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9721717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文档描述: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3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25569.3 (22)申请日 2020.03.27 (73)专利权人 晨辉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晨 辉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周军蒲纪忠甘彩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337 代理人 沈自军 (51)Int.Cl. F21S 2/00(2016.01) F21V 23/00(2015.01) F21V 23/02(2006.01) F21V 23/04(2006.01) H05B 。

2、45/34(2020.01) H05B 45/36(2020.01) F21Y 103/00(2016.01) F21Y 115/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 管灯, 包括两端均设置有插脚的灯管, 所述灯管 内设置有驱动电路和LED,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市 电支路以及具有充电电路和储能模块的应急支 路, 通电时外部电源经由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断 电时由储能模块向LED供电, 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蓄能元件, 耦接于充电电路, 以通过充电电路供 电蓄能; 升压模块, 耦接于蓄能元件, 用于对蓄能。

3、 元件的输出进行升压处理向LED供电; 切换模块, 检测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以控制升压模块工作; 设置在灯管上可操作的第五开关, 耦接于蓄能元 件和升压模块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带保护开关的 LED应急直管灯, 使用更加灵活, 降低漏电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17页 CN 211821819 U 2020.10.30 CN 211821819 U 1.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包括两端均设置有插脚的灯管, 所述灯管内设置有驱 动电路和LED,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市电支路以及具有充电电路和储能模块的应急支路, 通电 时外部电源经由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断电时由储能模块向LED。

4、供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 模块包括: 蓄能元件, 耦接于充电电路, 以通过充电电路供电蓄能; 升压模块, 耦接于蓄能元件, 用于对蓄能元件的输出进行升压处理向LED供电; 切换模块, 检测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以控制升压模块工作; 设置在灯管上可操作的第五开关, 耦接于蓄能元件和升压模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还 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耦接市电支路用于控制市电支路通断的第二信号输出端 和耦接充电电路用于检测市电信号的第一信号输入端, 断电时控制模块关断市电支路, 通 电时则待应急支路停止向LED供电后再关断对市电支路。

5、的关断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具 有耦接第五开关两侧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 用于检测第五开关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具 有耦接蓄能元件的供电端以及检测蓄能元件电压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开关采 用按压开关、 旋转开关、 触摸开关或滑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模块还 包括耦接于所述充电电路和蓄能元件之间的对蓄能元件提供。

6、保护功能的保护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模块还 包括所述耦接于充电电路输出端的指示模块, 用以在充电时显示信息,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 串接于蓄能元件与指示模块之间的防反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路包 括依次耦接第二整流滤波模块和恒压模块, 所述市电支路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二整流滤波模 块和恒流模块, 所述市电支路和应急支路共用第二整流滤波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管包括管 体和固定在管体两端的端盖, 各端盖上分别固定有两。

7、个插脚, 管体包括沿径向相互扣合的 底壳和透光罩, 透光罩上开设有避让口, 第五开关的控制钮暴露于避让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罩的内 壁设有定位槽, 定位槽内固定有电路板, 第五开关固定在电路板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21819 U 2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镇流器的日光灯管两端均设有插脚, 随着替换型LED直管灯的广泛使用, 为了 充分利用原有灯座等固定设备, 尽可能减少电路改动, LED。

8、直管灯管的两端也均设有两个插 脚, 可以直接与之前的日光灯灯座插接配合。 0003 为了应对意外的市电断电, 部分LED直管灯管在其驱动电路部分设置了包含电池 的储能模块, 使其具备应急功能。 现有的LED应急直管灯, 在断电时, 通过内部电路自动切换 为由电池向LED供电, 自动点亮LED应急灯。 内部电路采用受控于电信号的电子开关(例如晶 体管), 不能供普通使用者直接操作, 使用不够灵活, 例如在白天断电时, 使用者难以主动关 闭应急灯, 存在电池过度放电的风险。 在LED应急直管灯仓储和运输过程中, 电池也可能通 过电子开关漏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保护开关的L。

