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锡装置.pdf
《自动送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送锡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66291.5 (22)申请日 2020.01.13 (73)专利权人 长兴欧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技 术开发区高铁路669号国家大学科技 园12号楼223室 (72)发明人 王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26 代理人 姚志晓 (51)Int.Cl. B23K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自动送锡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送锡装置, 包括送 锡器和送锡轮, 。
2、送锡器包括壳体、 主动轮、 从动 轮、 进丝导套和出丝导套, 壳体上安装送锡轮的 一侧设置有套孔, 进丝导套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锡 线穿过的第一通道, 进丝导套沿第一通道的长度 方向分别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位于壳 体外部, 第二端部穿设套孔, 第二端部上设置有 卡接件, 第二端部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 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借件和壳体内壁相抵接, 壳体 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 出丝导套套接在第一转轴 上, 且能够绕着第一转轴转动, 出丝导套中心设 置有用于锡线穿过的第二通道, 壳体上安装送锡 器的相反侧设置有避让孔, 有效提升焊锡的输送 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
3、211889349 U 2020.11.10 CN 211889349 U 1.一种自动送锡装置, 包括送锡器和送锡轮, 所述送锡轮安装在所述送锡器上, 所述送 锡器包括壳体、 主动轮、 从动轮、 进丝导套和出丝导套, 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 在所述壳体内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安装所述送锡轮的一侧设置有套孔, 所述进丝导 套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锡线穿过的第一通道, 所述进丝导套沿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方向分别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第二端部穿设所述套孔, 所述 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卡接件, 所述第二端部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 与卡借。
4、件和所述壳体内壁相抵接,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 所述出丝导套套接在所 述第一转轴上, 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所述出丝导套中心设置有用于锡线穿过的 第二通道, 所述壳体上安装所述送锡器的相反侧设置有避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丝导套沿第二通道的长度 方向分别第三端部、 第四端部和第五端部, 所述第三端部、 所述第四端部和所述第五端部依 次连接, 所述第三端部上设置套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套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四端部上的所述第二 通道直径, 其分别大于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五端部上的所述第二通道。
5、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丝导套还包括用于锡线穿 过的橡胶管, 所述橡胶管套接所述第五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锡器还包括支板、 第二弹 簧和调节装置,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 所述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套接在所述第 二转轴上, 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板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杆、 第一挡板和旋转 件,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旋转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杆上, 所述螺杆和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所 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旋转件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第二挡 板, 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壳体内。
6、部, 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限位槽, 所述支 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壳体安装所 述第二转轴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电机, 所 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锡器还包括齿轮, 所述齿 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有电机, 所述齿轮和所述主动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锡装。
7、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锡轮包括滚轮、 转轴和支 架, 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滚轮套设在所述转轴 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89349 U 2 自动送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送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送锡装置是在进行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焊接时送锡线的设备, 例如专利 号为CN201520642996.6, 专利名称为高精度送锡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其揭示了送锡轮固 定在送锡器上, 送锡器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 从动轮和主动轮相互靠近或贴合, 且从动轮与 主动轮之间的间距可调。
8、, 送锡轮下方具有进丝导套, 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下方具有出丝导套, 锡线从送锡轮向下引出到进丝导套, 进而送入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通过调节主动轮和从 动轮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两轮对锡线的压力, 之后, 锡线继续向下引出到出丝导套, 通过主 动轮转动, 锡线可源源不断从出丝导套引出。 0003 但是, 进丝导套和出丝导套均是固定设置, 因此, 锡线在送锡器上的进入端和出口 端位置是固定的, 而焊枪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容易影响焊锡的输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送锡装置, 包括送锡器和送锡轮, 所述送锡轮 安装在所述送锡器上, 所述送锡器包括壳体、 主动轮、 。
