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轨枕装置.pdf
![装配式轨枕装置.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2/25f36e51-3195-4c3e-8d6a-fb6d03f19674/25f36e51-3195-4c3e-8d6a-fb6d03f196741.gif)
![装配式轨枕装置.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2/25f36e51-3195-4c3e-8d6a-fb6d03f19674/25f36e51-3195-4c3e-8d6a-fb6d03f196742.gif)
![装配式轨枕装置.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5/12/25f36e51-3195-4c3e-8d6a-fb6d03f19674/25f36e51-3195-4c3e-8d6a-fb6d03f196743.gif)
《装配式轨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轨枕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38914.5 (22)申请日 2020.01.21 (73)专利权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48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 湖路11号 (72)发明人 吴伟才吴康潘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刘艺玮 (51)Int.Cl. E01B 23/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装配式轨枕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 用于适应圆筒状隧道施工时为运输机械提供临 时运输轨道, 其包括若干横向槽钢, 其沿圆筒状 的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底部横向隔设置; 一对钢 轨, 其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竖向相对设置, 且 一对钢轨分别位于所有所述横向槽钢的上表面 两端, 形成所述运输机械的运输轨道; 其中, 所述 钢轨的横截面为 “工字形” ; 若干限位装置, 其分 别设置在每一所述横向槽钢与一对所述钢轨的 安装位置处, 用于限制运输轨道在运输时发生移 位, 本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稳定、 拆装方便且对钢 轨进行有效限位的技术效果。 可广泛应用于轨道 安装定位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
3、211815210 U 2020.10.30 CN 211815210 U 1.一种装配式轨枕装置, 当圆筒状的隧道施工时, 所述装配式轨枕装置为运输机械提 供临时运输轨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式轨枕装置包括: 若干横向槽钢, 其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横向间隔设置; 一对钢轨, 其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竖向相对设置, 且一对钢轨分别位于所有所述横 向槽钢的两端, 形成所述运输机械的运输轨道; 且所述钢轨与所述横向槽钢的相交处均设 置有一限位装置, 以避免二者在运输过程中发现移位。 其中, 所述钢轨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若干限位装置。
4、, 其分别设置在每一所述横向槽钢与一对所述钢轨的安装位置处, 用于 限制运输轨道在运输时发生移位所述限位装置均包括, 折形压板, 其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弯折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横向槽 钢上表面位于所述钢轨的外侧, 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向所述钢轨弯折; 压杆固定套, 其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二水平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横向 槽钢上表面位于所述钢轨的内侧; 其中, 所述折形压板与所述压杆固定套之间形成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用于卡设所 述钢轨; 其中, 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朝向横向槽钢, 形成半圆形闭合连接孔; 弹簧压杆, 其为回形针状, 包括由弹性金属材料弯折形成的具有一个自由。
5、端的横直部, 和一个扁平端的压设部, 所述自由端的水平部穿设至所述连接孔, 所述压设部压设在工字 型的所述钢轨的下翼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槽钢的两端底面设置 为倾斜的切面, 与圆筒状的所述隧道表面接触部分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若干对 支撑块, 每一对所述支撑块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横向槽钢的两端底部, 且支撑于圆筒状所述 隧道的上表面处, 每一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横向槽钢中心的一端伸出所述横向槽钢, 形成 连接端, 且连接一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一对连接孔, 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
