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

上传人:T****z 文档编号:9735635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2.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04320.2 (22)申请日 2020.01.17 (73)专利权人 蒋保太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晨报大 厦北座1803室 专利权人 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蒋保太孙海波张吉沅 (74)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95 代理人 李时云 (51)Int.Cl. B60G 17/01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

2、 汽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 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 车辆包括车架、 直臂; 车架 与直臂的连接处分别铰接设有摇臂, 摇臂内外两 端分设于弹簧、 分配器; 分配器包括分配器壳, 分 配器壳上设有进油阀、 左、 右油阀、 三角臂固定 锚, 分配器壳内滑动设有控制轴; 车辆上还设有 左、 右升降器, 左、 右升降器两端通过车架固定 锚、 车桥固定锚进行固定, 左升降器上设有油阀 A、 B, 右升降器上设有油阀C、 D; 还包括液压油包, 液压油包包括补油阀、 供油阀、 回油阀。 本实用新 型的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 汽车, 提供降低车辆离心力的平衡装置, 。

3、保证车 辆转弯时的中心平衡, 从而避免或减少车辆侧翻 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808910 U 2020.10.30 CN 211808910 U 1.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所述车辆包括车架(1), 所述车架(1)的左、 右两侧固定设置有 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直臂(13), 其特征为: 车架(1)与左、 右两侧直臂(13)的连接处分别铰接设置有摇臂(2), 所述摇臂(2)的外端 连接设置有拉力弹簧(9), 所述拉力弹簧(9)的另一端挂接设置于车架(1)上, 摇臂(2)的内 侧设置有分配器(28), 所述分配器(28)包括分配器壳(21), 所述分配器壳(21。

4、)上设置有进 油阀(5)、 左油阀(22)、 右油阀(23)、 三角臂固定锚(25), 所述进油阀(5)处连通设置有供油 总管(30), 所述三角臂固定锚(25)上铰接设置有 “T” 状三角臂(4), 所述三角臂(4)的左、 右 两端分别与摇臂(2)内侧的末端相抵接, 分配器壳(21)内滑动设置有与三角臂(4)的下端相 抵接的控制轴(3), 所述控制轴(3)上贯穿设置有与进油阀(5)相连通的油道(8), 车辆的左、 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 右升降器(10、 16), 所述左、 右升降器(10、 16)的上、 下 两端设置有车架固定锚(7)、 车桥固定锚(15), 左升降器(10)上设置有油阀A(。

5、11)、 油阀B (12), 右升降器(16)上设置有油阀C(17)、 油阀D(18); 还包括液压油包(6), 所述液压油包(6)包括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补油阀(33)、 供油阀 (34), 所述补油阀与液压系统供油端相连, 用于为液压油包(6)的内腔补充带压油液, 所述 供油阀通过供油总管(30)与进油阀(5)相连通, 液压油包(6)还包括分别与左、 右升降器 (10、 16)相连通的回油阀(26), 以及分别与左、 右回油阀(26)卸油端相连通的第一、 二回油 管(31、 32), 所述第一、 二回油管(31、 32)与液压系统相连, 所述左油阀(22)、 油阀B(12)、 油阀C(17)、。

6、 右侧的回油阀(26)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油管 (24), 右油阀(23)、 油阀A(11)、 油阀D(18)、 左侧的回油阀(26)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油管 (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臂(2)设置为 “S” 状, 并且左、 右两侧的摇臂(2)对称设置为 “八” 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壳(21)与控制轴(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限位螺丝(27)与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右升降器(10、 16)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 包括与车桥固定锚(15。

7、)固定连接的活 塞缸, 所述活塞缸内活动设置有活塞(19), 所述活塞(19)上套设有油封(20), 活塞(19)上设 置有延伸出活塞缸顶端的活塞杆(14), 所述活塞杆(14)末端与车架固定锚(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阀(26)设置为压差式常闭阀。 6.一种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 所述汽车包括发动机、 底盘、 车身、 电气设备, 所述发动 机包括本体、 点火系统、 冷却系统、 润滑系统、 起动装置、 燃料供应系统, 所述底盘由传动系 统、 行驶系统、 转向系统、 制动系统组成, 所述车身包括用以提供乘坐、 载货空间的车体骨架 结构,。

