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散热型封装基板.pdf
《易散热型封装基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散热型封装基板.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79636.9 (22)申请日 2020.05.23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和美精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 道四方埔社区牛眠岭新村26号二楼 (72)发明人 居永明徐四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代理人 赵雪佳 (51)Int.Cl. H01L 23/31(2006.01) H01L 23/367(2006.01) H01L 23/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
2、称 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包括基板本体和通槽, 所述基板本体四角凹嵌有 定位孔, 且基板本体下端设置有电阻, 所述基板 本体上端分布有条形散热槽, 且基板本体右端中 部设置有芯片, 所述芯片外侧连接有键线, 且键 线右侧焊接有半导体晶片。 该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设置有介电层, 焊接一体化的介电层与热沉增加 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坚固程度, 一体化结构在承接 和抗压的时候能够使介电层与热沉共同作用, 均 衡受力, 使得介电层与热沉在安装使用和固定方 面更稳定, 增加了抗压能力, 承载能力更强, 增加 实用效果, 并且相互贴合的热沉与导热树脂连接 紧密。
3、、 牢靠, 能够很好的将基板内部产生的热量 聚集起来并通过热沉沉淀传输出去, 增加散热的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879368 U 2020.11.06 CN 211879368 U 1.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包括基板本体(1)和通槽(8),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本体 (1)四角凹嵌有定位孔(2), 且基板本体(1)下端设置有电阻(3), 所述基板本体(1)上端分布 有条形散热槽(4), 且基板本体(1)右端中部设置有芯片(5), 所述芯片(5)外侧连接有键线 (6), 且键线(6)右侧焊接有半导体晶片(7), 所述通槽(8)分布于基板本体(1)侧边四周,。
4、 且 通槽(8)之间固定有支板(9), 所述通槽(8)中部安装有交错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本体(1)包括 铝板(101)、 介电层(102)、 焊层(103)、 热沉(104)、 导热树脂(105)和硅片(106), 且铝板 (101)上侧顶部固定有介电层(102), 所述介电层(102)上侧焊接有焊层(103), 且焊层(103) 上侧连接有热沉(104), 所述热沉(104)上侧中部设置有导热树脂(105), 且导热树脂(105) 上侧中部设置有硅片(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介电层(102)与热 沉(104)通过焊层(103)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热沉(104)与导热树脂(105)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5)下端连接 面与基板本体(1)上端连接面相互贴合, 且芯片(5)与基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槽(8)呈等距离 分布, 且通槽(8)呈中空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错板(10)呈倾斜 状, 且交错板(10)关于支板(9)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
6、211879368 U 2 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基板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背景技术 0002 封装基板是印刷线路板中的术语可, 基板可为芯片提供电连接、 保护、 支撑、 散热、 组装等功效, 以实现多引脚化, 缩小封装产品体积、 改善电性能及散热性、 超高密度或多芯 片模块化的目的, 封装基板应该属于交叉学科的技术, 它涉及到电子、 物理、 化工等知识。 0003 市场上的封装基板散热效果差, 在电路板长期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集结, 使得 整个基板使用效果不佳, 工作效率低下, 如果长时间不能及时排气散热可能会导致基板发 热膨胀甚至爆。
