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pdf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2/f8897cdb-6964-4cc6-8561-8ec39f2481d2/f8897cdb-6964-4cc6-8561-8ec39f2481d21.gif)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2/f8897cdb-6964-4cc6-8561-8ec39f2481d2/f8897cdb-6964-4cc6-8561-8ec39f2481d22.gif)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2/f8897cdb-6964-4cc6-8561-8ec39f2481d2/f8897cdb-6964-4cc6-8561-8ec39f2481d23.gif)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pdf(2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01939.5 (22)申请日 2020.02.24 (73)专利权人 台林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市 (72)发明人 李承泽黄胜宏林裕涵陈栋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264 代理人 刘俊高珊 (51)Int.Cl. B65G 47/74(2006.01) B65G 47/9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57)摘要 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包括支 架、 第一料管、。
2、 第二料管及驱动装置。 第一料管、 第二料管和驱动装置均设于支架。 第一料管围构 第一通道且开设第一开口。 第二料管围构第二通 道, 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 第二端的端部 开设一进料口, 第一料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料管的 第二端衔接。 当驱动装置被启动时, 驱动装置直 接或间接驱动电子组件从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开 口与进料口进入第二通道, 并且进一步移动至出 料口的下方。 藉此, 本实用新型以自动化的方式 输送电子组件, 取代人力, 提高输送速度, 缩短输 送时间, 减少人力费用, 避免人为疏失。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4页 CN 211733019 U 2020.10.23 CN 2。
3、11733019 U 1.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支架; 一第一料管, 设置于该支架上, 围构一第一通道,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该第 一通道用以容纳复数电子组件, 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一开口, 该第一开口 与该第一通道相通; 一第二料管, 设置于该支架上, 围构一第二通道,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该第 二通道用以容纳复数电子组件, 该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 该第二料管的 第二端的端部开设一进料口, 该出料口与该进料口分别与该第二通道相通, 该第一料管的 第一端的端部与该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衔接, 使得该进料口与该第一。
4、开口相通, 该出 料口用以供至少一电子组件穿过; 以及 一驱动装置, 设置于该支架上, 当该驱动装置被启动时, 该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驱动所 述电子组件从该第一通道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进料口进入该第二通道, 并且进一步移动至 该出料口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料管从其第一 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该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 该第二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 端的方向相对该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 该第一料管的斜度等于该第二料管的斜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料管的斜度与 该第二料管的斜度均为530度。
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一垫块, 设 置于该支架上, 该第一料管的底部抵靠于该垫块的顶端, 该第一料管的底部接触该垫块的 顶端的部分界定为一接触点, 该接触点与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接触点与 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装置为一 震动器, 当该震动器被启动时, 该震动器产生一震动力, 使得该支架、 该第一料管和该第二 料管发生震动, 该第一料管和该第二料管分别藉由该震动力同时配合其斜度而利用重力驱 动所述电子组件往前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
6、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该驱动装置为一吹气模块, 该吹气模块包含一气体来源、 一导管及 一气嘴, 该导管连接于该气体来源, 该气嘴设置于该导管的一自由端, 并且穿过该第一料管 的第二端进入该第一通道中, 当该吹气模块被启动时, 该气体来源提供气体, 该导管将该气 体引导至该气嘴, 该气嘴将该气体吹向最靠近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 藉以驱动 所述电子组件移动。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该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缸, 该气压缸包含一缸体及一活塞杆, 该缸体 设置。
7、于该支架上, 并且靠近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 该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的一端, 并且对准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 当该气压缸被启动时, 该缸体内部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 该 活塞杆受到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而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 当该活塞杆向外伸出并且穿过该 第一料管的第二端进入该第一通道时, 该活塞杆推动最靠近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 件, 藉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移动。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733019 U 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支架包含一底座及 二支架轨道, 该底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所述支架轨道设置于该底座的顶部, 并且共。
