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9712294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6.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01472.1 (22)申请日 2020.03.1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利联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办事处东坑社区东茂路14号第1栋 (72)发明人 钟广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代理人 王新爱 (51)Int.Cl. B23Q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机构技术领域, 尤其。

2、为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包括防护机构, 所 述第一拉门固定设置有第一观察窗, 所述第二拉 门固定设置有第二观察窗, 所述第一固定座、 第 二固定座的上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丝杆机 构, 所述转换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 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毛刷, 所述固定杆的下侧固定 设置有刮刀, 所述防护机构的外壁右下侧固定设 置有控制盒, 通过电机丝杆机构的上下移动能够 利用刮刀对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上附着的 大量碎屑和切削液等液体进行刮除, 利用毛刷对 刮除后的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进行清洁, 能 够方便操作者无法正确得知产品加工情况, 降低 造成损坏机床等隐患。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3页 CN 211841192 U 2020.11.03 CN 211841192 U 1.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包括防护机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机构(1)固定 设置有第一拉门(2), 所述第一拉门(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拉门(3), 所述第一拉门(2) 固定设置有第一观察窗(4), 所述第二拉门(3)固定设置有第二观察窗(5), 所述第一观察窗 (4)的右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正反开关(8), 所述第一正反开关(8)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一 拉手(6), 所述第二观察窗(5)的左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正反开关(9), 所述第二正反开关 (9)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拉手(7), 。

4、所述第一观察窗(4)、 第一拉手(6)、 第一正反开关(8) 与第二观察窗(5)、 第二拉手(7)、 第二正反开关(9)对应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防护机构(1)的 内壁左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0), 所述防护机构(1)的内壁右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 固定座(11), 所述第一固定座(10)、 第二固定座(11)的上侧设置有电机丝杆机构(12), 所述 电机丝杆机构(12)包括有底板(13)、 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 所述底板(13)的左侧 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4), 所述底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5), 所述底板(13) 的下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丝杆安装座(16。

5、), 所述底板(13)的上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第 二丝杆安装座(17), 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座(16)和第二丝杆安装座(17)安装有丝杆(18), 所 述丝杆(18)的上侧设置有连轴器(19), 所述底板(13)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丝杆电机(20), 所 述丝杆电机(20)通过连轴器(19)与丝杆(18)连接, 所述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的上 侧固定连接有滑台(21), 所述滑台(21)上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转换头(22), 所述转换头 (22)的内部设置有转换器(23), 所述转换器(23)连接有固定杆(24), 所述固定杆(24)的两 端均设置有连接头(25), 所述固定杆(24)的上。

6、侧固定设置有毛刷(26), 所述固定杆(24)的 下侧固定设置有刮刀(27), 所述防护机构(1)的外壁右下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电机 (20)、 转换器(23)与控制盒(28)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电机(20) 采用42BYG009型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盒(28)设 置有控制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观察窗 (4)和第二观察窗(5)采。

7、用钢化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门(2)、 第二拉门(3)与防护机构(1)通过暗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轨 (14)、 第二滑轨(15)通过滑块与滑台(21)连接, 所述丝杆(18)通过螺纹连接座与滑台(21) 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41192 U 2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机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

8、效率自 动化机床。 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 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它的综合加 工能力较强, 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 加工精度较高, 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 量工件, 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 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 对 形状较复杂, 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 它把铣削、 镗削、 钻 削、 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 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 现有的数控机床 在工作时, 机床上的防护门的玻璃上会附着有大量碎屑和切削液等液体, 常常影响操作者 的视线, 并且防护门不可打开进行清理, 导致操作者无法正确得知产品。

9、加工情况, 常常会造 成损坏机床等隐患, 同时现有的防护门大都强度不高, 使用时安全防护的作用较低。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包括防护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设置有第一拉门, 所述第一拉门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拉门, 所述第一拉门固定设置有第一观察窗, 所述第 二拉门固定设置有第二观察窗, 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右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正反开关,。

10、 所述 第一正反开关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手, 所述第二观察窗的左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正反 开关, 所述第二正反开关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拉手, 所述第一观察窗、 第一拉手、 第一正 反开关与第二观察窗、 第二拉手、 第二正反开关对应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防护机构的内壁左 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 所述防护机构的内壁右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 一固定座、 第二固定座的上侧设置有电机丝杆机构, 所述电机丝杆机构包括有底板、 第一滑 轨和第二滑轨, 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 所述底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 轨, 所述底板的下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丝杆安装座, 所述底板的上侧中间处固。