9、ED应急直管灯, 使用更加灵活, 降低漏电风险。 0005 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包括两端均设置有插脚的灯管, 所述灯管内设置有 驱动电路和LED,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市电支路以及具有充电电路和储能模块的应急支路, 通 电时外部电源经由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断电时由储能模块向LED供电, 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0006 蓄能元件, 耦接于充电电路, 以通过充电电路供电蓄能; 0007 升压模块, 耦接于蓄能元件, 用于对蓄能元件的输出进行升压处理向LED供电; 0008 切换模块, 检测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以控制升压模块工作; 0009 设置在灯管上可操作的第五开关, 耦接于蓄能元件和升。

10、压模块之间。 0010 本申请的LED应急直管灯, 利用切换模块实现应急状态下LED的自动点亮, 利用独 立于切换模块的第五开关实现使用者对应急灯的灵活控制, 第五开关采用可人为操作的机 械开关, 比电子开关的漏电流更小。 0011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 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 仅仅是进 一步的增补或优选, 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 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 案进行组合, 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2 可选的,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耦接市电支路用于控 制市电支路通断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和耦接充电电路用于检测市电信号的第一信号。

11、输入端, 断电时控制模块关断市电支路, 通电时则待应急支路停止向LED供电后再关断对市电支路 的关断控制。 0013 可选的, 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耦接第五开关两侧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 端, 用于检测第五开关的状态。 0014 可选的, 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耦接蓄能元件的供电端以及检测蓄能元件电压的第二 说明书 1/13 页 3 CN 211821819 U 3 信号输入端。 0015 可选的, 所述保护开关采用按压开关、 旋转开关、 触摸开关或滑动开关。 0016 可选的, 所述储能模块还包括耦接于所述充电电路和蓄能元件之间的对蓄能元件 提供保护功能的保护模块。 0017 可选的, 所述储。

12、能模块还包括所述耦接于充电电路输出端的指示模块, 用以在充 电时显示信息,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串接于蓄能元件与指示模块之间的防反二极管。 0018 可选的,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耦接第二整流滤波模块和恒压模块, 所述市电支 路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二整流滤波模块和恒流模块, 所述市电支路和应急支路共用第二整流 滤波模块。 0019 可选的, 所述灯管包括管体和固定在管体两端的端盖, 各端盖上分别固定有两个 插脚, 管体包括沿径向相互扣合的底壳和透光罩, 透光罩上开设有避让口, 第五开关的控制 钮暴露于避让口。 0020 可选的, 所述透光罩的内壁设有定位槽, 定位槽内固定有电路板, 第五开关固定在 电。

13、路板上。 0021 本申请提供的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 使用更加灵活, 降低漏电风险。 附图说明 0022 图1a为现有技术LED应急灯的原理示意图; 0023 图1b为本申请应急支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4 图2a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5 图2b为本申请LED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申请照明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申请照明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9 图6a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0 图6b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

14、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申请照明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5 图11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第二整流滤波模块的电路图; 0036 图12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第一开关至恒流模块处的电路图; 0037 图13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控制模块至恒流模块处的电路图; 0038 图14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恒压模块的电路图; 0039 图15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恒流模块的电路图; 0040 图16为本申请LED。

15、应急灯中储能模块的电路图; 0041 图17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升压模块的电路图; 0042 图18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中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43 图19为本申请LED应急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13 页 4 CN 211821819 U 4 0044 图20为本申请LED应急灯的局部爆炸图; 0045 图21为本申请LED应急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2为本申请LED应急灯的局部爆炸图; 0047 图23为本申请LED应急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48 图24为本申请LED应急灯一实施例的恒流模块的电路图。 0049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50 1、 管体; 1。

16、1、 底壳; 111、 第一卡槽; 112、 第二卡槽; 113、 安装室; 114、 散热筋; 12、 透 光罩、 121、 卡舌; 13、 安装段; 131、 定位槽; 132、 卡舌; 2、 端盖; 21、 插脚; 3、 端盖; 31、 插脚; 4、 LED灯条; 5、 电路板; 51、 第五开关; 52、 指示灯; 53、 第三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 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17、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 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2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 “连接” 时, 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 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设置于”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是直 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53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 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54 参见图1a, 常。

