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pdf
《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37072.1 (22)申请日 2020.01.21 (73)专利权人 慈溪市东鑫镁业有限公司 地址 315312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太平闸 村防讯路2号 (72)发明人 陈建丰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张一平武支才 (51)Int.Cl. F16M 11/24(2006.01) F41A 2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调节张开。
2、角度的 支撑架装置, 包括: 支撑套, 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 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活动槽; 至少两个支撑杆, 各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套上对应 的活动槽中; 还包括: 限位套, 套设连接在所述支 撑套的侧壁上并沿支撑套的轴向上下移动, 限位 套的侧壁覆盖在所述活动槽的外侧, 从而向内限 制住各所述支撑杆。 这种通过限位套上下移动来 对支撑杆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的方式相对于现 有技术中通过斜面不同位置限定支撑杆的张开 角度的方式, 能够使支撑脚稳定地保持在相应的 张开角度, 提高了支撑架的稳定性及在行程内无 限调节角度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11779949 U。
3、 2020.10.27 CN 211779949 U 1.一种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包括: 支撑套(10), 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活动槽(11); 至少两个支撑杆(20), 各支撑杆(20)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套(10)上对应的活动 槽(11)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套(30), 套设连接在所述支撑套(10)的侧壁上并沿支撑套(10)的轴向上下移动, 限位套(30)的侧壁覆盖在所述活动槽(11)的外侧, 从而向内限制住各所述支撑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套 (30)包括同轴设置的上套体(31)。
4、和下套体(32), 所述上套体(31)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套 (10)的侧壁上, 所述下套体(32)活动连接在所述上套体(31)的下端, 从而使上套体(31)与 下套体(32)之间能绕自身轴线相对转动, 所述下套体(32)的内壁上具有对应伸入到支撑座 的活动槽(11)中的限位挡部(33), 该限位挡部(33)能与各所述支撑杆(20)的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套体 (31)与所述下套体(32)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34), 另一个的侧壁上对应 设有与所述限位筋(34)相适配的环形槽(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
5、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套体 (32)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活动槽(11)还开设有活动口(320), 该活动口(320)贯通至下套体 (32)的下边沿, 所述限位挡部(33)位于所述活动口(320)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各 所述支撑杆(20)的侧壁上均设有凸起部(21), 所述下套体(32)的限位挡部(33)对应抵在所 述的凸起部(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 (20)有三个, 所述支撑套(10)上的活动槽(11)对应设有三个, 并沿该支撑套。
6、(10)的周向均 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约束带 组件(40), 该约束带组件(40)包括多条约束带(41), 各所述约束带(41)的第一端连接在一 起, 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各支撑杆(20)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79949 U 2 一种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射击、 摄影、 监测器材等装备常常需要支撑架装置提供辅助支撑以便能更好地工 作。 0003 如申请号为CN2016200365。
7、17.0(授权公告号为: CN2052787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 利公开了一种 用于射击、 摄影、 监测器材的支撑装置 , 该支撑装置包括上至下依次连接的 支撑头部组件、 手柄组件、 固定座组件和支撑杆组件。 支撑杆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杆, 当需要 将支撑架装置进行支撑放置时, 可将上述多个支撑杆张开一定的角度放置到地上, 其中支 撑杆的张开角度是通过固定座组件的座体的底部边沿进行限定的。 由于固定座组件的座体 是相对支撑杆组件固定设置的, 所以支撑杆的张开角度是固定不变的, 而不能方便地对支 撑杆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申请号为CN201821601131 .。
8、5(授权公告号为: CN208901005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小三脚架 , 包括上夹套和支撑 脚, 上夹套位于角度调节圈内, 上夹套内放置有下夹套, 支撑脚的上端转动安装于上夹套和 下夹套连接形成的夹套侧面的转动槽内, 其中, 角度调节圈的下边沿上具有跟支撑脚相匹 配且自下而上向上延伸的斜面, 用户可通过旋转角度调节圈使斜面的不同位置与支撑脚的 侧壁相抵进而来控制支撑脚角度的大小。 0005 但上述专利中小三脚架的支撑脚的角度调节还具有一定的不足, 由于角度调节圈 的下边沿为斜面结构, 当支撑脚调节至相应的角度时, 支撑脚的侧壁是与角度调节圈的斜 面相抵, 当三角架承受较。