6、, 均通过一连接杆进行连 接,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钩设于相邻两个连接板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若干对 注浆锚杆, 所述横向槽钢的底部均与圆筒状的所述隧道的底部弧面形成高度空间, 每一所 述横向槽钢的底部位于该高度空间处均设置一对注浆锚杆, 该注浆锚杆伸入所述隧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锚杆均包括, 内部中 空且同轴心套设的伸缩杆和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顶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槽钢的底部, 所述固 定杆的底端敞口且插入所述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壁形成上下 。
7、滑动; 所述固定杆的的外侧壁设置有注浆孔, 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下节段处设置有若干出浆 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的下节段还设置有 拓展部, 用于当伸缩杆伸入所述隧道的土体时, 该拓展部将自上而下对土体进行拓展形成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815210 U 2 一个直径大于所述伸缩杆直径的注浆通道; 所述拓展部包括, 一对三角形结构, 其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 所述三角形结 构的一个侧边与所述伸缩杆的侧壁贴合设置, 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另一个侧边沿高度方向向 靠近所述伸缩杆侧延伸, 且该侧边与所述伸缩杆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其中, 。
8、所述出浆孔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的的上节段外侧壁 设置有平齿, 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一螺孔, 该螺孔对应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的 平齿, 还包括一螺钉, 其伸入所述螺孔内形成螺接, 所述螺钉伸入所述螺孔的端部设置一齿 轮, 该齿轮与所述平齿相啮合。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815210 U 3 一种装配式轨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安装定位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 式轨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 主要依靠水平行驶的有轨机车在隧道中进行运输, 。
9、由于机车 来回运输时产生的震动容易导致轨枕偏移, 造成轨枕倾斜、 间距不等、 线形不顺畅等情况, 从而造成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啃轨甚至脱轨现象而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 拆装方便且对钢轨进行有效限位的装配 式轨枕装置。 0004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 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轨枕装置, 当圆筒状的隧道施工时, 所述装配式轨枕装置为运输机械提供临时运输轨道, 述装配式轨 枕装置包括: 0005 若干横向槽钢, 其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横向间隔设置; 0006 一对钢轨, 其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竖向相对设置, 且一对钢轨分别位于所有。
10、所 述横向槽钢的两端, 形成所述运输机械的运输轨道; 且所述钢轨与所述横向槽钢的相交处 均设置有一限位装置, 以避免二者在运输过程中发现移位。 0007 其中, 所述钢轨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0008 优选地, 还包括, 0009 若干限位装置, 其分别设置在每一所述横向槽钢与一对所述钢轨的安装位置处, 用于限制运输轨道在运输时发生移位所述限位装置均包括, 0010 折形压板, 其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弯折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横 向槽钢上表面位于所述钢轨的外侧, 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向所述钢轨弯折; 0011 压杆固定套, 其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二水平部固定设置于所述 横。
11、向槽钢上表面位于所述钢轨的内侧; 0012 其中, 所述折形压板与所述压杆固定套之间形成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用于卡 设所述钢轨; 0013 其中, 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朝向横向槽钢, 形成半圆形闭合连接孔; 0014 弹簧压杆, 其为回形针状, 包括由弹性金属材料弯折形成的具有一个自由端的横 直部, 和一个扁平端的压设部, 所述自由端的水平部穿设至所述连接孔, 所述压设部压设在 工字型的所述钢轨的下翼缘上。 0015 优选地, 所述横向槽钢的两端底面设置为倾斜的切面, 与圆筒状的所述隧道表面 接触部分相契合。 0016 优选地,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若干对支撑块, 每一对所述支撑块均对称。