8、 所述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防侧翻装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08910 U 2 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行驶在弯道时会产生离心力, 而且随着车速的提高和方向转角的加大这种离 心力就会同步增强, 离心力的出现首先使车辆的重心向一侧偏移对车辆产生一种侧偏压 力。 这种侧偏压力会导致车辆一侧的钢板弹簧变形、 减震器缩短, 车辆会出现一侧变低而另 一侧升高的情况, 导致车辆侧翻的交通事故。 0003 车。

9、辆因转弯产生离心力导致车辆侧翻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 尽管人们在理论上 熟知车辆转弯因车速过快和转弯方向过大产生离心力而危机车辆安全, 但在实际车辆的驾 驶中仍有不少车辆发生类似事故。 究其原因, 一是驾驶人员的操控失误, 二是车辆在设计上 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保障。 截止目前为止, 尚无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车辆转弯 产生离心力而发生中心偏移的问题, 全靠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弯道车辆减速来降低车辆侧 翻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 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 提供降低车辆离心力的平衡装置, 保证车辆转弯时的中心平衡,。

10、 从而 避免或减少车辆侧翻事故的发生。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所述车辆包括车架, 所述车架的左、 右两侧固定设置有与横 梁固定连接的直臂。 0007 车架与左、 右两侧直臂的连接处分别铰接设置有摇臂, 所述摇臂的外端连接设置 有拉力弹簧, 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挂接设置于车架上, 摇臂的内侧设置有分配器, 所述分 配器包括分配器壳, 所述分配器壳上设置有进油阀、 左油阀、 右油阀、 三角臂固定锚, 所述进 油阀处连通设置有供油总管, 所述三角臂固定锚上铰接设置有 “T” 状三角臂, 所述三角臂的 左、 右两端分别与摇臂内侧的末端相抵接, 分。

11、配器壳内滑动设置有与三角臂的下端相抵接 的控制轴, 所述控制轴上贯穿设置有与进油阀相连通的油道。 0008 车辆的左、 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 右升降器, 所述左、 右升降器的上、 下两端设置有 车架固定锚、 车桥固定锚, 左升降器上设置有油阀A、 油阀B, 右升降器上设置有油阀C、 油阀 D; 0009 还包括液压油包, 所述液压油包包括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补油阀、 供油阀, 所述补油 阀与液压系统供油端相连, 用于为液压油包的内腔补充带压油液, 所述供油阀通过供油总 管与进油阀相连通, 液压油包还包括分别与左、 右升降器相连通的回油阀, 以及分别与左、 右回油阀卸油端相连通的第一、 二回油管, 。

12、所述第一、 二回油管与液压系统相连。 0010 所述左油阀、 油阀B、 油阀C、 右侧的回油阀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油管, 右油阀、 油阀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08910 U 3 A、 油阀D、 左侧的回油阀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油管。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摇臂设置为 “S” 状, 并且左、 右两侧的摇臂对称设置为 “八” 字状。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分配器壳与控制轴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限位螺丝与凹槽。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左、 右升降器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 包括与车桥固定锚固定连接的 活塞缸, 所述活塞缸内活动设置有活塞, 所述活塞上套设有油封, 活塞上设置有延。

13、伸出活塞 缸顶端的活塞杆, 所述活塞杆末端与车架固定锚固定连接。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回油阀设置为压差式常闭阀。 0015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 0016 1、 通过摇臂的机械结构, 对车辆的行驶姿态进行确定; 0017 2、 通过三角臂调整分配器, 从而改变供油的油路; 0018 3、 通过液压油包的供油方式, 实现车架姿态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的 附图作简单介绍, 下列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的总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

