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9752073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38.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墨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墨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墨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墨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盒.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33785.8 (22)申请日 2020.02.28 (73)专利权人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南屏科技园屏 北二路7号办公楼二层 (72)发明人 赵升魁 (51)Int.Cl. B41J 2/17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墨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墨盒, 包括容纳墨水的主 体, 所述主体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用于缓冲的第一 腔体和用于容纳墨水的第二腔体, 且第一腔体和 第二腔体相互连通, 墨盒还包括从主体向第一腔。

2、 体内部延伸形成的中空突起, 所述突起的第一末 端通过主体暴露, 并与外部大气连通, 突起的第 二末端位于第一腔体内, 突起的中空部形成导气 孔, 由于所述第一腔体的设置, 倒流的墨水不会 外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764280 U 2020.10.27 CN 211764280 U 1.墨盒, 包括容纳墨水的主体, 所述主体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用于缓冲的第一腔体和用 于容纳墨水的第二腔体, 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连通, 其特征在于, 墨盒还包括从主体向第一腔体内部延伸形成的中空突起, 所述突起的第一末端通过主 体暴露, 并与外部大气连通, 突起的第二末端位于第一。

3、腔体内, 突起的中空部形成导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突起被布置成不与第一腔体的任意一个侧 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突起被悬空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墨盒的上 面板实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上面板上设置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上面板上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墨盒还包括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墨 口以及用于密封出墨口的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同时密封出墨口和导气孔。 。

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保护罩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扣合体和第二 扣合体, 所述第一扣合体和第二扣合体分别与主体的相应部位卡合, 第一扣合体上同时设 置有用于密封出墨口的第一密封件和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二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保护罩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扣合体和第二 扣合体, 所述第一扣合体和第二扣合体分别与主体的相应部位卡合, 第一扣合体上设置有 用于密封出墨口的第一密封件, 第二扣合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二密封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64280 U 2 墨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成像领域, 尤其涉。

5、及一种适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0002 墨盒是一种适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耗材, 其中容纳有喷墨打印机工作所需的墨水, 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出墨口向外供应墨水。 工作时, 喷墨打印机通过吸墨针插入出墨口 抽吸墨盒中容纳的墨水, 为保持墨盒腔体内的气压平衡, 一般的, 墨盒壳体上会设置一个将 腔体与外部大气连通的导气孔, 在吸墨针的抽吸作用下, 当墨盒腔体内的气压降低时, 导气 孔打开, 外部空气通过导气孔进入墨盒腔体, 使得墨盒腔体内的气压恢复平衡。 0003 为防止墨水从出墨口泄漏, 墨盒在出厂前, 出墨口会被保护罩盖住, 并利用预设在 保护罩中的密封件将出墨口密封。 然而, 在工厂完。

6、成墨盒的生产一直到终端用户开始使用 墨盒的过程中, 该导气孔不能被打开, 原因在于在墨盒的运输过程中, 墨盒腔体内外的气压 极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此时, 被容纳在墨盒腔体内的墨水会通过导气孔倒流, 从而造成墨水 外溢现象, 因而, 导气孔被一密封膜密封, 待终端用户需使用墨盒时, 撕掉该导气孔。 0004 现有墨盒中的导气孔设置在不同于出墨口所在的面上, 终端用户在使用墨盒前, 需要先撕掉密封导气孔的密封膜, 再打开密封出墨口的保护罩, 对于上述解除密封的步骤, 终端用户需分两步操作, 操作过程显得复杂; 且如上所述的原因, 当墨盒腔体内外的气压发 生变化时, 墨水可能会在终端用户撕掉密封膜之。

7、后打开保护罩之前的间隙外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 其中导气孔和保护罩被重新设计, 终端用户只需要一 个动作即可解除导气孔和出墨口的密封, 且墨盒中设用于缓冲的第一腔体, 即使有墨水倒 流, 也不会外溢。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墨盒, 包括容纳墨水的主体, 所述主体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用于缓冲的第一腔体和 用于容纳墨水的第二腔体, 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连通, 墨盒还包括从主体向第一腔 体内部延伸形成的中空突起, 所述突起的第一末端通过主体暴露, 并与外部大气连通, 突起 的第二末端位于第一腔体内, 突起的中空部形成导气孔。

8、。 0008 优选的, 突起被布置成不与第一腔体的任意一个侧面接触, 或者说, 突起被悬空布 置。 0009 优选的, 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墨盒的上面板实现连通, 上面板上设置分别与 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上面板上连 通。 0010 进一步的, 墨盒还包括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墨口以及用于密封出墨口的保护罩。 0011 所述保护罩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扣合体和第二扣合体, 所述第一扣合体和第二扣 合体分别与主体的相应部位卡合, 第一扣合体上同时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墨口的第一密封件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764280 U 3 和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

9、二密封件。 0012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的, 保护罩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扣合体和第二扣合体, 所述第 一扣合体和第二扣合体分别与主体的相应部位卡合, 第一扣合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墨口 的第一密封件, 第二扣合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二密封件。 0013 如上所述, 本实施例中的墨盒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一腔体, 倒流的墨水也不会外 溢, 且导气孔和出墨口同时被保护罩密封, 终端用户只需要打开保护罩, 即可解除导气孔和 出墨口的密封。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0016 图3是本。

