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pdf
《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91335.9 (22)申请日 2020.04.07 (73)专利权人 青岛科技大学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 99号 (72)发明人 何燕楚电明白文娟王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7241 代理人 袁晓玲 (51)Int.Cl. H01B 13/00(2006.01) H01B 13/06(2006.01) B82Y 40/00(2011.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碳纳米管 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用于打印导线, 包括料箱模 块和打印模块, 所述料箱模块和所述打印模块通 过软管连通; 所述料箱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储料 箱, 至少两个所述储料箱分别通过所述软管与所 述打印模块连接, 所述储料箱内存储有待打印物 料; 所述待打印物料包括导电物料和绝缘物料, 并分别存储至两个所述储料箱, 所述打印模块包 括相互套设的至少两个打印管道; 其中, 存放所 述导电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处于内侧的所述打 印管道连通, 存放所述绝缘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 处于外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以打印出内导电 外绝缘的所述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解决了 在先。
3、技术中需要制作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的导 线时, 导线的制成本较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11828271 U 2020.10.30 CN 211828271 U 1.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用于打印导线, 包括料箱模块 (20)和打印模块(10), 所述料箱模块(20)和所述打印模块(10)通过软管(30)连通; 所述料箱模块(20)包括至少两个储料箱, 至少两个所述储料箱分别通过所述软管(30) 与所述打印模块(10)连接, 所述储料箱内存储有待打印物料; 所述待打印物料包括导电物料和绝缘物料, 并分别存储至两个所述储料箱, 所述打。
4、印 模块(10)包括相互套设的至少两个打印管道; 其中, 存放所述导电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处于内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存放所述绝 缘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处于外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以打印出内导电外绝缘的所述导 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 储料箱包括第一储料箱(21)和第二储料箱(22),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存储所述导电物料, 所述第二储料箱(22)存储所述绝缘物料; 至少两个所述打印管道包括第一打印管道(15)和第二打印管道(16), 所述第一打印管 道(15)设置在所述第二打印管道(16)的内侧, 所述第一打印管道(15)通过。
5、所述软管(30)与 所述第一储料箱(21)连通, 所述第二打印管道(16)通过所述软管(30)与所述第二储料箱 (22)连通;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控制 单元(23)包括微型磁力泵(231)和压力控制器(232), 所述微型磁力泵(231)和所述压力控 制器(232)电连接, 所述流量控制单元(23)的两侧与所述软管(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料 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相间隔地设。
6、置, 或者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 (22)一体设置; 在一体设置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对应的储料腔相互 独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物料 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 所述绝缘物料为光敏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模块 (10)包括打印喷头(11)、 电磁阀组件(12)、 打印筒体(13)和紫外光灯组件(14), 所述打印喷 头(11)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的第一端; 所述电磁阀组件(12)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第二端的电磁。
7、阀(121)和设置在所 述打印筒体(13)外侧的电磁控制开关(122), 所述电磁阀(121)和所述电磁控制开关(122) 电连接; 所述紫外光灯组件(14)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外圈上的多个紫外光灯(141)和 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外侧的紫外灯控制开关(142), 多个所述紫外光灯(141)与所述紫 外灯控制开关(14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灯控 制开关(142)和所述电磁控制开关(122)均为压力控制开关, 且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相 背的两侧。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828271 U 。
8、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打印 管道(15)和所述第二打印管道(16)均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喷头 (11)与所述打印筒体(13)可拆卸地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828271 U 3 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导电、 超导性能以及很高的热稳定性, 在电磁、 储氢、 医学等 领域具有。
9、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尺寸处于纳米级同时具备诸多良好的性能, 其应用受到国内 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其应用产品将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0003 当前电子、 玩具、 芯片、 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均使用铜、 铁、 铝作为导线进行传导。 而 金属导线往往具有固定的电阻、 粗细固定、 线路缠绕混乱、 无法与基体混合、 墙体表面不美 观等许多缺点。 0004 现今, 在玩具、 电子芯片行业, 快速制备出价格低廉且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的导 线的任务是急迫且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以解决在先技术中 需要制作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的导线时。
