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pdf
《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20545.4 (22)申请日 2020.02.27 (73)专利权人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地址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学府路 56号 (72)发明人 黄伟玲高金贺黄伟星胡鹏 龚晨辉周正阳杨惠源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薛端石 (51)Int.Cl. E04B 1/58(2006.01) E04B 1/98(2006.01) E04H 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
2、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 接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 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包括固定在方钢管混凝 土柱上的横端板, 横端板包括端板主体, 设置在端板主体端部的上部竖向翼缘、 下部竖 向翼缘、 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翼缘, 端 板主体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上 部竖向翼缘和下部竖向翼缘通过第一连接件与 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 上部横向翼缘和下部 横向翼缘通过第二连接件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 定连接; 横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与下部横向翼 缘之间安装粘弹性阻尼器。 本专利采用新型梁柱 节点与耗能减震装置相结合, 大大提高结构的耗 能减震作用, 又能减少结构的。
3、脆性破坏、 提高结 构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便于施工, 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817013 U 2020.10.30 CN 211817013 U 1.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包括固定在方钢管混凝土柱上的 横端板, 横端板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端板包括端板 主体, 设置在端板主体端部的上部竖向翼缘、 下部竖向翼缘、 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 翼缘, 端板主体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上部竖向翼缘和下部竖向翼缘的侧 面贴合在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 上部横。
4、向翼缘和下部横向翼缘贴合在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翼缘外侧并通过第二连接件 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横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与下部横向翼缘之间安装粘弹性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 于, 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应力端与中部H型钢梁连接端分别通过各自梁腹板两侧对称设有的 摩擦拼接板以及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横端板的上部竖向翼缘与上部横向翼缘之间设有加强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一连。
5、接件为膨胀螺栓, 第二连接件为高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H型钢梁预留接头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端板主体、 上部竖向翼缘、 下部竖向翼缘、 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翼缘一体 成型。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17013 U 2 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 柱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H。
6、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连接, 传统的梁柱拼接节点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大或 螺栓使用较多, 且螺栓贯穿方钢管柱设置, 不利于安装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如在浇筑混凝 土振捣时容易使螺栓变形且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难以满足钢结构快速、 简便施工的需要, 不利于降低钢结构的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 另外, 现今研究如何提高纯钢结构的梁柱拼接 节点延性和抗震能力较多, 形式多样, 但研究方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的拼接形式较少。 其 次, 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时应满足 “小震不坏, 中震不倒, 大震可修” , 即在受地震作用 时应该让结构整体产生延性破坏, 而不是脆性破坏。 0003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梁柱节点。
7、的研究多集中在常规拼接节点的稳定性、 拼接后对 节点的屈曲、 构件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的影响, 或拼接节点的接触分析等, 主要侧重于对常 规节点拼接形式受力性能的研究, 缺乏对节点拼接形式的改进, 使其在工厂或现场加工工 艺简便, 装配快速, 且未能很好地兼顾延性设计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延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 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包括固定在方钢管混凝土柱上 的横端板, 横端板与H型钢梁预留接。
8、头固定连接, 所述横端板包括端板主体, 设置 在端板主体端部的上部竖向翼缘、 下部竖向翼缘、 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翼缘, 端 板主体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上部竖向翼缘和下部竖向翼缘的侧面贴合在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 0007 上部横向翼缘和下部横向翼缘贴合在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翼缘外侧并通过第二连 接件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0008 所述横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与下部横向翼缘之间安装粘弹性阻尼器。 0009 进一步, 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应力端与中部H型钢梁连接端分别通过各自梁腹板两 侧对称设有的摩擦拼接板以及螺栓连接。 0010 进。
