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pdf
《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47407.0 (22)申请日 2020.01.10 (73)专利权人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 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 161号 (72)发明人 丁志全林光李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E04C 2/288(2006.01) E04C 2/30(2006.01) E04B 2/00(2006.01) E04B 1/61(2006.01)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 构, 包括基座墙板, 包括钢筋混凝土层, 所述钢筋 混凝土层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岩棉板, 所述岩 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 所述发 泡水泥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音棉; 增高墙板, 所述增高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上方; T型 槽, 所述T型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一侧; 安装 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的底 部; 第一固定组件,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 述基座墙板上; 第二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 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该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通过 在基座墙板的内部填充吸音棉进行消。
3、音,避免噪 声污染, 同时可以增强地板基座的整体韧性, 防 止热胀冷缩导致墙板上出现裂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817374 U 2020.10.30 CN 211817374 U 1.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座墙板, 所述基座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层, 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有岩棉板, 所述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一侧设 置有吸音棉; 增高墙板, 所述增高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上方; T型槽, 所述T型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一侧; 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的底部; 第一固。
4、定组件,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上; 第二固定组件,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增高墙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 设置有两个, 所述两个发泡水泥保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音棉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岩棉板共设置有 两个, 两个所述岩棉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T 型块, 所述T型块上开设有贯穿槽, 所述贯穿槽共设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贯穿槽分别开设于 所述T型块底部的两侧。 。
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 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一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 所述 第一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 第一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 所述第一调节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 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 括第二调节槽和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弹簧, 所述 第二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所。
6、述第二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 第二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 所述第二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增高墙板的 顶部, 所述第二固定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 述第一固定槽相适配,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贯穿所述T型块且延伸至所述T型块的外部,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相适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17374 U 2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
7、产 , 属于固定资产范畴, 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 房 屋是指供人居住、 工作、 学习、 生产、 经营、 娱乐、 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 筑, 隔墙作为房屋建筑的一种墙板, 它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把自重传给楼板层,隔墙应满 足自重轻、 隔声、 防火等要求。 0003 在现有技术中, 分隔墙板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提高分割墙板的固定能力和分 割效果, 分割墙板的各个部分之间通常十分紧凑, 导致分割墙板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为热 障冷缩导致分割墙板上出现裂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解决了分割 墙板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为。
8、热障冷缩导致分割墙板上出现裂痕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 结构包括基座墙板, 所述基座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层, 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壁的一侧固定 连接有岩棉板, 所述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一 侧设置有吸音棉; 增高墙板, 所述增高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上方; T型槽, 所述T型槽 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一侧; 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的底部; 第一固 定组件,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上; 第二固定组件,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 于所述增高墙板上。 0006 进一步地。
9、,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设置有两个, 所述两个发泡水泥保温板分别设置 于所述吸音棉的两侧。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岩棉板共设置有两个, 两个所述岩棉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发泡 水泥保温板的两侧。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T型块, 所述T型块上开设有贯穿槽, 所述贯穿槽共设 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贯穿槽分别开设于所述T型块底部的两侧。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一调节槽内 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 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所 述第一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
10、 所述第一调节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顶 部。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槽和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调节槽内 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弹簧, 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所 述第二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817374 U 3 所述第二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增高墙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固定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顶 部。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 该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通过在基座。