10、, 导线的制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 用于打印导线, 包 括料箱模块和打印模块, 所述料箱模块和所述打印模块通过软管连通; 0008 所述料箱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储料箱, 至少两个所述储料箱分别通过所述软管与所 述打印模块连接, 所述储料箱内存储有待打印物料; 0009 所述待打印物料包括导电物料和绝缘物料, 并分别存储至两个所述储料箱, 所述 打印模块包括相互套设的至少两个打印管道; 0010 其中, 存放所述导电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处于内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存放所 述绝缘物料。
11、的所述储料箱与处于外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以打印出内导电外绝缘的所述 导线。 0011 可选地, 至少两个所述储料箱包括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 所述第一储料箱存 储所述导电物料, 所述第二储料箱存储所述绝缘物料; 0012 至少两个所述打印管道包括第一打印管道和第二打印管道, 所述第一打印管道设 置在所述第二打印管道的内侧, 所述第一打印管道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第一储料箱连通, 所述第二打印管道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第二储料箱连通; 0013 所述第一储料箱和所述第二储料箱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 0014 可选地, 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微型磁力泵和压力控制器, 所述微型磁力泵和所 述压力控制器。
12、电连接, 所述流量控制单元的两侧与所述软管连接。 0015 可选地, 所述第一储料箱和所述第二储料箱相间隔地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储料箱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1828271 U 4 和所述第二储料箱一体设置; 0016 在一体设置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储料箱和所述第二储料箱对应的储料腔相互独 立。 0017 可选地, 所述导电物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 所述绝缘物料为光敏树脂。 0018 可选地, 所述导电物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包括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聚二丙烯 酸酯、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双膦氧化物; 0019 所述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所述聚二丙烯酸酯、 所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
13、酸甲酯以 及所述双膦氧化物的不同配比对应不同的导电率。 0020 可选地, 所述打印模块包括打印喷头、 电磁阀组件、 打印筒体和紫外光灯组件, 所 述打印喷头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的第一端; 0021 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第二端的电磁阀和设置在所述打印筒 体外侧的电磁控制开关, 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电磁控制开关电连接; 0022 所述紫外光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外圈上的多个紫外光灯和设置在所 述打印筒体外侧的紫外灯控制开关, 多个所述紫外光灯与所述紫外灯控制开关电连接。 0023 可选地, 所述紫外灯控制开关和所述电磁控制开关均为压力控制开关, 且设置在 所述打印筒体相背的两侧。。
14、 0024 可选地, 所述第一打印管道和所述第二打印管道均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的内侧。 0025 可选地, 所述打印喷头与所述打印筒体可拆卸地连接。 002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通过料箱模块的设置来存储待打印物料, 至少两个储料 箱可以存储至少两种待打印物料, 打印模块的设置用于将至少两种待打印物料打印成导 线, 导电物料和绝缘物料的配合可以打印出内导电外绝缘的导线, 通过调节打印模块的出 料口以及设置不同配比的导电物料实现不同规格、 不同导电率的导线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解决了在先技术中需要制作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的导线时, 导线的制成本较高的 问题。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
15、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0029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置的透视图; 0030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喷头和紫外光灯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喷头和紫外光灯配合时的透视图; 0032。
16、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喷头的剖视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0、 打印模块; 11、 打印喷头; 12、 电磁阀组件; 121、 电磁阀; 122、 电磁控制开关; 13、 打印筒体; 14、 紫外光灯组件; 141、 紫外光灯; 142、 紫外灯控制开关; 15、 第一打印管道; 16、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1828271 U 5 第二打印管道; 20、 料箱模块; 21、 第一储料箱; 22、 第二储料箱; 23、 流量控制单元; 231、 微型 磁力泵; 232、 压力控制器; 30、 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7、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 应理解, 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 “一个实施例” 或 “一实施例” 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 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因此, 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 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 或 “在一实施例中” 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 此外, 这些特定的特 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
18、多个实施例中。 0037 参见图1至图5,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打印导线装 置, 用于打印导线, 包括料箱模块20和打印模块10, 所述料箱模块20和所述打印模块10通过 软管30连通; 0038 所述料箱模块20包括至少两个储料箱, 至少两个所述储料箱分别通过所述软管30 与所述打印模块10连接, 所述储料箱内存储有待打印物料; 0039 所述待打印物料包括导电物料和绝缘物料, 并分别存储至两个所述储料箱, 所述 打印模块10包括相互套设的至少两个打印管道; 0040 其中, 存放所述导电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处于内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存放所 述绝缘物料的所述储料箱与。
