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pdf
《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66757.2 (22)申请日 2020.05.11 (73)专利权人 高阳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 镇陈家庄三排前进路65号 (72)发明人 高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代理人 刘梦希 (51)Int.Cl. G01C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 装置, 属于测绘仪器技术领域。 一种便。
2、携式地形 图测绘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右侧对称设有 两个背带, 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收纳腔, 所述收 纳腔下部贯穿设有丝杆, 所述丝杆上方设有支撑 板, 所述支撑板顶面中部嵌设有测绘仪主体, 所 述支撑板上方设有遮阳板, 所述丝杆下方设有支 撑组件, 所述丝杆前端贯穿收纳腔内壁延伸至外 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 所述丝杆后端贯 穿收纳腔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套设有棘轮, 所述棘 轮上方设有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上方设有固定 板, 所述固定柱外侧铰接有棘爪, 所述棘爪与固 定柱之间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方便 携带, 大大的方便了测绘工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
3、211717445 U 2020.10.20 CN 211717445 U 1.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包括箱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右侧对称设有 两个背带(2), 所述箱体(1)内部开设有收纳腔(101), 所述收纳腔(101)下部贯穿设有丝杆 (3), 所述丝杆(3)外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301), 所述丝杆(3)上方设有支撑板(4), 所述 支撑板(4)顶面中部嵌设有测绘仪主体(7), 所述支撑板(4)上方设有遮阳板(5), 所述遮阳 板(5)底面四角均设有支柱(6), 所述支撑板(4)底面中部固设有固定座(401), 所述固定座 (401)底面对称设有两个连杆(1。
4、1), 两个所述连杆(11)呈八字型结构设置, 所述连杆(11)上 端通过铰接座与固定座(401)底面铰接, 所述连杆(11)下端铰接有丝杆套(12), 所述丝杆 (3)下方设有支撑组件(13), 所述收纳腔(101)两侧内壁相对于丝杆(3)的位置对称开设有 齿轮腔(14), 所述齿轮腔(14)内设有齿轮(10), 所述齿轮(10)套设于丝杆(3)外侧, 所述丝 杆(3)前端贯穿收纳腔(101)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8), 所述丝杆(3) 后端贯穿收纳腔(101)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套设有棘轮(9), 所述棘轮(9)上方设有固定柱 (15), 所述固定柱(15)上方设有固定板(1。
5、6), 所述固定柱(15)外侧铰接有棘爪(17), 所述棘 爪(17)与固定柱(15)之间设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4)与 遮阳板(5)外壁均与收纳腔(101)内壁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13) 包括底座(19), 所述箱体(1)底面两侧相对于底座(19)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19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901)的 宽度与底座(19)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底座(19)顶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齿条。
6、(20), 所述凹槽 (1901)内壁顶面相对齿条的位置开设有齿条腔(2001), 所述齿条(20)与齿条腔(2001)滑动 配合, 所述齿条腔(2001)与齿轮腔(14)相连通, 所述齿条(20)与齿轮(10)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9)顶面 四角均设有滑杆(21), 所述凹槽(1901)内壁顶面相对于滑杆(21)的位置开设有滑杆槽 (2101), 所述滑杆(21)与滑杆槽(2101)滑动配合, 所述滑杆(21)顶面固设有限位柱(22), 所 述限位柱(22)直径大于滑杆(21)直径, 所述滑杆槽(2101)直径与限位柱(22。
7、)直径相同, 所 述滑杆槽(2101)开口处直径与滑杆(21)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套(12)与 螺纹(30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9)与棘 爪(17)啮合接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17445 U 2 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仪器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 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测绘一般会 使用到测绘仪器, 。