18、规的LED应急灯, 其驱动电路包括市电支路和具有储能模块的应急支 路, 通电时外部电源经由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断电时由储能模块向LED供电。 0055 参见图1b, 大部分的应急支路还包括充电电路, 通电时外部电源经由充电电路给 储能模块充电蓄能。 所述通电或断电是指LED应急灯是否与外部电源接通, 外部电源可以是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0056 有些LED应急灯(如直管灯)具有两个接电端, 市电支路同时与两个接电端耦接, 当 其中一个接电端接入电源时, 如操作人员触摸到另一接电端, 存在触电风险。 0057 为解决上述问题, 参见图2a,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应急灯, 包括LE。

19、D和驱 动电路, 驱动电路包括信号支路、 市电支路和具有储能模块的应急支路, 通电时外部电源经 由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断电时由储能模块向LED供电, LED应急灯具有两个接电端且分别为 第一端和第二端, 信号支路与第一端耦接, 用于外部传输驱动信号以控制市电支路的通断; 市电支路与第二端耦接, 用于传输电力向LED供电, 只有两个接电端均通电时, 市电支路才 可以导通向LED供电, 避免触电风险。 0058 在该实施例中, LED灯工作的电能来自第二端, 而第一端可视为控制端, 通过传输 驱动信号来控制市电支路是否导通向LED供电, 例如在市电支路中可设置起到通断路作用 的控制元件(如开关。

20、等), 该控制元件受控于来自第一端的外部驱动信号。 0059 有些双端进电的LED灯并不需要具备应急功能, 为简化电路, 参见图2b, 本申请一 说明书 3/13 页 5 CN 211821819 U 5 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ED灯, 包括LED和驱动电路, 所述LED灯具有两个接电端且分别为第一 端和第二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市电支路和信号支路, 其中, 信号支路与第一端耦接, 用于 传输驱动信号以控制市电支路的通断; 市电支路与第二端耦接, 用于传输电力向LED供电, 只有两个接电端均通电时, 市电支路才可以导通向LED供电。 0060 其中一实施例中, 参见图5, 市电支路包括依次耦接的。

21、第二整流滤波模块和恒流模 块, 第二端接入交流电后通过第二整流滤波模块进行整流和滤波, 转换为直流电, 而后通过 恒流模块向LED供电。 通过恒流模块向LED供电符合LED亮度受电流影响这一特性。 就恒流模 块本身而言, 可以采用常规技术, 本申请在下文的一些实施例中也提供可改进的方式。 0061 其中一实施例中, 参见图6a, 恒流模块包括耦接于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与LED之间的 续流单元、 开关元件以及控制开关元件导通或断开的第一控制器, 第二滤波整流模块和第 一控制器的供电端之间耦接有第一控制元件。 当第一控制元件未接收到外部驱动信号而断 开,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无法给第一控制器供电, 使得开。

22、关元件断开, 恒流模块不能正常工 作, 即不能给LED供电, 反之当第一控制元件收到外部驱动信号而导通, 恒流模块可以正常 工作, 能够给LED供电。 0062 恒流模块还包括采样单元, 采样单元从开关元件的输出端采集电流信号, 反馈给 第一控制器, 进而控制开关元件导通或断开, 开关元件一般为MOS管。 0063 其中一实施例中, 参见图6b, 信号支路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整流滤波单元和第一 光耦, 第一端接入的是交流电, 可通过第一整流滤波模块转换为直流电, 而后控制市电支 路。 利用第一光耦实现了隔离效果, 增大灯管两端的接地电阻, 避免漏电。 0064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一端接入直流电。

23、并耦接于所述市电支路, 即省去了前述的第 一整流滤波模块。 0065 其中一实施例中, 参见图5, 应急支路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二整流滤波模块、 恒压模 块和储能模块。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和恒压模块构成充电电路, 外部电源依次经由第二整流 滤波模块和恒压模块向储能模块供电蓄能。 如果外部电源为直流电, 可以直接为储能模块 直接充电, 而不需要设置第二整流滤波模块。 储能模块一般包含电池组等蓄能元件, 通过恒 压模块更有利于充、 放电管理。 0066 参见图5, 为了简化电路, 其中一实施例中, 市电支路和应急支路共用第二整流滤 波模块, 即第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同时向恒压模块和恒流模块供电。 00。