19、处于外侧的所述打印管道连通, 以打印出内导电外绝缘的所述 导线。 004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通过料箱模块20的设置来存储待打印物料, 至少两个储 料箱可以存储至少两种待打印物料, 打印模块10的设置用于将至少两种待打印物料打印成 导线, 导电物料和绝缘物料的配合可以打印出内导电外绝缘的导线, 通过调节打印模块10 的出料口以及设置不同配比的导电物料实现不同规格、 不同导电率的导线的制作, 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在先技术中需要制作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的导线时, 导线的制成本较 高的问题。 0042 需要说明的是, 设置两个储料箱和对应的两种待打印物料可以打印出双层导线, 设置至少三个。
20、储料箱和对应的至少三种待打印物料可以打印出至少三层导线, 可以根据需 要打印出对应的导线。 0043 需要说明的是,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 又称增材制造, 它是一种以 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 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 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 物体的技术。 0044 需要说明的是, 打印模块10可以包括对应固化结构, 比如可以用冷凝固化、 光照固 化等方式进行固化。 在绝缘物料为光敏材料的时候可以利用光照进行固化, 比如绝缘物料 为光敏树脂绝缘材料, 可以通过波长405nm的紫外光线进行聚合固化。 当然, 也可以不设置 固化结构, 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固化结。
21、构的设置可以提高打印效率, 节省打印时 间。 说明书 3/6 页 6 CN 211828271 U 6 0045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至少两个所述储料箱包括第一储料箱21和第二储 料箱22,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存储所述导电物料, 所述第二储料箱22存储所述绝缘物料; 0046 至少两个所述打印管道包括第一打印管道15和第二打印管道16, 所述第一打印管 道15设置在所述第二打印管道16的内侧, 所述第一打印管道15通过所述软管30与所述第一 储料箱21连通, 所述第二打印管道16通过所述软管30与所述第二储料箱22连通; 0047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上均设置有流。
22、量控制单元23。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上述结构可以使物料箱与打印管道更好地配合, 流量 控制单元23的设置可以对待打印物料的流量进行控制, 以便于得到不同规格的导线。 0049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流量控制单元23包括微型磁力泵231和压力控 制器232, 所述微型磁力泵231和所述压力控制器232电连接, 所述流量控制单元23的两侧与 所述软管30连接。 0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磁力泵的设置用于为待打印物料的流动提供动力, 压 力控制器232用于对待打印物料的流量进行控制。 当然, 磁力泵和压力控制器232也可以设 置为其它结构, 只要可以提供动力。
23、并控制流量即可。 微型磁力泵231和压力控制器232可以 通过导线电连接 0051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相间隔地 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一体设置; 0052 在一体设置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和所述第二储料箱22对应的储料腔相互 独立。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上述结构提供了两种储料箱结构的示例性结构, 第一 储料箱21和第二储料箱22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以一体设置, 只要可以多种待打印物料分别 存储即可。 0054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导电物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 所述绝缘物料 为。
24、光敏树脂。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导电、 超导性能以及很高的热稳 定性, 导电物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的情况下, 可以使制作出来的导线性能更好。 光敏树脂 的设置可以使导线的绝缘层在形成过程中, 通过特定的光进行快速固化。 比如可以通过波 长405nm的紫外光线进行照射, 使绝缘物料的固化速度加快, 提供生产效率。 0056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导电物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包括羟基化多 壁碳纳米管、 聚二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双膦氧化物; 0057 所述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所述聚二丙烯酸酯、 所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以 及所述双膦。
25、氧化物的不同配比对应不同的导电率。 005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上述结构可以得到性能更好的导线电芯。 上述的碳纳 米管导电墨水可以由羟基化多壁(单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小于1.5), 聚(乙二醇)二丙 烯酸酯(分子量250g/mol),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500g/mol), 双(2, 4, 6-三甲基 苯甲酰基)膦氧化物, 四种物质组成, 根据不同电导率的要求进行配比。 其有益效果是不同 的含量可以配出不同电阻率的导线, 易于个性化定制。 0059 可选地, 上述实施方式中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两种 物质含量之比为1:1。 说明书 4/6 页 7 。
26、CN 211828271 U 7 0060 关于碳纳米管导电墨水制备步骤包括: 0061 首先向羟基化多壁(单壁)碳纳米管中加入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 0062 之后利用超声分散, 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063 然后依次加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氧化物, 搅 拌溶液并使之均匀。 0064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打印模块10包括打印喷头11、 电磁阀组件12、 打印筒体13和紫外光灯组件14, 所述打印喷头11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的第一端; 0065 所述电磁阀组件12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第二端的电磁阀121和设置在所述 打。
27、印筒体13外侧的电磁控制开关122, 所述电磁阀121和所述电磁控制开关122电连接; 0066 所述紫外光灯组件14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外圈上的多个紫外光灯141和设 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外侧的紫外灯控制开关142, 多个所述紫外光灯141与所述紫外灯控制 开关142电连接。 006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电磁阀组件12的设置用于对待打印物料的喷出压力进 行控制; 紫外光灯组件14的设置用于将待打印物料进行快速固化, 以提高打印效率。 通过更 换打印喷头11可以实现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的导线的打印。 0068 需要说明的是, 紫外光灯141的照射方向是朝向打印喷头11的喷嘴的位。
