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9782633 上传时间:2021-05-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档描述:

《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1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38520.X (22)申请日 2020.01.21 (73)专利权人 王佳莉 地址 315313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掌起镇 周家段村直江北路98号 (72)发明人 王佳莉 (74)专利代理机构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99 代理人 陈超滕延庆 (51)Int.Cl. F23Q 2/16(2006.01) F23Q 2/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57)摘要 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包。

2、括气 化炉主体, 气化炉主体开设有竖直贯穿该气化炉 主体的燃气混合通道、 以及横向贯穿该气化炉主 体并与燃气混合通道相通的进气孔, 还包括导流 体和聚火套; 导流体设置在气化炉主体的上端, 且导流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混合出气孔, 混合出气 孔均与燃气混合通道连通; 聚火套也设置在气化 炉主体的上端并将导流体包围在内, 且聚火套的 上端面高于导流体的上端面, 聚火套的侧壁上还 开设有引火孔, 引火孔与混合出气孔相通。 本实 用新型将气化炉主体、 导流体和聚火套三者连为 一体, 通过导流体上多个混合出气孔的设置, 能 够形成多道直冲式的内焰并实现多孔出火的效 果, 装配工艺大大简化,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

3、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2页 CN 211716608 U 2020.10.20 CN 211716608 U 1.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包括气化炉主体, 所述的气化炉主体开设有竖 直贯穿该气化炉主体的燃气混合通道、 以及横向贯穿该气化炉主体并与燃气混合通道相通 的进气孔,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流体和聚火套; 所述的导流体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主体的上端, 且所述的导流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混合出 气孔,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均与所述的燃气混合通道连通; 所述的聚火套也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主体的上端并将所述的导流体包围在内, 且所述聚 火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导流体的上端面, 所述聚火套。

4、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引火孔, 所述的引 火孔与所述的混合出气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炉主体 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包边, 所述的包边围出一腔室, 所述的导流体安装在所述的腔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的底部 凸设有若干支撑限位块, 所述的导流体位于所述的支撑限位块上, 且所述导流体的下端面 与所述腔室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通气间隙, 所述的通气间隙分别与所述的燃气混合通道和混 合出气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炉主体 的外壁上还设有一。

5、圈台阶, 所述的聚火套设置在所述的台阶上, 且所述聚火套的内壁与所 述包边的外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体的外 壁上设有若干凸出的齿形块, 所述齿形块的顶端与所述包边相抵接, 相邻的齿形块之间形 成齿形出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体的上 端开设有通气凹槽, 所述的通气凹槽将各个混合出气孔连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体的上 端面高于所述包边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

6、征在于: 所述的导 流体呈正方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有4个且呈正方形分布在导流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 流体呈正三棱柱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有3个且呈正三角形分布在导流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导流体呈扁平的长方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有2个且呈直线分布在导流体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16608 U 2 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火机配件领域, 尤其是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背景技术 0。

7、002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 主要用于吸烟取火, 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 打火机主要 部件是燃烧头和贮气箱, 燃烧头动作时, 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 将燃气引燃。 燃烧头是打 火机演变中最活跃的部分, 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 0003 市场上对打火机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外观完美, 安全性能越来越高, 而且对 气体打火机火焰火形要有新的变化。 0004 现有打火机的火焰都较为常规, 大都呈单独向上的椭圆状, 且一般也由蓝色的内 焰和黄色的外焰的组成。 因此, 火焰的形状比较单一, 美观度较差。 同时, 火焰的实际横截面 积较小, 点火效果较差, 特别在户外有横向风的情况下, 导致火焰倾斜。

8、甚至熄灭, 难以起到 良好点火效果。 0005 为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火焰, 部分厂商对结构进行了升级, 即设置有多个单独 的气化炉, 将这些气化炉通过一多通阀门连接至一个总的上燃气管道上, 从而实现多点出 火的效果。 但是这种结构的缺陷也很明显, 一是零部件多, 导致成本大大上升; 二是火机本 身安装空间较小, 导致装配工艺过于复杂; 三是多个气化炉单独出火, 实际火焰也是分散开 来的, 因此火焰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 炉。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包。

9、括气化炉主体, 所述的气化炉主体开设有竖直贯穿该气化炉主体的燃气混合通道、 以及 横向贯穿该气化炉主体并与燃气混合通道相通的进气孔, 还包括导流体和聚火套; 0008 所述的导流体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主体的上端, 且所述的导流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混 合出气孔,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均与所述的燃气混合通道连通; 0009 所述的聚火套也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主体的上端并将所述的导流体包围在内, 且所 述聚火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导流体的上端面, 所述聚火套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引火孔, 所述 的引火孔与所述的混合出气孔相通。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气化炉主体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包边, 所述的包边围出一腔室, 所 述的导流。