24、67 其中一实施例中, 储能模块具有用于检测市电信号的信号输入端, 断电时储能模 块向LED供电, 通电时储能模块停止向LED供电。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 储能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耦接到充电电路, 显而易见也可以耦接到市电支路。 0068 LED灯既包括机械构造部分也包括电路部分, 就机械构造本身而言, 并不影响本申 请技术方案的实施, 当然本申请在下文中也给出了改进的方式。 0069 基于上述驱动电路以及LED应急灯,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有LED应急灯的 供电系统, 本申请各附图无论针对驱动电路、 LED应急灯或供电系统任一者, 图中所显示的 内容以及相应的文字描述均可视为包含了对其他两。

25、者的相应部分的公开。 0070 本实施例中带有LED应急灯的供电系统, 包括本申请的LED应急灯以及与LED应急 灯各接电端耦接的交流线路。 0071 参见图3, 其中一实施例中, 耦接第一端的交流线路上安装有第一开关, 用于生成 说明书 4/13 页 6 CN 211821819 U 6 驱动信号。 第一开关采用可以现场触发或结合遥控的方式, 第一开关可以安装于室内墙体, 灯座或相关的电气系统中。 0072 第一开关的通断状态也决定了驱动信号的有无, 例如第一开关设置为常开方式, 需要使用LED应急灯时, 通过触发第一开关向市电支路发送一驱动信号, 使得市电支路导 通, 由于第二端始终通过市。

26、电支路向LED供电, 一旦其导通, 即可点亮LED。 0073 参见图12, 第一开关耦接第一端的其中一接线脚, 该接线脚还可以串联熔断保险 F3, 第一端的两接线脚之间还可以连接压敏电阻RV2, 第一整流滤波模块采用桥堆BD2, 滤波 采用电容C26和电阻R36, 整流后接入第一光耦U4的原边, 第一光耦的原边侧还连接有电阻 R35, 电阻R35, 电容C28, 第一光耦U4的副边接入恒流模块。 0074 由于第一端仅仅用于控制, 因此第一整流滤波模块中的滤波电容可以用常规电容 C26来实现, 而不是电解电容, 节约成本, 又延长使用寿命, 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0075 参见图4, 其中一实。

27、施例中, 耦接第一端的交流线路上安装有第一开关, 用于生成 驱动信号; 耦接第二端的交流线路上安装有第二开关, 用于切断市电使驱动电路切换为由 储能模块向LED供电。 0076 第二开关的通断可直接影响市电支路的供电, 若需实时供电, 可将第二开关置为 常闭状态, 利用第二开关还可以主动测试应急支路, 相当于断开第二端通过市电支路供电, 从而切换储能模块直接向LED供电, 以预先检测应急支路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0077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二开关为常闭开关。 可以安装于室内墙体, 灯座或相关的电气 系统中。 0078 参见图11, 第二开关耦接第二端的其中一接线脚, 各接线脚还可以分别串联熔断。

28、 保险F1和熔断保险F2, 第二端的两接线脚之间还可以连接压敏电阻RV1, 之后先进入第一 EMI滤波电路, 具体涉及的元件有电感LM1, 电感LM2, 电容CX1, 电容CX2, 电阻R1, 电阻R2, 电 阻R2, 而后进入桥堆BD1进行整流, 再进入第二EMI滤波电路, 具体涉及的元件有电感L1, 电 阻R3, 电容C1, 电容C2, 滤波后向恒流模块和恒压模块供电。 0079 其中一实施例中, 恒流模块包括第一变压器耦接, 第一变压器的原边耦接于第二 整流滤波模块, 且第一变压器的原边通断受控于第一控制器。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一控制器 由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供电。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一。