11、定设置 有第二丝杆安装座, 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座和第二丝杆安装座安装有丝杆, 所述丝杆的上侧 设置有连轴器, 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丝杆电机, 所述丝杆电机通过连轴器与丝杆连 接, 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滑台, 所述滑台上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 转换头, 所述转换头的内部设置有转换器, 所述转换器连接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 设置有连接头, 所述固定杆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毛刷, 所述固定杆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刮刀, 所 述防护机构的外壁右下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 0007 优选的, 所述丝杆电机、 转换器与控制盒电性连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41192 U 3 0。

12、008 优选的, 所述丝杆电机采用42BYG009型号 0009 优选的, 所述控制盒设置有控制按钮。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采用钢化玻璃。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拉门、 第二拉门与防护机构通过暗铰链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一滑轨、 第二滑轨通过滑块与滑台连接, 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座 与滑台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的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采用钢化玻璃, 能够有效 的增加防护安全作用, 通过控制盒能够控制电机丝杆机构的上下移动, 通过控制盒能够控 制转换器对固定杆进行转换, 通。

13、过电机丝杆机构的上下移动能够利用刮刀对第一观察窗和 第二观察窗上附着的大量碎屑和切削液等液体进行刮除, 通过转换器转换固定杆, 利用固 定杆上设置的毛刷对刮除后的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进行清洁, 能够方便操作者无法正 确得知产品加工情况, 降低造成损坏机床等隐患。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丝杆机构结构图。 0020 图中: 1-防护机构、 2-第一拉门、 3-第二拉门、 4-第一观察窗、 5-第二观察窗、 6-第 一拉手。

14、、 7-第二拉手、 8-第一正反开关、 9-第二正反开关、 10-第一固定座、 11-第二固定座、 12-电机丝杆机构、 13-底板、 14-第一滑轨、 15-第二滑轨、 16-第一丝杆安装座、 17-第二丝杆 安装座、 18-丝杆、 19-连轴器、 20-丝杆电机、 21-滑台、 22-转换头、 23-转换器、 24-固定杆、 25-、 26-毛刷、 27-刮刀、 28-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15、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包括防护机构1, 防护机构1固定设置有第一拉门2, 第一拉门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拉门3, 第一拉门2固定设置有第一观察窗4, 第二拉门3固 定设置有第二观察窗5, 第一观察窗4的右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正反开关8, 第一正反开关8 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手6, 第二观察窗5的左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正反开关9, 第二正反 开关9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拉手7, 第一观察窗4、 第一拉手6、 第一正反。

16、开关8与第二观察 窗5、 第二拉手7、 第二正反开关9对应左右对称设置, 防护机构1的内壁左下侧固定设置有第 一固定座10, 防护机构1的内壁右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1, 第一固定座10、 第二固定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41192 U 4 座11的上侧设置有电机丝杆机构12, 电机丝杆机构12包括有底板13、 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 轨15, 底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4, 底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5, 底板13 的下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丝杆安装座16, 底板13的上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第二丝杆安 装座17, 第一丝杆安装座16和第二丝杆安装座17安装有丝。

17、杆18, 丝杆18的上侧设置有连轴 器19, 底板13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丝杆电机20, 丝杆电机20通过连轴器19与丝杆18连接, 第一 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滑台21, 滑台21上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转换头 22, 转换头22的内部设置有转换器23, 转换器23连接有固定杆24, 固定杆24的两端均设置有 连接头25, 固定杆2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毛刷26, 固定杆24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刮刀27, 防护机 构1的外壁右下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28。 0024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 使用时, 通过第一正反开关8和第二正反开关9将第一拉门2 和第二拉门3进行关闭, 通过第一观察窗4和第二观。

18、察窗5采用钢化玻璃, 能够有效的增加防 护安全作用, 通过控制盒27控制电机丝杆机构12的上下移动, 通过控制盒27控制转换器13 对固定杆24进行转换, 通过滑台21的上下移动能够利用刮刀27对第一观察窗4和第二观察 窗5上附着的大量碎屑和切削液等液体进行刮除, 通过转换器23转换固定杆24, 电机丝杆机 构12利用固定杆24上设置的毛刷26对刮除后的第一观察窗4和第二观察窗5进行清洁, 能够 方便操作者无法正确得知产品加工情况, 降低造成损坏机床等隐患。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41192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841192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841192 U 7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84119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数控加工中心 防护 机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数控加工中心防护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7122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