8、 同构成一长槽, 该第一料管与该第二料管均设置于该底座的顶部, 并且位于该长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料管具有二第 一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分别凸设于该第一通道的二内侧面, 并且从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延 伸至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轨道之间形成一第一缝隙, 所述第一轨道用以支撑所 述电子组件的一本体, 该第一缝隙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的二引脚穿过; 其中, 该第二料管具 有二第二轨道, 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凸设于该第二通道的二内侧面并且从该第二料管的第一 端延伸至该第二料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形成一第二缝隙, 所述第二轨道用以支 撑所述电子。
9、组件的该本体, 该第二缝隙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的所述引脚穿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一机械手臂, 可移动于该第二料管的第一端与一电子组件储放区之间, 并且具有一吸头或一夹爪, 该吸 头用以吸取各该电子组件的一本体或该夹爪用以夹取各该电子组件的一本体。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733019 U 3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特别是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阻器和电容器均为常见的电子组件, 电阻器泛指所有用以产生电阻的电子或电 机配件, 电容器是将电能储。
10、存在电场中的被动电子组件。 电子组件在完成制作以后, 一般是 人工手动将多颗电子组件一一放置在一电子组件储放区中。 0003 然而, 人工输送速度相当慢, 如果只有聘请一名工人的话, 要花费极长的时间才能 够将所有的电子组件输送到电子组件储放区的所述空位中, 耗费过多的时间成本。 0004 为了缩短输送时间, 业者通常会聘请多位工人一起将所有的电子组件放置在电子 组件储放区中。 但是, 聘请多位工人会增加营运成本。 0005 此外, 工人若没有将电子组件拿稳, 使得电子组件掉落到工作台面或地面, 使得电 子组件的二引脚碰撞到工作台面或地面, 会导致电子组件的二引脚弯折变形。 0006 又, 工。
11、人若闪神没有将电子组件对准电子组件储放区, 使得电子组件的二引脚碰 撞到所述空位之间的一隔壁, 会导致电子组件的二引脚弯折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以自动化的方 式输送多个电子组件, 取代人力, 提高输送速度, 缩短输送时间, 减少聘请工人的费用, 避免 人为疏失所导致的电子组件的引脚变形的问题。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提供多个电子 组件顺畅地移动, 避免多个电子组件互相挤压而导致引脚变形, 降低耗损率。 0009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12、 包括一 支架、 一第一料管、 一第二料管以及一驱动装置。 0010 第一料管设置于支架上, 围构一第一通道,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第一通 道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 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一开口, 第一开口与第一通 道相通。 0011 第二料管设置于支架上, 围构一第二通道,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第二通 道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 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 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 端部开设一进料口, 出料口与进料口分别与第二通道相通, 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与第 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衔接, 使得进料口与第一开口相通, 出料口用以供至少一电子组件 穿过。 001。
13、2 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架上, 当驱动装置被启动时, 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电 子组件从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开口与进料口进入第二通道, 并且进一步移动至出料口的下 方。 0013 在一实施例中, 第一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 说明书 1/8 页 4 CN 211733019 U 4 一斜度, 第二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 第一料 管的斜度等于第二料管的斜度。 0014 较佳地, 第一料管的斜度与第二料管的斜度均为530度。 0015 较佳地,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垫块, 设置于支架上, 第一料管的底 部抵靠于垫块的顶端, 。
14、第一料管的底部接触垫块的顶端的部分界定为一接触点, 接触点与 第一料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接触点与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0016 在一实施例中, 驱动装置为一震动器, 当震动器被启动时, 震动器产生一震动力, 使得支架、 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发生震动, 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分别藉由震动力同时配合 其斜度而利用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往前移动。 0017 在一实施例中, 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驱动装置为一吹气模块, 吹气模块包 含一气体来源、 一导管及一气嘴, 导管连接于气体来源, 气嘴设置于导管的一自由端, 并且 穿过第一料管的第二端进入第一通道中, 当吹气模块被启动时, 气体来源提供。
15、气体, 导管将 气体引导至气嘴, 气嘴将气体吹向最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 藉以驱动所述电 子组件移动。 0018 在一实施例中, 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缸, 气压缸包含一 缸体及一活塞杆, 缸体设置于支架上, 并且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 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于 缸体的一端, 并且对准第一料管的第二端, 当气压缸被启动时, 缸体内部的气体压力产生变 化, 活塞杆受到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而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 当活塞杆向外伸出并且穿过 第一料管的第二端进入第一通道时, 活塞杆推动最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 藉 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移动。 0019 在一实施例中, 。