11、墙板的内部填充吸音棉进行消音 , 避免 噪声污染, 同时可以增强地板基座的整体韧性, 防止热胀冷缩导致墙板上出现裂纹, 基座墙 板通过岩棉板进行防火, 防止火势蔓延, 通过发泡水泥保温板进行阻热, 对基座墙板的一侧 进行保护。 0013 (2) 、 该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当需要安装增高墙板时, 向T型槽的内部推动T型块, 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为斜面, T型块移动的过程中会下压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使得第一固定块 向第一调节槽的底部移动, 不会阻碍到T型块的移动, 当T型块完全移动到T型槽的内部时, 第一压力弹簧向上推动第一固定块并通过第一固定块对T型块和基座墙板进行固定, 同理, 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对增。
12、高墙板进行固定, 操作简单, 便于对增高墙板的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智能制造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 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基座墙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1所示基座墙板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基座墙板、 11-钢筋混凝土层、 12-岩棉板、 13-发泡水泥保温板、 14-隔音 棉、 2-增高墙板、 3-T型槽、 4-安装组件、 41-T型块、 42-贯穿槽、 5-第一固定组件、 51-第一调 节槽、 52-第一固定槽、 53-第一压力弹簧、 54-第一固定块、 6-第二固定组件、 61-第二调节 。
13、槽、 62-第二固定槽、 63-第二压力弹簧、 64-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包括基座 墙板1, 所述基座墙板1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1, 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岩棉板12, 所述岩棉板。
14、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13,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13的 一侧设置有吸音棉14; 增高墙板2, 所述增高墙板2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1的上方; T型槽3, 所 述T型槽3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1的一侧; 安装组件4, 所述安装组件4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2 的底部; 第一固定组件5,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1上; 第二固定组件6, 所 述第二固定组件6设置于所述增高墙板2上。 0020 通过钢筋混凝土层增强基座墙板的1支撑能力, 通过在基座墙板1的内部填充吸音 棉进行消音 , 避免噪声污染, 同时可以增强地板基座的整体韧性, 防止热胀冷缩导致墙板 上出现裂纹, 墙板上涂油涂料, 增。
15、强基座墙板1的美观性, 使得基座墙板1的表面更加平整, 增高墙板2和基座墙板1的材质一致。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817374 U 4 0021 通过将T型块41和T型槽3对基座墙板1和增高墙板2的进行安装, 操作简单, 方加强 对便安装增高墙板2, 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和第二固定组件加强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 第一固 定块54和第二固定块64均为钢制, 强度高, 结构稳定, 使得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更加稳固。 0022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13设置有两个, 所述两个发泡水泥保温板13分别设置于所述 吸音棉14的两侧。 0023 发泡水泥保温板13保温性能好, 材料消耗少, 且使用过程无。
16、污粉尘危害。 0024 所述岩棉板12共设置有两个, 两个所述岩棉板1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发泡水泥保 温板13的两侧。 0025 岩棉板12具有较强的防水阻热性能。 0026 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T型块41, 所述T型块41上开设有贯穿槽42, 所述贯穿槽42共设 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贯穿槽42分别开设于所述T型块41底部的两侧。 0027 通过安装组件4方便对增高墙板2的安装。 0028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调节槽51和第一固定槽52, 所述第一调节槽51内壁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53, 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54,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共设置有六个, 六。
17、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3内 壁的底部, 所述第一调节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3内壁的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槽52开设于所述T 型槽3内壁的顶部。 0029 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方便对T型块41和基座墙板1的固定。 0030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第二调节槽61和第二固定槽62, 所述第二调节槽61内壁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弹簧63, 所述第二压力弹簧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64,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共设置有六个, 六个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3内 壁的底部, 所述第二调节槽61开设于所述增高墙板2的顶部, 所述第二固定槽62开设于所述 基座墙板1的顶部。 00。
18、31 通过第二固定组件6增强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 0032 所述第一固定块54和所述第一固定槽52相适配, 所述第一固定块54的顶部贯穿所 述T型块41且延伸至所述T型块41的外部, 所述第二固定块6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槽62相 适配。 0033 使得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更加稳固。 0034 工作时: 0035 通过吸音棉14进行噪声消除, 防止噪声影响到室内打扰到基座墙板1另一侧的人 的休息, 基座墙板1通过岩棉板12进行防火, 防止火势蔓延, 通过发泡水泥保温板进行阻热, 对基座墙板1的一侧进行保护。 0036 当需要安装增高墙板2时, 向T型槽3的内部推动T型块41, 第一固定块54的顶。
19、部为 斜面, T型块41移动的过程中会下压第一固定块54的顶部使得第一固定块54向第一调节槽 51的底部移动, 不会阻碍到T型块41的移动, 当T型块41完全移动到T型槽3的内部时, 第一压 力弹簧53向上推动第一固定块54并通过第一固定块54对T型块54和基座墙板1进行固定, 同 理, 通过第二固定组件6对增高墙板2进行固定, 操作简单, 便于对增高墙板2的快速安装。 0037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817374 U 5 。
20、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81737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817374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817374 U 8 。
- 内容关键字: 混凝土 组合 建筑结构
顶升式芯片脱模结构及芯片固晶设备.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pdf
农业种植架.pdf
洗水机用松布退卷输送机构.pdf
检测夹具.pdf
低压线圈中的气道撑条.pdf
自动上料调平的无机板切割设备.pdf
高压手动反冲洗过滤装置.pdf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pdf
具有受热均匀结构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pdf
单手操作钢珠锁紧接头.pdf
实验动物大鼠拍摄CBCT的专用支架.pdf
自动检测码垛漏砖系统.pdf
挥发性有机物环保治理回收装置.pdf
消失模壳型精铸模型气化炉的壳型料架.pdf
综合性能好的节能预分支电缆.pdf
微型无阀压电泵.pdf
干式变压器绝缘垫块.pdf
煤粉吊装料仓.pdf
活塞加工用运输承载板.pdf
双目测距导盲装置.pdf
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回收处理装置.pdf
带有脱模机构的塑料瓶注塑机.pdf
粉尘精过滤滤芯.pdf
升降堰门.pdf
生产海绵钛带加热装置的反应器.pdf
炼铁原料白灰消化装置.pdf
塑料瓶用吹塑成形装置.pdf
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消融针尖端限位缓冲结构及其穿刺装置.pdf
光伏储能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封闭母线R-CNN温度故障监测方法.pdf
曳引机.pdf
牙套.pdf
基于光子映射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法.pdf
火电厂灰浆自动处理装置.pdf
火电厂煤料输送自动降尘装置.pdf
智能门.pdf
多曲面结构铝板安装结构.pdf
面向高光谱复杂背景的迭代聚类异常检测算法.pdf
共挤型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三维场景物料模型动态构建方法及系统.pdf
光控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pdf
栈板收集机.pdf
封缄胶带贴合分切装置.pdf
电动防盗锁.pdf
乒乓球全自动整形机.pdf
可检测线径的收线机.pdf
铸造用浇口杯.pdf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隐蔽传输方法.pdf
纳米碳复合材料为载体的钯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