9、从动轮、 进丝导套和出丝导套, 所述主 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壳体上安装所述送锡轮的一侧设置有套 孔, 所述进丝导套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锡线穿过的第一通道, 所述进丝导套沿所述第一通道 的长度方向分别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第二端部穿 设所述套孔, 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卡接件, 所述第二端部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 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借件和所述壳体内壁相抵接,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 所 述出丝导套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所述出丝导套中心设 置有用于锡线穿过的第二通道, 所述壳体上安装所述送锡器。
10、的相反侧设置有避让孔。 0005 可选择地, 所述出丝导套沿第二通道的长度方向分别第三端部、 第四端部和第五 端部, 所述第三端部、 所述第四端部和所述第五端部依次连接, 所述第三端部上设置套接所 述第一转轴的套孔。 0006 可选择地, 位于所述第四端部上的所述第二通道直径, 其分别大于位于所述第三 端部和所述第五端部上的所述第二通道直径。 0007 可选择地, 所述出丝导套还包括用于锡线穿过的橡胶管, 所述橡胶管套接所述第 五端部。 0008 可选择地, 所述送锡器还包括支板、 第二弹簧和调节装置,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 二转轴, 所述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套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从。
11、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 支板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杆、 第一挡板和旋转件,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旋转件分别设置 在所述螺杆上, 所述螺杆和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旋转 件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第二挡板, 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且两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889349 U 3 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抵接。 0009 可选择地, 所述壳体上设置限位槽, 所述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 杆。 0010 可选择地, 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壳体安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 0011 可选择地, 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电机, 所。
12、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 0012 可选择地, 所述送锡器还包括齿轮, 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齿轮 传动连接有所述电机, 所述齿轮和所述主动轮啮合。 0013 可选择地, 所述送锡轮包括滚轮、 转轴和支架, 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 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滚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送锡装置, 通过出丝导套绕着第一转轴转动, 因此能够使出丝导套靠近主动轮和从动轮, 使从主动轮和从动轮出来的锡线能够直接进入 到第二通道内, 以提升锡线的输送效率。 还有, 当调整主。
13、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压 力的时候, 通过转动出丝导套, 使得出丝导套上的第二通道紧跟着锡线, 提升锡线的输送效 率。 还有, 进丝导套移动存在弹性, 使得主动轮和从动轮拉扯锡线时, 防止锡线卡住。 0016 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 并不 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0017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 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送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自。
14、动送锡装置的出丝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下面的描述涉及 附图时, 除非另有表示, 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相反, 它们仅是与如 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 而非旨在限制本实 用新型。 除非另作定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 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实。
15、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 的 “一个” 或者 “一” 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 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 或者 “包 含” 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 “包括” 或者 “包含” 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 “包括” 或者 “包含” 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 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 或者 “相 连” 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 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 不管是直 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 、 “所述” 和 “该” 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 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还应当理解, 本文中。
16、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889349 U 4 使用的术语 “和/或” 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自动送锡装置, 包括送锡器100和送锡轮200, 送锡轮200安 装在送锡器100上, 送锡器100包括壳体110、 主动轮120、 从动轮130、 进丝导套140和出丝导 套150, 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转动设置在壳体110内部, 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之间用于 锡线通过, 壳体110上安装送锡轮200的一侧设置有套孔111, 进丝导套140的中心设置有用 于锡线穿过的第一通道143, 进丝导套140沿第一。
17、通道143的长度方向分别第一端部141和第 二端部142, 第二端部142的形状与套孔111的形状相适配, 第一端部14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 部142的直径, 第一端部141位于壳体110外部, 第二端部142穿设套孔111, 第二端部142上设 置有卡接件144, 第二端部142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145, 第一弹簧145的两端分别与卡借件 144和壳体110内壁相抵接, 其中, 卡接件144和第一弹簧145分别位于壳体110内部。 壳体110 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61, 出丝导套150套接在第一转轴161上, 且能够绕着第一转轴161转 动, 出丝导套150中心设置有用于锡线穿过的第二通道15。
18、1, 壳体110上安装送锡器200的相 反侧设置有避让孔112, 出丝导套150套接第一转轴161的相反侧穿过避让孔112延伸至壳体 110外部, 该避让孔112用于避让出丝导套150转动。 0024 如图1所示, 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分别位于进丝导套140和出丝导套150两者之 间。 0025 位于送锡轮200的锡线首先穿过进丝导套140的第一通道143穿过, 然后从主动轮 120和从动轮130之间通过, 最后从出丝导套150的第二通道151穿过, 与焊枪配合使用。 其 中, 主动轮120转动, 并带动从动轮130转动, 实现自动送锡作业。 由于出丝导套150能够绕着 第一转轴161转。