16、支架包含一底座及二支架轨道, 底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所 述支架轨道设置于底座的顶部, 并且共同构成一长槽, 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均设置于底座 的顶部, 并且位于长槽中。 0020 在一实施例中, 第一料管具有二第一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分别凸设于第一通道的 二内侧面, 并且从第一料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料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轨道之间形成一 第一缝隙, 所述第一轨道用以支撑所述电子组件的一本体, 第一缝隙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 的二引脚穿过。 其中, 第二料管具有二第二轨道, 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凸设于第二通道的二内 侧面并且从第二料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料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形成一第二缝 。
17、隙, 所述第二轨道用以支撑所述电子组件的本体, 第二缝隙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的所述引 脚穿过。 0021 在一实施例中,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机械手臂, 可移动于第二料 管的第一端与一电子组件储放区之间, 并且具有一吸头或一夹爪, 吸头用以吸取各电子组 件的一本体或夹爪用以夹取各电子组件的一本体。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以自动化的方 式输送所述电子组件, 取代人力, 提高输送速度, 缩短输送时间, 减少人力费用, 避免人为疏 失所导致电子组件的引脚变形的问题。 0023 再者,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藉由第一料管的所述第一。
18、轨道和 第二料管的所述第二轨道提供所述电子组件顺畅地移动, 避免所述电子组件互相挤压而导 致引脚变形, 降低电子组件的耗损率。 说明书 2/8 页 5 CN 211733019 U 5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后端侧视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端侧视图。 002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的剖面图。 002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剖面图。 003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料管的俯视图。。
19、 003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料管的填料示意图。 0032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003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机械手臂移动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003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0036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0038 附图标记说明 0039 10:支架 0040 11:底座 0041 12:支架轨道 0042 121:长槽 0043 122:固定板 0044 12。
20、3:挡板 0045 13:阻挡部 0046 20:第一料管 0047 21:第一通道 0048 22:第一开口 0049 23:第一轨道 0050 24:第一缝隙 0051 25:接触点 0052 30:第二料管 0053 31:第二通道 0054 32:出料口 0055 33:进料口 0056 34:第二开口 0057 35:第二轨道 0058 36:第二缝隙 0059 40:驱动装置 0060 41:震动器 0061 411,412:调整旋钮 说明书 3/8 页 6 CN 211733019 U 6 0062 42:吹气模块 0063 421:气体来源 0064 422:导管 0065 4。
21、23:气嘴 0066 43:气压缸 0067 431:缸体 0068 432:活塞杆 0069 50:块体 0070 60:垫块 0071 70:机械手臂 0072 71:吸头 0073 100:机台 0074 200:电子组件 0075 201:本体 0076 202: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77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 使熟悉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0078 请参阅图1至图4, 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分解图、 后端侧视图 和前端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包括一支架10、 一第一料 。
22、管20、 一第二料管30以及一驱动装置40。 0079 如图1及图2所示, 支架10包含一底座11、 二支架轨道12以及一阻挡部13。 底座11设 置于一机台100上, 呈长板状,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所述支架轨道12设置于底座 11的顶部, 并且共同构成一长槽121。 更明确地说, 各支架轨道12包含一固定板122及一挡板 123, 所述固定板122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11的顶部, 所述挡板123分别从所述固定板 122的内侧向上突出, 并且共同构成长槽121。 阻挡部13设置于底座11的第一端。 0080 如图1至图3所示, 第一料管20设置于底座11的顶部, 位于长槽121中。
23、, 围构一第一 通道21,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第一通道21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200。 第一料管 20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一开口22, 第一开口22与第一通道21相通。 第一料管20的第二 端的端部为封闭端。 在本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块 体50, 块体50设置于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 并且固定于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 藉以封闭第一 料管20的第二端的端部。 0081 如图1至图3所示, 第一料管20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底座11向上翘起 而具有一斜度。 更详而言之,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垫块60, 垫 块60设置。