10、体安装在所述的腔室中。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腔室的底部凸设有若干支撑限位块, 所述的导流体位于所述的支 撑限位块上, 且所述导流体的下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通气间隙, 所述的通气 间隙分别与所述的燃气混合通道和混合出气孔连通。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气化炉主体的外壁上还设有一圈台阶, 所述的聚火套设置在所述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716608 U 3 的台阶上, 且所述聚火套的内壁与所述包边的外壁相贴合。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导流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凸出的齿形块, 所述齿形块的顶端与所 述包边相抵接, 相邻的齿形块之间形成齿形出气槽。 0014 作为优选, 。

11、所述导流体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凹槽, 所述的通气凹槽将各个混合出气 孔连通在一起。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导流体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包边的上端面。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的导流体呈正方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有4个且呈正方形分布在导 流体上。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的导流体呈正三棱柱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有3个且呈正三角形分 布在导流体上。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的导流体呈扁平的长方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有2个且呈直线分布 在导流体上。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气化炉主体、 导流体和聚火套三者连为一体, 通过导 流体上多个混合出气孔的设置, 能够形成多道直冲式的内焰并实现多。

12、孔出火的效果, 结构 上更加简单合理, 代替了现有的复杂结构 (多个单独的气化炉通过一多通阀门连接至一个 总的上燃气管道) , 装配工艺大大简化,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从齿形出气槽中喷出的 混合燃料气体点燃后形成外焰, 外焰将内焰包裹在内形成一个整体火焰造型, 十分美观动 人, 且内焰温度高、 火力强, 能够确保良好的点火功能。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两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两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爆炸图。 0022 图3是两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剖视图。 0023 图4是两孔出火的导流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三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

13、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三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爆炸图。 0026 图7是三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剖视图。 0027 图8是三孔出火的导流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是四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是四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爆炸图。 0030 图11是四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的剖视图。 0031 图12是四孔出火的导流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图12, 一种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包括气化炉主体1, 所述的气 化炉主体1开设有竖直贯穿该气化炉主体。

14、1的燃气混合通道2、 以及横向贯穿该气化炉主体1 并与燃气混合通道2相通的进气孔3, 还包括导流体4和聚火套5; 所述导流体4与聚火套5的 形状近似, 从而使得刚在导流体4处点燃的火焰形状与从聚火套5处流出的火焰形状保持近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716608 U 4 似或一致。 0034 所述的导流体4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上端, 且所述的导流体4上开设有若干 个混合出气孔6,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6均与所述的燃气混合通道2连通; 所述燃气混合通道2 中设有燃料气化组件7, 其用于将液态的燃料气化, 以便与空气更加充分的混合。 0035 所述的聚火套5也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上端。

15、并将所述的导流体4包围在内, 所述聚火套5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引火孔8, 所述的引火孔8与所述的混合出气孔6相通。 实际 生产时, 将火机的点火放电组件装配至引火孔8中, 使用时点火放电组件即能放出火花将从 混合出气孔6中放出的燃料混合气体点燃。 并且, 所述聚火套5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导流体4的 上端面, 能够加强对火焰的引导, 是火焰形状更加美观, 同时能够有隔离保护作用, 有效防 止火焰逃逸对打火机其它内部组件造成高温损坏。 0036 本实施例中, 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包边9, 所述的包边9围出一腔 室10, 所述的导流体4安装在所述的腔室10中。 通过包边9的设置, 能够形成一个。

16、更加匹配导 流体4的腔室10, 安装是通过卡压的方式使得包边9与导流体4形成过盈配合并牢固地连接 在一起, 包边9的存在能够使得与导流体4的接触面积更大, 因此在高温状态下仍然能够保 持较好的状态, 保持连接上得紧密可靠, 防止松脱的情况发生。 0037 本实施例中, 所述腔室10的底部凸设有若干支撑限位块11, 所述的导流体4位于所 述的支撑限位块11上, 且所述导流体4的下端面与所述腔室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通气间隙 12, 所述的通气间隙12分别与所述的燃气混合通道2和混合出气孔6连通。 采用本实施例的 结构, 通过通气间隙12的设置, 能够让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燃气顺畅地流动至混合出气孔6 。