9、大重量的物件时, 支撑脚的侧壁与角度调节圈的斜面之间的作用 力较大, 容易驱使角度调节圈发生转动, 这样支撑脚难以保持在相应的张开角度, 影响支撑 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张开 角度的支撑架装置, 该支撑架装置能够将支撑杆稳定地保持在相应的张开角度。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 撑架装置, 包括: 0008 支撑套, 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活动槽; 0009 至少两个支撑杆, 各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套上对应的活动槽中; 0010 还包。
10、括: 0011 限位套, 套设连接在所述支撑套的侧壁上并沿支撑套的轴向上下移动, 限位套的 侧壁覆盖在所述活动槽的外侧, 从而向内限制住各所述支撑杆。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779949 U 3 0012 作为改进, 所述限位套包括同轴设置的上套体和下套体, 所述上套体螺纹连接在 所述支撑套的侧壁上, 所述下套体活动连接在所述上套体的下端, 从而使上套体与下套体 之间能绕自身轴线相对转动, 所述下套体的内壁上具有对应伸入到支撑座的活动槽中的限 位挡部, 该限位挡部能与各所述支撑杆的侧壁相抵。 限位挡部自下套体的内壁向内延伸, 更 靠近支撑杆顶部的转动中心, 这样当上套体带动下套体。
11、的上下移动时, 下套体移动相对较 小的距离便能使支撑杆具有相对较大的调节角度, 这有效提高了支撑杆的张开角度的调节 速度。 另一方面, 由于下套体的限位挡部是伸入到活动槽中, 这样下套体便能限定在支撑套 上, 在上套体进行转动时, 下套体只能在上套体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 而不会发生转动, 这样下套体的限位挡部与支撑杆的侧壁便能始终处于抵接状态, 提高了支撑架的整体稳定 性。 0013 为了能使上套体与下套体之间实现灵活转动, 所述上套体与所述下套体两者中的 其中一个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 另一个的侧壁上对应设有与所述限位筋相适配的环形槽。 0014 为了避免下套体的侧壁对支撑杆在张开动作造成干。
12、涉, 所述下套体的侧壁上对应 于所述活动槽还开设有活动口, 该活动口贯通至下套体的下边沿, 所述限位挡部位于所述 活动口的上方。 0015 作为改进, 各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均设有凸起部, 所述下套体的限位挡部对应抵 在所述的凸起部上。 由于支撑杆的侧壁上的凸起部向外凸出, 对应地, 下套体的限位挡部向 内凸出, 因而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对缩小, 当下套体向下移动至一定的位置时, 各支撑杆受限 位挡部的抵压可处于竖直状态(即支撑杆的张开角度大致为零), 这极大地方便了支撑杆的 收藏与搬运。 0016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架装置的整体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杆有三个, 所述支撑套上 的活动槽对应设有三个, 。
13、并沿该支撑套的周向均匀布置。 当然, 支撑杆并不局限于三个, 也 可以为两个或三个以上。 0017 为了避免支撑架装置承受重量较大的物件时, 导致限位套受支撑杆侧壁抵压胀裂 或使支撑杆断裂, 还包括约束带组件, 该约束带组件包括多条约束带, 各所述约束带的第一 端连接在一起, 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各支撑杆上。 约束带组件能够将各支撑杆稳定地约 束在相应的张开角度内, 提高支撑架装置的整体的抗重压能力。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装置的支撑杆的张开 角度是通过调节限位套的相对支撑套的高低位置进行限定的, 当限位套向上移动至高位 时, 限位套的侧壁对支撑杆形。
14、成的限位角度相对较大, 当限位套向下移动至低位时, 限位套 的侧壁对支撑杆形成的限位角度相对较小, 这极大地方便了对各支撑杆的角度进行调节。 这种通过限位套上下移动来对支撑杆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 斜面不同位置限定支撑杆的张开角度的方式, 能够使支撑脚稳定地保持在相应的张开角 度, 提高了支撑架的稳定性以及实现了在行程内无限调节角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0021 图3为图2的A处的放大图;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779949 U 4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
15、施例的剖视图(支撑杆为两个);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套的分解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阶梯剖视图(省去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 参见图1-图8, 一种方便调节张开角度的支撑架装置包括支撑套10、 支撑杆20、 约 束带组件以及限位套30。 0029 参见图5, 支撑套10大体呈圆柱体。 支撑套10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活动槽11, 各 活动槽11沿支撑套10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16、 活动槽11为竖向延伸至支撑套10的底部的条形 槽, 该条形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设置有一销轴22, 支撑杆20的顶端收容在上述活动槽 11中, 并转动连接在销轴上。 当需要使用支撑架装置时, 可以将支撑杆20的底端相对支撑套 10打开, 使其张开一定的角度, 从而支撑在地上, 详见图1。 0030 参见图3及图4, 限位套30套设连接在支撑套10的侧壁上。 限位套30包括上套体31 和下套体32。 上套体31与下套体32同轴设置。 具体地, 上套体31螺纹连接在支撑套10的侧壁 上, 下套体32活动连接在上套体31的下端, 即上套体31与下套体32之间能绕自身轴线相对 转动。 本实施例中下套。
