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9737848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2.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51078.5 (22)申请日 2020.05.20 (73)专利权人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地址 71006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 路243号 (72)发明人 曾忠诚洪增林边小卫王天毅 杨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3133 代理人 钟骁 (51)Int.Cl. G09B 2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 模型展。

2、示装置,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 安装有防护套管, 防护套管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 有盖板, 盖板的底部一侧与防护套管的顶部一侧 磁吸固定, 防护套管内滑动套设有回形板, 回形 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 防护套管的两侧 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 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操作方便, 便于对不同规 格的模型进行夹持固定, 便于在夹持的过程中对 模型的夹持力大小进行调节, 避免因夹持力较大 出现模型被夹坏的现象, 且便于对模型进行收纳 防护, 降低出现在运输的过程中模型被碰坏的风 险, 有利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

3、图2页 CN 211787883 U 2020.10.27 CN 211787883 U 1.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包括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 安装有防护套管(1), 防护套管(1)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盖板, 盖板的底部一侧与防护套 管(1)的顶部一侧磁吸固定, 防护套管(1)内滑动套设有回形板(2), 回形板(2)的两侧均固 定安装有移动块(5), 防护套管(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 第一通孔(3)的顶 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定位杆(4), 两个移动块(5)相互远离的一侧 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3)延伸至防护套管(1)外, 。

4、移动块(5)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定 位杆(4)上, 移动块(5)螺纹紧固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杆(4)上, 回形板(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 动安装有同一个放置板(6), 回形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 第一驱动电机 (7)的输出轴顶端与放置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 放置板(6)上开设有空腔(8), 空腔(8)的两 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杆(9), 两个螺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 两个螺杆(9)相互靠近的一 端相焊接, 两个螺杆(9)中的一个螺杆(9)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16), 第一伞形齿轮 (16)的底部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 空腔(8)的底部内壁上嵌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7。

5、), 第 二驱动电机(17)的底部延伸至放置板(6)的下方, 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位于第二驱动 电机(17)的后侧, 第二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顶端与第二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 空腔 (8)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定位杆(10), 第二定位杆(10)位于两个螺杆(9) 的下方, 螺杆(9)上螺纹套设有连接块(11), 连接块(11)滑动套设在第二定位杆(10)上, 连 接块(11)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板(6)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移动板(12), 两个移动板(12)之间 设有两个夹板(13), 两个夹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移动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 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

6、弹簧(15), 两个夹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形定位 板(14), 移动板(12)滑动套设在对应的L形定位板(14)上, 夹板(13)的底部延伸至空腔(8) 内, 夹板(13)滑动套设在第二定位杆(10)上, 夹板(13)套设在对应的螺杆(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 盖板的底部一侧嵌装有第一磁铁, 防护套管(1)的顶部另一侧 嵌装有第二磁铁, 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形 板(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

7、有同一个大轴承, 大轴承的内圈内侧与放置板(6)的外侧固 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形 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安装杆, U形安装杆的底部内壁与第一驱动电机(7)的底部固定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 块(1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和第一方孔, 螺纹孔与对应的螺杆(9)螺纹连接, 第一方孔的内 壁与第二定位杆(10)的外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 (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孔和圆形孔, 第二方孔的。

8、内壁与第二定位杆(10)滑动连接, 螺杆 (9)位于对应的圆形孔内, 圆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螺杆(9)的外侧不接触, 两个夹板(13)相 互靠近的一侧均嵌装有防滑胶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定位杆(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孔, 位于同一个第一定位杆(4)上的两个卡孔中位于下方的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787883 U 2 一个卡孔内活动卡装有T形螺栓, T形螺栓的一侧延伸至防护套管(1)外, 移动块(5)螺纹套 设在对应的T形螺栓上, 移动块(5)的顶部和对应的第一通孔(3)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与位 于下方的一个卡孔的。

9、顶部内壁和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的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 (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孔, 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 (11)的前侧和后侧滑动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787883 U 3 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展示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 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 物件称之为模型, 在盆地三维建模中, 为了人员更直接的。

10、对盆地结构进行了解, 大多通过物 体模型的方式将模型固定在模型展示装置上对人员进行展示, 现有的模型展示装置大多通 过同一规格的固定展示框架对模型进行固定并展示, 对于不同规格的模型需要更换不同规 格的展示框架, 使用范围局限, 且在展示后不便于对模型进行收纳防护, 进而容易出现在移 动运输的过程被外界物体碰坏的现象, 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盆地三维 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盆地三维建 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11、 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 护套管, 防护套管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盖板, 盖板的底部一侧与防护套管的顶部一侧磁 吸固定, 防护套管内滑动套设有回形板, 回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 防护套管的两 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 定位杆, 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延伸至防护套管外, 移动块 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杆上, 移动块螺纹紧固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杆上, 回形板的两侧 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放置板, 回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第一驱动电 机的输出轴顶端与。