24、于底座11的顶部, 靠近底座11的第二端, 并且位于长槽121中。 第一料管20的底部 抵靠于垫块60的顶端, 第一料管20的底部接触垫块60的顶端的部分界定为一接触点25, 接 触点25与第一料管2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接触点25与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 离。 换言之, 垫块60的顶端等于一杠杆的支点, 第一料管20的重心位于第一料管20的第一端 说明书 4/8 页 7 CN 211733019 U 7 和第一料管20的接触点25之间, 使得第一料管20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底座11 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 0082 较佳地, 垫块60下平厚上尖扁而呈楔形, 垫块60的底部为。
25、一平面并且抵靠于底座 11的顶部, 垫块60的顶部为一斜面, 斜面从垫块60的前端往垫块60的后端向上延伸, 使得垫 块60的顶端靠近垫块60的后端。 楔形的垫块60相当适合作为使第一料管20相对底座11向上 翘起的技术特征, 原因在于: 其一, 楔形的垫块60下平厚, 可稳固地抵靠于底座11的顶部, 不 会任意滑动; 以及其二, 楔形的垫块60上尖扁, 适合作为杠杆的支点。 然而, 使第一料管20相 对底座11向上翘起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此, 任何能够让第一料管20相对底座11向上翘起的 技术手段均被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所涵盖。 0083 请参阅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料管20。
26、和第二料管30的剖面图, 并 且配合图2及图3。 第一料管20具有二第一轨道23, 所述第一轨道23分别凸设于第一通道21 的二内侧面, 并且从第一料管20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轨道23之 间形成一第一缝隙24。 所述第一轨道23用以支撑所述电子组件200的一本体201, 第一缝隙 24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200的二引脚202穿过。 0084 如图1、 图2及图4所示, 第二料管30设置于底座11的顶部, 位于长槽121中, 围构一 第二通道31, 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第二通道31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200。 第二 料管30的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32, 第二。
27、料管30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二开口34, 第二料管30的第二端的端部开设一进料口33, 出料口32与进料口33分别与第二通道31相 通, 第二开口34连通于出料口32与第二通道31。 第二料管30的第一端靠近阻挡部13。 第一料 管20的第一端与的端部第二料管30的第二端的端部衔接, 使得进料口33与第一开口22相 通。 第二料管30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底座11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 第一料 管20的斜度等于第二料管30的斜度。 换言之, 第一料管20是平行于第二料管30, 故二者具有 相同的斜度。 0085 请参阅图6及图7,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料管30的第一端的。
28、剖面 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料管30的俯视图, 并请配合图1、 图2及图4。 出料 口32用以供至少一电子组件200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 出料口32的长度大于单颗电子组件 200的本体201的长度, 小于两颗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的长度总和, 出料口32的宽度大于 单颗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的宽度, 使得出料口32仅供单颗电子组件200穿过。 0086 在其他实施例中, 出料口32的长度可为多颗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的长度总和, 出料口32的宽度大于单颗电子组件200的本体的宽度, 使得出料口32可供多颗电子组件200 同时穿过。 0087 如图2、 图4及图5。
29、所示, 第二料管30具有二第二轨道35, 所述第二轨道35分别凸设 于第二通道31的二内侧面并且从第二料管30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料管30的第二端, 所述第 二轨道35之间形成一第二缝隙36。 所述第二轨道35用以支撑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 第二缝隙36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所述引脚202穿过。 所述第一轨道23分别与所述第二 轨道35衔接, 所述第一轨道23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35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 轨道23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第一料管20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二轨道35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 第二料管30的长度方向。 0088 如图1至图3所示, 驱动装置40为一震动器4。
30、1, 设置于底座11的底部, 位于第一料管 说明书 5/8 页 8 CN 211733019 U 8 20的下方, 并且靠近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 震动器41具有二调整旋钮411、 412, 所述调整旋 钮411、 412能够互相搭配以调整震动器41的震动频率。 0089 请参阅图8,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料管20的填料示意图。 在开始 执行输送任务以前, 先将所述电子组件200从第一料管20的第一开口22往第一通道21内部 填料。 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位于所述第一轨道23上, 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所述引脚 202位于第一缝隙24, 所述电子组件200能够顺畅地沿着所述。
31、第一轨道23往第一料管20的第 二端的方向移动。 块体50能够挡住最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 避 免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本体穿过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往外掉落。 0090 请参阅图9,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200的示意图。 使用者可 先旋转所述调整旋钮411、 412调整震动器41的震动频率, 接着启动震动器41。 当震动器41被 启动时, 震动器41依据设定的震动频率产生一震动力, 使得底座11、 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 30发生震动。 第一料管20能够藉由震动力同时配合其斜度而利用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 200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3往前移动, 并且从。