17、中, 且流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 所述的支撑限位块11均匀的分布在腔室10 的各个边角处, 这种分布方式能够提供给导流体4更好的支撑效果, 保持导流体4的摆放水 平一致, 从而获得更好的出气点火效果。 0038 本实施例中, 所述气化炉主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一圈台阶13, 所述的聚火套5设置 在所述的台阶13上, 且所述聚火套5的内壁与所述包边9的外壁相贴合。 台阶13与包边9存在 一定的高度差, 从而当聚火套5安装到台阶13上之后, 聚火套5与包边9抵接并形成限位配 合, 使得聚火套5与气化炉主体1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 聚火套5放置到台阶13上后, 可通过压 接的方式使得聚火。

18、套5与包边9紧密贴合, 从而有效防止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 0039 由于多个混合出气孔6是独立设置在导流体4上的, 因此点燃后的火焰也会呈现出 多段独立火苗的效果, 使用效果和观赏性相对较差。 为此, 在所述导流体4的外壁上设有若 干凸出的齿形块14, 所述齿形块14的顶端与所述包边9相抵接, 相邻的齿形块14之间形成齿 形出气槽15。 通过齿形出气槽15的设置, 使得混合燃料气体也能够从齿形出气槽15处向上 流出并被点燃。 使用时从各个混合出气孔6中喷出的混合燃料气体点燃后形成多段直冲式 的内焰, 从齿形出气槽15中喷出的混合燃料气体点燃后形成外焰, 外焰将内焰包裹在内形 成一个整体火焰, 。

19、既能够提供良好的点火功能, 也具有更好的美观度。 同时, 由于混合出气 孔6更靠近燃气混合通道2, 能够燃气上升压力更强, 实际点燃后内焰将呈现出蓝色状态, 外 焰呈现出黄色状态。 0040 为了让点燃后的火焰能够更好地汇聚在一起, 所述导流体4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凹 槽16, 所述的通气凹槽16将各个混合出气孔6连通在一起。 通过通气凹槽16的设置, 能够让 部分溢出的燃料混合气体有规律地沿着通气凹槽16流动并一同点燃, 从而获得更加整体的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716608 U 5 火焰效果。 0041 优选的, 所述导流体4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包边9的上端面。 采用该优选结构, 能。

20、够对 上升的燃料混合气体更加充分的导向, 防止过早地出现窜流现象, 确保点燃时的火焰具有 更加美观的形态。 0042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三种较佳的实用方案: 0043 一、 参照图9图12, 所述的导流体4呈正方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6有4个且呈正方 形分布在导流体4上。 该方案点燃后具有4道直冲式的内焰和四棱锥状的外焰, 外焰会将内 焰包裹其中, 形成完成的火焰效果。 0044 二、 参照图5图8, 所述的导流体4呈正三棱柱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6有3个且呈 正三角形分布在导流体4上。 该方案点燃后具有3道直冲式的内焰和近似三棱锥状的外焰, 外焰会将内焰包裹其中, 形成完成的火焰效果。 0。

21、045 三、 参照图1图4, 所述的导流体4呈扁平的长方体, 所述的混合出气孔6有2个且 呈直线分布在导流体4上。 该方案点燃后具有2道直冲式的内焰和扁平的外焰, 外焰会将内 焰包裹其中, 形成完成的火焰效果。 0046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 主要应用于 打火机中, 其安装方式和工作原理与现有的气化炉基本一致,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47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气化炉主体1、 导流体4和聚火套5三大核心配件组成, 通过过盈 配合和铆压装配方式, 将三者连为一体, 通过导流体4上多个混合出气孔6的设置, 能够形成 多道直冲式的内焰并实现多孔出火的效果, 同时从。

22、齿形出气槽15中喷出的混合燃料气体点 燃后形成外焰, 外焰将内焰包裹在内形成一个整体火焰造型, 十分美观动人, 且内焰温度 高、 火力强, 能够确保良好的点火功能。 0048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 凡是根 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 均仍属 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71660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2 页 7 CN 211716608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12 页 8 CN 211716608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12。

23、 页 9 CN 211716608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12 页 10 CN 211716608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12 页 11 CN 211716608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12 页 12 CN 211716608 U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12 页 13 CN 211716608 U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8/12 页 14 CN 211716608 U 14 图9 说明书附图 9/12 页 15 CN 211716608 U 15 图10 说明书附图 10/12 页 16 CN 211716608 U 16 图11 说明书附图 11/12 页 17 CN 211716608 U 17 图12 说明书附图 12/12 页 18 CN 211716608 U 1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多孔 连体 直冲 气化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孔出火的连体直冲式气化炉.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7826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