12、设置于所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1815210 U 4 述横向槽钢的两端底部, 且支撑于圆筒状所述隧道的上表面处, 每一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 横向槽钢中心的一端伸出所述横向槽钢, 形成连接端, 且连接一连接板; 0017 所述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一对连接孔, 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 均通过一连接杆进 行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钩设于相邻两个连接板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孔。 0018 优选地,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若干对注浆锚杆, 所述横向槽钢的底部均与圆筒状 的所述隧道的底部弧面形成高度空间, 每一所述横向槽钢的底部位于该高度空间处均设置 一对注浆锚杆, 该注浆锚杆伸入所述隧道内。 0。
13、019 优选地, 所述注浆锚杆均包括, 内部中空且同轴心套设的伸缩杆和固定杆, 所述固 定杆顶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槽钢的底部, 所述固定杆的底端敞口且插入所述伸缩杆, 所述伸 缩杆的外侧壁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壁形成上下滑动; 0020 所述固定杆的的外侧壁设置有注浆孔, 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下节段处设置有若干 出浆孔。 0021 优选地, 所述伸缩杆的下节段还设置有拓展部, 用于当伸缩杆伸入所述隧道的土 体时, 该拓展部将自上而下对土体进行拓展形成一个直径大于所述伸缩杆直径的注浆通 道; 0022 所述拓展部包括, 一对三角形结构, 其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 所述三角 形结构的一个侧边与所述伸。
14、缩杆的侧壁贴合设置, 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另一个侧边沿高度方 向向靠近所述伸缩杆侧延伸, 且该侧边与所述伸缩杆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0023 其中, 所述出浆孔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间内。 0024 优选地, 所述伸缩杆的的上节段外侧壁设置有平齿, 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上还设 置有一螺孔, 该螺孔对应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的平齿, 还包括一螺钉, 其伸入所述螺孔内形 成螺接, 所述螺钉伸入所述螺孔的端部设置一齿轮, 该齿轮与所述平齿相啮合。 0025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 结构稳定, 通过在槽钢两端设置两处用于容设钢轨的限位卡槽, 在限位卡槽上 使用弹簧压杆压实, 在卡槽下设支撑块与。
15、隧道底部弧面贴合, 并在槽钢两端头设置带两个 孔的用于前后轨枕连接的连接板, 通过连接杆将前后所铺设的轨枕连接为一体, 使轨枕整 体结构稳定, 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 保证机车平稳运行, 且结构简单、 重量轻便、 安装 和拆卸方便。 0027 2、 固定效果好, 通过多重限位装置, 包括限位卡槽、 支撑块、 连接板、 注浆锚杆等装 置对轨道进行多重限位, 使轨道运行中保持恒定平稳, 避免出现轨道错位、 晃动、 脱轨进而 影响运输机械的运输效率。 0028 3、 采用仿形卡槽设计, 在精确定位轨道的同时有效避免轨道的侧向移动问题。 0029 4、 受力点位置设钢板支撑块, 在有效传递受力的同。
16、时增加轨枕稳定性;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 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装配式轨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配式轨枕装置的侧视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1815210 U 5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杆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簧压杆的立体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浆锚杆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标记A的。
17、结构示意图。 0038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 横向槽钢; 2、 折形压板; 3、 限位卡槽; 4、 压杆固定套; 5、 弹 簧压杆; 6、 支撑块; 7、 连接板; 8、 钢轨; 9、 连接杆; 10、 隧道, 401、 第二水平部, 402、 第二弯折 部, 501、 横直部, 502、 压设部, 11、 注浆锚杆, 1101、 伸缩杆, 1102、 螺钉, 1103、 拓展部, 1104、 出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 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术语 “横向” 、“纵向” 、“。