17、体32的侧壁覆盖在活动槽11的外侧, 从而向内限制住各支撑杆20, 将 支撑杆20限定在相应的张开角度。 0031 参见图6及图7, 下套体32的上端口的外壁上具有限位筋34, 上套体31的下端口的 内壁上具有供限位筋34卡入的环形槽35。 其中, 上套体31的下端口能套设在下套体32的上 端口处, 两者通过限位筋34及环形槽35在轴向上进行限定, 同时限位筋34能够沿环形槽35 进行滑动, 从而实现上套体31与下套体32之间的相对转动。 0032 参见图4及图6, 下套体32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挡部33,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挡部33自 下套体32的内壁向内延伸的凸块结构。 该凸块伸入到支撑座的活动。
18、槽11中与支撑杆20的侧 壁相抵。 对应地, 各支撑杆20的侧壁上均设有凸起部21, 下套体32的限位挡部33对应抵在上 述凸起部21上。 0033 参见图7, 为了避免下套体32的侧壁对支撑杆20在张开动作造成干涉, 下套体32的 侧壁上还开设有活动口, 该活动口贯通至下套体32的下边沿。 具体地, 下套体32上的活动口 与支撑套10的活动槽11相对应, 其中, 限位挡部33位于活动口的上方。 0034 由于下套体32的限位挡部33是伸入到活动槽11中, 这样下套体32便能限定在支撑 套10上, 在上套体31进行转动时, 下套体32只能在上套体31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 而不会 发生转动, 。
19、这样下套体32的限位挡部33与支撑杆20的侧壁便能始终处于抵接状态, 提高了 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0035 此外, 下套体32的内壁上设置的限位挡部33更靠近支撑杆20顶部的销轴22, 这样 当上套体31带动下套体32的上下移动时, 下套体32移动相对较小的距离便能使支撑杆20具 有相对较大的调节角度, 这有效提高了支撑杆20的张开角度的调节速度。 另一方面, 下套体 32的限位挡部33以及支撑杆20的凸起部21的设置, 使得下套体32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能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779949 U 5 通过限位挡部33与支撑杆20的凸起部21相抵, 当下套体32向下移动至一定的。
20、位置时, 各支 撑杆20受限位挡部33的抵压可处于竖直状态(即支撑杆20的张开角度大致为零), 这极大地 方便了支撑杆20的收藏与搬运。 0036 参见图1及图8, 约束带组件40包括多条约束带41,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20为三个, 约束带41对应有三条。 各约束带的第一端通过连接扣42连接在一起, 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 在各支撑杆20上。 约束带组件能够将各支撑杆20稳定地约束在相应的张开角度内, 提高支 撑架装置的整体的抗重压能力, 有效避免了支撑架装置在承受重量较大的物件时, 导致限 位套30受支撑杆20侧壁抵压胀裂或使支撑杆20断裂问题。 0037 当然, 本实施例的支撑架装置并不局限于。
21、三个支撑杆20的支撑架, 如图4示出了具 有两个支撑杆20的结构示意图。 0038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装置的支撑杆20的张开角度是通过调节限位套30的相对支 撑套10的高低位置进行限定的, 当限位套30向上移动至高位时, 限位套30的侧壁对支撑杆 20形成的限位角度相对较大, 当限位套30向下移动至低位时, 限位套30的侧壁对支撑杆20 形成的限位角度相对较小, 这极大地方便了对各支撑杆20的角度进行调节。 这种通过限位 套30上下移动来对支撑杆20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斜面不同 位置限定支撑杆20的张开角度的方式, 能够使支撑脚稳定地保持在相应的张开角度, 提高 了支撑。
22、架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在行程内无限调节角度的需要。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77994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7 CN 211779949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8 CN 211779949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9 CN 211779949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0 CN 211779949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1 CN 211779949 U 11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2 CN 211779949 U 12 图8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3 CN 211779949 U 13 。
- 内容关键字: 方便 调节 张开 角度 支撑架 装置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导向多肽.pdf
圆筒状工件的热处理装置.pdf
条件化触减多重链聚合酶连锁反应.pdf
兼作烤箱的微波炉.pdf
带有金属光泽的颜料.pdf
为预测B型肝炎患者对于干扰素治疗的反应建立模型的方法及所建立的模型.pdf
新孢子虫减毒活疫苗.pdf
调整记忆体单元及硫族化物材料的临界电压的方法.pdf
记忆体核心,存取其晶胞和读取硫硒碲玻璃记忆体的方法.pdf
电阻器和电路板.pdf
电镀液的再利用方法.pdf
废水的微生物分解处理方法以及废水处理剂的混入装置.pdf
织机的开口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磁存储器.pdf
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pdf
具有周边空气入口的除油烟机.pdf
滑动支承件及其制造方法.pdf
数字延迟锁定回路及其控制方法.pdf
使用道路交通状况信息估计行驶耗费时间的系统和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