14、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的左升降器剖视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的分配器剖视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的液压油包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的装置布置示意图。 0025 图中: 0026 1、 车架, 2、 摇臂, 3、 控制轴, 4、 三角臂, 5、 进油阀, 6、 液压油包, 7、 车架固定锚, 8、 油道, 9、 拉力弹簧, 10、 左升降器, 11、 油阀A, 12、 油阀B, 13、 支臂, 14、 活塞杆, 15、 车桥固定 锚, 16、 右升降器, 17、 油阀C, 18、 油。

15、阀D, 19、 活塞, 20、 油封, 21、 分配器壳, 22、 左油阀, 23、 右 油阀, 24、 第一供油管, 25、 三角臂固定锚, 26、 回油阀, 27、 限位螺丝, 28、 分配器, 29、 第二供 油管,30、 供油总管, 31、 第一回油管, 32、 第二回油管, 33、 补油阀, 34、 供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加清楚地、 明确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目的和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 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完整的描述,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 例, 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实施例的所 有其他实。

16、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0028 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 如图1所示, 所述车辆包括车架1, 所述车架1的左、 右两侧固 定设置有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直臂13。 所述防侧翻装置, 由两套相同的结构而组成, 如图5所 示, 两套结构分别设置于车辆的前、 后桥处。 如图1所示, 两套相同的结构之一, 包括: 0029 如图1所示, 车架1与左、 右两侧直臂13的连接处分别铰接设置有摇臂2, 所述摇臂2 设置为 “S” 状, 并且左、 右两侧的摇臂2对称设置为 “八” 字状。 摇臂2的外端连接设置有拉力 弹簧9, 所述拉力弹簧9的另一端挂接设置于车架1上, 摇臂2的内侧设置有分配器28, 如图。

17、3 所示, 所述分配器28包括分配器壳21, 所述分配器壳21上设置有进油阀5、 左油阀 22、 右油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08910 U 4 阀23、 三角臂固定锚25, 所述进油阀5处连通设置有供油总管30, 所述三角臂固定锚25上铰 接设置有 “T” 状三角臂4, 所述三角臂4的左、 右两端分别与摇臂2内侧的末端相抵接, 分配器 壳21内滑动设置有与三角臂4的下端相抵接的控制轴3, 分配器壳21与控制轴3上分别设置 有相互匹配的限位螺丝27与凹槽, 所述控制轴3上贯穿设置有与进油阀 5相连通的油道8。 0030 如图1所示, 车辆的左、 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 右升降器1。

18、0、 16, 所述左、 右升降器 10、 16的上、 下两端设置有车架固定锚7、 车桥固定锚15。 如图2所示, 左、 右升降器10、 16 结 构相同并对称设置, 包括与车桥固定锚15固定连接的活塞缸, 所述活塞缸内活动设置有活 塞19, 所述活塞19上套设有油封20, 活塞19上设置有延伸出活塞缸顶端的活塞杆14, 所述活 塞杆14末端与车架固定锚7固定连接。 左升降器10上设置有油阀A11、 油阀B12, 右升降器16 上设置有油阀C17、 油阀D18; 0031 如图4所示, 还包括液压油包6, 所述液压油包6包括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补油阀33、 供油阀34, 所述补油阀与液压系统供油端相。

19、连, 用于为液压油包6的内腔补充带压油液, 所 述供油阀通过供油总管30与进油阀5相连通, 液压油包6还包括分别与左、 右升降器10、 16 相连通的回油阀26, 以及分别与左、 右回油阀26卸油端相连通的第一、 二回油管31、 32, 所述 第一、 二回油管31、 32与液压系统相连, 所述回油阀26设置为压差式常闭阀。 0032 所述左油阀22、 油阀B12、 油阀C17、 右侧的回油阀26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油管24, 右油阀23、 油阀A11、 油阀D18、 左侧的回油阀26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油管29。 0033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实用新 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 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08910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808910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808910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808910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808910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车辆 防侧翻 装置 具有 功能 汽车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车辆防侧翻装置及具有防侧翻功能的汽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7356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