18、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1 如图1-7所示, 一种装配式轨枕装置, 其用于适应圆筒状隧道10施工时为运输机械 提供临时运输轨道, 其包括 0042 若干横向槽钢1, 其沿圆筒状的所述隧道10的长度方向底部横向隔设置; 0043 一对钢轨8, 其沿所述隧道10的长度方向竖向相对设置。
19、, 且一对钢轨8分别位于所 有所述横向槽钢1的上表面两端, 形成所述运输机械的运输轨道; 0044 其中, 所述钢轨8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0045 若干限位装置, 其分别设置在每一所述横向槽钢1与一对所述钢轨8的安装位置 处, 用于限制运输轨道在运输时发生移位。 004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沿隧道10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若干横向槽钢1, 然后在横向槽 钢1上布置限位装置, 形成放置一对钢轨8的限位卡槽3, 最后将一对钢轨8架设于横向槽钢1 上方两侧的限位卡槽3内, 组合形成临时的运输轨道, 运输过程中, 定期对限位装置进行检 修以保证其持续的稳定性。 0047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限位装。
20、置均包括, 0048 折形压板2, 其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弯折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横 向槽钢1上表面位于所述钢轨8的外侧, 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向所述钢轨8弯折; 0049 压杆固定套4, 其包括第二水平部401和第二弯折部402, 所述第二水平部401固定 设置于所述横向槽钢1上表面位于所述钢轨8的内侧; 0050 其中, 所述折形压板2与所述压杆固定套4之间形成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用于 卡设所述钢轨8; 0051 其中, 第二弯折部402的弯折方向朝向横向槽钢1, 形成半圆形闭合连接孔; 0052 弹簧压杆5, 其为回形针状, 包括由弹性金属材料弯折形成的具有一个自由端的横 。
21、直部501, 和一个扁平端的压设部502, 所述自由端的水平部穿设至所述连接孔, 所述压设部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1815210 U 6 502压设在 “工字型” 的所述钢轨8的下翼缘上。 005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折行压板与压杆固定套4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用于放置钢轨8的 限位卡槽3, 设置时, 折行压板的第一水平部和压杆固定套4的第二水平部401焊接于横向槽 钢1的上表面, 且二者之间根据预设距离位置进行调整; 0054 其中弹簧压杆5为回形针状, 其压设部502压设在工字型的钢轨8的下翼缘上对钢 轨8形成固定, 进一步保证钢轨8位于限位卡槽3内的稳定性。 0055 在另一种。
22、技术方案中, 所述横向槽钢1的两端底面设置为倾斜的切面, 与圆筒状的 所述隧道10表面接触部分相契合。 005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横向槽钢1与隧道10底部弧面相接触的部分通过切割形成与 该弧面贴合的斜面, 以保证横向槽钢1与隧道10的最佳受力状态, 进而保证轨道运输过程 中, 轨枕装置下部结构的稳定性。 0057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若干对支撑块6, 每一对所述支撑块6 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横向槽钢1的两端底部, 且支撑于圆筒状所述隧道10的上表面处, 每一所 述支撑块6远离所述横向槽钢1中心的一端伸出所述横向槽钢1, 形成连接端; 0058 若干连接板7, 其分别对应。
23、刚性连接在每一连接端上, 每一所述连接板7上均设置 有一对连接孔, 且两相邻所述连接板7, 均通过一连接杆9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钩 设于两相邻连接板7上的两相邻的连接孔。 005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当轨枕装置初步放置完成后, 及时使用连接杆9将前后轨枕装 置进行连接, 连接方式为左右连接杆9分别插入相邻两连接板7相邻连接孔内, 并选用合适 的开口销将连接杆9伸入连接板7内的部分进行固定。 006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若干对注浆锚杆11, 所述横向槽钢1 的底部均与圆筒状的所述隧道10的底部弧面形成高度空间, 每一所述横向槽钢1的底部位 于该高度空间处均设。
24、置一对注浆锚杆11, 该注浆锚杆11伸入所述隧道10内。 006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注浆锚杆11均包括, 内部中空且同轴心套设的伸缩杆 1101和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顶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槽钢1的底部, 所述固定杆的底端敞口且插 入所述伸缩杆1101, 所述伸缩杆1101的外侧壁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壁形成上下滑动; 0062 所述固定杆的的外侧壁设置有注浆孔, 所述伸缩杆1101的外侧壁下节段处设置有 若干出浆孔1104。 006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注浆锚杆11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轨枕装置的稳定性, 其 可根据实际的运输需求, 例如, 运输物较重且运输程度频繁时, 轨枕压力增加, 可。