19、动, 因此能够靠近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 使从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出来 的锡线能够直接进入到第二通道151内, 以提升锡线的输送效率。 另外, 由于送锡器100的位 置相对焊枪是固定的, 因此当焊枪移动时, 出丝导套150能够转动, 防止出现锡线卡住的现 象。 还有, 当调整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压力的时候, 通过转动出丝导套 150, 使得出丝导套150上的第二通道151紧跟着锡线, 提升锡线的输送效率。 进丝导套140可 克服第一弹簧145移动, 因此, 进丝导套140移动存在弹性, 使得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拉扯 锡线时, 防止锡线卡住。 0026 如。
20、图3所示, 出丝导套150沿第二通道151的长度方向分别第三端部152、 第四端部 153和第五端部154, 第三端部152、 第四端部153和第五端部154依次连接, 第三端部152上设 置套接第一转轴161的套孔1521。 0027 其中, 位于第四端部153上的第二通道151直径, 其分别大于位于第三端部152和第 五端部154上的第二通道151直径, 该位于位于第三端部152上的第二通道151直径和位于第 五端部154上的第二通道151直径相等。 具体地, 从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通过的锡线, 依次 通过第三端部152、 第四端部153和第五端部154,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防止出。
21、现锡线卡住现 象, 使得锡线的输送效率大大提升。 0028 如图3所示, 出丝导套150还包括用于锡线穿过的橡胶管155, 橡胶管155套接第五 端部154。 0029 如图1所示, 所述送锡器100还包括支板170、 第二弹簧180和调节装置190, 壳体110 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62, 支板170位于壳体110内部, 套接在第二转轴162上, 从动轮130转 动设置在支板170上, 调节装置190包括螺杆192、 第一挡板193和旋转件191, 第一挡板193和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889349 U 5 旋转件191分别设置在螺杆192上, 螺杆192和壳体110螺纹连接。
22、, 第一挡板193位于壳体110 内部, 旋转件191位于壳体110外部, 支板170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193配合的第二挡板171, 第二弹簧180位于壳体110内部, 且套设在螺杆192外部, 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193和第二挡 板171相抵接。 0030 第二转轴162和第一转轴161同轴设置。 0031 使用时, 转动旋转件191, 使得支板170克服第二弹簧180弹力, 并靠近主动轮120转 动, 使得从动轮130靠近从动轮130。 反向转动旋转件191, 使得从动轮130远离主动轮120, 进 而调整对锡线的压力。 0032 如图1所示, 壳体110上设置限位槽113, 支板170上设。
23、置有与限位槽113配合的限位 杆172, 通过限位槽113和限位杆172配合, 限定了支板170的转动角度。 0033 在一个实施例中, 限位槽113位于壳体110设置避让孔112的一侧。 003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限位槽113位于壳体110安装第二转轴162的一侧。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 主动轮120和从动轮130之间的位置, 其位于第一通道143的轴线 上, 进一步地, 主动轮120和出丝导套150位于第一通道143的轴线的左侧, 从动轮130和支板 170位于第一通道143的轴线的右侧。 0036 如图1所示, 主动轮120传动连接有电机, 电机安装在壳体110外部, 电机带。
24、动主动 轮120转动。 0037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送锡器100还包括齿轮163, 齿轮163转动设置在壳体110 内部, 齿轮163传动连接有电机, 齿轮163和主动轮120啮合, 电机带动齿轮163转动, 齿轮163 带动主动轮120转动。 0038 如图1所示, 送锡轮200包括滚轮210、 转轴220和支架230, 支架230安装在壳体110 上, 转轴220设置在支架230上, 滚轮210套设在转轴220上, 且能够绕着转轴220轴线转动, 锡 线缠绕在滚轮210上。 0039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 将容易想到本公开 的其他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
25、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 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 型、 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 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 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0040 应当理解的是, 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 并 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889349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889349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889349 U 8 。
- 内容关键字: 自动 装置
农用无人机喷施效率现场检测装置.pdf
双线全自动冷轧管机生产线.pdf
汽车双色透光按钮.pdf
便于残渣分离的活性氧化锌制备装置.pdf
五金件CNC加工车床.pdf
拖拉机翻转连接架.pdf
物流箱投送物流架.pdf
对虾无节幼体流水养殖装置.pdf
烧结网管状过滤元件对接拼焊结构.pdf
车辆顶舱盖机构及车辆.pdf
节能型有机废气高效吸附脱附装置.pdf
新型储能电源.pdf
方便运输的可折叠储物罐.pdf
镜头易拆卸安装的玩具显微镜.pdf
预拌砂浆筛砂机.pdf
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破碎装置.pdf
方便维修的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协作机器人侧装升降机构.pdf
TBM隧道施工注浆装置.pdf
便携式毫米波接力机.pdf
中频炉金属硅粉快速下料装置.pdf
即时传输及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佩戴牢固的蓝牙耳机.pdf
基于3D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跟踪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模型协作的数据加权学习方法.pdf
蓝牙耳机信号传输测试装置.pdf
异常报价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存储介质.pdf
混凝土布料任务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转载溜槽及包括其的带式输送机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手术后目标血红蛋白的方法及系统.pdf
中频炉换炉开关.pdf
患者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包括光阻挡层的装置以及图案化所述光阻挡层的方法.pdf
一种用于颜色识别的眼镜及系统.pdf
基于双相机系统分光成像提高图像帧频的方法及系统.pdf
智能红外设备情景控制方法及其系统.pdf
组合式称重传感器.pdf
基于DSP的直流系统瞬间接地在线监测方法及装置制造.pdf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方法及采用其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pdf
具有底端连接的感测引脚的互连类似物的电迁移测试.pdf
一种基于互联网及公安网结合的执法管理系统.pdf
一种补偿屏幕色温的方法及移动终端.pdf
一种可调节双阶称重传感器.pdf
基于地面标定的城市街道区域中行人监控方法.pdf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空气质量显示画面的刷新方法.pdf
人行横道用视频监控系统.pdf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车载诊断处理方法和终端.pdf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一种服务大厅智能管理系统.pdf
光波测距仪.pdf
一种基于4G通讯的数据采集系统.pdf