8、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 处理、 输出等仪器和装置。 0003 经检索, 公开号为CN20868849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三维地形图测绘装置, 包 括相机、 快装板、 WLAN天线; 所述基座位于三脚架的顶端, 且基座与三脚架通过卡合方式相 连接; 所述云台位于基座的顶端, 且云台与基座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所述主控盒位于云台 的顶端, 且主控盒与云台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所述把手位于主控盒的两侧, 且把手与主控 盒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主控盒前端的一侧, 且显示屏与主控盒通过镶 嵌方式相连接。 0004 现有技术虽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但其体积较大不利于随身。
9、携带, 人工测绘地形图 时往往需要徒步对山川地脉进行勘探, 而测绘对象为山陵森林时, 现有装置无法达到便携 的效果, 便不利于测绘工作的正常开展, 鉴于此, 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右侧对称设有两个背带, 所述箱 体内部开设有收纳腔, 所述收纳腔下部贯穿设有丝杆, 所述丝杆外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 所述丝杆上方设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顶面中部嵌设有测绘仪主体,。
10、 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 遮阳板, 所述遮阳板底面四角均设有支柱, 所述支撑板底面中部固设有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 底面对称设有两个连杆, 两个所述连杆呈八字型结构设置, 所述连杆上端通过铰接座与固 定座底面铰接, 所述连杆下端铰接有丝杆套, 所述丝杆下方设有支撑组件, 所述收纳腔两侧 内壁相对于丝杆的位置对称开设有齿轮腔, 所述齿轮腔内设有齿轮, 所述齿轮套设于丝杆 外侧, 所述丝杆前端贯穿收纳腔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 所述丝杆后 端贯穿收纳腔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套设有棘轮, 所述棘轮上方设有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上方 设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柱外侧铰接有棘爪, 所述棘爪与固定柱之间设有。
11、弹簧。 0009 优选地, 所述支撑板与遮阳板外壁均与收纳腔内壁滑动接触。 0010 优选地,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 所述箱体底面两侧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对称开设 有两个凹槽, 所述凹槽的尺寸大小与底座的尺寸大小相适配。 0011 优选地,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底座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底座顶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717445 U 3 齿条, 所述凹槽内壁顶面相对齿条的位置开设有齿条腔, 所述齿条与齿条腔滑动配合, 所述 齿条腔与齿轮腔相连通, 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0012 优选地, 所述底座顶面四角均设有滑杆, 所述凹槽内壁顶面相对于滑杆的位置开 设有滑杆槽,。
12、 所述滑杆与滑杆槽滑动配合, 所述滑杆顶面固设有限位柱, 所述限位柱直径大 于滑杆直径, 所述滑杆槽直径与限位柱直径相同, 所述滑杆槽开口处直径与滑杆直径相同。 0013 优选地, 所述丝杆套与螺纹螺纹连接。 0014 优选地, 所述棘轮与棘爪啮合接触。 0015 3.有益效果 0016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设有背带, 装置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组件简单, 可以通过背起背带轻 松便捷的进行移动, 方便了工作人员的随身携带, 方便了山陵及森林间的测绘工作的展开, 省时省力。 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杆、 丝杆套、 连杆以及固定座实现对支撑板和其上组件。
13、的抬 升, 又通过丝杆两侧套设有的齿轮实现了支撑组件的向下延展, 令二者可以同步进行, 实现 了快速展开和快速收纳的效果, 方便快捷, 大大的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9 3.本实用新型设有棘轮和棘爪结构, 通过二者的啮合接触使得装置展开后不会因 重力作用而回落, 且能避免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会因装置固定不牢靠而使测绘产生误差, 保障了测绘工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