7、炸的危险,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市场上的封装基板散热效果差, 在电路板长期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集结, 使得整个基 板使用效果不佳, 工作效率低下, 如果长时间不能及时排气散热可能会导致基板发热膨胀 甚至爆炸的危险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包括基 板本体和通槽, 所述基板本体四角凹嵌有定位孔, 且基板本体下端设置有电阻, 所述基板本 体上端分布有条形散热槽, 且基板本体右端中部设置有芯片, 所述芯片外侧连接有键线。
8、, 且 键线右侧焊接有半导体晶片, 所述通槽分布于基板本体侧边四周, 且通槽之间固定有支板, 所述通槽中部安装有交错板。 0006 优选的, 所述基板本体包括铝板、 介电层、 焊层、 热沉、 导热树脂和硅片, 且铝板上 侧顶部固定有介电层, 所述介电层上侧焊接有焊层, 且焊层上侧连接有热沉, 所述热沉上侧 中部设置有导热树脂, 且导热树脂上侧中部设置有硅片。 0007 优选的, 所述介电层与热沉通过焊层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热沉与导热树脂相 互贴合。 0008 优选的, 所述芯片下端连接面与基板本体上端连接面相互贴合, 且芯片与基板本 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通槽呈。
9、等距离分布, 且通槽呈中空状。 0010 优选的, 所述交错板呈倾斜状, 且交错板关于支板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易散热型封装基板设置有基板本 体和通槽, 焊接一体化的介电层与热沉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坚固程度, 一体化结构在承 接和抗压的时候能够使介电层与热沉共同作用, 均衡受力, 使得介电层与热沉在安装使用 和固定方面更稳定, 增加了抗压能力, 承载能力更强, 增加实用效果, 并且相互贴合的热沉 与导热树脂连接紧密、 牢靠, 能够很好的将基板内部产生的热量聚集起来并通过热沉沉淀 传输出去, 增加散热的效果;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 211879368 U 3 0012 中空状通槽能够有效排输热量, 将基板内部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 达到通风换气 的效果, 并且通槽呈等距离分布使得通槽散热排气效果均匀充分, 增加基板内部热量的排 输效率, 增加整个设备的安全保证; 0013 交错板呈四十五度倾角斜插在通槽内, 同时其关于支板呈对称分布, 在不影响通 槽本身散热的清前提下, 能够支撑通槽的安装, 并且在通槽受到作用力时能够借助交错板 进行支撑卸压, 保证通槽不受损坏, 增加整个基板的安装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板。
11、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基板本体; 101、 铝板; 102、 介电层; 103、 焊层; 104、 热沉; 105、 导热树脂; 106、 硅片; 2、 定位孔; 3、 电阻; 4、 条形散热槽; 5、 芯片; 6、 键线; 7、 半导体晶片; 8、 通槽; 9、 支 板; 10、 交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
12、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易散热型封装基板, 包括基板 本体1、 定位孔2、 电阻3、 条形散热槽4、 芯片5、 键线6、 半导体晶片7、 通槽8、 支板9和交错板 10, 基板本体1四角凹嵌有定位孔2, 且基板本体1下端设置有电阻3, 基板本体1包括铝板 101、 介电层102、 焊层103、 热沉104、 导热树脂105和硅片106, 且铝板101上侧顶部固定有介 电层102, 介电层102上侧焊接有焊层103, 且焊层103上侧连接有热沉104, 热沉104上侧中部 设置有导热树脂105, 且导热树脂105。
13、上侧中部设置有硅片106, 介电层102与热沉104通过焊 层103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热沉104与导热树脂105相互贴合, 焊接一体化的介电层102 与热沉104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坚固程度, 一体化结构在承接和抗压的时候能够使介电 层102与热沉104共同作用, 均衡受力, 使得介电层102与热沉104在安装使用和固定方面更 稳定, 增加了抗压能力, 承载能力更强, 增加实用效果, 并且相互贴合的热沉104与导热树脂 105连接紧密、 牢靠, 能够很好的将基板内部产生的热量聚集起来并通过热沉104沉淀传输 出去, 增加散热的效果; 0020 基板本体1上端分布有条形散热槽4, 且基板本。
14、体1右端中部设置有芯片5, 所述芯 片5下端连接面与基板本体1上端连接面相互贴合, 且芯片5与基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胶接, 相互贴合胶接的芯片5与基板本体1连接简单, 成本不高, 同时在遇到芯片5受损的情 况下能够较为方便的拆卸芯片5, 也能够在废弃之后便于拆卸分离, 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芯 片5通过键线6与半导体晶片7相互连通, 传输稳定, 通过键线6使得芯片5与半导体晶片7进 行信号传输; 0021 芯片5外侧连接有键线6, 且键线6右侧焊接有半导体晶片7, 通槽8分布于基板本体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79368 U 4 1侧边四周, 且通槽8之间固定有支板9, 通槽。