29、控制器还由第一变压器的副边反馈供电。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与第一控制器的供电端之间耦接有第一控制元件, 第 一控制元件受控于来自第一端的驱动信号。 0080 参见图15, 恒流模块包括第一变压器T2, 第一变压器T2的原边串联有MOS管Q2, 该 MOS管Q2的栅极接入并受控于第一控制器U2。 例如第一控制器U2可采用MT7933芯片。 0081 第一控制器U2的供电端为脚5,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依次通过电阻R34, 电阻R33, 电 阻R33, 三极管Q3向脚5供电。 第一变压器T2的副边反馈后, 经由二极管D7, 电阻30以及三极 管Q3向脚5供电。 0082 上电初期第一控制。

30、器U2通过第二整流滤波模块直接供电, 当第一变压器T2稳定工 作后, 利用副边的反馈供电, 可进一步保证运行的稳定和能量供应。 0083 三极管Q3可视为第一控制元件, 其是否导通也与来自第一端的驱动信号, 即第一 光耦的信号有关。 0084 上电后由于电解电容CD3的吸收储能, 使得电阻R31左侧(按图中方位)电压的上升 说明书 5/13 页 7 CN 211821819 U 7 略有延时, 而MOS管Q4的导通则相当于三极管Q3的基极接地, 即三极管Q3无法给第一控制器 U2供电, 相当于恒流模块关断无法工作。 0085 若第一开关触发, 则第一光耦会向MOS管Q4的栅极输入低电平, 使得。

31、MOS管Q4关断, 这样意味着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上升即导通向第一控制器U2供电, 使得恒流模块正常运行 向LED供电。 0086 其中一实施例中, 恒压模块包括第二变压器, 第二变压器的原边耦接于第二整流 滤波模块, 且第二变压器的原边通断受控于第二控制器。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二控制器由第 二整流滤波模块供电。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二控制器还由第二变压器的副边反馈供电。 0087 参见图14, 恒压模块包括第二变压器T1, 第二变压器的原边串联有MOS管Q1, 该MOS 管Q1的栅极接入并受控于第二控制器U1。 例如第二控制器U1可采用MT7990芯片。 0088 第二控制器U1的供电端为。

32、脚3,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依次通过电阻R4, 电阻R5, 电阻 R5向脚3供电。 第二变压器T1的副边反馈后, 经由二极管D2, 电阻12向脚3供电。 0089 上电初期第二控制器U1通过第二整流滤波模块直接供电, 当第二变压器T1稳定工 作后, 利用副边的反馈供电, 可进一步保证运行的稳定和能量供应。 0090 参见图6a, 其中一实施例中, 驱动电路还包括耦接于市电支路用于获得或释放对 市电支路关断控制的控制模块。 其中一实施例中, 控制模块耦接于市电支路中的恒流模块, 用于获得或释放对恒流模块的关断控制。 0091 控制模块通过恒流模块控制市电支路, 该控制主要是优先于驱动信号对恒流模块 。

33、进行控制, 或释放该优先权, 获得关断控制时, 可屏蔽驱动信号, 即第一开关不再起作用, 释 放关断控制, 第一开关才可正常发挥作用, 进行开、 闭操作。 0092 其中一实施例中, 参见图6b, 控制模块通过第二光耦与恒流模块耦接。 其中一实施 例中, 关断控制优先于驱动信号对恒流模块的控制, 即优先于第一开关对恒流模块的通断 控制。 0093 参见图13, 控制模块通过电阻R37连接第二光耦U3的原边, 第二光耦U3的副边接入 恒流模块, 当第二光耦U3被控制模块触发时, 可向恒流模块输入低电平信号, 结合前述, 该 低电平信号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 即三极管Q3无法给第一控制器U2供电,。

34、 相当于控制模块 获得恒流模块的关断控制即关断了恒流模块, 且无论第一光耦是否有无信号。 0094 当第二光耦U3没有低电平信号输入时, 即释放了关断控制, 则三极管Q3的导通与 否仍如前述, 与MOS管Q4的导通以及第一光耦信号相关。 0095 参见图24, 第二光耦U3通过MOS管Q8耦接第一控制器U2的供电端。 其中MOS管Q8栅 极耦接第二光耦U3副边, MOS管Q8漏极接地, 而MOS管Q8源极耦接三极管Q3的基极。 0096 当控制模块向第二光耦U3的原边发出低电平时, 第二光耦U3的副边截止, 则MOS管 Q8的栅极电压变化, 则相当于第二光耦U3发送高电平至MOS管Q8栅极, 。

