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pdf
《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11947.0 (22)申请日 2020.01.16 (73)专利权人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地址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 海二路218号 (72)发明人 王启栋梁稳周高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徐雪波张艳鹏 (51)Int.Cl. F04D 29/42(2006.01) F04D 27/00(2006.01) F24H 9/00(2006.01) F23L 5/02(2006.01) (54)实用新。
2、型名称 一种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风机以及 燃气热水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 节机构、 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 其中调节机构包 括转盘, 具有中心通孔, 在该中心通孔的外围具 有N条沿周向依次设置的凹槽, N3; N条引导槽, 沿转盘的周向依次设置并整体基本呈辐射状; N 片叶片, 沿所述转盘周向依次设置并呈旋转对称 分布, 从而在中央围合成调节孔, 每一所述叶片 的两个侧面中, 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并能 滑动地插置于所对应的转盘的凹槽中, 第二侧面 上设置有第二凸柱并能滑动地插置于所对应的 引导槽中。 该调节机构仅需转动转盘这一个动 作, 即能实现风机风。
3、量的调节, 相对于现有技术 需要旋紧或旋松螺钉的方案, 调节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1820076 U 2020.10.30 CN 211820076 U 1.一种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包括 转盘(5), 具有中心通孔(51), 在该中心通孔(51)的外围具有N条沿周向依次设置的凹 槽(52), N3; N条引导槽(43), 沿转盘(5)的周向依次设置并整体基本呈辐射状; N片叶片(2), 沿所述转盘(5)周向依次设置并呈旋转对称分布, 从而在中央围合成调节 孔(2a), 每一所述叶片(2)的两个侧面中, 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21)并能滑动地插置。
4、 于所对应的转盘(5)的凹槽(52)中, 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凸柱(22)并能滑动地插置于所 对应的引导槽(4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叶片(2) 的头部呈三角形状并多片所述叶片(2)的头部共同围成所述调节孔(2a), 且每一所述叶片 (2)能沿着相邻叶片(2)的头部的侧边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凹槽 (52)为直槽并且首尾衔接形成边数为N的正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固定圈 (4), 所述固定圈(4)的中央部位设有中。
5、心圈(41), 在该中心圈(41)的周缘与所述固定圈的 周缘之间设置有N条大致径向延伸的导向条(42), 每一导向条(42)上开设有所述的引导槽 (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5)的外 周壁上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驱动杆(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圈(4)的 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杆(3)从中穿过并能在其中移动的限位槽(4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正多边形为 正六边形。 8.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进风量调。
6、节机构的风机, 其特征 在于: 还包括蜗壳(1), 所述蜗壳(1)具有进风口(11), 所述调节机构设于蜗壳(1)外侧并对 应进风口(11)设置, 所述转盘(5)上的中心通孔(51)与进风口(11)对应连通, 所述叶片(2) 围合成的所述调节孔(2a)对着进风口(11)且二者相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5)上的通孔(51)的直径大于或 等于所述蜗壳(1)的进风口(11)的直径。 10.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风机的燃气热水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和设 于壳体内的燃烧器, 所述风机也设于壳体内, 所述蜗壳(1)的出风口(13)对应燃烧器设置。。
7、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20076 U 2 一种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 构、 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燃气热水器中, 燃烧室下方一般设有助燃空气的风机, 以提高燃烧器的热负荷, 风机系统进风量是调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不同使用场景的燃气热水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不同规格的进风板规格, 由于机型繁多, 风机需要配备多种规格进风板, 导致生产成本 高。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专利号为CN201820452971.3(公告号为CN208057。