15、8呈等距离分布, 且通槽8呈中空状, 中空状通槽 8能够有效排输热量, 将基板内部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 达到通风换气的效果, 并且通槽8呈 等距离分布使得通槽8散热排气效果均匀充分, 增加基板内部热量的排输效率, 增加整个设 备的安全保证; 0022 通槽8中部安装有交错板10, 交错板10呈倾斜状, 且交错板10关于支板9呈对称分 布, 交错板10呈四十五度倾角斜插在通槽8内, 同时其关于支板9呈对称分布, 在不影响通槽 8本身散热的清前提下, 能够支撑通槽8的安装, 并且在通槽8受到作用力时能够借助交错板 10进行支撑卸压, 保证通槽8不受损坏, 增加整个基板的安装牢固程度。 0023 工。
16、作原理: 对于这类的易散热型封装基板首先在基板信号传输工作中会产生一定 的热量, 而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很容易在基板内部堆积膨胀, 使得基板受到破 坏, 也会融化电器件, 直接接触到电火花引起爆炸, 基板内部产生的热量会率先由导热树脂 105对其进行聚集和引导, 使得热量穿过导热树脂105进入与其贴合的热沉104中进行沉淀 排输, 而硅片106很薄, 这样可以发挥最大的热传导效能, 使得高热很快地经由此传导, 此 外, 硅材质与焊球还起着应力吸收器的作用, 以进一步疏缓热膨胀效应, 以硅载体粘着焊球 使芯片5紧密地与硅片106接合在一起, 随之通过等距离分布的条形散热槽4和通槽8能。
17、及时 排放出这些热量, 中空状通槽8能够有效排输热量, 将基板内部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 达到 通风换气的效果, 并且通槽8呈等距离分布使得通槽8散热排气效果均匀充分, 增加基板内 部热量的排输效率, 增加整个设备的安全保证, 并且通槽8内设置有倾斜状交错板10, 交错 板10呈四十五度倾角斜插在通槽8内, 同时其关于支板9呈对称分布, 在不影响通槽8本身散 热的清前提下, 能够支撑通槽8的安装, 并且在通槽8受到作用力时能够借助交错板10进行 支撑卸压, 保证通槽8不受损坏, 增加整个基板的安装牢固程度, 就这样完成整个易散热型 封装基板的使用过程。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79368 U 5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879368 U 6 。
- 内容关键字: 散热 封装
多功能信号采集控制器.pdf
用于汽车曲轴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pdf
金属锂锭包装装置.pdf
漏电检测设备.pdf
用于管件与端盖焊接的夹具.pdf
电池检测防爆机构.pdf
塑料造粒机用输送装置.pdf
可调路灯.pdf
用于保护电池及储存运输安全的熔断片.pdf
用于不锈钢开平机的可调限位装置.pdf
摆动脉冲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车载充电器.pdf
隧道内部照明装置.pdf
抗冲击耐腐蚀风机叶片.pdf
装盒机入盒机构及装盒机.pdf
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pdf
电极植入设备.pdf
阀门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pdf
汽车地桩锁的防撞装置.pdf
污水处理用生态浮床.pdf
汽车散热器管路折弯工装.pdf
玻璃幕墙拼接装置.pdf
钢筋衍架楼承板防漏浆结构及楼承板.pdf
充电桩用防撞阻拦杆.pdf
电视音频测试装置.pdf
定位装夹设备及加工系统.pdf
基于BIM和AI大模型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航迹起始方法.pdf
基于多层级虚拟电厂的能量协调控制分配方法及系统.pdf
钻孔灌注桩清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建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接插件到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其介质.pdf
一种炒干沉香黄茶的加工方法.pdf
一种智能水杯.pdf
番茄无土栽培的方法.pdf
一种新型浸泡桶.pdf
一种可降解育苗杯的制备方法.pdf
体外循环废液袋.pdf
妇科用手术床.pdf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下腔静脉过滤器.pdf
可调卷曲成形效果的炒茶机滚筒及其茶叶炒制方法.pdf
新式竞技冰壶.pdf
一种能在夜间放飞的风筝.pdf
一种生物组织稳定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微生物复合有机饲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五莲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pdf
按摩椅的零空间结构.pdf
一种用于生猪喂养的营养添加剂.pdf
桶状蜂箱蜜蜂养殖及收蜜的方法.pdf
一种马铃薯清洗装置.pdf
一种手术器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