35、则MOS管Q8导通使得 三极管Q3的基极接地, 即三极管Q3无法给第一控制器U2供电, 相当于控制模块获得恒流模 块的关断控制即关断了恒流模块, 且无论第一光耦是否有无信号。 0097 这样避免了当控制模块休眠时, 有微弱的漏电流。 该漏电流有可能被误认为是高 电平输出而触发第二光耦U3, 导致关断恒流模块。 在第二光耦U3和三极管Q3基极之间连接 有MOS管后, 使得控制模块必须输出低电平, 才认为发送信号, 这样即使控制模块有漏电流, 输出的高电平也不会影响恒流模块正常工作。 说明书 6/13 页 8 CN 211821819 U 8 0098 其中一实施例中, 参见图6b, 控制模块还耦。

36、接有第三开关, 用于指示控制模块关断 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开启应急支路向LED供电。 0099 第三开关也可以作为测试开关, 用来检测应急支路是否可以正常响应, 控制模块 关断市电支路的方式为通过第二光耦关断恒流模块, 当然由于实际上市电并没有断电, 因 此控制模块还会向应急支路发送信号, 使其向LED供电。 0100 其中一实施例中, 应急支路上设置有控制充电电路向储能模块充电的控制元件 (如开关等), 该控制元件同时受控于控制模块, 当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元件断开应急支路, 充 电电路无法给储能模块充电, 储能模块给LED供电。 0101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三开关为常开开关, 因此并不影。

37、响LED应急灯的正常工作。 其 中一实施例中, 第三开关安装于灯管上, 便于控制和现场操作。 0102 参见图18, 控制模块可选用单片机U6, 第三开关接入单片机U6的脚4, 第三开关触 发后, 单片机U6经由脚3向第二光耦发送信号, 关断恒流模块。 0103 为了避免应急支路与市电支路同时向LED供电(即共通现象), 恒流模块的通断与 应急支路向LED供电的通断可设置先后顺序, 即工作时的输出时间有差异。 而前述实施例市 电支路和应急支路共用第二整流滤波模块能保证这个时间差异的一致性。 0104 其中一实施例中, 需要利用市电支路供电时, 控制模块先关闭应急支路向LED供 电, 再释放对恒。

38、流模块的关断控制; 需要利用应急支路供电时, 控制模块先关断恒流模块向 LED供电且获得对恒流模块的关断控制, 再开启应急支路向LED供电。 0105 释放对恒流模块的关断控制, 意味着第一开关可正常的接入对恒流模块的开启控 制, 若没有时序控制, 一旦第一开关处在触发状态, 则有可能应急支路与市电支路同时向 LED供电, 因此要先关闭应急支路向LED供电。 同理切换为应急支路供电时应先关断恒流模 块。 0106 参见图7, 其中一实施例中, 储能模块包括: 0107 蓄能元件, 耦接于恒压模块, 以通过恒压模块供电蓄能; 0108 升压模块, 耦接于蓄能元件, 用于对蓄能元件的输出进行升压处。

39、理向LED供电; 0109 切换模块, 检测恒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以控制升压模块工作。 0110 其中一实施例中, 恒压模块和储能模块之间耦接有第四开关, 控制模块通过控制 第四开关的通断, 主动控制应急支路中充电电路的通断。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四开关采用常 闭方式。 第四开关可采用MOS管或其他可实现通断控制的电路器件。 其中一实施例中, 蓄能 元件可采用电容、 电池组等其他可实现蓄能的电路器件。 例如采用电池组方式, 还可以利用 常规技术配置电池组的充放电管理模块, 以及温度监控管理模块。 0111 参见图16和图18, 控制模块中的单片机U6的脚2为信号输出端, 通过电阻R49可控 制三极。

