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pdf
《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32925.5 (22)申请日 2020.01.07 (73)专利权人 兰州隆之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 路1285号 (72)发明人 王晓隆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崔翠翠 (51)Int.Cl. F25B 41/00(2006.01) F25B 4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
2、的水箱 泄压装置, 包括箱体和水管, 箱体上端螺纹安装 有水管, 所述箱体上端焊接有卡扣结构, 且卡扣 结构焊接有泄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推动 插块, 使插块带动气管移动, 使气管从外壳内移 出, 同时气体通过气管从箱体内移出, 便于对箱 体内的压力进行泄压, 使得在泄压时不需要使用 泄压阀等泄压工具, 节约箱体的制造成本, 同时 通过将螺母和第一限位杆分离, 再将卡盖从套壳 内取出, 使泄压装置和箱体分离, 再按动拉杆, 使 插块从外壳内取出, 对第二弹簧进行更换, 提高 装置的便捷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823286 U 2020.10.30 CN 2。
3、11823286 U 1.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包括箱体(1)和水管(2), 箱体(1)上端螺纹安装有 水管(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上端焊接有卡扣结构(3), 且卡扣结构(3)焊接有泄压装 置(4),所述卡扣结构(3)包括卡盖(31)、 第一弹簧(32)、 挡板(33)、 套壳(34)、 螺母(35)和第 一限位杆(36), 所述箱体(1)上端焊接有套壳(34), 所述套壳(34)内部设置有挡板(33), 所 述挡板(33)上端设置有卡盖(31), 所述卡盖(31)和挡板(33)皆被第一限位杆(36)贯穿, 所 述第一限位杆(36)下端表面皆套装有第一弹簧(32), 所。
4、述第一限位杆(36)上端皆螺纹安装 有螺母(35), 所述泄压装置(4)包括插块(41)、 气管(42)、 限位环(43)、 第二弹簧(44)、 插销 (45)、 第二限位杆(46)、 拉杆(47)、 第三弹簧(48)、 限位槽(49)和外壳(410), 所述外壳(410) 焊接在所述卡盖(31)的上端, 所述外壳(410)内壁焊接有限位环(43), 所述外壳(410)内壁 设置有第二弹簧(44), 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一端焊接在气管(42)上, 所述第二弹簧(44)的 另一端与插销(45)接触, 所述第二弹簧(44)套装在插块(41)上, 且插块(41)内嵌在外壳 (410), 所述插块(。
5、41)内嵌有气管(42), 所述插块(41)底端皆内嵌有限位槽(49), 所述限位 槽(49)内嵌有插销(45), 所述插销(45)底端皆焊接有拉杆(47), 所述拉杆(47)皆被第二限 位杆(46)贯穿, 所述第二限位杆(46)焊接在气管(42)上, 所述第二限位杆(46)表面皆套装 有第三弹簧(48), 所述第三弹簧(48)一端焊接有拉杆(47), 所述第三弹簧(48)的另一端皆 焊接在气管(4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 (410)上端开设有通孔, 所述外壳(410)上端开设的通孔内壁直径与插块(41)的表面直径相 等。 3.根。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47) 中部皆开设有圆孔, 所述拉杆(47)中部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第二限位杆(46)的表面直径 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盖(31) 四周皆开设有 “L” 腰形孔, 所述卡盖(31)四周开设的 “L” 腰形孔内壁直径与第一限位杆(36) 的表面直径相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23286 U 2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压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往水。
7、箱内灌装液体时, 液体进入水箱内, 由于水箱内一般都时密封的, 使液体上 升, 液体会挤压气体, 由于气体无法排除, 可能会导致箱体膨胀, 为了避免液体挤压气体, 所 导致的箱体膨胀, 一般会在箱体上安装泄压阀, 通过泄压阀, 将多余的气体排除, 但由于泄 压阀的造价较高, 可能导致水箱生产成本提高, 不适合水箱量产, 因此亟需一种空气源热泵 的水箱泄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通过增加泄压阀导致水箱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源热。
8、泵的水箱泄压装 置, 包括箱体和水管, 箱体上端螺纹安装有水管, 所述箱体上端焊接有卡扣结构, 且卡扣结 构焊接有泄压装置; 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插块、 气管、 限位环、 第二弹簧、 插销、 第二限位杆、 拉 杆、 第三弹簧、 限位槽和外壳, 所述卡盖上端焊接有外壳, 所述外壳内壁焊接有限位环, 所述 外壳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在气管上, 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与插 销接触, 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插块上, 且插块内嵌在外壳, 所述插块内嵌有气管, 所述插块 底端皆内嵌有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内嵌有插销, 所述插销底端皆焊接有拉杆, 所述拉杆皆被 第二限位杆贯穿, 所述第二限位杆焊接在。