32、第一通道21通过第一开口22与进料口33进入第 二通道31。 进入第二通道31的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马上移动至所述第二轨道35上, 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所述引脚202马上进入第二缝隙36。 0091 请参阅图10,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机械手臂移动电子组件200的示 意图。 第二料管30能够藉由震动力同时配合其斜度利用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着所 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最靠近第二料管30的第一端的电子组件200会稍微穿过第二开口 34而碰撞到阻挡部13以停留在出料口32的下方。 0092 如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机械手臂70, 。
33、机 械手臂70可移动于第二料管30的第一端与一电子组件储放区(图未示), 并且具有一吸头 71, 吸头71用以吸取各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 更明确地说, 吸头71穿过出料口32, 吸取位 于出料口32的下方的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 机械手臂70将电子组件200往上移动穿过出 料口32离开第二料管30, 并且移动至电子组件储放区中。 0093 在其他实施例中, 吸头71亦可被一夹爪取代, 夹爪用以夹取各电子组件200的本体 201。 0094 进一步地说, 如果第一料管20的斜度和第二料管30的斜度均大于30度, 则会产生 以下数个问题: 其一, 垫块60的高度较高, 使得第一料管2。
34、0脱离支架轨道12的限制, 容易晃 动; 其二, 所述电子组件200的移动速度会过快, 导致所述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互相剧烈 碰撞以及剧烈撞击阻挡部13而损伤, 甚至从出料口32往外弹出; 以及其三, 机械手臂70的吸 头71或夹爪难以对准和吸取或夹取位于出料口32的下方的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 如果第 一料管20的斜度和第二料管30的斜度均小于5度, 则会产生以下问题: 因为第一料管20和第 二料管30的斜度不足, 所以即使藉由震动力也无法配合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着所 述第一轨道23和所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0095 如图3及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料管20的。
35、斜度和第二料管30的斜度均为5 30度, 从而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数个功效: 其一, 垫块60的高度适中, 使得第一料管20受到支 架轨道12的限制, 不易晃动; 其二, 所述电子组件200的移动速度适中, 使得所述电子组件 200的本体201仅会互相轻微碰撞以及轻微撞击阻挡部13, 不会损伤, 也不会从出料口32往 外弹出; 其三, 机械手臂70的吸头71或夹爪容易对准和吸取或夹取位于出料口32的下方的 说明书 6/8 页 9 CN 211733019 U 9 电子组件200的本体201; 以及其四, 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能够藉由震动力同时配合其 斜度利用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着所述。
36、第一轨道23和所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0096 请参阅图11,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 第 一料管20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驱动装置40为一吹气模块42, 吹气模块42包含一气体来源 421、 一导管422及一气嘴423, 导管422连接气体来源421, 气嘴423设置于导管422的一自由 端, 并且穿过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进入第一通道21中。 除此之外, 第二实施例的其余技术特 征均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 0097 请参阅图12,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200的示意图。 当吹气 模块42被启动时, 气体来源421提供气体, 导管4。
37、22将气体引导至气嘴423, 气嘴423将气体吹 向最靠近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200, 藉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着所述第一轨 道23和所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0098 值得一提的是, 只要气嘴423吹出压力足够的气体, 即可吹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 着所述第一轨道23和所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完全不需要配合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 的斜度利用重力, 故其他实施例可省略垫块60, 使得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的长度方向 是平行于底座11的长度方向。 然而, 气体来源421要产生压力足够的气体, 才能够提供气嘴 423吹出压力足够的气体, 故气体来源421需要耗费较大的能。
38、源。 0099 不过, 第二实施例因为能够借助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的斜度利用重力, 所以 气嘴423只要吹出压力相对较小的气体即可吹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3和 所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因此, 第二实施例的气体来源421的耗能较少。 0100 请参阅图13,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 第 一料管20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驱动装置40为一气压缸43, 气压缸43包含一缸体431及一活塞 杆432, 缸体431设置于底座11的顶部, 并且靠近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 活塞杆432可移动地 设置于缸体431的一端, 并且对准第一料管20的第二。