12、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放置板上开设有空腔, 空腔的两侧内壁上均转 动安装有螺杆, 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 两个螺杆中的 一个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 第一伞形齿轮的底部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 空 腔的底部内壁上嵌装有第二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延伸至放置板的下方, 第一驱 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第二驱动电机后侧, 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与第二伞形齿轮的底 部固定连接, 空腔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定位杆, 第二定位杆位于两个螺 杆的下方, 螺杆上螺纹套设有连接块, 连接块滑动套设在第二定位杆上, 连接块的顶部延伸 至放置板的顶部并固定安。

13、装有移动板, 两个移动板之间设有两个夹板, 两个夹板相互远离 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 两个夹板相互远离的 一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形定位板, 移动板滑动套设在对应的L形定位板上, 夹板的底部延 伸至空腔内, 夹板滑动套设在第二定位杆上, 夹板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 0006 优选的, 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 盖板的底部一侧嵌装有第一磁铁, 说明书 1/4 页 4 CN 211787883 U 4 防护套管的顶部另一侧嵌装有第二磁铁, 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附。 0007 优选的, 所述回形板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大轴承, 大轴承的内圈内 侧。

14、与放置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回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安装杆, U形安装杆的底部内壁与第一 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和第一方孔, 螺纹孔与对应的螺杆螺纹 连接, 第一方孔的内壁与第二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孔和圆形孔, 第二方孔的内壁与第二定位 杆滑动连接, 螺杆位于对应的圆形孔内, 圆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螺杆的外侧不接触, 两个夹 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嵌装有防滑胶皮。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孔, 位于同一个第一定位杆上的两 个卡孔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卡孔。

15、内活动卡装有T形螺栓, T形螺栓的一侧延伸至防护套管外, 移动块螺纹套设在对应的T形螺栓上, 移动块的顶部和对应的第一通孔顶部内壁之间的距 离与位于下方的一个卡孔的顶部内壁和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的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2 优选的, 所述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孔, 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 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的前侧和后侧滑动连接。 0013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通过防护套管、 回形板、 第一通孔、 第一定位杆、 移动块、 放置板、 第一驱动电机、 空 腔、 螺杆、 第二定位杆、 连接块、 移动板、 夹板、 L形定位板、 弹簧、 第一伞形齿轮与。

16、第二驱动电 机相配合, 当需要将产品进行固定展示时, 向左转动U形把手带动盖板转动至防护套管的一 侧, 紧接着正向转动T形螺栓逐渐从与其相卡装的一个卡孔内移出, 紧接着向上移动移动块 通过回形板和大轴承带动放置板向上移动, 当移动块的顶部与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接触 时, 反向转动T形螺栓移动至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内, 紧接着将需要展示的模型放置在两个 夹板之间, 正向启动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伞形齿轮和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驱动两 个螺杆转动, 螺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连接块移动, 两个连接块通过两个移动板和多个 弹簧带动两个夹板在第二定位杆上滑动, 夹板带动防滑胶皮向靠近模型的方向移动至与模 型。

17、接触时, 限制夹板继续移动, 移动板继续移动并对对应的弹簧进行压缩, 根据弹簧的压缩 程度调节好夹板对模型的夹持力时, 停止第二驱动电机, 进而使得夹板被固定, 展示完成 后, 正向转动T形螺栓从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内移出, 紧接着向下按压回形板通过放置板带 动模型向下移动至防护套管内, 反向转动T形螺栓, 对回形板进行再次固定。 0015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操作方便, 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模型进行夹持固定, 便于在夹 持的过程中对模型的夹持力大小进行调节, 避免因夹持力较大出现模型被夹坏的现象, 且 便于对模型进行收纳防护, 降低出现在运输的过程中模型被碰坏的风险, 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

18、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 0017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防护套管、 2回形板、 3第一通孔、 4第一定位杆、 5移动块、 6放置板、 7第一驱 说明书 2/4 页 5 CN 211787883 U 5 动电机、 8空腔、 9螺杆、 10第二定位杆、 11连接块、 12移动板、 13夹板、 14L形定位板、 15弹簧、 16第一伞形齿轮、 17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19、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0 参照图1-2, 一种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 包括底座, 底座的顶部固定安 装有防护套管1, 防护套管1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盖板, 盖板的底部一侧与防护套管1的顶 部一侧磁吸固定, 防护套管1内滑动套设有回形板2, 回形板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5, 防护套管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 第一通孔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 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定位杆4, 两个移动块5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3延伸 至防护套管1外, 移动块5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杆4上, 移动块5螺纹紧固在对应的第 一定位杆4上, 回形。

20、板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放置板6, 回形板2的底部固定安 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 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顶端与放置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 放置板6上 开设有空腔8, 空腔8的两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杆9, 两个螺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 两个螺 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 两个螺杆9中的一个螺杆9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16, 第一 伞形齿轮16的底部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 空腔8的底部内壁上嵌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7, 第二驱动电机17的底部延伸至放置板6的下方, 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位于第二驱动电机 17的后侧, 第二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顶端与第二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 空腔8的两侧内。