14、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外壁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标号说明: 1、 箱体; 101、 收纳腔; 2、 背带; 3、 丝杆; 301、 螺纹; 4、 支撑板; 401、 固 定座; 5、 遮阳板; 6、 支柱; 7、 测绘仪主体; 8、 转动握把; 9、 棘轮; 10、 齿轮; 11、 连杆; 12、 丝杆 套; 13、 支撑组件; 14、 齿轮腔; 15、 固定柱; 16、 固定板; 17、 棘爪; 18、 弹簧; 19、 底座; 1901、 凹 槽; 20、 齿条; 2001、 齿条腔; 21、 滑杆; 2101、 滑杆槽; 22、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
15、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 “顺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 限定。 说明书 2。
16、/4 页 4 CN 211717445 U 4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设置有” 、“套设/接” 、“连接” 等,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连接” ,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 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 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1 一种便携式地形图测绘装置, 包括箱体1, 所述箱。
17、体1右侧对称设有两个背带2, 所 述箱体1内部开设有收纳腔101, 所述收纳腔101下部贯穿设有丝杆3, 所述丝杆3外侧对称开 设有两个螺纹301, 所述丝杆3上方设有支撑板4, 所述支撑板4顶面中部嵌设有测绘仪主体 7, 所述支撑板4上方设有遮阳板5, 所述遮阳板5底面四角均设有支柱6, 所述支撑板4底面中 部固设有固定座401, 所述固定座401底面对称设有两个连杆11, 两个所述连杆11呈八字型 结构设置, 所述连杆11上端通过铰接座与固定座401底面铰接, 所述连杆11下端铰接有丝杆 套12, 所述丝杆3下方设有支撑组件13, 所述收纳腔101两侧内壁相对于丝杆3的位置对称开 设有齿轮。
18、腔14, 所述齿轮腔14内设有齿轮10, 所述齿轮10套设于丝杆3外侧, 所述丝杆3前端 贯穿收纳腔101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8, 所述丝杆3后端贯穿收纳腔 101内壁延伸至外部并套设有棘轮9, 所述棘轮9上方设有固定柱15, 所述固定柱15上方设有 固定板16, 所述固定柱15外侧铰接有棘爪17, 所述棘爪17与固定柱15之间设有弹簧18。 0032 具体的, 所述支撑板4与遮阳板5外壁均与收纳腔101内壁滑动接触, 支撑板4和遮 阳板5的尺寸恰好可以收入收纳腔101中。 0033 进一步的, 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底座19, 所述箱体1底面两侧相对于底座19的位置 对称开设。
19、有两个凹槽1901, 装置完全收起的情况下底座19两端会卡设在凹槽1901内, 不占 用额外空间。 0034 更进一步的, 所述凹槽1901的宽度与底座19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底座19顶面两侧 对称设有两个齿条20, 所述凹槽1901内壁顶面相对齿条的位置开设有齿条腔2001, 所述齿 条20与齿条腔2001滑动配合, 所述齿条腔2001与齿轮腔14相连通, 所述齿条20与齿轮10啮 合连接, 通过齿轮10和齿条20可令丝杆3旋转抬升支撑板4的同时将支撑组件13向下延展, 实现同步展开整体的效果。 0035 再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19顶面四角均设有滑杆21, 所述凹槽1901内壁顶面相对于 滑。
20、杆21的位置开设有滑杆槽2101, 所述滑杆21与滑杆槽2101滑动配合, 所述滑杆21顶面固 设有限位柱22, 所述限位柱22直径大于滑杆21直径, 所述滑杆槽2101直径与限位柱22直径 相同, 所述滑杆槽2101开口处直径与滑杆21直径相同, 限位柱22和滑杆21用于限制支撑组 件13向下延展的最大长度, 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支撑组件13分离, 产生不必要的工作影 响测绘效率。 0036 值得介绍的是, 所述丝杆套12与螺纹301螺纹连接, 转动握把8会带动丝杆3转动, 丝杆3上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杆套12便开始沿这相反的螺纹301做对向运动, 两者间距离 渐渐缩小, 从而使得丝杆套12。
21、顶面铰接有的连杆11夹角随之变小, 并通过两个连杆11顶面 铰接的固定座401将支撑板抬升起来。 0037 值得说明的是, 所述棘轮9与棘爪17啮合接触, 装置展开完毕后棘轮9会被棘爪17 卡住, 使得装置不会因重力而回落, 待测绘工作完成后, 沿弹簧18的方向抬起棘爪17, 使之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717445 U 5 无法限制棘轮9的转动, 如此便可反向摇动转动握把8, 将装置回收。 0038 工作原理: 当测绘地形图时需要徒步对山川地脉进行勘探的情况下, 工作人员可 通过背带2将本装置背于身后, 装置内部中空且结构简单, 可以轻松携带, 当到达需要测绘 的地点时, 只需。