40、管Q5的通断, 第四开关采用MOS管Q6, MOS管Q6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 单片机 U6通过三极管Q5的导通与否控制MOS管Q6的通断, 正常状态下三极管Q5的导通, MOS管Q6的 栅极为低电位, 即MOS管Q6也导通, 当需要关断MOS管Q6时, 单片机U6关断三极管Q5, 使得MOS 管Q6的栅极电位上升, 即MOS管Q6关断。 0112 蓄能元件采用电池组BAT1, MOS管Q6导通后, 既可以向电池组BAT1充电。 电池组 BAT1放电时输入升压模块, 经升压后向LED供电。 0113 参见图8,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四开关的输出端和蓄能元件之间还耦接有保护模 说明书 7。

41、/13 页 9 CN 211821819 U 9 块, 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还耦接有充电时显示信息的指示模块。 0114 其中一实施例中, 显示信息可以是声、 光信号的至少一种。 其中一实施例中, 指示 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 指示模块并没有与蓄能元件直接并联, 可以避免蓄能元件放电时额 外的消耗。 其中一实施例中, 保护模块包括至少一分流电阻、 一串联的防止逆流的二极管以 及一串联的保险丝。 其中一实施例中, 指示模块耦接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 二极管的阴极耦 接至蓄能元件。 0115 参见图9, 其中一实施例中, 保护模块和升压模块经由第五开关耦接蓄能元件。 0116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五开关安。

42、装于灯管且作为蓄能元件的充电通断开关。 0117 第五开关可直接控制蓄能元件的充、 放电, 例如在安装使用前的运输、 存储过程 中, 可以关断第五开关, 正常使用时导通第五开关, 电池组BAT1通过第五开关接入升压模 块, 用以应急供电。 0118 参见图16, 第四开关采用MOS管Q6, 且输出端通过保护模块中的电阻R47连接指示 模块, 即发光二极管LED1。 电阻R47还并联有电容C24。 0119 第四开关的输出端通过保护模块的电阻R44(并联电阻R45以及电阻R46)、 二极管 D12、 熔断保险F4以及第五开关向电池组BAT1充电。 0120 指示模块与蓄能元件之间设置二级管D12。

43、, 可以避免蓄能元件放电时向指示模块 供电, 减小能量消耗, 又不影响充电指示功能。 0121 其中一实施例中, 切换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元件, 第二控制元件的控制端耦接于第 四开关的输出端用以检测电压, 第二控制元件的输出端耦接于升压模块。 其中一实施例中, 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耦接于蓄能元件, 且采用电感升压。 其中一实施例中, 升压模块包括第三 控制器, 电感耦接于第三控制器提供升压能量, 第二控制元件的输出端耦接第三控制器, 以 指示第三控制器工作。 0122 参见图16和图17, 第二控制元件采用三极管Q7, 有市电信号时, 即第四开关的输出 端, 即MOS管Q6经由二极管D13连接三极管Q。

44、7的基极, 三极管Q7截止, 无法向升压模块发送控 制信号, 当市电断电时, 三极管Q7导通, 即向升压模块发送升压供电的控制信号。 0123 第三控制器U5, 例如采用MT7282芯片, 蓄能元件通过电感L2接入第三控制器U5的 脚5, 三极管Q7经由电阻R40接第三控制器U5的脚2, 当三极管Q7导通时, 第三控制器U5接收 信号, 并通过脚5输出震荡信号使得电感L2升压, 再依次经由二极管D11, 电阻R42(并联电阻 R43)和二极管D10向LED供电。 0124 本申请切换模块电路简单, 没有电容, 缩短应急和正常照明的切换时间。 0125 参见图10和图18, 其中一实施例中, 控。

