机高温舱结构.pdf
户用电池储能系统.pdf
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环境嵌入的分布式光纤入侵预警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模组拆解装置和显示模组拆解方法.pdf
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自清洁式铝合金门窗及清洁方法.pdf
基于pipeline流程的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警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pdf
离子氮化炉罩自动升降行走机构.pdf
蓝牙耳机及其存储收纳充电装置.pdf
X射线管.pdf
用于飞机蒙皮精密激光焊接工艺的快速冷却装置.pdf
生物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整合镶嵌制程于制造金属-绝缘物-金属型电容的方法.pdf
一种IP网络中的媒体流处理方法.pdf
琴健手柄式开关.pdf
检查图片有效性的可视电话设备及可视电话系统.pdf
多色发光灯和光源.pdf
一种利用重复曝光形成双镶嵌结构的方法.pdf
固体摄像装置.pdf
半导体器件.pdf
用硼化合物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系统.pdf
误差放大器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方法.pdf
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方向转换方法及记录媒体.pdf
减少移动通信终端背后照亮控制单元功耗的设备和方法.pdf
网络带.pdf
具有有机层的光辐射构件.pdf
无线定位系统中的呼叫信息的监测.pdf
两端点间具有可配置保证和特性的消息传送.pdf
单晶硅膜的制造方法.pdf
应力引入间隔层.pdf
一种手机电子名片簿的定制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