9、气管上, 所述第二限位杆表面皆套装有第三弹簧, 所述第三弹簧一端焊接有拉杆, 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气管上。 0005 优选的,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盖、 第一弹簧、 挡板、 套壳、 螺母和第一限位杆, 所述 箱体上端焊接有套壳, 所述套壳内部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上端设置有卡盖, 所述卡盖和挡 板皆被第一限位杆贯穿, 所述第一限位杆下端表面皆套装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限位杆上 端皆螺纹安装有螺母, 所述卡盖上端焊接有外壳。 0006 优选的, 所述外壳上端开设有通孔, 所述外壳上端开设的通孔内壁直径与插块的 表面直径相等。 0007 优选的, 所述拉杆中部皆开设有圆孔, 所述拉杆中部开设。
10、的圆孔内壁直径与第二 限位杆的表面直径相等。 0008 优选的, 所述卡盖四周皆开设有 “L” 腰形孔, 所述卡盖四周开设的 “L” 腰形孔内壁 直径与第一限位杆的表面直径相等。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 该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设置有泄压装置, 通过气体推动插块, 使插块带 动气管移动, 使气管从外壳内移出, 同时气体通过气管从箱体内移出, 便于对箱体内的压力 进行泄压, 使得在泄压时不需要使用泄压阀等泄压工具, 节约箱体的制造成本。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23286 U 3 0011 2、 该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装置设置有卡扣结。
11、构, 通过将螺母和第一限位杆分 离, 再将卡盖从套壳内取出, 使泄压装置和箱体分离, 再按动拉杆, 使插块从外壳内取出, 对 第二弹簧进行更换, 使得更换第二弹簧时不需要将泄压装置与箱体连接处切开, 再对第二 弹簧更换, 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 箱体; 2、 水管; 3、 卡扣结构; 31、 卡盖; 32、 第一弹簧; 33、 挡板; 34、 套壳; 35、 螺母; 36、 第一限位杆; 4、 泄压装置; 。
12、41、 插块; 42、 气管; 43、 限位环; 44、 第二弹簧; 45、 插销; 46、 第二限位杆; 47、 拉杆; 48、 第三弹簧; 49、 限位槽; 410、 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18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水箱泄压。
13、装置, 包括箱体1和水管2, 箱体1 上端螺纹安装有水 管2, 箱体1上端焊接有卡扣结构3, 卡扣结构3 包括卡盖31、 第一弹簧32、 挡板33、 套壳34、 螺 母35和第一限位杆36, 箱体1上端焊接有套壳34, 套壳34内部设置有挡板33, 挡板33上端设 置有卡盖31, 卡盖31和挡板33皆被第一限位杆36贯穿, 卡盖31四周皆开设有 “L” 腰形孔, 卡 盖31四周开设的 “L” 腰形孔内壁直径与第一限位杆36的表面直径相等, 通过将卡盖31 四周 表面开设的 “L” 腰形孔卡扣到第一限位杆36上, 再推动卡盖 31, 使第一限位杆36在卡盖31 上移动, 使卡盖31固定在挡板33。
14、 上, 第一限位杆36下端表面皆套装有第一弹簧32, 第一限 位杆36 上端皆螺纹安装有螺母35, 卡盖31上端焊接有外壳410。 0019 卡扣结构3焊接有泄压装置4, 泄压装置4包括插块41、 气管 42、 限位环43、 第二弹 簧44、 插销45、 第二限位杆46、 拉杆47、 第三弹簧48、 限位槽49和外壳410, 卡盖31上端焊接有 外壳410, 外壳410内壁焊接有限位环43, 外壳410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44, 外壳410上端开设 有通孔, 外壳410上端开设的通孔内壁直径与插块41的表面直径相等, 通过外壳410上端开 设的通孔对插块41进行避让, 使气体可以推动插块41移动。
15、, 使插块41从外壳410内移出, 第 二弹簧44的一端焊接在气管42上, 第二弹簧44的另一与插销45接触, 第二弹簧44套装在插 块41上, 且插块41内嵌在外壳 410, 插块41内嵌有气管42, 插块41底端皆内嵌有限位槽49, 限位槽49内嵌有插销45, 插销45底端皆焊接有拉杆47, 拉杆47皆被第二限位杆46贯穿, 拉杆 47中部皆开设有圆孔, 拉杆47中部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第二限位杆46的表面直径相等, 当拉动拉杆47 移动时, 拉杆47中部开设的圆孔在第二限位杆46表面移动, 第二限位杆46焊 接在气管42上, 第二限位杆46表面皆套装有第三弹簧 48, 第三弹簧48一端焊。
16、接有拉杆47, 第三弹簧48的另一端皆焊接在气管42上。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23286 U 4 0020 工作原理: 当液体从水管2中流入箱体1内后, 液体对箱体1 内部进行填充, 使液体 挤压气体, 当箱体1内达到一定压力后, 气体进入气管42内, 由于外壳410将气管42的出气孔 堵住, 使气体推动插块41上升, 使气管42的出气口从外壳410内移出, 再插块 41移动的过程 中, 插块41带动插销45移动, 插销45挤压第二弹簧44, 使第二弹簧44发生弹性形变, 当箱体1 内多余的气体排出后, 气体不在推动插块41, 这时第二弹簧44弹性形变恢复, 使第二弹簧 44。
17、推动插销45移动, 插销45带动插块41移动, 使气管42的出气口进入外壳410内使气管42出 气口关闭, 对箱体1内的压力进行泄压。 0021 当需要对第二弹簧44进行更换时, 先拧动螺母35, 使螺母35 与第一限位杆36进行 螺纹配合, 使螺母35和第一限位杆36分离, 再转动外壳410, 外壳410带动卡盖31转动, 使第 一限位杆36移动到卡盖31外侧开设的 “L” 形腰形孔直角处, 在拉动外壳410, 外壳 410带动 卡盖31移动, 使卡盖31从套壳34内取出, 当外壳410取出后, 再拉动拉杆47, 使拉杆47带动插 销45移动, 同时拉杆47 挤压第三弹簧48, 使第三弹簧4。
18、8发生弹性形变, 通过第三弹簧48 发 生弹性形变, 使插销45进入限位槽49内, 再拉动插块41, 使插块41从外壳410内移出, 将插块 41取出后, 再对第二弹簧44进行更换, 方便对损伤的第二弹簧44进行更换。 00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2328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823286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823286 U 7 。
- 内容关键字: 空气 源热泵 水箱 装置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