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9677050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6.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34605.2 (22)申请日 2020.03.30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东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园B 区12号楼南侧四楼 (72)发明人 方桂平许建芬毛奇洲陈绍凤 林金辉彭龙陈绍臻邱瑞飞 吴金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吴志龙蔡学俊 (51)Int.Cl. F23C 10/18(2006.01) F23J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循环双流化。

2、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 膛出口烟道装置, 包括位于锅炉炉膛上部的左右 两侧各开设有炉膛出口窗及位于锅炉炉膛后侧 的一对旋风分离器, 各个炉膛出口窗经水平烟道 与同侧的旋风分离器连通, 所述水平烟道具有多 个拐角实现炉膛出口窗与旋风分离器连通, 通过 改变传统的改变炉膛烟气出口窗位置, 将水平烟 道的转向布置, 保证了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长度, 使烟气在进入旋风分离器之前获得良好的加速 行程, 确保旋风分离器高效的气固分离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1902847 U 2020.11.10 CN 211902847 U 。

3、1.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锅炉炉膛上部的 左右两侧各开设有炉膛出口窗及位于锅炉炉膛后侧的一对旋风分离器, 各个炉膛出口窗经 水平烟道与同侧的旋风分离器连通, 所述水平烟道具有多个拐角实现炉膛出口窗与旋风分 离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水平烟道由炉膛出口窗引出经两个拐角与旋风分离器连通, 所述拐角呈弧形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烟道外表面为钢板围合而成, 所述钢板的内部敷设有耐磨浇注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4、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膛截面为矩形, 炉膛出口窗位于炉膛截面短边所在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烟道与炉膛出口窗经膨胀节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902847 U 2 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些企业因生产需要, 使用蒸汽量增加, 现有锅炉的蒸发量不能满足生产用汽的 要求, 需对现有锅炉进行增容改造。 在达到锅炉效率及从节约改造成本的角度考虑, 锅炉的 基础。

5、及锅炉的立柱位置不做改动, 仅对燃烧系统、 汽水系统进行改造。 因锅炉为增容改造, 炉膛及旋风分离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变大, 如图1所示为现有常规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 离器入口烟道结构示意图, 锅炉炉膛101上部的后侧各开设有炉膛出口窗102, 炉膛出口窗 102通过水平烟道103与旋风分离器104连接, 实现炉膛烟气经水平烟道103进入旋风分离器 104, 若改造后仍然采用原有结构会导致原有锅炉立柱的位置限制了改造空间, 烟气在进入 旋风分离器之前无法获得良好的加速行程, 炉膛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接的水平烟道无法采用 常规的方式从炉膛上部的后墙引出进入旋风分离器。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对。

6、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 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企业 在进行锅炉增容改造时原有锅炉立柱限制改造空间, 无法采用常规的方式从炉膛上部的后 墙引出进入旋风分离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 一种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 包括 位于锅炉炉膛上部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炉膛出口窗及位于锅炉炉膛后侧的一对旋风分离 器, 各个炉膛出口窗经水平烟道与同侧的旋风分离器连通, 所述水平烟道具有多个拐角实 现炉膛出口窗与旋风分离器连通。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水平烟道由炉膛出口窗引出经两个拐角与旋风分离器连通, 所述 拐角呈弧形过渡。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水平烟道外表面为钢板围。

7、合而成, 所述钢板的内部敷设耐磨浇注 料层。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炉膛截面为矩形, 炉膛出口窗位于炉膛截面短边所在的侧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水平烟道与炉膛出口窗经膨胀节连接。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对于增容改造的锅炉, 炉膛及旋 风分离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变大, 原有锅炉立柱的位置限制了改造空间, 炉膛与旋风分离器 相连接的水平烟道无法采用常规的方式从炉膛上部的后墙引出进入旋风分离器。 通过改变 炉膛烟气出口窗位置, 水平烟道的转向布置, 保证了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长度, 使烟气在进入 旋风分离器之前获得良好的加速行程, 确保旋风分离器高效的气固分离。

8、效率, 此外, 本实施 例中, 水平烟道的拐角为圆弧形结构, 可有效的降低烟道阻力, 防止在拐角处形成气流死 区。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902847 U 3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现有常规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装置, 包括位于锅 炉炉膛10上部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炉膛出口窗20及位于锅炉炉膛后侧的一对旋风分离器 30, 各个炉膛出。

9、口窗经水平烟道40与同侧的旋风分离器连通, 所述水平烟道具有多个拐角 实现炉膛出口窗与旋风分离器连通。 本实施例中, 所述炉膛截面为矩形, 左右两侧指的是炉 膛出口窗位于炉膛截面短边所在的侧部。 0014 本实施例中, 所述水平烟道40由炉膛出口窗引出经两个拐角与后侧的旋风分离器 连通, 所述拐角呈弧形过渡, 水平烟道的转向布置, 保证了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长度, 使烟气 在进入旋风分离器之前获得良好的加速行程, 确保旋风分离器高效的气固分离效率, 水平 烟道的拐角为圆弧形结构, 可有效的降低烟道阻力, 防止在拐角处形成气流死区。 0015 本实施例中, 所述水平烟道外表面为钢板410围合制作而成。

10、, 所述钢板的内部敷设 耐磨浇注料层420, 耐磨浇注料层可以是目前烟道常用的高铝耐磨浇注料即AL2O3含量大于 75%的高铝骨料为颗粒原料以达到耐高温抗渗透、 耐侵蚀、 抗冲击、 耐磨损效果。 施工时, 所 述水平烟道与炉膛出口窗经膨胀节连接, 采用膨胀节从而补偿轴向变形。 0016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 那么, 除另有声 明外, 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 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 也可以理 解为: 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 焊接), 当然, 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

11、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17 另外,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 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 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 也可以为 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0019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范围当中。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902847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1902847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1902847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循环 双流 锅炉 炉膛 出口 烟道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循环双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烟道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96770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