21、 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定位杆10, 第二定位杆10位于两个螺杆9的下方, 螺杆9上螺 纹套设有连接块11, 连接块11滑动套设在第二定位杆10上, 连接块11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板6 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移动板12, 两个移动板12之间设有两个夹板13, 两个夹板13相互远离 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移动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15, 两个夹板13相互 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形定位板14, 移动板12滑动套设在对应的L形定位板14上, 夹板13的底部延伸至空腔8内, 夹板13滑动套设在第二定位杆10上, 夹板13套设在对应的螺 杆9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操作方便, 便于对。

22、不同规格的模型进行夹持固定, 便于在夹持 的过程中对模型的夹持力大小进行调节, 避免因夹持力较大出现模型被夹坏的现象, 且便 于对模型进行收纳防护, 降低出现在运输的过程中模型被碰坏的风险, 有利于使用。 0021 本实用新型中, 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 盖板的底部一侧嵌装有第一磁 铁, 防护套管1的顶部另一侧嵌装有第二磁铁, 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附, 回形板2的两侧 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大轴承, 大轴承的内圈内侧与放置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 回形板 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安装杆, U形安装杆的底部内壁与第一驱动电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 连接块1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和第一方孔, 螺纹。

23、孔与对应的螺杆9螺纹连接, 第一方孔的内 壁与第二定位杆10的外侧滑动连接, 夹板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孔和圆形孔, 第二方孔的 内壁与第二定位杆10滑动连接, 螺杆9位于对应的圆形孔内, 圆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螺杆9 的外侧不接触, 两个夹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嵌装有防滑胶皮, 第一定位杆4的一侧开设有 两个卡孔, 位于同一个第一定位杆4上的两个卡孔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卡孔内活动卡装有T形 螺栓, T形螺栓的一侧延伸至防护套管1外, 移动块5螺纹套设在对应的T形螺栓上, 移动块5 说明书 3/4 页 6 CN 211787883 U 6 的顶部和对应的第一通孔3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与位于下方的一个卡。

24、孔的顶部内壁和位于 上方的一个卡孔的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空腔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孔, 矩形 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11的前侧和后侧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 合理, 操作方便, 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模型进行夹持固定, 便于在夹持的过程中对模型的夹持 力大小进行调节, 避免因夹持力较大出现模型被夹坏的现象, 且便于对模型进行收纳防护, 降低出现在运输的过程中模型被碰坏的风险, 有利于使用。 0022 工作原理: 使用时, 当需要将产品进行固定展示时, 向左转动U形把手, U形把手带 动盖板转动至防护套管1的一侧, 紧接着正向转动T形螺栓, T形螺栓转动的同时逐渐从与其。

25、 相卡装的一个卡孔内移出, 紧接着向上移动移动块5, 移动块5带动回形板2向上移动, 回形 板2通过大轴承带动放置板6向上移动, 当移动块5的顶部与第一通孔3的顶部内壁接触时, 此时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与T形螺栓对齐, 反向转动T形螺栓, T形螺栓转动的同时逐渐移动 至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内, 进而使得回形板2被固定, 此时放置板6的顶部位于防护套管1的 上方, 紧接着将需要展示的模型放置在两个夹板13之间, 正向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7, 第二驱 动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转动, 第二伞形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 16转动, 第一伞形齿轮16带动与其相固定连接的一个螺杆9转动, 一个。

26、螺杆9带动另一个螺 杆9转动, 在开设在连接块11一侧的螺纹孔的作用下, 螺杆9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连接块 11移动, 两个连接块11分别带动两个移动板1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移动板12通过对应 的弹簧15带动夹板13在第二定位杆10上滑动, 夹板13带动防滑胶皮向靠近模型的方向移动 至与模型接触时, 限制夹板13继续移动, 移动板12继续移动并对对应的弹簧15进行压缩, 根 据弹簧15的压缩程度调节好夹板13对模型的夹持力时, 停止第二驱动电机17, 进而使得夹 板13被固定, 使得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模型进行夹持固定, 且便于对夹板13的夹持力大小进 行调节, 避免因夹持力较大出现模型被夹。

27、坏的现象; 0023 进行展示时, 需要根据展示需要对模型的朝向角度进行调节时, 启动第一驱动电 机7, 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放置板6转动, 放置板6带动模型转动至需要的朝向角度 时, 停止第一驱动电机7; 0024 展示完成后, 正向转动T形螺栓从位于上方的一个卡孔内移出, 紧接着向下按压回 形板2, 回形板2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放置板6向下移动, 放置板6带动模型向下移动至防护 套管1内, 当移动块5的底部与第一通孔3的底部内壁接触时, 反向转动T形螺栓, 对回形板2 进行再次固定, 进而使得模型被固定在防护套管1内, 进而完成了对模型的收纳防护, 降低 出现在运输的过程中模型被碰坏的。

28、风险。 0025 本实用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术语 “设置”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连接, 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 可 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2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7 CN 211787883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211787883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211787883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盆地 三维 建模 模型 展示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盆地三维建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73784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