25、将该注浆 锚杆11安设使用, 以进一步临时加固轨枕, 以减轻设置与钢轨8两侧的限位装置的压力, 具 体设置方式为: 0064 将每一横向槽钢1的底部设置一对注浆锚杆11, 且该注浆锚杆11长度可调节, 初始 安装时, 其长度位于隧道10底部内弧与横向槽钢1之间的空间高度内, 当有进一步加固需求 时, 调节注浆锚杆11的长度, 使其垂直插入隧道10内, 然后通过浇筑混凝土来进行进一步稳 固, 达到进一步加固轨枕装置的目的。 0065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伸缩杆1101的下节段还设置有拓展部1103, 用于当伸 缩杆1101伸入所述隧道10的土体时, 该拓展部1103将自上而下对土体进行拓展。
26、形成一个直 径大于所述伸缩杆1101直径的注浆通道;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1815210 U 7 0066 所述拓展部1103包括, 一对三角形结构, 其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杆1101的外侧壁, 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个侧边与所述伸缩杆1101的侧壁贴合设置, 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另一个 侧边沿高度方向向靠近所述伸缩杆1101侧延伸, 且该侧边与所述伸缩杆1101之间形成间隔 空间; 0067 其中, 所述出浆孔1104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间内。 0068 如图6所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注浆锚杆11的底部为尖锥状, 用于突进, 拓展部 1103沿伸缩杆1101的高度方向设置, 位于尖锥上方。
27、, 该拓展部1103为三角形且远离尖锥的 一对侧边朝上延伸并与伸缩杆1101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该间隔空间的距离在伸缩杆1101向 下延伸插入土体时扩大土体面积, 以及为注浆锚杆11浇筑混凝土提供浇筑空间。 0069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伸缩杆1101的的上节段外侧壁设置有平齿, 所述固定 杆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一螺孔, 该螺孔对应所述伸缩杆1101的侧壁上的平齿, 还包括一螺 钉1102, 其伸入所述螺孔内形成螺接, 所述螺钉1102伸入所述螺孔的端部设置一齿轮, 该齿 轮与所述平齿相啮合。 007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螺杆用于一次性调节伸缩杆1101的高度, 浇筑后与混凝土形 成固定。
28、。 0071 实施例一: 0072 实际施工中, 需根据隧道10线型特点, 将本装配式轨枕装置平放于隧道10底部, 保 证其水平稳定及对中正确; 0073 当轨枕装置初步放置完成后, 及时使用连接杆9将前后轨枕装置进行连接, 连接方 式为左右连接杆9分别插入前后轨枕装置连接板7对应的孔洞中, 并选用合适的开口销将连 接杆9短边处进行固定。 0074 将钢轨8放置于卡槽中后, 纵向移动钢轨8, 将其与前后钢轨8进行连接; 0075 当钢轨8初步放置于卡槽中后, 将弹簧压杆5中部的插销插入压杆固定套4中, 使弹 簧压杆5左右侧分别压实于钢轨8翼缘面与压杆固定套4面, 确保弹簧压杆5处于受力状态; 。
29、0076 临时轨道布设完成。 0077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 所列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1815210 U 8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3 页 9 CN 211815210 U 9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0 CN 211815210 U 10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1 CN 211815210 U 11 。
- 内容关键字: 装配式 轨枕 装置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二维码考勤系统及使用方法.pdf
一种铜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云文档系统的密文检索方法.pdf
绝缘杆实验装置.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太阳短波入射辐射估算方法.pdf
含有二茂铁基团的苯胺衍生物聚合物及其应用.pdf
能够将涂敷了化妆涂料的状态虚拟地再现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pdf
一种用于形成文字索引的多媒体系统及处理方法.pdf
发起帮助特征.pdf
一种有价证券的胶带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一种用于多变电站巡检的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箱体扎线架及其应用.pdf
手扳葫芦荷载监测报警装置.pdf
一种可控移相器配置优化和运行控制方法.pdf
一种检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度的方法.pdf
通过条形码读取装置检测和确定存储位置中物体的存在的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用于区域检测的零副瓣二维脉冲压缩方法.pdf
一种组合踏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