9、一步, 所述横端板的上部竖向翼缘与上部横向翼缘之间设有加强肋。 0011 进一步,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膨胀螺栓, 第二连接件为高强螺栓。 0012 进一步, 所述H型钢梁预留接头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连接。 0013 进一步, 所述端板主体、 上部竖向翼缘、 下部竖向翼缘、 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 横向翼缘一体成型。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17013 U 3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采用新型梁柱节点与耗能减震装置相结合, 大 大提高结构的耗能减震作用, 又能减少结构的脆性破坏、 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 便于施工, 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
10、用新型H型钢梁-方钢混凝土柱结构节点结构布置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点结构具体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包括固定在 方钢管混凝土柱1上的横端板2, 横端板2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3固定连接, H型钢梁预留 接头3与方钢管混凝土柱1垂直连接, 横端板2包括端板主体21, 设置在端板主体21端 部的上部竖向翼缘22、 下部竖向翼缘23、 上部横向翼缘24以及下部横向翼缘25, 端板主体 21、 上部竖向翼缘22、 下部竖向翼缘23、 上部横向翼缘24以及下部横向翼缘25一。
11、体成型, 端板主体21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3固定连接, 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 上部竖向翼缘 22和下部竖向翼缘23的侧面贴合在方钢管混凝土柱1的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方钢管 混凝土柱1固定连接; 0019 上部横向翼缘24和下部横向翼缘25贴合在H型钢梁预留接头3的翼缘外侧并通过 第二连接件5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3固定连接; H型钢梁预留接头3的应力端与中部H型钢梁6 连接端分别通过各自梁腹板两侧对称设有的摩擦拼接板7以及螺栓8连接。 可有效提高节点 相对强度, 进一步具有消能减震作用, 强化了 “强节点弱构件” 的设计思想, 最终实现增强 结构整体延性及变形能力的目的。 0020 其中。
12、, 第一连接件4优选为膨胀螺栓, 第二连接件5优选为高强螺栓。 0021 端板主体21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3焊接, 由于焊缝的破坏多表现为脆性, 为提高节点的强度和延性,“横端板” 的上部竖向翼缘22和下部竖向翼缘23进一步通过膨 胀螺栓加固, 上部横向翼缘24和下部横向翼缘25通过高强螺栓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3翼缘进 行连接, 膨胀螺栓的固定并不十分可靠, 如果载荷有较大震动, 可能发生较大变形甚至松 脱, 所以当地震来临时膨胀螺栓的松动和变形亦可消耗一部分的能量, 同时在静载或者动 荷载不是很大时可提高节点的强度和延性。 0022 进一步, 横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23与下部横向翼缘25之间。
13、安装粘弹性阻尼器9。 横端板的上部竖向翼缘22与上部横向翼缘24之间设有加强肋10, 防止横端板2和节点 附近梁翼缘发生屈曲变形, 从而形成合理的传力路径, 保证梁柱节点处具有较强刚度。 0023 粘弹性阻尼器9属于结构被动减震控制, 耗能减震装置通常作为非结构构件或耗 能元件, 不参与结构主要受力, 不改变原结构的结构形式, 无需外部能量输入, 不仅能减小 结构的地震响应, 也能减小结构的风振响应。 节点核心区是框架结构梁与柱相交的节点, 它 是梁和柱二者内力作用的关键点, 只有节点稳定, 其它构件才能安全运转。 在对地震灾害的 分析调查时表明, 建筑的毁损大部分是因为框架结构中节点的受损。。
14、 梁与柱相交结点的设 计与计算决定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可承受力的大小。 经查阅大量文献可知, 在地震作用下, 粘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17013 U 4 滞阻尼器9可大量耗散地震动能量, 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 减震效果较金属阻尼器更为显 著。 0024 本专利采用新型梁柱节点与耗能减震装置相结合, 大大提高结构的耗能减震作 用, 又能减少结构的脆性破坏、 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便于施工, 缩短工期。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1701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817013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817013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817013 U 8 。
- 内容关键字: 耗能 减震 型钢 钢管 混凝土 拼接 结构
基于捕获模块验证的载波防错锁方法、装置及数据接收机.pdf
浅层气浮设备.pdf
安全防护装置及冲床.pdf
市电路灯灯杆结构及其LED路灯.pdf
激光复合清洗装置.pdf
具有防撞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安装装置.pdf
通讯线缆盘卷装置.pdf
防尘式EVA塑料粒破碎机.pdf
晶圆检测的承载治具.pdf
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pdf
新型锚索注浆装置.pdf
便于定长控制的不锈钢激光切割机.pdf
用于输配电线路仿线飞行的激光雷达.pdf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pdf
具有防尘功能的振动电机.pdf
矿用单轨式吊载人车.pdf
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设备.pdf
条装食品装袋机的条装食品组输送机构.pdf
条装食品的堆叠机.pdf
建筑施工振捣装置.pdf
节能型白法沥青烟净化系统.pdf
可调节取样位置的取样器.pdf
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pdf
高压厚壁球壳外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pdf
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智能充电桩用车牌识别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矩形托盘孔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抗风强度的三角通讯塔结构.pdf
电传改装系统、其安装方法及车辆.pdf
游泳用鼻塞.pdf
一种仿生动物舌头用驱动机构.pdf
电子设备、系统、提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pdf
基于肌电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跑步机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pdf
麻将机及其上牌组件、上牌驱动机构.pdf
高尔夫球杆头的沟槽和制作高尔夫球杆头的沟槽的方法.pdf
一种组合棋具.pdf
一种便于人体平衡锻炼的瑜伽垫.pdf
一种模拟实战的游戏系统.pdf
一种由三自由度平动平台驱动的动感座椅设备.pdf
利用网络射击游戏的在线奖品游戏服务方法.pdf
一种管式锁板攀登器.pdf
一种带锁紧装置的登杆脚扣.pdf
一种可调式腹肌锻炼器.pdf
一种改进的卧推练习器.pdf
一种羽毛球训练场用羽毛球收集装置.pdf
高尔夫球头.pdf
一种基于VR眼镜的带有风力阻力的体验型自行车.pdf
一种兵乓球网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