10、实用新型实施利一涉及的墨盒所用的保护罩的立体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利二涉及的墨盒所用的保护罩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21 实施例一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利一涉及的墨盒所 用的保护罩的立体图。 0023 墨盒包括相互结合的盒体10和保护罩20, 盒体10用于容纳。

11、墨水, 包括主体1和设置 在主体1上的出墨口3, 其中, 墨水被容纳在主体1中, 主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面板11和底面 板13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后面板12, 出墨口3被设置在底面板13上, 保护罩20密封出墨口3。 0024 如图2所示, 主体1的内部被隔板14分隔为用于缓冲的第一腔体5和用于容纳墨水 的第二腔体4, 出墨口3与第二腔体4连通, 且第二腔体4和第一腔体5相互连通, 具体的, 二者 可通过在隔板14上设置连通口连通, 也可以在上面板11上设置连通口连通, 优选的, 本实用 新型涉及的墨盒在上面板1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4连通的第一通孔 111 和第二通孔112, 且。

12、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在上面板11上连通, 因而, 墨盒还包括同时 密封第一通孔111、 第二通孔112以及连通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的连通路径的密封膜 2。 0025 如上所述, 第一腔体5用于起缓冲作用, 即当第二腔体4内的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 时, 墨水将会从第二通孔112经过第一通孔111到达第一腔体5, 而不会溢出。 如图2所示, 墨 盒还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大气连通的导气孔6, 优选的, 导气孔6也设置在底面板13上, 也就是 说, 导气孔6与出墨口3被设置在同一个面板上, 且导气孔6与第一腔体5连通, 沿墨盒的前后 方向, 导气孔6位于出墨口的后方。 0026 进一步的。

13、, 如图2所示, 从底面板13向第一腔体5内部延伸形成的中空突起60, 所述 突起60的第一末端61通过底面板13暴露, 并与外部大气连通, 突起60的第二末端62位于第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764280 U 4 一腔体5内, 突起60的中空部形成所述导气孔6, 如此, 当有墨水从第一通孔111倒流至第一 腔体5时, 所述倒流的墨水不会进入导气孔6, 也就不会外溢。 0027 一般情况下, 墨盒是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被放置, 即出墨口向下, 当出于运输、 装配 或检测需要, 墨盒被放置成, 出墨口3向前或向后时, 倒流至第一腔体5中的墨水可能会到达 所述后面板12的左侧面或者所述。

14、隔板14的后侧面, 为防止此时墨水从导气孔6流出, 优选 的, 突起60被布置成不与第一腔体5的任意一个侧面接触, 或者说, 突起60被悬空布置。 0028 如图3所示, 保护罩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扣合体21和第二扣合体22, 所述第一扣 合体21和第二扣合体22分别与盒体10/主体1的相应部位卡合, 当需要取下保护罩20时, 第 二扣合体22先被打开, 然后保护罩整体绕第一扣合体21的末端旋转, 使得第一扣合体21逐 渐被打开。 第一扣合体21上至少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墨口3的第一密封件23, 本实施例中, 由 于导气孔6与出墨口3都设置在底面板13上, 因而, 用于密封导气孔6的第二密封件2。

15、4 也被 设置在第一扣合体21上, 当终端用户打开第一扣合体21时, 随着保护罩整体绕第一扣合体 21的末端旋转, 第二密封件24先与导气孔6脱离结合, 然后第一密封件23再与出墨口 3脱离 结合, 因而, 本实施例的墨盒仅通过保护罩20即可实现同时密封出墨口3和导气孔6, 且只需 要打开保护罩20即可先后打开导气孔6和出墨口3, 不再需要分别对导气孔6和出墨口3解除 密封。 0029 实施例二 003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利二涉及的墨盒所 用的保护罩的立体图。 0031 。

16、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气孔的位置不同, 相应的, 保护罩的结 构也有不同, 两个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且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编号。 0032 如图4和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导气孔7被布置在后面板12上, 出墨口3仍然被布 置在底面板13上, 也就是说, 导气孔7和出墨口3被布置在墨盒的不同面上。 0033 进一步的, 从后面板12向第一腔体5内部延伸形成的中空突起70, 所述突起70的第 一末端71通过后面板12暴露, 并与外部大气连通, 突起70的第二末端72位于第一腔体5内, 突起70的中空部形成所述导气孔7, 如此, 当有墨水从第一通孔111倒流至第一腔体5时,。

17、 所 述倒流的墨水不会进入导气孔7, 也就不会外溢。 0034 同样的, 为防止由于墨盒被随意放置, 导致倒流至第一腔体5内的墨水通过导气孔 7外溢, 本实施例中的突起70被布置成不与第一腔体5的任意一个侧面接触, 或者说, 突起70 被悬空布置。 0035 如图6所示, 用于密封出墨口3的第一密封件23被设置在第一扣合体21上, 用于密 封导气孔7的第二密封件24被设置在第二扣合体22上, 当终端用户打开第二扣合体22时, 保 护罩整体绕第一扣合体21的末端旋转, 使得第一扣合体21逐渐被打开, 因而, 本实施例的墨 盒仅通过保护罩20即可实现同时密封出墨口3和导气孔7, 且只需要打开保护罩20即可先后 打开导气孔7和出墨口3, 不再需要分别对导气孔7和出墨口3解除密封, 终端用户的操作变 得简便。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764280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764280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764280 U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764280 U 8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764280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墨盒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墨盒.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7520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