39、端。 除此之外, 第三实施例的其余技术 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 0101 请参阅图14,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200的示意图。 当气压 缸43被启动时, 缸体431内部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 活塞杆432受到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而 向外伸出, 并且穿过第一料管20的第二端进入第一通道21, 活塞杆432进一步推动最靠近第 一料管20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200, 藉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200移动。 当气压缸43被关闭时, 缸体431内部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 活塞杆432受到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而向内缩回。 0102 值得一提的是, 只要活塞杆432的推力足够, 即可推动所述电子。
40、组件200沿着所述 第一轨道23和所述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完全不需要配合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的斜度 利用重力, 故其他实施例可省略垫块60, 使得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的长度方向是平行 于底座11的长度方向。 然而, 缸体431要产生足够的气体压力变化, 才能够提供活塞杆432足 够的推力, 故缸体431需要耗费较大的能源。 0103 不过, 第三实施例因为能够借助第一料管20和第二料管30的斜度利用重力, 所以 活塞杆432只要以相对较小的推力即可推动所述电子组件200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3和所述 第二轨道35往前移动。 因此, 第三实施例的缸体431的耗能较少。 0104 综上。
41、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以自动化的方式输送所述电 子组件200, 取代人力, 提高输送速度, 缩短输送时间, 减少人力费用, 避免人为疏失所导致 说明书 7/8 页 10 CN 211733019 U 10 的电子组件200的引脚202变形的问题。 0105 再者,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藉由第一料管20的所述第一轨道 23和第二料管30的所述第二轨道35提供所述电子组件200顺畅地移动, 避免所述电子组件 200互相挤压而导致引脚202变形, 降低电子组件200的耗损率。 0106 此外, 图中所式的电子组件200为电阻器。 然不以此为限, 其他种类具有引脚。
42、的电 子组件(例如, 电容器)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0107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因此, 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 或变更, 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说明书 8/8 页 11 CN 211733019 U 11 图1 说明书附图 1/14 页 12 CN 211733019 U 12 图2 说明书附图 2/14 页 13 CN 211733019 U 13 图3 说明书附图 3/14 页 14 CN 211733019 U 14 图4 说明书附图 4/14 页 15 CN。
43、 211733019 U 15 图5 说明书附图 5/14 页 16 CN 211733019 U 16 图6 说明书附图 6/14 页 17 CN 211733019 U 17 图7 说明书附图 7/14 页 18 CN 211733019 U 18 图8 说明书附图 8/14 页 19 CN 211733019 U 19 图9 说明书附图 9/14 页 20 CN 211733019 U 20 图10 说明书附图 10/14 页 21 CN 211733019 U 21 图11 说明书附图 11/14 页 22 CN 211733019 U 22 图12 说明书附图 12/14 页 23 CN 211733019 U 23 图13 说明书附图 13/14 页 24 CN 211733019 U 24 图14 说明书附图 14/14 页 25 CN 211733019 U 25 。
- 内容关键字: 电子 组件 自动化 输送 装置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用于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控制的平铺技术.pdf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记录信息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信息处理设备.pdf
一种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智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pdf
密封起动机.pdf
用于农田灌溉的衔接管.pdf
一种金属阻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LED封装材料.pdf
线性驱动器力过载保护装置.pdf
一种接头.pdf
一种阀门密封面硬化加工设备.pdf
一种拓宽沥青混合料使用温度范围的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发光二极管灯管.pdf
一种耐候抗老化改性丙烯酸乳液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液力轴承以及具有此类液力轴承的机动车辆.pdf
一种新型的名片盒.pdf
一种涂覆于隔膜表面的粘结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齿轮泵或马达.pdf
一种导电大豆基板材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净味大豆基板材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相关文档
更多![海上工程作业用全不锈钢进水节.pdf](/Images/s.gif)
![房建用材料运输装置.pdf](/Images/s.gif)
![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用喷药装置.pdf](/Images/s.gif)
![纺织材料安全冲洗装置.pdf](/Images/s.gif)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设备.pdf](/Images/s.gif)
![工业炉窑烟气处理系统.pdf](/Images/s.gif)
![烤漆灯遥控电动助力控制系统.pdf](/Images/s.gif)
![软硬岩复杂地层基坑支护结构.pdf](/Images/s.gif)
![水利工程用混凝土柱吊取装置.pdf](/Images/s.gif)
![键帽披锋处理机.pdf](/Images/s.gif)
![高强度碟刹总成.pdf](/Images/s.gif)
![新型电梯机房控制柜.pdf](/Images/s.gif)
![减震计算机机箱托架.pdf](/Images/s.gif)
![耐磨消音滑动轴承.pdf](/Images/s.gif)
![接线稳定的多功能电力仪表.pdf](/Images/s.gif)
![磁铁保温水壶盖.pdf](/Images/s.gif)
![用于海参提取的低温高压灭菌设备.pdf](/Images/s.gif)
![电动车用防风把手.pdf](/Images/s.gif)
![铝材挤压机用油冷机.pdf](/Images/s.gif)
![功率半导体器件管壳.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