45、制模块包括单片机, 单片机的供电端同时耦 接恒压模块的输出端以及蓄能元件。 0126 其中一实施例中, 控制模块还包括稳压单元, 恒压模块的输出端以及蓄能元件均 耦接于稳压单元的输入端, 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单片机的供电端。 0127 恒压模块和蓄能元件可同时向控制模块供电, 单片机U6的供电端为脚1, 稳压单元 U7的输出端接脚1。 0128 恒压模块的输出端依次经过二极管D15, 电阻R54接稳压单元U7的输入端; 蓄能元 件依次经过二极管D14, 电阻R54接稳压单元U7的输入端, 可实现双供电, 保障单片机各种需 要状态下能正常工作。 说明书 8/13 页 10 CN 21182181。

46、9 U 10 0129 蓄能元件和市电都有电时同时供电, 蓄能元件没电时由市电供电, 这样能保证应 急状态下蓄能元件电量放完后, 市电恢复时, 单片机能正常工作。 0130 其中稳压单元U7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21接地, 稳压单元U7的输入端还通过电容 C20接地。 0131 为了采集相应的信号, 其中一实施例中, 恒压模块的输出端还耦接于单片机的第 一信号输入端, 供控制模块检测市电信号。 0132 第一信号输入端为单片机U6的脚6, 恒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6与脚6连接, 脚 6检测市电信号, 并在断电时单片机U6向第四开关发送相应的信号。 脚6还分别通过电阻R55 和电容C25接地。。

47、 0133 其中一实施例中, 单片机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耦接第四开关的控制端。 第一信号 输出端即单片机U6的脚2。 其中一实施例中, 蓄能元件还耦接于单片机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供控制模块检测蓄能元件电压。 第二信号输入端为单片机U6的脚7, 可反映出蓄能元件电 压, 并在电压过高或过低是可以相应的实施充放电管理。 0134 其中一实施例中, 第五开关的两侧分别耦接于单片机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 号输入端, 供控制模块检测并比较第五开关两侧的电压。 第五开关与蓄能元件连接的一端 经由电阻R57接入单片机U6的脚7, 脚7还分别通过电阻R58和电容C23接地。 第五开关的另一 端经由电阻R52接。

48、入第三信号输入端即单片机U6的脚5, 脚5还分别通过电阻R53和电容C22 接地。 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若输入信号相同, 可视为第五开关导通, 若第二信 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电压不同, 意味着第五开关断开。 为了控制第二光耦, 其中一实 施例中, 单片机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耦接第二光耦。 第二信号输出端为单片机U6的脚3。 0135 控制模块由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各管脚连接的外围电路组成, 外围电路主要用于 信号及能量的处理, 以符合单片机的需要, 因此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 信号输入端和信号 输出端与即单片机的供电端、 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等效。 0136 参见图19至图22, 。

4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LED直管灯, 包括灯管, 灯管内安装 有LED灯条4和驱动电路, 灯管包括管体1和固定在管体1两端的端盖2和端盖3, 各端盖上分 别固定有两个插脚; 例如端盖2上的两个插脚21, 端盖3中的两个插脚31, 分别构成两个接电 端。 0137 结合前述多个实施例, 驱动电路包括信号支路, 市电支路和具有储能模块的应急 支路, 断电时由储能模块向LED供电, 通电时外部电源经由市电支路向LED供电; 信号支路与 灯管一端的灯脚耦接, 用于传输驱动信号控制市电支路的通断, 市电支路与灯管另一端的 灯脚耦接, 用于传输电力向LED灯条供电。 0138 其中一实施例中, 控制模块。

50、还耦接有第三开关53, 用于指示控制模块关断市电支 路向LED灯条4供电、 开启应急支路向LED灯条4供电, 灯管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 第三开关53 固定在该第一电路板上, 灯管开设有避让口, 第三开关53的控制钮暴露于避让口。 0139 其中一实施例中, 应急支路包括蓄能元件, 蓄能元件耦接有控制充放电通断的第 五开关51, 灯管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 第五开关51固定在该第二电路板上, 灯管开设有避让 口, 第五开关51的控制钮暴露于避让口。 0140 其中一实施例中, 应急支路中设有与蓄能元件耦接、 在充电时显示信息的指示灯 52, 灯管内设置有第三电路板, 指示灯52固定在该第三电路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保护 开关 LED 应急 直管灯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带保护开关的LED应急直管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7217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