22、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 将装置放在地面上, 摇动转动握把8, 转动握把8会带 动丝杆3转动, 丝杆3上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杆套12便开始沿这相反的螺纹301做对向运 动, 两者间距离渐渐缩小, 从而使得丝杆套12顶面铰接有的连杆11夹角随之变小, 并通过两 个连杆11顶面铰接的固定座401将支撑板抬升起来, 支撑板401便撑着测绘仪主体7和四个 支柱6支起的遮阳板5向上抬升, 随着丝杆3的转动, 其上套设有的齿轮10也在齿轮腔14内转 动, 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20随即沿齿条腔2001的方向向下运动, 因齿条20固设于底座19上, 底座又放置于地面上, 所以齿条20向下运动时会推动底座19, 而地。
23、面又给予底座19一个反 作用力, 使得装置整体在齿轮10和齿条20的传动下被渐渐升起, 当底座19顶面四角固设有 的滑杆21上端的限位柱22被滑杆槽2101开口处卡住时, 代表支撑组件13已全部从收纳腔 101内伸出, 上端的支撑板4也会恰好完全升出收纳腔101, 此时便可停止摇动转动握把8, 另 一端的棘轮9则会被棘爪17卡住, 使得装置不会因重力而回落, 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便可开 始利用测绘仪主体7开始进行测绘工作, 待测绘工作完成后, 沿弹簧18的方向抬起棘爪17, 使之无法限制棘轮9的转动, 如此便可反向摇动转动握把8, 将装置回收, 当装置完全收入收 纳腔101内之后, 便可重新背上。
24、背带2, 继续前往下一个测绘点。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 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 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 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717445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1717445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1717445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1717445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1717445 U 10 图6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1717445 U 11 。
- 内容关键字: 便携式 地形图 测绘 装置
快装预应力锚索.pdf
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用的烧结设备.pdf
研磨用高效除尘装置.pdf
新型罩杯间距可调的文胸.pdf
防卡板结构.pdf
卧式微波辅助酸碱预处理秸秆的装置.pdf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回弹仪的弹击杆校准装置.pdf
转移基膜纸及其制备系统、包装膜及其制备系统.pdf
防水卷材成卷后的捆扎装置.pdf
介质加载腔体滤波器.pdf
乳制品自动检测系统与智慧实验室.pdf
屠宰刀具全方位消毒器.pdf
循环气幕集气装置.pdf
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pdf
Z轴带双R轴切换作业机构及点胶机.pdf
急诊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处理及检测系统.pdf
零件3D扫描辅助旋转台.pdf
圆柱电池盖帽焊接工装.pdf
建筑施工土方开挖基坑防护装置.pdf
睡眠感知音乐理疗系统.pdf
自动计数立盒机.pdf
扬声器.pdf
电池钢壳清洗用滚筒机构.pdf
便携式应急LED灯.pdf
超声手术器械.pdf
胸腔镜镜头清洁装置.pdf
工业硅破碎除杂装置.pdf
具有多环境模拟功能的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pdf
自动纠偏修正的防水卷材绕卷装置.pdf
基于离心过滤洗涤的碳酸锂回收设备.pdf
绝缘电缆料生产设备.pdf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pdf
用于制备氨基苯磺酰脲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检测金属腐蚀的高分子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家具的紫外光固化型底漆.pdf
一种表面改性涂层减磨油杆扶正器.pdf
新化合物.pdf
一种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研磨用组合物、研磨方法、以及陶瓷制部件的制造方法.pdf
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pdf
新型稀土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
作为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的4巯基吡咯烷衍生物.pdf
一种2-氨基-5-萘酚-17-二磺酸的制备方法.pdf
全氟聚醚酰基过氧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pdf
一种蜡质控温阀用温敏介质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防霉抗菌水性漆.pdf
一种空调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高排雪性半钢轿车轮胎用胎面胶及轮胎.pdf
水性防粘结涂料及其应用.pdf
一种热固性PFPE-氟碳聚酯粉末涂料及其生产工艺.pdf
一种耐高温复合木结构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