28、置, 可以将 紫外光灯141的照射方向设置为可调节的结构, 通过调整紫外光灯141在打印筒体13上的安 装角度, 使紫外光灯141照射方向集中在打印喷头11喷嘴处下方1至2厘米处, 也可以为1.5 厘米, 优选将其倾角与打印喷头11倾角平行。 这样就可以在打印喷头11喷出的材料迅速固 化, 提高成型效率。 0069 需要说明的是, 紫外光灯141通过外部电源提供能量, 供其发光。 上述的电连接可 以为通过导线的连接, 也可以是通过信号收发装置的无线连接。 0070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紫外灯控制开关142和所述电磁控制开关122 均为压力控制开关, 且设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相背。
29、的两侧。 007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将上述两种开关设置为压力控制开关后, 可以通过按 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设置在相背的两侧可以通过不同手指对紫外灯控制开关142和电磁控 制开关122分别控制, 使控制更加方便。 当然, 在将打印模块10设置为自动化打印的方式时, 紫外灯控制开关142和电磁控制开关122可以分别设置为便于自动化控制的电磁开关。 紫外 灯控制开关142和电磁控制开关122可以通过固定件连接在打印筒体13上, 固定件可以设置 为紧固螺钉。 0072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打印管道15和所述第二打印管道16均设 置在所述打印筒体13的内侧。 0073 在本。
30、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上述结构可以使第一打印管道15和第二打印管道16更 好地配合, 连接打印喷头11后可以与喷头配合打印出双层的导线。 0074 可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打印喷头11与所述打印筒体13可拆卸地连接。 007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打印喷头11可以与打印筒体13螺纹连接或者卡接, 螺 纹连接的时候可以在打印喷头11上设置外螺纹, 在打印筒体13上设置对应的内螺纹。 多个 紫外光灯141可以阵列于打印筒体13的外圈, 具体设置与靠近打印喷头11的位置。 可以在打 印喷头11与打印筒体13之间设置适配的密封垫, 以防止出现间隙漏液。 说明书 5/6 页 8 CN 。
31、211828271 U 8 007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0077 将配好的碳纳米管导电墨水倒入第一储料箱21, 将光敏树脂倒入第二储料箱22 中; 0078 连接好线路, 堵住打印喷头11打印口处, 打开电磁控制开关122; 0079 微型磁力泵231分别将碳纳米管导电墨水与光敏树脂填充到打印筒体13内外层 中, 也就是第一打印管道15和第二打印管道16中; 0080 通过压力控制器232控制液体压力(此处的液体是指碳纳米管导电墨水与光敏树 脂), 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关闭, 关闭电磁控制开关122。 0081 打印开始时, 将打印喷头11对准桌子或者纸巾, 同时按压电磁控制开。
32、关122和紫外 灯控制开关142; 0082 碳纳米管导电墨水与光敏树脂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出; 0083 形成的导线包括中间导体和外围绝缘体, 中间导体为碳纳米管导电墨水形成的导 电结构, 外圈绝缘体为光敏树脂形成的绝缘结构; 0084 同时在紫外光灯141的照射下, 发生聚合反应, 碳纳米管导电墨水与光敏树脂迅速 固化, 从而形成最终的导线。 0085 可以将打印模块10放置到3D打印平台, 可实现高精度复杂立体电路, 也可手动控 制电路的走向, 实现任意、 快速绘制。 通过更换打印喷头11可以实现不同规格、 不同电导率 的导线的打印。 0086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术语 “包括” 。
33、、“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 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 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 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该 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87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 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很多情况下 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34、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在先技 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 质(如ROM/RAM、 磁碟、 光盘)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 计算机, 服务 器, 空调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88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 还可做出很多形式,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1828271 U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211828271 U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211828271 U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211828271 U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211828271 U 13 。
- 内容关键字: 新型 纳米 复合 打印 导线 装置
农用无人机喷施效率现场检测装置.pdf
双线全自动冷轧管机生产线.pdf
汽车双色透光按钮.pdf
便于残渣分离的活性氧化锌制备装置.pdf
五金件CNC加工车床.pdf
拖拉机翻转连接架.pdf
物流箱投送物流架.pdf
对虾无节幼体流水养殖装置.pdf
烧结网管状过滤元件对接拼焊结构.pdf
车辆顶舱盖机构及车辆.pdf
节能型有机废气高效吸附脱附装置.pdf
新型储能电源.pdf
方便运输的可折叠储物罐.pdf
镜头易拆卸安装的玩具显微镜.pdf
预拌砂浆筛砂机.pdf
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破碎装置.pdf
方便维修的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协作机器人侧装升降机构.pdf
TBM隧道施工注浆装置.pdf
便携式毫米波接力机.pdf
中频炉金属硅粉快速下料装置.pdf
即时传输及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佩戴牢固的蓝牙耳机.pdf
基于3D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跟踪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模型协作的数据加权学习方法.pdf
蓝牙耳机信号传输测试装置.pdf
异常报价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存储介质.pdf
混凝土布料任务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转载溜槽及包括其的带式输送机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手术后目标血红蛋白的方法及系统.pdf
中频炉换炉开关.pdf
患者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