8、465U)的中国实用 新型专利公开了 风机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 风机组件包括蜗壳, 蜗壳的一侧上设置有进风 口; 电机, 安装在蜗壳另一侧上; 叶轮, 安装在蜗壳内, 与电机连接; 调节件, 安装在蜗壳设置 有进风口的一侧上, 可在蜗壳上相对进风口移动, 以调节进风口的开口大小。 在具体安装 时, 可通过螺钉或螺栓的螺帽压紧调节板, 以实现调节板的固定, 而在需要调节进风口的开 口大小时, 可将螺钉或螺栓拧松, 以便调节板能够转动, 而该种连接结构, 在具体调节进风 口的开口大小时, 不需要将第二连接件完全拆卸下来, 而只需要拧松即可, 因而可简化调节 难度, 提高调节效率。 0004 但是调。
9、节板在每次调节时, 都需先拧松螺钉或螺栓, 然后在调节板调节到位后, 还 需再拧紧螺钉或螺栓, 这样导致调节板的调节步骤较为繁琐, 不够方便; 并且拧松或拧紧螺 钉(或螺栓)时, 还需借助工具, 进一步导致调节板的调节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进风量 调节方便的用于风机的进风量调节机构。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进风量 调节方便的应用上述调节机构的风机。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进风量 调节方便的应用上述风机的燃气热。
10、水器。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风机的进风 量调节机构, 包括 0009 转盘, 具有中心通孔, 在该中心通孔的外围具有N条沿周向依次设置的凹槽, N3; 0010 N条引导槽, 沿转盘的周向依次设置并整体基本呈辐射状; 0011 N片叶片, 沿所述转盘周向依次设置并呈旋转对称分布, 从而在中央围合成调节 孔, 每一所述叶片的两个侧面中, 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并能滑动地插置于所对应的 转盘的凹槽中, 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凸柱并能滑动地插置于所对应的引导槽中。 0012 为了便于叶片旋转开合时能够调节所述的调节孔的大小, 每一所述叶片的头部呈 。
11、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20076 U 3 三角形状并多片所述叶片的头部共同围成所述调节孔, 且每一所述叶片能沿着相邻叶片的 头部的侧边滑移。 0013 为了提高各叶片之间的配合度, 所述的各凹槽为直槽并且首尾衔接形成边数为N 的正多边形。 这样能保证各凹槽的长度是一样的, 以使得各叶片移动相同的行程, 并且凹槽 相连呈正多边形, 也便于在转盘上开设。 0014 为了便于设置引导槽, 还包括有固定圈, 所述固定圈的中央部位设有中心圈, 在该 中心圈的周缘与所述固定圈的周缘之间设置有N条大致径向延伸的导向条, 每一导向条上 开设有所述的引导槽。 0015 为了便于驱动转盘转动, 所。
12、述转盘的外周壁上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驱动杆。 通过 操作驱动杆杆使转盘转动, 进而带动叶片旋转开合。 0016 为了对转盘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以及对转盘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所述固定圈的 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杆从中穿过并能在其中移动的限位槽。 驱动杆沿限位槽移 动, 带动转盘转动, 当驱动杆与限位槽的侧壁相抵时, 转盘转动至极限位置, 不能继续同方 向转动, 只能反向转动。 0017 优选地, 所述的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 0018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上述进风量 调节机构的风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蜗壳, 所述蜗壳具有进风口, 所述调节机构设于蜗。
13、壳 外侧并对应进风口设置, 所述转盘上的中心通孔与进风口对应连通, 所述叶片围合成的所 述调节孔对着进风口且二者相流体连通。 0019 为了防止转盘上的通孔对进风口的进风量造成影响, 所述转盘上的中心通孔的直 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蜗壳的进风口的直径。 0020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有入上述风 机的燃气热水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燃烧器, 所述风机也设于壳体内, 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对应燃烧器设置。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设置有转盘和与转 盘相连的多片叶片, 通过转动转盘, 并配合引导槽和凹槽的导向。
14、, 即能使叶片旋转开合, 从 而调节调节孔的尺寸大小, 进而调节风机的进风量, 由前述可知, 该调节机构仅需转动转盘 这一个动作, 即能实现风机风量的调节, 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旋紧或旋松螺钉的方案, 调节 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4 图3为图2中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20076 U 4 0028 如图12所。
15、示, 本优选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燃烧器和 风机, 风机的蜗壳1的出风口13对应燃烧器设置, 蜗壳1的盖板12上设有与叶轮对应的进风 口11, 进风口11的外侧设有进风量调节机构, 且该进风量调节机构对应进风口11设置, 用于 调节进风口11的进风量。 0029 如图35所示, 本实施例中, 调节机构包括叶片2、 驱动杆3、 固定圈4以及转盘5。 0030 转盘5具有与进风口11对应连通的中心通孔51, 中心通孔5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蜗 壳1的进风口11的直径, 在该中心通孔51的外围具有N条沿周向依次设置的凹槽52, 本实施 例中, N为6, 各凹槽52为直槽并且首尾衔接形。
16、成正六边形; 当然凹槽52的条数并不局限于6, 只要3即可。 0031 固定圈4的中央部位设有中心圈41, 在该中心圈41的周缘与固定圈4的周缘之间设 置有6条大致径向延伸的导向条42, 每一导向条42上开设有引导槽43, 换言之, 6条引导槽43 沿转盘5的周向依次设置并整体基本呈辐射状。 0032 叶片2有6片并沿转盘5周向依次设置并呈旋转对称分布, 从而在中央围合成调节 孔2a, 每一叶片2的两个侧面中, 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21并能滑动地插置于所对应的 转盘5的凹槽52中, 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凸柱22并能滑动地插置于所对应的引导槽43中。 0033 由上可知, 叶片2、 凹槽52。
17、以及引导槽43三者的数量一致。 0034 本实施例中, 每一叶片2的头部呈三角形状并多片叶片2的头部共同围成对着进风 口11的调节孔2a, 调节孔2a和进风口11二者相流体连通, 且每一叶片2能沿着相邻叶片2的 头部的侧边滑移。 0035 驱动杆3设于转盘5的外周壁上并沿径向向外延伸, 固定圈4的周壁上沿周向开设 有供驱动杆3从中穿过并能在其中移动的限位槽44。 驱动杆3沿限位槽44移动, 带动转盘5转 动, 从而驱动多片叶片2旋转开合而使得调节孔2a面积改变, 当驱动杆3与限位槽44的侧壁 相抵时, 转盘5转动至极限位置, 不能继续同方向转动, 只能反向转动。 0036 这样在转盘5转动时,。
18、 会带动叶片2旋转, 第一凸柱21在对应的滑槽52中滑动, 第二 凸柱22在对应的导向槽43中滑动, 从而使叶片2旋转开合, 即叶片2在旋转过程中叶片2的头 部靠近进风口11使调节孔2a的面积减小或叶片2的头部远离进风口11使调节孔2a的面积增 大, 当调节孔2a的面积变大时, 蜗壳1的进风口11的进风量增加; 当调节孔2a的面积减小时, 蜗壳1的进风口11的进风量减小。 0037 该调节机构类似于快门机械结构原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2007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11820076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11820076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11820076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11820076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11820076 U 10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风机 风量 调节 机构 以及 燃气热水器
一体式安全吊钳.pdf
漂浮电缆.pdf
线缆托架.pdf
防腐防潮的海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pdf
超声波布面预湿分解设备.pdf
道路边坡结构.pdf
多工位伺服系统.pdf
智慧采油装备.pdf
油气分离滤芯.pdf
公路裂缝修补装置.pdf
电解槽的极距测量装置.pdf
混凝土抗裂检测装置.pdf
多相流泵.pdf
高电压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球磨混料机.pdf
卷扬机卷筒结构.pdf
防尘防砂式排气嘴结构.pdf
外科临床管路固定装置.pdf
免维护激振器.pdf
流延机自动对刀装置.pdf
全氢强对流罩式炉.pdf
表演机器人模型控制系统.pdf
亚跨超声速流场可控喷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pdf
区块链协助搜索的物联网数据共享方法.pdf
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pdf
自动化PCB板测试系统.pdf
海洋藻类污染治理作业装备.pdf
抗鸡PML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pdf
矿用液压油缸的定时养护装置.pdf
射频复电容率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便携式一体化海水淡化器.pdf
快速定位及自动退料的冲压模具.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pdf
一种显示装置.pdf
一种燃烧加热机.pdf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系统及净化方法.pdf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pdf
一种在平板上实现三态键的方法.pdf
全自动清洗设备.pdf
方便钢瓶架.pdf
一种解决大电流热插拔的设计方法.pdf
高维路径纠缠源的制备及判断方法.pdf
一种抗弯折多壁碳纳米管增强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及服务器.pdf
一种导电型避孕套及避孕装置.pdf
一种机场大厅民航旅客服务培训系统.pdf
流体连接装置、组件及相关方法.pdf
一种液化天然气车用气瓶复合支撑结构.pdf
一种桔梗发酵茶的加工方法.pdf
一种可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移动终端儿童用户协作式判断及限制操作权限的方法.pdf
一种伽伐尼反应制备的贵金属硅复合粉末及其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